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末當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六節 鐵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六節 鐵案

“誅除國賊,何談謀反?爾等身居高位不思為國盡忠,卻一心賣國求榮,爾等才是反賊!”

兩個秀才大義凜然的責罵楊潮和身邊的鄭鴻逵等輩。

鄭鴻逵等人雖然被罵,但是卻好像明白了什麼。

“楊都督,這群秀才怕是誤會了吧。”

謀反,這必須是謀反!

不是謀反之罪,怎麼能把一萬個秀才都充軍,所以這不是誤會。

楊潮堅定道:“他們手裡拿著兵器,擅闖皇宮,喝罵我等,這豈是誤會?”

“國賊,吾與汝不共戴天!”

這時候突然兩個秀才爆種了,拎著短棍子就衝了上來,但是他們的水平,直接就被親兵一腳撂倒,馬上被抓了起來。

楊潮大怒:“抓,都給本督抓起來,好好審審,是誰主使他們的?”

這時候親兵才開始動手,包圍秀才的士兵們也動手,不過不是動手殺人,而是衝進去,見人就打,勒令他們跪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下五除二,一刻鍾時間,所有秀才就被擒拿住了。

闖進皇宮的一共是一千個秀才,人人手裡都拿著長短棍棒。

是誰給他們的膽子,他們又為什麼要來皇宮。

被抓住的其中一人最清楚不過。

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最恨楊潮的侯公子。

冒闢疆做通了黃鳳府的工作,黃鳳府告訴他們,今天楊潮會在紫禁城跟清廷派來的使者談判,商議賣國的事情。

談判的內容黃鳳府都告訴了他們,清廷允諾楊潮裂土封疆,封楊潮為淮王,將兩淮地區封給楊潮,而楊潮會把南京獻給清廷。

賣國絕對的賣國,這種事情,自詡忠直的四公子怎麼能接受。

但是他們也不可能輕易相信黃鳳府,畢竟天下武將中就數楊潮跟清軍打的最多,打的最恨,殺的清軍沒有十萬也有八萬了,各種傳言中甚至早就超過了百萬,雖然這數字太過離譜,但足以證明楊潮跟清廷仇深似海,別人都可能投降清廷,楊潮怎麼敢投降清廷呢。

但是黃鳳府有鐵證,那就是這三個月以來,清軍攻打湖廣、攻打江西、攻打四川,四處都在打仗,可是偏偏不打南直隸,不打楊潮。

如此一想,四公子有些相信了,同時他們也相信黃鳳府的人品,因為黃鳳府就連現在跟四公子合作,都再三苦求四公子最後留楊潮一條性命,這麼有情有義的人,怎麼不可信?

於是他們相信了黃鳳府,而且採納了黃鳳府給他們的建議,那就是帶人衝進皇宮,當場拿下楊潮和清廷使者,按照黃鳳府的分析,只要讓楊潮秘密溝通清廷,並且試圖把南京獻給清廷一事大白天下,楊潮的名氣也就臭了,南畿軍民肯定就捨棄楊潮,轉而支援朝廷。

四公子就可以迎奉天子還朝,然後飛黃騰達了。

但是四公子還是不敢,因為傻子都知道,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是不可能攻進楊潮重兵把守的皇宮的。

但是黃鳳府還有後手,他告訴四公子,守衛皇宮的士兵,是他的心腹。作為楊潮的第一幕僚,手裡有幾個心腹,這太正常不過了,所以四公子也沒有理由懷疑。

最後讓他顧慮的就是,黃鳳府的心腹到底可靠不可靠,當他們的人悄悄被守將帶進宮轉了一圈後,他們也就信了。

接著就是行動,他們採用自願原則,挑出了一千個不怕死的秀才,然後帶著進宮。

非常順利,元武門的守軍看到他們到來,立刻就撤防,讓他們進了紫禁城,接著是北安門的守軍也是如此,這讓帶隊的侯方域感覺十拿九穩,只要這些當兵的不管是,他們一千人足夠在會場拿下楊潮了。

侯方域甚至已經開始做著直接除掉楊潮的打算了,雖說他們答應了有情有義的黃鳳府,要留楊潮一條性命,但是成大事者有所犧牲也不可避免嗎。

可是當侯方域剛一進入北安門,情況立刻就發生了變故,從東西宮兩側都衝出了士兵,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前,就把他們包圍了起來,然後士兵們就高喊起來“秀才謀反了”。

此時侯方域才猛然驚醒,他們上當了。

但是悔之晚矣,回想一下,所有的事情到處都是破綻,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他們就緊緊抓住那一線合理,豈不知,連法律都講求孤證不立的說法,他們就順著那一條合理線推演,卻忽視了更多的不合理情況。

還能說什麼呢,利令智昏啊,好處實在太大了,只要拿下楊潮,不僅一下子反叛,將這些年楊潮欺壓他們的惡氣統統出盡,而且還能一步登天,立下大功,直入朝堂,一了他們多年對權力的渴望。

所以四公子就這樣一步一步被拙劣的陰謀牽扯了進去,就好像街頭騙局明明那麼簡單,卻一次又一次有人上當一樣,都是貪婪矇蔽了人的雙眼。

現在侯方域驚醒過來了,可是已經晚了,他恨,但是他更怕,恐懼瞬間就淹沒了他的心智,他是高官子弟,普通的罪治不了他,但是謀反這種罪,天都救不了他。

此時侯方域完全嚇壞了,他躲在人群中,跟其他秀才一樣乖乖的跪在地上,而且頭低的比別人更厲害,生怕被人認出來。

“楊都督,這一定是有什麼誤會,秀才怎麼會平白拿著棍子闖皇宮呢。”

“而且就拿根棍子,怕是這些書生胡鬧罷了。”

“咱家看,書生們是孟浪了下,稍加懲治即可。”

無論是浙江的王雄還是鄭鴻逵甚至連太監都一副大事化小的樣子。

儘量淡化秀才是帶著並且擅闖皇宮的意義。

楊潮早就知道,其他勢力巴不得看到豪族們跟楊潮鬥呢,而秀才就是豪族手裡的刀,他們才不想看到這把刀這麼輕易折斷了。

於是楊潮也點了點頭,似乎被他們說動了。

可是這時候突然身後幾處地方都冒起濃煙,接著就看到火光。

很快有士兵來報:“大都督,秀才在西華門裡的太社稷放火,秀才在東華門裡的太廟放火!”

放火燒皇宮,這意義就太大了,已經抹不去了。

但是鄭鴻逵們還是在堅持。

“我看,事有蹊蹺啊,秀才們莫非是被人矇蔽。”

“有可能,許是**人利用了。”

“咱家覺得定是如此,八成啊,是建奴的細作。”

這群人還在給秀才洗地,不過他們認為有幕後主使,這就夠了,這正是楊潮想要的。

用一個擅闖皇宮是打不死秀才的,一個兩個還好說,可是一萬個秀才就不好說了。

所以他們提出有幕後主使,最後拎出幾個做替罪羊,也就算了。

楊潮正好順水推舟,後面的才是給這些人準備的。

“統統抓起來,好好審審!”

楊潮立刻下令。

審訊很容易,也很透明,很快就有幾個秀才招了。

他們大義凜然的表示,他們就是要打倒楊潮,但是打到楊潮後他們打算迎立定王朱慈炯登基為帝。

朱慈炯現在依然住在楊潮家裡,他是自己不願意做皇帝的,可是絕大多數讀書人都不這麼看,他們更相信是楊潮壓迫定王,不讓朱慈炯當皇帝,是楊潮想要大權獨攬,想要謀朝篡位。

雖然錢謙益等大員是知道實情的,但是普通人偏偏喜歡相信這些陰謀論的東西。

於是打倒楊潮,迎立崇禎皇帝的三皇子,定王朱慈炯登基,就是一個很合理的動機。

這動機合理到在二立社內部市場都很大,儘管四公子傾向於迎立福建的隆武皇帝還朝,可是止不住秀才們依然有希望朱慈炯登基的聲音。

所以一審,就有幾個秀才,根本不懼死亡,大義凜然的說了出來,而且擺出一副要從容就義的架勢來。

這幾個秀才真的不怕死嗎,那倒不是,他們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是楊潮的人。

以楊潮的權勢要收服幾個秀才還不容易,其實黃鳳府在蘇州,雖然遇到了絕大多數豪族的對抗,但也不是沒有投誠的,有十多家都悄悄向他投靠。

黃鳳府接受了這幾家的投誠,然後讓這些人跟其他家族一樣,派出家中有功名的秀才,響應二立社四公子來南京鬧事。

不但這幾個‘老實’交代的是楊潮的人,就連在皇宮拿棍子襲擊楊潮的人,同樣也是楊潮的人,不然就憑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拎兩根棍子就敢打楊潮這樣的武將?

雖然正大光明的審訊中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說的,不是每個人都要迎立朱慈炯,但是只要有一個聲音就夠了,而且楊潮安排的還不止一個,而是一大批。

至於別人信不信不要緊,只要在福建的皇帝信,就夠了。

而皇帝會不會信?

他必須信,他不敢不信!

書生們有迎立朱慈炯的聲音,那麼這置他朱慈煥於何地?

在皇權爭鬥中,一個微小的聲音就足夠了,而對於皇帝而言,要搞他的權力,那就是謀反。

楊潮沒有直接用武力鎮壓秀才,因為那樣天下文人勢必反對,輿論肯定要討伐楊潮,雖然沒有實際的傷害,可是副作用太大了,沒有一個好名聲,就得不到別人真心實意的配合,將來楊潮的大軍到哪裡都會被質疑,那可不好。

楊潮更願意自己的軍隊打到哪裡都被當成解放者,而不是仇寇和反賊。

所以楊潮既不用武力,甚至不用自己出面,只讓秀才們承認他們有立新君的打算,小皇帝第一個就要跳出來,定這些秀才謀反了。

那就不幹楊潮的事情了,相反楊潮還要唱個紅臉,給秀才們求求情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