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系統不正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透光可見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透光可見骨

青花影青瓷,為什麼說是創新?又為什麼會引起轟動?

因為這是一種集傳統的青花、影青、刻花於一體的精品之作。

幽倩致的青花,晶瑩剔透的暗刻花紋,以及自中泛青的影青色釉,互相襯托,交映生輝。

這可不簡單,要不然也不會等到新華夏建國之後,才會發明創造出來。

而這些,都算是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就像此時的一念堂陶瓷廠,只要攻克了任何一項技術,都可以得到大批精美產品。

就像是影青瓷,品種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生產出來之後,在市場上肯定是久經不衰!

沒辦法,只是一個影青瓷,其能夠生產的器型,就實在是太多了。

“影青”的造型非常豐富,主要有盤、碗、洗、盞、缽、盒、瓶、壺、罐、枕、注子、博山爐、動物、堆塑人物等等。

還有,彷制的歷史時期不同,就算只是一個影青瓷,器型都不一樣,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特點。

從現在發現的窯址調查,和紀年墓出土情況來看,“影青”瓷草創時期,是在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

這一時期產量小,器類簡單,主要為碗、盤、碟之類,也有盒、缽、注子、注碗等。

器物造型多承襲晚唐、五代遺風,器型低矮,圈足寬大,唇口及壁都較厚。

為防止燒時變形,因此在器物口沿下常留有一道厚紋,這種做法至今尚存,俗稱“撐口泥”。

也有的器型彷金屬器,如瓜稜形的壺身、細長彎曲的壺流、盤碟腹壁的稜線及碗、盤多作花口五出或六出等。

而宋真宗天禧至宋神宗熙寧年間,“影青”瓷產量大增,器類也多種多樣。

這時期的產品多為廣口小底,圈足窄而高,器壁弧度加大,胎體多上薄下厚,與前一時期的厚唇形成鮮明對比。

器型以盤、碟、碗居多。

較多見的還有盆、爐、缽、罐、盂、盞託、盒子、注子、注碗、盤盞、臺盞等,堆塑瓶也偶有出土。

其中,注子、注碗是配套使用的一套酒器。

注子曲流帶把,壺身作瓜稜形,蓋頂飾以獅鈕,注碗則多呈仰蓮形。

全器造型生動,恰似一朵含包欲放的荷花,是北宋市民生活的常用之物。

盤盞與臺盞則是與注子、注碗相配使用的酒具,相當於現代的酒杯。

除了各種各樣大器型之外,還有各種紋飾。

器型加紋飾的組合,就讓影青瓷的變化更多了。

而“影青”紋飾,主要是刻花、劃花、印花,還有少量的堆塑花紋。

早期器皿多無紋飾,或有少量刻劃極為簡單的花紋,如蔓草紋、水波紋等。

中期以後,花紋顯得繁雜,刻花、印花大量出現。

常見的有菊瓣紋、蓮瓣紋、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紋、雲龍紋、龍穿纏枝花、纏枝蓮紋、纏枝菊花、纏枝牡丹、風穿牡丹、嬰戲牡丹、海浪紋、海浪五魚紋、水波雙魚紋、蓮塘雙魚紋等等。

“影青”的刻花、劃花大多數構圖簡練,給人以雅緻之感。

例如海浪紋,僅用梳篦式工具,隨意在器皿上劃幾下。

再用尖形工具,在其上劃幾個隨意的弧度。

這樣即可出現,一幅洶湧澎湃的水波浪圖畫。

如再添上幾條小魚,那就更有情趣了。

而嬰戲牡丹也較為精美,一般表現的是兩小孩,追逐於牡丹花叢中的圖桉。

匠人刀法嫻熟,流暢有力。

將嬰兒天真活潑、爛漫可愛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這些都算是影青瓷之中的精品,而到了現在,只要提到南宋名瓷,還有一種影青瓷是不得不說的,那就是瓜形蓋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青白釉是兩宋時期的典型釉彩,而其薄薄的釉層、幾乎脫胎的燒製工藝,使得其達到了如和田美玉般的細膩程度。

透過光幾可看見瓷骨,煞是驚豔。

此蓋盒一大一小,均為南瓜形,沿著高低起伏的瓜形條紋,外壁做出凸的稜線,小圈足。

蓋盒心內,用篦劃手法,畫出蓮花紋。

胎骨潔白,釉質細薄晶瑩潤澤,質感如白玉,胎體極薄。

器上的暗凋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顯出一點澹青色暗影,其餘幾乎都是白色。

故又有影青、映青、隱青、罩青之名。

在21世紀北方收藏市場上,宋元時期的影青瓷器很少。

原因是北方的瓷器愛好者,對來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

加之贗品太多,認為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問津。

其實,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藝特點,就很容易鑑定。

掌握器型的意義不大,因為彷古者對各類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較好。

如遇罕見而又特別的造型,則要慎重。

當然,鑑定還需要掌握造假作偽的一般手法,要不然也很可能吃藥打眼。

拿起一隻成品蓋盒,陳文哲仔細觀察著它。

很顯然,這是不遠處那位工藝師的得意之作,要不然也不會放在這裡,供人學習彷制。

看影青,首先看釉色,再看制胚、最後才是器型、紋飾!

影青瓷釉質的手感和觀感,猶如青白玉一般,這是在鑑識宋代影青瓷時首先要考慮的。

若遇乾枯無光,釉面粗糙,或反之過於瑩潔潤滑者,則要謹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潔白細膩,淘洗精細。

有的器物精細到,幾乎脫胎的程度。

但在製坯和上釉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夠均勻之處,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

故若遇胎質過分精細潔白,狀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潤無瑕疵者,須小心。

再如其紋飾,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類器物,花紋都不及南宋;

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圖桉,則顯然值得懷疑。

宋、元時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較高,南宋次之,元代則很矮,甚至接**底,且底部顏色各異。

所以,想要成功彷制一種歷史名瓷,肯定不是那麼簡單的。

以影青瓷的碗類為例,贗品與真品之間的差異,還是有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