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小平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開封府告急 跪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開封府告急 跪求訂閱

待到崇禎帝醒來時,真可謂是悲傷欲絕,祖墳被人給挖了,這樣的事情,便是放在尋常人身上,那也是一件破天的事情,更不要說此時發生在堂堂一國之君的身上了。

“周延儒,朕要把那李賊碎屍萬段,千刀萬剮,朕要誅他九族!”

“快去,朕命你集結百萬大軍,今天就要把那李賊給朕擒來,朕要親自處死他!”,,,

崇禎帝一聲聲的嚎叫不止,嚇得那些服侍的太監宮女都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礙了崇禎帝的眼睛,拉出去杖斃,丟掉性命。

“皇爺,皇爺,你要保重龍體啊,你千萬不要有事啊,皇爺啊,,,”

那王承恩看著崇禎帝這般的狀若癲狂,心裡也是心痛不已,眼睛裡面盡是淚水。

一旁的周皇後看了,也是淚水如泉湧,緊緊的抱著崇禎帝,希望可以用自己溫暖的懷抱,將崇禎帝安撫。

此時,陪在崇禎帝身邊的只有周皇後,還有那王承恩,別人,卻是一個也沒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崇禎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崇禎帝下罪己詔,將李自成焚燬鳳陽皇陵的事情歸罪於自己,承認是自己仁德缺失,以至於觸怒了上天,這才是降下了如此懲罰。

崇禎帝的這個行為,也讓許多的官員是松了一口氣。

那些個地方官員,特別是主管鳳陽府的一眾南直隸官員,當他們得知崇禎帝沒有起大獄時,個個都是猶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慌不迭的便是前去燒香還願,一時間,各大寺院香火鼎盛。

此時,正在四川剿匪的五省總督盧象升,得知崇禎帝並沒有降罪於他,而只是勉勵他要知恥而後勇,一定要儘快將那李賊,張賊擒拿。

盧象升對前來宣讀聖旨的太監無比恭敬的跪拜叩首,眼中亦是滾滾淚花在閃動。

這次李自成焚燒鳳陽皇陵,他盧象升作為專職負責剿匪的五省總督,那罪過自然也是難辭其咎,真要是崇禎帝降下罪來,那他也是無話可說。

但是令盧象升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被崇禎帝一人承擔了下來。

作為臣子,君王可以做到這個份上,他還有什麼說的呢,除了拿命去報效,還能幹什麼呢!

於是盧象升馬不停蹄的便是又再一次的投入到了絞殺張獻忠的行動當中。

另外,盧象升還命周遇吉領三千勇衛營將士,曹文詔領三千邊軍將士,一同趕赴河南,即便一時不能絞殺李自成,也要將他死死的困住,不得發展。

然而盧象升還是低估了李自成的發展速度,當他焚燒了鳳陽皇陵後,又是再一次的招兵買馬,裹挾百姓,不過十幾天的時間,他麾下又是聚眾十萬,對外號稱五十萬。

招得兵馬,李自成便是立時開始率軍向那開封府殺去。

開封府作為歷史名城,曾經還是夏朝的古都,不但如此,他還是戰國時魏國的都城,還有五代十國時期,開封府還是後梁,後漢,後晉,後周的都城,最後到了趙匡胤黃袍加身,他還是宋朝的都城。

如此歷史名城,自然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若是將那開封府佔據,那對李自成的再一次騰飛,將助力甚大。

開封府一眾文武大員得知李自成領五十萬大軍前來進攻,嚇得都是慌了手腳,匆匆將城門關閉,城內亦是實行宵禁。

以此同時,亦是派出一匹又一匹的快馬,緊急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趕緊發援兵來救。

開封府內周王府邸,新任開封府知府王永年前來拜見。

周王朱恭枵(音同朱恭瀟)得知王永年前來拜見,也是不敢託大,在王府召見了他。

“藩主,是今李賊提重兵而來,可謂是來勢洶洶,我開封府岌岌可危,偏偏朝廷兵馬又是一時遠水解不了近渴,如今我開封府真可謂是要兵無兵,要餉無餉,如此這般,如何守城?”

話說到這裡,王永年也是不再兜圈子了,便是直接說道:“為今之計,唯有請藩主慷慨解囊,資助錢糧,以充作軍餉,如此,方可募兵守城啊!”

王永年這話若是在以前說,那周王朱恭枵是無論如何不會拿錢出來的,原因自然也很簡單,因為朝廷害怕永樂皇帝的事情重演,所以幾百年來,朝廷一直都對各地的藩王看管極嚴,稍有不慎,藩王們便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許多時候,面對地方官員要求捐資助餉,各個藩王也是一毛不拔,其實倒不是他們捨不得拿錢,往往是不敢拿,怕拿了以後,朝廷跟他們秋後算賬。

但是這時候周王朱恭枵哪裡還敢有什麼顧慮,上次那阿濟格攻打開封府,當時的知府也是要他捐資助餉,他就沒給,最後城破,他周王府差點就被屠了。

後來儘管萬華沒有為難他,但是也把他的所有錢財寶物席捲一空,不過錢財終究是身外之物,能活下來就是最好不過的了。

這次李自成來了,朱恭枵哪裡還敢心存僥倖,要知道這李自成可是剛剛一把火燒了自己祖墳的啊,這要是讓他打進來,自己豈有活命之理!

“王大人請稍待,本藩這便前去命人取來金銀。”

朱恭枵毫不拖泥帶水,便是一口答應捐資助餉,這讓王永年是興奮莫名。

這朱恭枵的金銀財寶不是被萬華席捲一空了嗎?怎麼還有錢?

這就要多虧了我們老祖宗那對危機特有的發自本能的防範了。

所謂狡兔三窟,任何事情老祖宗都是喜歡把壞事都提前算到,然後做出預防,這周王一家也不例外。

早在百年前,那時候的當代周王便是將數以百萬兩的金銀埋藏在地下,以便後代子孫遇到了困難,可以憑此渡過難關,這時候正好派上了用場。

這金銀被埋藏在後花園裡,朱恭枵按照他父親給他的交代,命人挖了許久,這才是挖到了通往地下密室的通道,最後從裡面搬運了三成的金銀,合計黃金三萬兩,白銀三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