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52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章 分贓會 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章 分贓會 二

,!

中國外長出訪歐洲是件很震動的事情,歐洲報紙上對中國外長的出訪路線圖更是大肆報道。客輪沒有走蘇伊士運河,而是在奧斯曼帝國的巴士拉港靠岸,中國外長乘坐火車直奔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帝國的鐵路網讓整個中東的局面為之一變,幾十萬6軍不用靠人馬駱駝的腿來越過征途。在巴士拉,在巴格達,在大馬士革,奧斯曼帝國能夠迅得到最新情報,也能用最快的度調動部隊鎮壓當地的分離主義行動。

身為歐洲國家,奧斯曼帝國比高麗王國進步的多。從中國工程隊手中接過了鐵路與電報系統後,奧斯曼帝國很快就把這兩個重要的部門營運起來了。歐洲報紙普遍認為奧斯曼帝國在中國的幫助下實力大增,正在向一個比較正常的歐洲國家展。中國外長先到奧斯曼帝國訪問,目的在於表示與這個準盟友的良好關係。

“我們認為奧斯曼帝國必須按照合同支付鐵路修建款項。”中國外長李新上來就強調了中國的態度。

“我們現在的確是入不敷出,無法按時償還這筆費用。”奧斯曼外交大臣也很坦率。

這個在歐洲看來算是準盟友的中國與奧斯曼帝國,兩邊的外交人員一碰頭,立刻就開始了激烈的爭執。這種你來我往的率直談判更多的牽扯一個態度問題,中國是要求是“按合同還錢”,奧斯曼帝國要求的則是“你需要給我寬限”。這兩者牽扯到雙方在商業往來上的基本態度,這是不能做出絲毫退讓的立場。

爭論幾個小時之後,就是中午的工作餐。和中國傳統一樣,奧斯曼帝國外交大臣請李新大吃了一頓。吃完喝完之後,下午繼續談。中午喝了不少,下午的時候李新倒也沒有那麼強硬。畢竟雙方已經充分瞭解過互相的底線,鐵路和電報網的建成並沒有讓奧斯曼帝國的財政狀況出現立竿見影的好轉,這些國有部門的營運投入反倒讓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壓力更大。

下午的談判就不是那種歐洲式的環境,結實的椅子變成了柔軟的土耳其沙,木質地板也變成了厚厚的阿拉伯絨毯。賓主靠坐在沙裡面,正廳中幾個阿拉伯舞娘正應和著土耳其音樂跳著阿拉伯刀舞,那裸露的腰肢,面紗下若隱若現的姣好面孔,還有那雪亮的阿拉伯彎刀,生出一種額外的誘惑感。幾個年輕的外交人員都有些看傻了眼,即便是李新這種老油條也覺得自己忍不住生出些來。

“我國還是希望能夠延期付款。”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大臣繼續著說服的工作。

“肯定不行。”李新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依舊堅持著最後的底線。這條線是不能突破的,一旦突破那就是另外的談判內容,也是中央明令禁止的談判內容。

外交大臣看李新是死活不答應,他乾脆直率的說道:“我們沒有錢,現在再怎麼逼我們,我們也拿不出錢來。”

李新臉色再沒有那種劍拔弩張的意思,他神色間露出大概也能明白奧斯曼帝國難處的溫和表情,然後慢慢說道:“我已經知道貴國遇到的難處,可是這牽扯一個商業信用問題,奧斯曼也是個堂堂的大帝國,沒有商業信用怎麼行呢?”

下午的時候大家繼續扯。扯了一下午,晚上又是一頓大餐。酒足飯飽之後,這次的會面就更加密切化。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大臣請中國代表喝起了花酒。

有舞娘跳舞,還有舞娘坐在談判人員身邊陪著。溫香玉軟之中,大家的態度就更加軟化。李新摟著身邊的一個舞娘,旁邊的奧斯曼外長也是如此。兩人打著酒嗝,看著醉醺醺的說著話。

“中國幫助奧斯曼建設鐵路的事情,我國上層的確很感激。不過當下英國人已經控制了埃及,俄國人虎視眈眈。在其他地區不管是巴爾幹或者是波斯灣,各種勢力都在鬧事。貴國若是讓我們強行還款,我們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奧斯曼外長繼續自己的立場。

李新慢悠悠的說道:“我們墊付了修鐵路的錢,奧斯曼這邊不還錢,當其衝不是我們外交部而是我們的銀行。銀行向中央施壓,中央就找我說事。我回去說奧斯曼帝國不還錢了,你這是要我好看啊。這一頓酒喝完之後,我官位沒了。你覺得我改怎麼選擇呢?”

已經說了這麼久,奧斯曼帝國的外長也知道正面硬槓不可能得到李新的同意,他低聲問道:“那你給個建議,我們怎麼才能拿出讓貴國中央能答應的條件。”

這才是李新想聽的話,奧斯曼帝國債務償還能力並不強,中國期待的也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債務償還。那點錢對中國不算什麼,韋澤在乎的是波斯灣的石油。中國幅員遼闊,可實在核心的東亞大6上並沒有能找到大油田,現在比較適合開採的是玉門那個不太大的油田。中國在科威特地區已經現了油田,在巴士拉等地的勘探也頗有成效。中國真正想要的就是這一帶的石油。科威特最初的時候簽署的是1o年租期,現在鐵路已經差不多修完,理論上中國就要拍屁股走人。延長租期就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談判上,這種事情不能開口就說。所以此事的必須得讓奧斯曼帝國自己同意才行。李新說道:“我們以前就說過在巴士拉地區租地給我們,你們要是能把這個談下來,此事還能有的談。這件事弄不下來,我回去的時候沒辦法說。”

一聽中國還在對巴士拉地區有興趣,奧斯曼外長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這絕對不行!”

“行不行,你回去之後和你們相談一下。你不能光說你們願意不願意,我回去怎麼交差還是個大事呢。”

第二天,雙方繼續吧頭一天的事情來一遍。奧斯曼帝國一個勁的“推進”,中國方面一個勁的“退讓”。

第三天,談判傾向於中國在巴士拉得到了探礦權。

第四天,奧斯曼帝國還是不願意中國接入巴士拉地區,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第五天,雙方最終談到中國在科威特的租期延長十年。奧斯曼帝國欠中國的錢用人民幣償還。為了能夠讓奧斯曼帝國有償還能力,中國在巴士拉等地區得到了探礦權,這些地區的礦產賣給中國的時候以人民幣進行交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外長不用負責具體談判,意向性的談判方向確定之後,李新立刻啟程前往歐洲。在義大利,在希臘,在法國,中國外長的出訪都引了很大的轟動。中國是一個能夠與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相提並論的強大國家,這時代的歐洲各國都以英國皇家海軍為自己的目標或者靠山,中國的影響力在不經意之間就大了很多很多。

法國外長與中國談起馬達加斯加問題的時候,態度非常強硬。“法國認為中國對馬達加斯加的要求並不合理。”

雙方的討論非常誠懇,李新很認真的與法國外長討論了有關印度洋海軍在非洲的影響問題。法國人在口頭上表現出了足夠的勇敢,他們宣稱法蘭西不會有任何屈服。

李新笑眯眯的答道:“外長閣下,我非常欽佩法蘭西人民的勇敢。可是你們在1881和1883年初,已經兩次被馬達加斯加人攆下了海。我們的軍隊已經在1884年完全控制了馬達加斯加,你現在給我說你們隊馬達加斯加有權力,我實在是不理解你所說的權力從何而起。”

面對李新的嘲諷,法國外長跟沒事人一樣,“馬達加斯加的問題以後可以繼續談,但是在法屬北非的問題與馬達加斯加完全不同。”

“這件事的確可以談。”李新倒是認同了法國方面的立場。

雙方的談判比較艱苦,也沒什麼進展。唯一能稱為成果的就是約定了大家不以武力來解決殖民地問題。不管以哪個角度來講,法國人最想解決的是德國人。若是和中國來一次全面軍事衝突,最高興的不是法國,而是德國。

1884年7月11日,李新抵達了柏林。德國對中國外長的訪問非常高興,俾斯麥相希望能夠從中國購買軍事技術。李新表示“知道了”,此行之前韋澤對德國的態度是“拖”。該談的可以談,但是整體上就是一個“拖”字。俾斯麥相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外交人員,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政治家。這樣的人不可能腦子一熱就去挑戰英國的霸權。任何技術落到俾斯麥相的手中,他都不會簡單的將其當成作戰的手段,而是會被當成一個籌碼。在這種情況下,終止與德國的合作一點都不明智。同樣的,與德國大量合作更是不明智。

李新本想著在德國進行一次很普通的訪問,接著去此行的比較重要的目的地,俄國。沒想到俾斯麥相還提出了一個邀請,希望就非洲問題進行一次真正的國際會議。

此事的起因是比利時遠征軍同法國遠征軍在剛果河下游的尖銳對峙局面。正與法比衝突鬧得難解難分之時,葡萄牙人也出來對斯坦利佔領剛果河出海口提出抗議,葡萄牙政府宣稱,它自15世紀起就對這片土地擁有權利。英國看到剛果河流域有利可圖,利用英葡的同盟關係,與葡訂立條約:英國承認葡萄牙對剛果河岸地區的主權,葡萄牙則保證英國可在這一地區享有同自己相同的商業和航運權利。

法國政府對英葡條約的簽訂表示抗議,與英國有矛盾的德國立即公開支援法國的抗議照會。美國也寧願這一富饒的地區控制在力量較弱的比利時手中。法德美幾大國在剛果問題上基本一致的態度,使英國不得不宣佈放棄英葡條約,但提出應召開國際會議來最後解決剛果問題。

德國在非洲沒什麼殖民地,俄國雖然也沒有,但是俄國與英國之間矛盾重重。所以作為當事一方的英國也贊同由德國相俾斯麥牽頭召開的國際會議。

李新看了這次柏林會議被邀請的國家。德意志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中華民朝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奧斯曼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瑞典王國丹麥王國和挪威王國共16個國家參加了會議。

這次會議是專門討論非洲事務的,除了沒有非洲當地代表之外,全世界的強國都被邀請。

“會議還有多久才會召開?”李新問俾斯麥相。

“一個月。”相答道。

“我現在就啟程去俄國,一定會在會議召開之前趕到。”李新認真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