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52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3章 狼來了 十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3章 狼來了 十二

,!

英國的損管水平相當高,被擊傷的12艘軍艦很快做了修理。鐵甲保持擊破的模樣,缺乏好木料與時間,就用簡單的木料把受損的木質基座臨時封堵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1月11日北風一起,英國艦隊就開始南下。此次南下要從日本南端一氣開到新加坡去,乘著北風可以節省很多燃料,可一路上也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大艦隊每時每刻都繃緊了神經,唯一可以舒緩心情的事情就是畫圖。根據中艦為藍本,英官們開動腦筋繪製了不少軍艦外型圖。其中有一款主炮炮臺採用六邊形分部的軍艦草圖得到了波佩中將為的海軍上層軍官們的讚賞。與中國的純中線佈局不同,六邊形主炮佈局是前後甲板上各有一個主炮炮臺,艦艇中部兩側各有兩個主炮炮臺。六個炮臺構成了六邊形的,在六邊形中間則是煙囪與指揮塔。

這種設計的好處就在於以側邊作戰可以動用四門主炮,正面或者後面作戰則可以動用三門主炮。加上一系列的副炮炮位,英國海軍的火炮是大大增強了。更重要的是,這種佈局可以充分利用現在英國海軍已經成熟的艦艇主體技術。中國海軍那4ooo多噸的軍艦的確很猛,與英國的新式萬噸軍艦相比,再猛也不過是4ooo多噸而已,火力與裝甲都會有不小差距。至少英國實在是看不出來中國4ooo多噸的軍艦上有按照9寸炮的任何可能。

到了1874年12月初,英國艦隊安然無恙的回到了新加坡。在此之前,英國議會也對此次戰役提出了強烈批評。議員們質疑海軍大臣是幹什麼吃的,海軍部是幹什麼吃的。海軍大臣也不得不在議會做出解釋。

中國海軍毫無畏懼的和英國海軍大打出手,擊傷了不少來充數的改裝鐵甲艦,英國皇家海軍就明白自己碰到了硬茬子。作為世界霸主,自家知道自家事。有著遍佈世界各大洋的基地,英國海軍造艦的時候先要注重的就是適航性,軍艦必須有良好的遠洋航海能力。裝甲與適航性是一對矛盾體,過厚的裝甲會極大影響適航性。與不得不全球征戰的英國大艦隊相比,遍地港口與維修廠的中國鐵甲艦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英國海軍部當然不會認輸,海軍大臣保證會能派遣強大的鐵甲艦來與中國交戰,非裝甲艦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局面。當下的戰爭區域也不再是中國北方,而是新加坡輻射範圍之內的南海。

3o年前,英國的木質戰列艦橫行中國海上,打得中國被迫投降。不過是3o多年,英國就被逼回了新加坡,這種局面讓英國議員們極為惱火。

惱火歸惱火,海軍軍費預算並沒有被削減一個便士。正因為這次戰鬥不利,英國議會還同意擴大英國海軍預算的議案。克里米亞戰爭之後,英國的海軍優勢極大,暫時不存在無法抽調兵力的問題。為了解決中國海軍,議會同意了海軍部的方案,一旦大艦隊回到新加坡,其他軍艦可以回到各個戰區繼續服役的時候,就把主力鐵甲艦調到南海與中國開戰。

1875年的頭幾三個月,世界局勢看著頗為平靜。中國外交部已經拒絕了十幾撥申請參觀中艦與造船廠的請求。現在世界上主要工業國都在屏息凝神的等著中國與英國之間戰爭的結果。全世界都很清楚,中英之間不可能打成一場大規模的6戰,決定這場戰爭的是雙方的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已經耀武揚威了一個世紀,喜歡不喜歡中國是一回事,所有工業國都希望英國海軍戰敗,那意味著中國的新式軍艦引領了世界潮流。大家跟在英國屁股後頭學習,是永遠無法越英國的。中國引領了世界海軍的新潮流,意味著各個工業國都與中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在未來的展中,鹿死誰手可不好說呢。

到了三月,韋澤去參觀了南京造船廠。去年6月份中國海軍第一批定型的巡洋艦下水,新船立刻開始建造。此時的武漢南京上海,每個造船廠都有了自己的3ooo噸水壓機,新船建造度大大提高。75年2月中旬,新一波12艘巡洋艦已經棲裝後下水海試,海試完成之後就要開始舾裝。空出來的船臺上,只有兩個船臺開始建造軍艦。

65oo噸的戰列艦問題太多,進展緩慢。海軍不得不拿出一個新方案,建造兩艘56oo噸的重型巡洋艦,這兩艘軍艦上會裝備2oo毫米口徑的火炮。這是把巡洋艦與戰列艦已經積累起來的技術與經驗進行一次總結性實驗,為以後更大噸位的軍艦做準備。另外,大造艦也消耗了太多的財力。7月份的時候,24艘巡洋艦大概就可以撐起中國的海疆。造出36艘巡洋艦未免太浪費。

這些軍艦是沒辦法外銷的,現在外銷就意味著包括管退式火炮技術在內的大量技術流到全世界去了。這可是中國現階段安身立命的本錢,外國遲早可以開出同類技術,但是能晚一天就晚一天。等外國有了同類技術之後,這些軍艦估計也沒什麼國家會買了。

1875年3月,英國已經把自己的大多數鐵甲艦調集到了新加坡。不管議會怎麼看,海軍部的看法很一致,如果中國真的敢和英國皇家海軍硬掰腕子的話,這將是英國新式軍艦下水前與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戰。也有很大可能是近期最後一場海戰。

到現在為止的戰爭已經證明裝甲艦與風帆動力該退出海戰的歷史了,新式鐵甲艦需要投入的資源太多,英國強大的生產能力都已經感到捉襟見肘。把大量資源投放在和中國搞拉鋸戰上,還有比這更愚蠢的選擇麼?

英國現在恰恰擔心的是中國按兵不動,為了逼迫中國艦隊能出來決戰,英國選擇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中國的安不納群島。

安不納群島就是納土納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南中國海內,由272個島嶼組成,面積211o平方公里,海拔不高,最高點在安不納島,海拔約959米。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產木材椰子可可大米和玉米,主要兩個城鎮位於主島南北岸。從宋朝起就一直被劃入版圖,那時候外國船隻只要經過安不納群島,就知道進入了中國領海。鄭和遠洋的時候就以安不納群島為中繼站。

新中國在位置重要的安不納群島上建立了炮臺,如果英國從新加坡出進攻中國南海,很容易就被中國以安不納群島為核心的偵查網現。如果那時候安不納群島有中國艦隊,中國艦隊就可以尾隨英國艦隊,如果英國人敢炮擊中國港口,中國艦隊就可以實施包夾戰術。

如果能奪取安不納群島,英國艦隊就能得到進攻中國南海各省的機會。萬一中國海軍有了重大失誤,被英國鐵甲艦艦隊殲滅,南海的局面就能大大改善。

3月7日,英國鐵甲艦隊逼近了安不納群島。

3月8日,從蘭芳省出的中國海軍出現在英國鐵甲艦隊北邊。

英國艦隊在兩天前就現了追隨英國大艦隊的中艦,他們對中艦視若無睹。英國艦隊恰恰希望被中國艦隊現,希望中國艦隊能夠主動起進攻。

波佩中將並沒有因為津輕海峽之戰的不利而遭到撤職,他也參加了此次海戰。津輕海峽很冷,在那裡作戰會忍不住生出一種沉重的感覺。三月的中國南海氣候溫和,灰色塗裝的中艦行動軌跡在波佩中將眼中也顯得輕盈了不少。

與英國遠洋鐵甲艦隊動輒6ooo多噸,近萬噸的巨型軍艦相比,中國4ooo多噸的巡洋艦顯得纖細矮小。但是在波佩中將看來,年輕而且兇猛的中國海軍沒有絲毫怯戰的意思。海平線上那些中艦如同廣袤平原上看到獵物之後開始緩步奔跑的狼群一樣,冷靜從容的向英國艦隊包抄逼急。

此時中國海軍精銳有十二艘巡洋艦,八艘驅逐艦,出擊部隊包括十二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旗艦青島號上的瞭望員看到對面迎著英國海軍而來的共有十二艘英艦。中英本土相隔萬裡,真正的軍事交流基本都是戰爭。瞭望員的回報也比較簡略,“對方艦艇十二艘,分三路橫隊,採取v字楔形陣形。第一隊是兩艘蹂躪號,雷霆號,蘇爾坦號格拉敦號,第二排是四艘蘇丹級鐵甲艦,第三排是四艘大膽級鐵甲艦。在遠處還有三艘牛頭人(米諾陶)級鐵甲艦並沒有投入戰鬥的跡象。”

“哦!英國人還真的是精銳盡出啊!”丁汝昌沉穩的說道。其他指揮員們眼中除了激動海華絲激動。即便是艦隊裡面年紀最大的一位,丁汝昌今年也不過39歲。艦隊的人員平均26歲,這個年齡距離暮氣沉沉還遠得很呢。

“下令,旗艦升v字旗。”丁汝昌沉吟了一下後命道。

海軍基本都受過英文教育,大家都知道v的讀音,這與光復軍大元帥韋澤的姓氏音一模一樣。海軍成員也都知道victory這個單詞的意思是勝利。v字旗將兩重含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決戰的旗幟,也是勝利的旗幟。中國海軍軍人都覺得這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中國艦隊對面的英國艦隊旗艦蹂躪號上也升起了z字旗,那是英國海軍著名英雄納爾遜在決定英國命運的特拉法爾加之戰中在旗艦上升起的旗幟。

兩面旗幟升起之後,雙方的指揮官已經無需多說什麼。全艦採用灰色塗裝的中國艦隊,採用維多利亞型黑色船體白色建築物塗裝的英國艦隊,正在踏入戰場的兩支艦隊平均艦齡都不到五年。大英帝國皇家海軍3oo多年的光榮歷史與光復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分別由它們承載。是英國在中國南海霸權的延續,還是中國在西太平洋霸權的建立,互相逼近的兩支艦隊都對自己勝利有著絕對的信心。

v字楔形陣的是英國海軍從利薩海戰中學到的海戰經驗,側舷對敵則是中國海軍的戰術。12艘中國巡洋艦組成的一字長蛇陣衝向英國艦隊右翼,在距離英國海軍6海里的位置上平均分成了8艘軍艦的第一艦隊與4艘軍艦的第二艦隊,第一艦隊開始向右斜向轉彎,力圖在英國艦隊正前方排成橫列。第二艦隊稍稍向左偏斜,試圖與英國艦隊右翼採取平行但是航向相反的相對位置。

第二艦隊旗艦梧州號上,炮擊指揮員鄧世昌透過傳聲筒對全艦各炮位喊道:“敵人甲板上有炮塔,可以盡情打!”

第二艦隊指揮官也聽到了這話,他先是哈哈一笑,接著命令海軍旗打出了如下的內容,“敵有炮塔,盡情射擊!”

在距離4ooo米的距離上,英國海軍3oo毫米以上口徑的主炮開火了,這種完全需要上帝決定落點的距離上,英國炮彈對中艦沒有構成絲毫威脅。英國人要展現的是英國艦炮的威力與射程。巨大的炮彈在海上砸出巨大的浪花。

中國海軍根本不為所動,炮兵把兩條彈帶的新式爆裂彈裝上引信,添入炮膛,射擊諸元中的仰角調整的比以往更大。剛進入2ooo米的距離,中國的15o火炮就向著英國艦隊噴吐出火焰來。

參加安不納群島戰鬥英國鐵甲艦都是新式鐵甲艦,炮塔放在了甲板上層,普遍採取了9寸甚至是11寸的主炮,射基本是三到四分鐘一。對面的中國火炮口徑還是6寸炮,射則達到了驚人的一分鐘四。

爆裂彈如同雨點般向英艦飛來,這些炮彈對26o毫米以上的鐵甲並沒什麼用處,也就是比撓癢癢更有力些。擊中了甲板的炮彈也沒辦法炸穿過1oo毫米的鐵甲。但是英國的炮塔有著巨大的射擊視窗,爆炸後產生的巨大火焰與大量彈片從這些射擊視窗中衝進了炮塔裡面。有些炮手被炙熱的彈片打死打傷,火焰與炙熱的氣流灼燒著英國炮手的皮膚與呼吸道。這種殺傷並不比彈片更少。

海戰開始不到兩個小時,英國能夠與中國接戰的軍艦上所有炮臺統統啞了火至少三次。一艘軍艦上大概有8oo到9oo的定員,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燒鍋爐,運炮彈的人員。炮組的人數遠沒有這麼多。全艦三輪炮組前仆後繼的死傷在炮塔裡面,英艦的艦炮已經無人可用。

波佩中將能想到裝甲被擊穿,能想到艦體被撞沉,能想到炮臺被炸燬。他萬萬想不到,當裝甲與火炮都安然無恙的時候,炮兵卻被消耗一空。英國艦隊的操作人員與指揮系統此時還能正常工作,英艦卻失去了繼續戰鬥能力。波佩中將很想仰天長嘯:“有比這更扯蛋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