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11、第 11 章(修錯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第 11 章(修錯字)

《閒唐》/春溪笛曉

第十一章

兕子三人告完狀被李二陛下哄去午歇,孔穎達又找上李二陛下。

雖說孔穎達負氣地對李治說讓李元嬰愛來不來,李二陛下這邊還是要有個交待。畢竟,李二陛下把李元嬰養在身邊是想展現自己兄友弟恭的一面,李元嬰過於頑劣的話傳出去是不大好聽的。

旁人會想,你果然是做戲吧,要不怎麼把弟弟養成這樣?孔穎達到了李二陛下面前,便把李元嬰這幾天的所作所為說了出來,話裡話外都透露出一個意思:他恐怕教不了這位殿下!

李二陛下正為李元嬰鬧哭兕子她們的事惱火,聽孔穎達說完後怒火中燒,叫人去把李元嬰拎過來當面對質。

李元嬰還琢磨下午要不要繼續去請教魏徵,雖說任務做完了,但魏徵才講了一段《禮記》,不聽完他有點心癢。作為一個多年無心向學的學渣,李元嬰還是頭一回生出求知慾來,一時間有點無所適從。

聽人說李二陛下喊自己過去,李元嬰心裡直打鼓,摸不清李二陛下找自己做什麼。壞事幹太多,他都不曉得為的是哪一樁!

雖然不知道是哪件事東窗事發了,李元嬰還是一點都不慫,邁開腿跑去見他皇兄。

一瞧見坐在下首的孔穎達,李元嬰馬上明白了,是這老頭兒告的狀!

不就告假理由露餡了嗎?要不要直接找他皇兄啊!

李二陛下沒開罵,李元嬰就能裝作啥都沒發生。他乖乖巧巧地向李二陛下問好:“皇兄您找我有事嗎?”

李二陛下罵道:“你還問我什麼事?這兩天你去哪兒了?”

李元嬰不慌不忙地扯謊:“我沒去哪,我在認真看書!”他看了孔穎達一眼,口氣大得很,“老孔教的東西我都看會啦,就不去講堂了!”

孔穎達聽到他那稱呼,氣得差點跳起來罵他一頓。李二陛下希望能“文治”,尊崇儒道,朝中上下對他一直很尊重,唯獨這小子不聽他講學不說,還一口一個“老孔”!

李二陛下自然也被李元嬰氣到了,當場訓斥:“朕讓孔卿教你們,孔卿就是你們的老師!改掉你那目無尊長的叫法!”

李元嬰不吭聲了。

李二陛下又冷笑:“你說你都會了,敢情你把《論語》都學透了?”

李元嬰這回理直氣壯多了,挺直腰板說:“那是當然,我都會背了!”前些時候為了換一本《王爾德童話》,他可是認真讀完了《論語》的,現在回憶起來每個字都還清清楚楚!

李二陛下與孔穎達對視一眼,都覺有些不相信。李二陛下也熟讀論語,當即隨意抽了幾段來考李元嬰。

李元嬰本就聰明過人,這種簡單的提問自是應答如流,甚至連李二陛下抽考一些句子的意思都不懼。

孔穎達見李元嬰從容應答,心中頗為震驚。

若李元嬰當真把整本論語都學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了,確實沒必要再聽他這兩天的講學。

只是孔穎達好歹是孔家後人,自不能讓李元嬰這樣落了面子,當即和李二陛下交換了一個眼神,改由他出題考校李元嬰。孔穎達不讓背也不讓釋意,只挑出幾句看似有歧義的經義,問李元嬰這幾句是不是相互矛盾?孔子為什麼要說這些話?

這是直接提高難度,從背誦題和翻譯題跳到了論述題!

李元嬰聽完題一下子愣住了,他不知道兩種題型難度不一樣,只知道自己根本不會答。

李二陛下見狀哼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洋洋自得!”

李元嬰生氣地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我能學會!”說完他就氣沖沖地跑了。

李二陛下見弟弟氣得跑走,頓時哈哈大笑。笑完了,他才對孔穎達說:“孔卿,你看元嬰可還算可教?”

孔穎達也意識到李元嬰有不錯的天資,聽李二陛下這樣說便應道:“臣明白了。”從前他覺得李元嬰不堪造就,自是不會管束他,既然知道李元嬰頗為聰慧,李二陛下又有心讓他們好好教導,他哪裡還會輕慢!

孔穎達門生多,平時負責給李元嬰講學的人之中也有不少是他門下的,他只要和他們提一句就足以做到全方位嚴抓共管。

孔穎達說幹就幹,行動力很強,回去後就找幾個門生開了個小會,把李二陛下的意思傳達給他們:給我抓,給我好好抓!李元嬰要是有八分聰明,你們就把他教成十分!

李元嬰不曉得李二陛下和孔穎達正在給他織網,他回去後躺在榻上生了好一會兒的氣,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一骨碌地爬起床,抄下孔穎達剛才的問題跑去向魏徵請教。

魏徵有些納罕:怎地不問《禮記》,改問論語了?

不過,李元嬰有心請教問題,魏徵自然不會不答。魏徵面上兇,答疑時卻很有耐心,先是引導李元嬰分析幾句話的語境,隨後讓李元嬰自己總結歸納一下為什麼這幾句話看似相互矛盾,卻又都是有理的。

李元嬰聽完就明白了:“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應對的方法肯定不一樣,要因勢利導和因地制宜!”

魏徵頷首。

李元嬰高興地道:“也不難!”

魏徵道:“一兩句自是不難,難的是對所有內容都了然於胸。”

李元嬰問魏徵:“您的《論語》學得比老孔好嗎?”

魏徵聽李元嬰喊“老孔”,眉頭直跳。他想了想,對李元嬰提了一個人:“要數朝中論語學得好的,我認為應當是蕭德言。貞觀初陛下讓我帶人編纂《群書治要》,我曾與蕭德言日夜暢談,獲益良多。”

李元嬰既不知道《群書治要》,也不知道蕭德言,聽魏徵這麼說便來了興趣。

一問之下,李元嬰才知曉《群書治要》是魏徵奉命編纂的治國參考書,匯聚了過去大部分的經籍史料,字數也特別多,比五千多字的《禮記》多了百來倍,真嚇人!

李元嬰想都不想就決定拒絕讀這本書,改為問起蕭德言是誰,現在在哪裡。

不學則已,一學他一定要學到最好,不能讓李二陛下看他笑話!而且,他才不要和孔穎達學,他要和比孔穎達厲害的人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元嬰打定主意,便決定尋機去找蕭德言學《論語》。魏徵告訴他,蕭德言目前在李泰的文學館內幫李泰編書,這次跟著一起來九成宮,他去李泰那邊應當能尋到。

李元嬰這幾天還沒見李泰呢,也不回自己住處了,徑直往李泰那邊跑。

李泰愛讀書,至少對外是愛書如命的人設,李二陛下特許他開了個文學館招攬賢才盡情交遊。

提到文學館,就要提起當年李二陛下還是秦王的時候,太上皇特許他設立弘文館,任由他招攬了十八個學問精深的名士來增廣見聞。

這秦/王府的十八學士裡頭,就有房玄齡、杜如晦這兩個智囊,有虞世南、孔穎達這些大儒,為李二陛下打造了一批陣容相當強大的好班底。

李元嬰聽魏徵說李泰有個文學館,頭一個便想到李二陛下的弘文館,心裡免不了暗暗嘀咕:老四不會是真的想效仿他爹吧?

房遺愛都和杜荷打起來了呢,太子和老四應該也快水火不容了!

左右不關自己的事,李元嬰現在只想去撬一撬李泰的牆腳!實在撬不動就算了,自己多跑去請教一下便好。

李元嬰打定主意,大搖大擺地跑去尋李泰。

李泰正在讀書,聽人說李元嬰來了,擱下書起身相迎。不是他對李元嬰另眼相待,著實是李元嬰從小毀書不倦,他擔心自己的寶貝古籍遭殃!

要知道,當年李元嬰抓周時他與母后是在場的,李元嬰這個抓抓那個玩玩,最後才拿起一卷書橫看兩眼豎看兩眼——很快地,所有人都聽到嗤啦一聲,李元嬰直接把書撕了!

後來他拿書去獻給太上皇,李元嬰也幹過差不多的事,當著他的面就把他獻的書撕得稀巴爛,還塞進嘴裡咬!

李泰實在是怕了他。

李元嬰一點都沒有自己很討人嫌的自覺,見胖得圓滾滾的李泰下榻相應,他還非常感動,覺得這侄子真是尊老愛幼(老是他,幼也是他)。

李元嬰拉著李泰的手,一本正經地說:“四侄子,一陣子不見,你又胖了,瞧著越來越有福相了啊!”

李泰臉皮抖了抖,想著李元嬰拉他的手總比去撕書好,只好擠出笑臉和李元嬰說話:“么叔倒是瘦了些,是不是在九成宮住不習慣?”

李元嬰道:“沒有不習慣,挺好玩的!”李元嬰很不客氣地在李泰的邀請下坐下,開門見山地說明自己來意,問李泰能不能把蕭德言借他幾天。

在李元嬰看來,帶本活書在身邊可比自己看書棒多了!

李泰一聽,笑容都僵了。蕭德言是他父皇專門為他選的老師,學識淵博,德高望重,李元嬰開口就借他老師是想做什麼?把他老師也當物品一樣借來借去嗎?!

李泰婉拒道:“老師年事已高,么叔你若是想讓老師幫你做事,他怕是做不了。”

李元嬰一聽就懂,李泰是不想借!

李元嬰退而求其次:“那我去請教一下他可以嗎?”

這個要求不太過分,李泰心中雖狐疑李元嬰怎麼突然要請教蕭德言,但還是點頭答應:“可以。”想了想,他又補了一句,“這樣吧,我帶你去見老師。”

李元嬰大喜過望,屁顛屁顛地跟在李泰身後去見蕭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