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終章 夕陽餘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終章 夕陽餘輝

明帝國朱祁鈺時代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無廣告的~~網收藏~頂點書城一是紅夷入侵南洋這是明帝國最終向歐洲擴張也就是後來數次西征的根本原因。第二個分水嶺就是于謙病故從此開始明帝國的擴張度慢了下來並且以國內展鞏固內政為主。

這兩個分水嶺實際上就是明帝國在重外與重內兩個方向上的轉變。紅夷入侵南洋之後明帝國的基本政策都是以擴張為主透過擴張來達到展的目的而且展的動力也是擴張。而於謙病故之後朱祁鈺開始重視國內展擴張的度放慢了很多國家的展也不再以擴張為基礎了。

三個月之後朱文正被正式任命為帝國第二任總理大臣負責總管帝國內政外交事務並且直接向皇帝負責。而朱文正只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四年就因病辭職了。帝國的第三任總理大臣是前外交大臣何山。何山也只當了五年就因為能力不足而辭職。而朱祁鈺時代的最後一任總理大臣為於謙的兒子于冕。也正是從於冕開始於氏家族成為了帝國最為顯赫的政治家族其地位僅在帝國皇族之下。

朱祁鈺也再沒有動遠征至少沒有親自率軍遠征。對歐洲的遠征行動在四年之後結束當瑞典王國的古斯塔夫國王承認了明帝國的宗主國地位之後遠征結束。雖然在此之後的十多年裡明帝國的遠征軍仍然在世界各地征戰包括後來在新大6上對幾個印第安國家的遠征行動但是朱祁鈺再也沒有參加過遠征。甚至可以說遠征只是明帝國繼續鞏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動而已而不再是帝國的主要任務。

陳懋在兩年後因老辭職羅國棟成為了帝國第二任總參謀長。五年後楊天奉接任了這一職務此時楊天奉已經是帝國6軍元帥6軍司令帝國6軍頭號人物。而在朱祁鈺時代最後的一位總參謀長是顧成林。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帝國6海兩軍司令官輪換擔任總參謀長的規矩被確定了下來。

因為朱文正何山兩人都不是于謙那種全能型的總理人才因此朱祁鈺在半年後開始親理朝政。因此朱文正與何山也被認為是幌子總理。在兩人擔任總理的九年中幾乎所有國家大事都是由朱祁鈺處理的兩個總理實際上等同於皇帝的高級顧問與秘書。也就是這九年時間朱祁鈺鞏固了他在此之前二十一征戰所獲得的戰果鞏固了帝國的根基同時也讓帝國避免了內亂。

在朱祁鈺親理國政的九年中內政展永遠是帝國的重點而且這重點中的重點是人才的培養。這大概也是因為失去了於謙對朱祁鈺產生的巨大影響吧。在於謙之後帝國竟然無一人能夠頂替。這讓朱祁鈺深感震驚也讓朱祁鈺深感後悔。帝國在人才的培養以及選拔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的缺陷。也正是這個原因在這九年中朱祁鈺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來建立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與選拔系統。

明帝國第一個正規的教育體系就是在這個時候完成的。朱祁鈺確定的教育系統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基礎公共教育由國家負擔教育費用所有適齡兒童不分貴賤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性別只要是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都將進入帝國政府開辦的學堂接受五年的基礎教育。而這一階段的教育中以讀書識字以及基本數學自然科學知識文化知識為主。第二個階段為拓展教育階段所有完成了基礎教育的少年都將參加這一階段的學習家庭困難者將由帝國政府出資贊助學習而家庭有能力支援學習者將自費參加學習。

而這一階段的教育也是五年分成了兩個方向一是繼續拓展基礎知識二是掌握職業技能。選擇職業技能學習的學生在完成這一階段學習的時候已經是十七歲的成年人了帝國以十六歲為成年標準而在他們離開學校之後就將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勞動力可以在社會上自力更生參加社會生產等活動。而選擇基礎知識拓展教育的將有機會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高階教育階段。這就是後來的大學透過在大學的學習學生將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等方面地知識這樣在他們離開大學的時候就將成為帝國最為重要的精英人才。而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選擇相關方面的學科進行深化學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由國家出錢資助並且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的教育體制。西方國家直到19世紀的時候才出現類似的教育機制。顯然在這一點上明帝國遠遠的走在了前面。也許在朱祁鈺時代這套教育體系的優越性以及所能帶來的巨大好處還沒有體現出來可在後來的數百年間帝國的絕大部分人才都是依靠這套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可以說明帝國能夠在朱祁鈺時代之後仍然領先世界數百年朱祁鈺所建立的教育體系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除了完善教育為帝國建立起培養人才的體系之外朱祁鈺還在這九年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即政府考核。在政府以公務員的形式確定了工作人員與官員的分別之後一直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這樣優秀的人員很難在政府中冒頭也就很難被選拔出來。因此政府的考核機制非常重要這關係到人才能否被現以及能否被利用起來。而真正做這件事的不是朱祁鈺而是朱文正。在朱文正擔任相的四年中這是他做出的最大的貢獻。而朱文正在玩弄權術方面的能力使他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政府中存在的問題並且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可以說朱文正在這一點上的貢獻就比他在其他各個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更為重大。

除了人才的培養與選拔之外朱祁鈺在這九年中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完善帝國的交通網絡。這也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同時也是朱祁鈺在帝國與外界褒貶不一的一件大事。

修路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朱祁鈺時代在後朱祁鈺時代帝國仍然在不斷的修路透過完善道路來達到控制世界的目的。比如早在景泰九年朱祁鈺就開始修路徵集大量日本勞工為帝國設計了九條主要幹道。而現在隨著帝國步伐向外邁進帝國的道路體系也就越來越重要了。而在景泰二十八年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誕生之後修路鐵路更成為了帝國的頭號大事而這也是帝國控制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主要手段。鐵路的出現讓帝國次擁有了在大6深處大範圍快調遣軍隊的手段。

其實朱祁鈺只是拉開了修路的序幕。到16世紀末帝國已經修建了十五萬裡的鐵路擁有了世界上最完善的鐵路系統。到了17世紀的時候帝國完成了橫貫亞歐大路的鐵路幹線可以不再依靠海洋來運送兵力。當然在鐵路沿線出現的大量定居點也為帝國移民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些都是帝國迅擴張的根本動力到了18世紀中葉的時候烏拉爾山以東興都庫什山以北的整個地區都已經在帝國的控制之中了。而到19世紀的時候帝國已經擁有近六億人口新擴張的領土也都得到了鞏固明帝國成為了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強大的國家。

在朱祁鈺時代最重要的一條道路就是從帝國京城出一直延續到了伊斯蘭堡的大幹道。這條道路的總歷程達到了三萬裡。這條路直到景泰二十九年才最後完成。沿路一共設了一千五百多個驛站三百多個移民據點以及一百多個兵站。而參加這條道路施工地勞工達到了五百多萬人其中有一百多萬日本勞工倒在了路基旁再也沒有站起來。

對蘇伊士運河的拓展工程第二期工程也是當時的主要工程這也被歸為了修路方面當然這是水路。這一期工程從景泰二十七年開始策劃景泰二十九年開始動工一直延續到了朱祁鈺時代之後。當蘇伊士運河的河道得到了拓展之後帝國新型戰艦與大型帆船都能夠從此透過了。而後來為了讓蒸汽船透過蘇伊士運河還擴建了數次。當然拓展蘇伊士運河的通航能力的代價是極為巨大的。

朱祁鈺在其後期所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展帝國的科技可以說這對整個明帝國的影響一點都不在展教育興建道路之下。明帝國一直以科技立國以科技為本特別是在軍事方面明帝國在科技方面的領先程度是非常巨大的。朱祁鈺也特別重視科技所帶來的巨大推動力這也讓明帝國後來的諸多皇帝都非常重視科技的展也正因為如此就算在明帝國處於內亂處於低谷的時候明帝國都讓人能夠傲立世界強國之在數百年間維持著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

在朱祁鈺時代有三項主要的科技進步。一是蒸汽機的出現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可以由人來控制的機械力量其意義是前的。以往明帝國的工業動力主要是水力風力畜力等而這些力量不但有限而且不受人為控制自然因素的影響很大也就無法保證機器正常運轉。特別是水力在缺水的地方乾旱的季節裡這幾乎將導致工業崩潰。而蒸汽機的出現次讓人掌握了一種不受自然因素影響的而且極為強大的力量。當然在朱祁鈺時代蒸汽機的應用還是很狹窄的而且技術仍然不是很完善。直到17世紀蒸汽機才得到了重大改進成為了工業的真正動力也成為了船舶的動力。

二是化學工業的飛展。化學工業是誕生在戰爭中的因為對高能炸藥的追求因此化工工業成為了當時明帝國重點展的工業體系。而化工又推動了其他工業的展因此有人稱化工為現代工業之母這並沒有錯。沒有化工工業很多現代化的工業根本就建立不起來而化工工業的快展實際上也讓明帝國掌握著比其他國家強大得多的軍事力量。

三是鋼鐵工業鋼鐵工業又被稱為現代工業之父。好的鋼材意味著更好的機器更堅固的裝置更強大的動力。比如蒸汽機的展就離不該強大的鋼鐵工業以及優秀的鋼材。蒸汽機的原理早在景泰初年就由朱祁鈺向段靈提了出來這並不複雜可當時因為沒有合適的鋼材也沒有合適的加工方法因此蒸汽機一直沒有出現。直到景泰二十六年帝國冶煉出了第一爐高質量合金鋼的時候製造蒸汽機才有了可能。

除了這三個基礎方面的工業之外醫療科技農業科技基礎物理學數學化學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迅的展特別是在帝國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體制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走出大學深入到社會生活與工作中去之後科學的力量爆了出來而這一影響一直持續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明帝國都一直保持著世界上頭號科學強國的地位。從朱祁鈺時代到二十世紀之前的幾百年中明帝國的科學明佔了全世界的八成以上

當然朱祁鈺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一個奠定了明帝國數百年強大基業的皇帝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皇帝因為他遺留了一點那就是他沒有完善帝國的政治體制沒有建立起一套合適的治國機制結果在他之後帝國因為這個問題而爆了數次內亂甚至差點因此導致帝國沒落。顯然朱祁鈺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但他也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所以他不是一個完美的皇帝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