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節 勞動力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節 勞動力問題

當遠征的準備工作全面展開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其中很多都是朱祁鈺沒有考慮到的或者說是之前所不重視的。而且很多根本就與遠征作戰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過卻將對帝國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其中社會勞動力的缺乏問題就在這個時候顯得非常的嚴重了。

帝國勞動力匱乏的問題一直就存在特別是在景泰十五年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整個社會欠缺的勞動力竟然達到了五百多萬。而當時明帝國的人口才一億兩千萬左右適合的勞動力男性在兩千五百萬左右。也就是說整個明帝國缺少六分之一的勞動力。顯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勞動力欠缺已經成為了制約帝國展的頭號問題。

早在景泰八年的時候就有大臣提交了奏章希望透過鼓勵生育的方式來增加社會勞動力。不過朱祁鈺直接就駁回了這個奏章因為鼓勵生育並不能在短時間之內見效而且集中在這一期間出生的一代人將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從撫養到今後的就業這都將徹底的破壞帝國的社會結構以及經濟結構。顯然鼓勵生育本身的壞處遠遠過了好處。

景泰十二年也就是在日本的叛亂被鎮壓下去之後的那一年又有大臣提出了透過引進國外勞動力並且給予一些在帝國工作的外國勞工適當的社會地位的奏章。這直接催生了帝國從日本僱傭勞工的事情不過最後朱祁鈺仍然拒絕給予外國勞工作為帝國臣民的身份。在朱祁鈺看來如果大規模的引進勞工地話這將改變帝國的社會結構。而且必然會對帝國的未來造成深遠影響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是非常難以預料的。

當然大規模的引進勞工已經成為了一種解決帝國勞動力匱乏的主要手段。當時從日本招募的廉價勞工以及大量從南洋西洋湧入帝國地勞工總量近五百萬這幾乎填補了帝國勞動力地缺口。不過。從根本上講問題還是很明顯的。因為這些勞工在帝國地身份沒有得到確認與肯定隨時面臨著被驅逐出境的危險。而正因為這些勞工的身份不穩定。所以大部分工廠主都不願意花錢對他們進行大規模地培訓而且帝國相關的法規也嚴格限制了外國勞工所能夠進入的行業很多保護性的行業。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戰略性行業中是不可能出現外國勞工地身影的。顯然這些外國勞工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朱文正答應在半年之內準備好遠征的作戰物資的時候他還真沒有考慮到勞動力欠缺這個問題。本來解決勞動力匱乏地部門是內務部勞工部與工商部。而這基本上與國防部是沒有關係的。另外朱文正也確實不是這方面地人才自然沒有意識到勞動力匱乏所產生的嚴重後果。而當他現這個問題的時候自然也就只能老實的向皇帝彙報

在看完了朱文正提交的奏章之後。朱祁鈺長長的出了口氣。這份奏章的內容並不多不過中些思想是很明確的。當然朱祁鈺也看了出來這不是朱文正親自起草的奏章因為其中的很多詞語用法不是朱文正的習慣。顯然朱文正是找人帶筆的。不過這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朱祁鈺也知道國防部長不是解決勞工問題的人員。

看來問題比我們所想像的要嚴重得多啊朱祁鈺把奏章合了起來按照你現在所統計的情況帝國的重要行業欠缺的勞工數量竟然達到了一百萬

陛下臣不敢謊報情況朱文正的神色也不大好看這是臣經過了仔細調查之後得出的結果。臣所說的重要行業是軍火礦業冶煉紡織化工這五個行業。而這其中軍火化工以及冶煉這三個行業中缺少的勞動力是最多的。比如葉氏集團已經在招募新的工人時將工資提高了一半不過招到的合格工人的數量非常有限。在為了保證軍火生產葉氏集團不得不再次提高了工人的加班時間並且將加班薪水提高了一倍。一千一名工人一天的工作時間是五個時辰現在已經提高到了七個時辰。而按照長期勞動來計算的話一名工人一天的極限勞動時間是八個時辰再提高的話就只能降低生產效率了。而就算將勞動時間提高到八個時辰再次提高加班薪水的話都無法滿足軍火生產的需要

朱祁鈺暗自苦笑了起來。軍火工廠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個極端。作為戰略保護性產業軍火工廠的工人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夠被錄用。當然在與工廠簽訂了合同之後這些工人將終身在工廠工作。而很多軍火廠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盡量減少工人的數量。特別是在這五年中很多工廠的老工人都6續退休了而在軍火訂單逐漸減少的情況之下大部分工廠並沒有按照一比一的方式用新工人替換老工人。結果工廠的生產成本是控制了下來不過如果要突然恢復全面生產的話那麼就將出現巨大的勞動力缺口了。而要想在短時間之內補充工人的話這幾乎不可能。

另外其他產業的勞動力缺口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在鄭夢秋提交的報告中他的那些紡織工廠缺少大概八萬工人而胡大名的海運集田缺少的水手大概在五萬人左右。還有在化工方面葉氏集團的勞動力缺口在五萬左右

當朱文正將這些問題一個個的講出來的時候朱祁鈺心裡都是大驚不已。在和平時期大部分工廠保持正常的運轉其開工率在全運轉的三成左右這就已經足夠滿足國內市場以及出口的需要了。可是在帝國需要擴大生產規模為戰爭做準備的時候就必須要讓工廠進入全運轉狀態而只能滿足三成生產力的工人就算將其勞動時間增加近一倍也不可能讓工廠地機器每天都不停的進行運轉

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朱文正聳了聳肩膀。解決的辦法並不少不過都有自身的缺陷。而且某些辦法的局限性很大。比如說。我們可以大量招募外國勞工投入到一些非關鍵性的產業中去。以此替換下帝國的工人讓這些工人轉入重點產業。另外我們還可以適當調整退休年限。現在很多工廠就在反聘一些已經退休的工人。另外還可以鼓勵更多地農民進入城市如果方法得當地話僅此一項就能得到上百萬的勞動力。只不過農業生產本身就要受到影響了因此我們不得不增加糧食進口地數量。還有其他的一些辦法不過都不全面需要結合多種辦法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

那麼。就找出幾條效率最高地辦法來解決問題朱祁鈺看了朱文正一眼你認為哪幾種辦法對現在來說是最為合適的

這朱文正略微遲疑了一下說道陛下臣認為現在能夠採取的最為合適的手段是透過解決外國勞工的身份與待遇問題來擴大引進地外國勞工數量。畢竟帝國的勞動力有限而且農民轉化為工人的代價也是很高昂的至少在農業生產效率沒有巨大地提高之前我們不能冒險降低帝國的糧食產量來提高工業產值。同樣地反聘的退休工人能夠勞動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現在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聘用外國勞工從事一些非戰略產業的勞動這樣不但能夠保證我們的重點產業的安全同時也能滿足勞動力的需求。不過要想聘用更多的外國勞工關鍵問題還是解決外國勞工的身份問題。如果帝國不出臺相關的法律或者法規的話那麼沒有多少工廠主願意大量聘用外國勞工的畢竟這存在風險培訓這些勞工的費用也不見得能夠產生足夠的回報

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朱祁鈺此時也有點猶豫了。

保護帝國的重點產業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當時帝國的紡織工業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達的而帝國的紡織產品幾乎佔據了除歐羅巴奧斯曼帝國之外所有的市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帝國的工廠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生產因此販賣到世界各地去的紡織產品本身的價格就非常的便宜其他任何國家的手工作坊都無法在價格方面與帝國的工廠競爭。另外在提高了紡織技術後帝國出產的紡織品的質量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最好的質量又有最便宜的價格這就成為了帝國商人控制世界紡織品市場的基礎

同樣的在其他很多行業裡帝國的技術優勢是保證帝國在貿易方面的優勢的重要基礎。比如帝國出產的軍火就因為技術方面的優勢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帝國競爭。另外帝國出售的船隻也因為達的造船技術幾乎佔據了世界船舶市場的七成。帝國所出產的馬車因為先使用了橡膠輪胎當時這是絕密技術數十年之後西方國家才次製造出了適用的橡膠車輪也佔據了絕大都分的海外市場。可以說朱祁鈺在讓人制訂相關的技術保護法案以及專利法的時候就是要透過保護帝國的先進工業技術來保證帝國在世界貿易中的霸主地位。

更為關鍵的是很多先進的工業技術是與軍事生產有關的而這將直接關係到帝隊所面對的敵人的戰鬥力強弱。比如說當時帝國已經廣泛採用的轉爐鍊鋼法就領先了西方國家數百年而在數百年之內這都是帝國的絕密工業技術只有經過了層層稽核的工人才能進入鍊鋼廠並且操作這些鍊鋼爐。而冶煉方面的專家更是直接得到了帝國的保護這是帝國安全部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另外火藥特別是新出現的高能炸藥的配方與生產方法後來出現的用車床加工炮膛的工藝技術定裝藥炮彈與子彈的生產技術子彈彈頭裹銅的技術乃至精密車床製造來復槍的必須裝置這些都是帝國必須要重點保護的戰略性產業其技術直接關係到了帝國的安全與利益。

可以看得出來在當時帝國對僱傭外國勞工所保持的謹慎態度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問題也是很明顯的帝國本身的勞動力數量有限所以這種保護性措施只能導致勞動力的缺口進一步的擴大

陛下如果還有其他有效的辦法的話那麼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再把思路放寬一點呢朱祁鈺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了幾個來回之後突然停了下來。朱文正現在我們的工人男女比例是多少

這朱文正一愣尷尬的笑了起來陛下雖然女工在紡織行業中已經有不小的比例了可是絕大部分的工廠老闆並不願意聘用女工而且很多家庭也不希望婦女出去工作這

那麼為什麼不提高女工的比例朱祁鈺迅的打斷了朱文正的話女人也是勞動力而且在很多方面並不比男性差甚至還比男性工人更好。那為什麼不大量使用女工呢

可是

對社會思想轉變不是一時就能改變的不過我們卻可以想辦法加這種思想上的轉變朱祁鈺笑了起來現在的特殊時期對我們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想辦法來轉變帝國百姓的傳統思想呢

朱文正沒有急著開口雖然他本人的思想都沒有快轉變過來不過他知道皇帝的這個意見是有道理的。婦女也是勞動力如果能夠將帝國的婦女勞動力利用起來的話那麼帝國的勞動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不過朱文正更清楚一點要想讓帝國百姓的傳統思想出現轉變那恐怕是比戰勝奧斯曼帝國更為困難的一場戰鬥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