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系統不正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振翅一飛三千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振翅一飛三千年

可惜當年戰亂的時候,國內很多寶貝,都被小鬼子弄去了。沁

希望有一天,國內真發展到了那一天,我們一起馬踏櫻花,把所有國寶都迎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要感慨了,我們國內還是留下了不少好東西的,你看,這裡還有一隻青銅鳥。”

就在陳文哲感慨的時候,曹慶春再次開啟了一隻盒子,裡面有一隻佈滿銅鏽,形態簡潔的青銅鳥。

此展品通長5釐米,高 5.3釐米。

銅鳥呈昂首狀,圓眼突出,雙翅收束並上翹,尾羽折而下垂,形象生動。

這種銅鳥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沒有銘文,也不太出門。

像是這樣形制的商周青銅鳥,國內還有,陳文哲就記得一件商周時期的青銅鳥,現收藏於川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沁

“你現在的眼界是高了,這種周朝的青銅器居然都看不到眼中了,不如去看看外面那件大型青銅鳳鳥?”

“大型?有多大?不會是世界最大吧?”

陳文哲開著玩笑,跟著曹慶春走了出去。

果然,外面居然還有一件個頭更大的鳳鳥,沒有搬進工作室。

“不用太過上心,這件應該是複製品,真品雖然在國內,可惜我買不來!”

看著曹慶春一臉可惜的樣子,陳文哲直接笑噴了。

他當然知道這件鳳鳥的真身在哪,振翅一飛三千年,最大的青銅鳳鳥,只要是行內人,誰還能不知道?沁

古云,良禽擇木而棲,我國自古就有“龍鳳呈祥“之說。

鳳與龍一起,被譽為尊貴、祥瑞的象徵。

現在就有一隻三千年的“神鳳”,回歸祖國。

這只“神鳳”為3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青銅器——鳳鳥尊。

這件青銅器整體造型為一隻鳳鳥,別有寓意。

西周是一個怎樣的朝代?史學家一致認為,這是我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華夏族逐步融合形成,成為漢族的前身。

這是一個有確切歷史的朝代,公元前841年的國人暴動,華夏歷史就進入了完全信史的時代。沁

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格外崇尚鳳鳥,商人以之為圖騰,有所謂“玄鳥生商”之說。

周人則將之視作民族的守護神。

據記載,周人的祖先后稷,名棄。

由棄的母親腳踩在一個巨人的腳印上受孕生下,被認為是不祥之兆,人們決定將孩子扔掉。

然而扔在路邊,牛、馬繞過而不踩他;

扔到山林裡,原本寂靜的山林突然人多起來;

最後把孩子扔到冰上想凍死他,突然空中飛來一群鳳鳥,它們用羽翼來溫暖孩子。沁

人們認為這孩子有神異,就決定把他撫養成人。

棄長大後作了堯、舜的農官,教民耕種。

如此看來,沒有鳳,也便沒有了周人。

正是出於對鳳的崇敬,以及鳳寓意吉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曾大量裝飾鳳鳥紋。

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目前發現的反映鳳鳥形象的立體青銅尊卻十分罕見。

以往最有名的當屬現藏醜國的兩件西周鳳鳥尊。

但是,它們通高不過十幾釐米,精巧有餘而氣魄不足。沁

而這件西周朋季鳳鳥尊,通高近半米,讓人們第一次充分瞭解到商周鳳鳥尊的最高水準。

當然,從中也能深切體會到商周人對鳳的尊敬與喜愛。

這件鳳鳥尊身世成謎,是被偶然發現。

這件青銅大尊原來是流浪在海外,到底是何時流失海外的,現在已無從知曉。

原海外收藏鳳鳥尊的人,至今不願透露大尊的來歷。

曾親手徵集回這件寶物的保利藝術博物館館長卻感嘆,這件寶物迴歸我國,純粹出於偶然。

曾經一位多年從事文物收藏的人士,告訴保利藝術博物館,聽說海外有人收藏著一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鳳鳥大尊。沁

但這件文物到底什麼樣子、究竟在誰的手裡,這位人士也不知道。

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聽到這個訊息後,也不敢相信。

因為商周時期流傳下來的鳥獸形青銅器尊也就幾十件,而且絕大多數是獸形尊,鳥形尊極少,鳳鳥造型的更是沒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

但是保利博物館的人怕錯過了一件珍貴文物,於是請人在海外四處打聽。

經過半年多的查詢,終於查到了收藏主,但這位收藏主卻拒絕露面。

最後經過中間人的反覆勸說,這位收藏主終於答應將尊運到香江一家古董店,由古董店作為中間人與保利洽談。

沒想到,過去的專家鑑定之後,全都驚訝不已,因為那是一件零殘損的完整鳳鳥尊。沁

這樣的青銅器,直接驚豔了眾人。

當時古董店主不同意在付款前,讓保利帶回內地驗寶。

專家們花費大量時間,最終以保利舉世公認的聲譽和國寶終應返回祖國的誠意,說服店主,迎回內地鑑定。

大海博物館老館長馬承源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教授、華夏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朱鳳瀚教授等我國青銅器監定和研究權威,背靠背獨立做出鑑定,終定為真物。

更令專家們稱奇的是,欲為青銅鳳修補破損時,這件寶物居然一點殘損都沒有!

史學、青銅器權威的最終定論是:“一致認為它形體巨大,氣勢不凡,且造型獨特,前所未見,是目前世上所見最為精彩的商周青銅鳥形尊,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時代遷移,世事易變,多少璀璨文化在時光流傳中漸漸消散,多少國寶文物輾轉流亡損毀。沁

現存世每一件國寶文物,又是多麼幸運與可貴!

像是這樣的西周貴族所擁有的青銅禮器,國內還是有不少的。

像是神面卣(you)、我國最早記錄大禹及德治的文物遂公盨(xu)、我國頂級酒器西周朋季鳳鳥尊。

這些都是國寶級青銅器,像是神面卣,就是3000年前西周貴族所擁有的青銅禮器。

它內容獨特,工藝精巧,被認為存世青銅器中藝術價值最高的幾件作品之一。

遂公盨,是距今約2900年的西周中期的一件食具。

它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記錄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物,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