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證道逆風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章 武鬥之以丹御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章 武鬥之以丹御劍

徐海洪強忍住心中的狂喜,不動聲色地說道,“柳公子,第一場比試宣元昊獲勝,你意下如何?”

“自然。看來徐家在弟子培養方面很有一套,這也是我紫雲宗之福,此次回去後,我會向父親稟明,看下次的姜山大比後是否可以給徐家多幾個外門弟子名額。”

柳俊馳雖然一肚子窩火、心裡恨得牙癢癢的,但輸陣不輸人,仍一派大義凜然。

此舉確實為柳俊馳贏得了不少加分,已有不少不知內情的徐家內門弟子交口稱讚,認為柳俊馳心胸開闊,有大將之風。

即使是前來觀戰的其他三個家族也暗自心驚,要是徐家能多獲得幾個進入紫雲宗的名額,那徐家的崛起就更不可逆轉了。

“宣元昊,你是否需要休息一炷香的時間?”大長老徐海洪問道。

宣元昊當然不會拒絕,繼續運轉靈力恢復傷勢,小石子反哺的靈力具有療傷的作用,這是宣元昊從小石子身上獲得的僅次於丹聖傳承的又一大收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靈力所到之處,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宣元昊身體上的創傷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復,一炷香不到的時間,宣元昊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在宣元昊療傷的這段時間,紫雲宗弟子也沒閒著,按照宣元昊提出挑戰規則,下個出場的紫雲宗弟子是趙罡,洗髓境六重的修為,也是紫雲宗外門弟子,乃是一名劍修,劍術出神入化,前不久,成功越級挑戰洗髓境七重的同門師兄弟。

趙罡手持一把龍巖劍,一個空翻,躍上比武場,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贏得了陣陣掌聲。

“宣公子,我乃紫雲宗外門弟子趙罡,劍不離身,劍在人在,劍亡人亡,不管與任何層次武者比試,都以劍為武器,不知宣公子使用何種武器。”

趙罡之話,也真也假。

趙罡乃一名劍修,擅長用劍、劍不離身不假;但與任何人比試都使用劍則是假的,柳俊馳看張敏山赤手空拳難敵宣元昊,因此提議擅長用劍的趙罡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宣元昊早有準備,猜測到對方會提出比劍,因此來之前也攜帶了一柄普通的鐵劍。

但趙罡的劍乃下品武器中的下上品,而宣元昊的鐵劍則是下品中的下下品,在武器品級方面,宣元昊吃了很大的虧。

九州之地,武器的品級可分為下品、中品、上品、極品;而據說極品之上,還有聖品、仙品、神品,只是九州之地傳承盡失,已找不到這些高品級的武器了。

“你能擊敗張敏山,說明你還有幾分本事,但張敏山大意在先,被你穿了一個空子,因而你才能僥倖才能取勝。我會讓你見識一下紫雲宗弟子的真實本領。”

趙罡一番話,所包含的意思非常豐富,極大的挽回了紫雲宗的面子。

一則張敏山之所以敗給你,是因為輕敵大意所至。

二則我趙罡擊敗你,才是紫雲宗弟子的真本事。

趙罡一上來就是一招密不透風的劍招,宣元昊由於是在從帝都明州府返回後才在徐家武技閣中挑選了一本玄級武技《玄元劍術》,但由於修煉時間不長,對劍招的精髓尚未吃透,尚不能做到收發自如,且劍本身的品級也明顯低於對方,因此一開始就吃了虧,只能被動防守、躲閃。

三招過後,宣元昊身上已經掛了彩,鐵劍也被對方斬斷,若非宣元昊反應敏捷、應對得當,恐怕早已重傷倒地不起了。

“宣師弟,接劍,這是我的歧泉劍,也是下上品寶劍,至少在武器品級上不會吃虧”,徐家一位核心弟子看不過去,主動將自己的劍借給宣元昊。

寶劍如乘風而來,飛至宣元昊面前,宣元昊伸手接住,朝借劍的那位師兄微笑致意。

有了歧泉劍,宣元昊在武器的品級方面追平了對手,在劍術的理解方面的劣勢,也逐漸透過敏銳的觀察能力、快速的反應能力、精準的判斷能力,慢慢扳回了劣勢,儘管仍處於下風,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被動挨打了。

宣元昊的腦子飛快的轉動著,以自己的劍道能力,與身為劍修的趙罡比劍,無異於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相當於以卵擊石。

但如果自己棄劍不用,赤手空拳對陣趙罡,那更是雞給黃鼠狼拜年——自投羅網。

看來,自己的劍術還得多多修煉了,宣元昊無奈苦笑。

宣元昊本以為憑藉著玄元劍術可以與地方周旋,看來還是低估了對手,趙罡對劍術的理解,已經遠超宣元昊。

雖然宣元昊不願意透露更多的底牌,畢竟後面還有更強勁的對手,但現在沒辦法,如果宣元昊還是僅憑著玄元劍術對陣趙罡的話,必敗無疑。

徐紫沁告知紫雲宗弟子的武道境界、武技特點等事項後,宣元昊已經在腦海裡推演過一番,碰到什麼樣的對手採取何種策略、處於下風時該如何應對等,可以說,做了充分的應急預案。

因此,當宣元昊被趙罡壓制時,宣元昊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按照事先的計劃小心應對。

宣元昊的應對措施是以劍御拳、以劍代掌,將從煉丹之術中自創的武技用劍施展出來。

比試前,宣元昊曾演練過,儘管不能做到嫻熟、收發自如,但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所謂“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起字訣講究平鋪直敘、直抒胸臆。

宣元昊以煉丹七字口訣中的起字訣為指引,御劍於心,握劍之手,做出如同煉丹起始的動作,沒有過多的渲染、沒有過多的技巧,一招簡單明瞭、直截了當的“山東再起”,劍身長驅直入,靈力化作劍氣,直奔趙罡而去。

劍身搖曳、劍影輕舞、劍氣如虹、劍勢如山。

宣元昊此劍招之稀奇古怪,連精於劍道的趙罡也有那麼一剎那的驚詫,此劍招就與自己所修煉的劍道竟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這也能稱之為劍技嗎?

趙罡畢竟久經沙場,驚詫歸驚詫,手上的劍招絲毫沒有鬆懈和猶豫,也一劍迎了上去。

劍氣相接、劍勢相迎、劍身相撞,瞬息之間,兩人已互換了位置。

只見趙罡以劍為柱,面目痛苦,可見剛才的一劍對他形成不小的傷害。

此時,斑駁的劍氣在他體內橫衝直撞,趙罡想運轉靈力將劍氣壓制下來,可效果並不明顯,宣元昊發出的劍氣似乎並不懼怕趙罡的靈力。

宣元昊看似更好一些,面目仍平靜如水。

儘管此時,他已運轉靈力將趙罡擊中在自己身體內的劍氣壓製成一個小的圓球形,驅趕至丹田之中的靈力之海,劍氣逐漸消失殆盡。

在與趙罡的比試中,宣元昊第一次佔據上風,這給了宣元昊莫大的鼓勵,沒想到自己的奇思妙想,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趁他病,要他命。

趁著趙罡還在努力壓制身體內的劍氣,宣元昊醞釀起第二招“一柱承天”。

與第一招“東山再起”相比,一柱承天走的完全是另一種風格。

如果說“東山再起”走的是極致簡單的風格,那“一柱承天”走的則是極致繁華的路線。

歧泉劍一經揮出,劍花朵朵,如春日盛開的繁花,萬紫千紅、變幻多姿;劍氣如風,春臨大地,萬物復甦;劍勢如水,宏大暢達,勢不可擋。

劍氣最終匯合成一條白練,劍勢蘊藏其中,如白練的靈魂,朝著趙罡洶湧奔去。

趙罡終於看明白,並非宣元昊的劍招奇怪,而是自己孤陋寡聞,此劍技所蘊含的劍氣、劍勢和劍道,遠超自己,劍技的等級,至少在玄級以上。

趙罡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也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絕招對抗。

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勇相遇智者勝。

宣元昊憑藉著對煉丹之術的超強理解和對武道得不懈追求,自創劍招,在心理上已勝過一籌;趙罡被動防守,心生膽怯,在氣勢上已弱了幾分。

兩劍相接,火星四濺。

宣元昊站在原地巋然不動,而趙罡則連續後退,儘管想極力支撐站立,但終於心有不逮,一屁股坐在地上,勉強爬起來後,已無再戰之力。

散落的劍勢向四周奔溢,站得離比武臺比較近的徐家弟子,已有部分人被劍勢所傷,紛紛後退。

“這是我們徐家武技閣的武技嗎?我怎麼從來沒發現有這麼厲害的劍技,下次得好好找找。”

一些徐家內門弟子暗自揣度。

“徐家畢竟還是有些底蘊的,這等逆天的劍技竟然都交給一名核心弟子修煉。回去得跟家主詳細彙報,早作籌謀”。

馬家、張家的代表看到後,心裡有了謀算。

徐家家主徐海天興奮之餘,有些迷惘。

他清楚的知道,宣元昊所使用的劍技絕非徐家所有,這至少是玄級武技,莫非宣元昊在去帝都參加煉丹師考核時,得到高人指點?

但他不會去謀劃著奪取宣元昊的武技,儘管他是徐家核心弟子,但只要是他自己個人得到的東西,都歸其個人所有,家族無權索要。

趙罡回到紫雲宗弟子一方,羞愧地說,“柳少,讓你失望了,這宣元昊扮豬吃老虎,絕對隱藏了實力,而且他所有使用的劍技,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非常古怪。”

柳俊馳雖然驕橫跋扈,但也不是沒有腦子的人,徐家作為紫雲宗扶持的一個小勢力,如果擁有如此驚人武技的話,紫雲宗無論如何都要弄到手。

但如果徐家擁有此等武技,那家主徐海天的兒子徐浩鵬也應該會修煉,沒有家主之子不修煉反而讓一個核心弟子修煉的道理。

看不懂的徐家,看不懂得宣元昊。

也許,宣元昊身上的秘密遠不止這些,如果將其隱秘擊殺,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宣元昊這只涉世未深的小耗子,顯然被柳俊馳這只陰險狡詐的黃鼠狼惦記上了。

第二場比試,自然以宣元昊獲勝告終。

由於宣元昊連比兩場,大長老徐海洪提議中途休息,待下午繼續比試。

宣元昊求之不得,柳俊馳不得不答應。

這期間,徐家家主徐海天和徐紫沁都分別送來過療傷丹藥。

徐海天送療傷丹藥,是出於家主對家族弟子的關係,宣元昊代表的不僅是個人,也是徐家,如果宣元昊表現足夠好,不僅可以提高徐家在姜山鎮的影響力,也可以提高徐家在紫雲宗的地位。

徐紫沁送療傷丹藥,更多的是出於朋友間的關心,儘管徐紫沁已經認命,將男女之情暫放一邊,但對宣元昊的關心並未減少。

宣元昊,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看到她這個徐家三小姐還略帶羞澀的男孩子,而成長她如今必須仰視的存在。

徐家年輕一輩弟子當中,除了哥哥徐浩鵬外,估計已經沒人可以戰勝宣元昊了。

徐紫沁真心為他感到高興,既有出於家族利益的考慮,更多的是為自己欣賞、關注的人有了更好的發展而由衷高興。

當然,他們都忘了,宣元昊本身就是一名七品煉丹師,如今,徐家絕大多數丹藥都是宣元昊煉製的,宣元昊什麼多缺,但最不缺的就是丹藥。

宣元昊還是從心裡感激,對徐家也多了一份信任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