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系統不正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標新立異,獨具特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標新立異,獨具特色

靚麗、華麗的東西,誰不喜歡?

喜歡澹雅、素白的人肯定也有。

那麼不說其他人,只是陳文哲,每次看到那些美麗又精緻的餐盤,他都忍不住駐足停留。

看到那麼富貴堂皇的盤子,他肯定會讚歎於原來花開不僅在林野,更可在餐盤之中得以展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好看的餐盤,到底是如何華麗地變身成為一片設計精美的餐盤?

陳文哲當然好奇,所以他就在一些精品名瓷的幫助之下,看到了它們的製作工藝。

只要是名牌,特別是一些現代大師的作品,都不簡單。

這種等級的作品,每一片裝飾繁複的盤子,都需要好幾位工匠,投入高達36小時的功夫,才能做出一件。

因此從一開始到完成,都需耗費三天以上的創作時間。

那這耗費三天以上的創作時間中,工匠大師們都做了些什麼呢?

做大盤,特別是國外使用的大型餐盤,還是很有技術難度的。

首先是使用覆旋壓法,就是把長條黏土,放在一個旋轉的模型上,將其塑成盤子的正面。

再配合一個構成盤子後面的剖面雛型,將多餘的黏土除去。

其次是使用海綿吸水,修掉灌模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接縫痕跡,並切掉多餘的黏土。

就是用海綿吸掉表面水份、用手撫平,這件作品就可以準備燒培了。

相比國內制瓷,國外的大師之作一件大盤,就是這麼簡單。

等製作好了一件大盤,就是上釉及燒培。

一旦燒培,先要將一層細緻的霧狀釉彩,噴到作品上。

再度燒培之前,將作品底部多餘的釉彩擦掉。

如果是白色作品,在此階段即已視同完成。

等燒完這一次,才是圖桉裝飾。

一般公司出產的所謂名瓷,你就不要想著,全都是手工操作的精品瓷。

畢竟這麼做的速度太慢,產量有限。

所以,能夠增加產量的一些工藝,就全部用上了。

比如紋飾的裝飾,還有比印花工藝更簡單的嗎?

國外的名牌大餐盤,就肯定是用這種工藝得到的。

而他們使用的印花設計,分兩種。

一種是用手,一筆一筆精細地描繪上去。

另一種,則是在第二次燒培之前,將印花圖桉小心地轉印上去。

當然,國外的瓷器,特別是價格昂貴的瓷器,也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要不然,怎麼能讓人承認它的價值,並且心甘情願的購買?

而這種承認,就具體表現在後期的加工之上,比如浮凋與上釉。

當然,這進一步的裝飾,是由人工親手進行。

這一次,一些能夠表現瓷器價格昂貴的因素,就一定要用上了。

比如黃金,先將液態黃金小心翼翼地放到壞體表面上,形成一層浮凋。

然後可以加上不同顏色,創造上釉的圖型。

等一切都做完,也就是經過最後一步燒製之後,還有一部工序,也就是挑選,或者說是篩選!

檢查完成的作品,只挑選無暇的作品出貨。

經過這樣六道繁雜的步驟,如此才能塑造成一片花色明豔動人的餐盤。

只要功夫深,得到的成品,質地比一般瓷器更加堅硬不易碎裂,且具有良好的保溫性以及透光性,同時兼具了美觀以及實用的價值。

既然說到了宣德大盤,陳文哲也不介意做幾件。

畢竟材料都是現成的,再加上他這廠子裡,最不缺的就是做盤子的器胚。

能夠來到陳文哲面前的工藝師,都是高手,他們做的器胚,用著還算順手。

有著大量各色器胚,做什麼都方便。

可以說,想做什麼,稍微修整,最多利胚之後,就可以得到一件讓陳文哲滿意的幹胚。

之後就是按照紋飾和釉色,來分類製作就好。

所以,在做宣德牡丹紋大盤之時,順便做一些龍紋器也就很方便。

黃地青花雲龍紋大盤,製作出來還是很好看的。

嗯,宣德時期的鬥彩,也算是一大特色。

所以,陳文哲順手就彷了一件明代宣德鬥彩鴛鴦蓮池紋盤!

這只盤子口徑21.5釐米,足徑13.3釐米高4.2釐米。

撇口,弧壁,矮足微斂,底心微凹。

內口沿青花書藏文吉祥經一週,其大意是:“白晝安寧夜安寧,白日中午得安寧,晝夜長久安寧兮,三寶保佑安且寧。”

以藏文宗教上的祝詞作為瓷器上的裝飾,可說是標新立異。

盤心以沒骨法繪紅蓮三組,並以蘆葦、紅蓼、慈姑、浮萍等穿插其間,

鴛鴦以青花勾,再以紅、紫、黃三色畫羽毛。

外壁繪紅蓮四組並飾以紅蓼、慈姑、鴛鴦兩對穿插其間,底書六字雙行雙圓款。

這樣的鬥彩瓷,對於陳文哲來說,製作起來十分簡單。

他有著合格的各種釉料,先是做釉下彩,燒製成功之後,再在釉下彩之上,新增釉上彩。

再次入窯燒製,一件精美的鬥彩瓷器,就會完美呈現在你的眼前。

“宣德時期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再做一件!”

製作完一批鬥彩瓷,陳文哲想到了一件獨特的碗。

明代宣德紅釉金鐘碗,紅釉本來就是宣德的精品,特別是寶石紅釉瓷器,更何況這是一隻金鐘碗。

這只碗的口徑13.5釐米,足徑8.1釐米,高10.4釐米。

真品是1993年出土於珠山宣德地層,它侈口,深腹,弧壁,淺圈足。

通體施紅釉,無紋飾,足內滿白釉,碗心書“大名宣德年制款”六字雙行雙圓款。

金鐘碗瓷器器形很耐看,給人感覺第一眼就非常舒服。

這一種值得收藏的瓷器造型,一般人見到,也不知道這是金鐘碗。

我國瓷器歷史悠久,但是精美的瓷器造型很少見,耐看的自然也很少。

對於不懂得審美的人,很多人看到了都喜歡這種金鐘碗瓷器器形,從此也能看到它的獨特。

金鐘碗瓷器器形起源,應是明代!

準確的說,金鐘碗這種瓷器造型,就是起源於明代宣德年間。

宣德官窯,明確有燒造這種金鐘碗器形。

但是金鐘碗這種碗,只在明代中期燒造的比較多。

而到了明晚期,就很少見官窯燒造這種器形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