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129、第 129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9、第 129 章

李元嬰自是不知道他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輾轉各鄉還有許多人盯著, 訊息隨著各地跑腿的、賣貨的飛速傳開, 原定的路線圖也隨著許敬宗那邊的授意流了出去, 到他往下一處走的時候人家早做好迎接準備。

第三天早上,李元嬰帶著小夥伴們往下一個目的地出發, 半途人煙稀少, 沒看到什麼人影。不想就在他們經過一片山林時, 道旁突然躥出個人來。隨行的衙役早得了許敬宗命令, 一聽有動靜便飛快擋在李元嬰等人跟前, 警惕地喝道:“什麼人?!”

來人是個模樣文弱的書生,瘦得不得了, 衣服上還打滿了補丁。一看這衙役相護的架勢, 他原本帶著些許希望的眼神瞬間黯淡下去,口裡說:“小民遇到毒蛇,跑得有點急, 唐突貴人了。”說完他便失魂落魄地要照著原路往回鑽。

李元嬰見此人不像是歹人,便叫衙役退下,喊住書生奇怪地問道:“你不是說有毒蛇嗎?怎地還往裡鑽?林子裡的小路肯定有毒蛇野獸啊, 瞧你文文弱弱的, 正路不更好走嗎?”

也不知是哪句話觸及了書生的傷心事, 這書生聞言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傷心地嗚嗚大哭起來,毫無讀書人的斯文樣。

李元嬰愣了一下,轉頭看向魏姝她們,想知道自己剛才說的話有什麼不對。

見魏姝她們也沒什麼頭緒, 李元嬰便直接問道:“你怎麼了?有什麼難處嗎?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興動不動就哭的!”

書生哭道:“正路好走,可也不是人人都走得的。”

狄仁傑和武媚對視一眼,聽出來了,這書生怕是想來告狀的,結果看到有衙役相隨,且他們這一行人不是半大少年就是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當場又打了退堂鼓。

看這架勢,事情怕還不小,指不定是向縣裡告過狀但沒得到結果!

狄仁傑正琢磨著要不要提醒李元嬰,前頭的李元嬰卻沒再回頭看他們,還上前大放厥詞:“哎,別哭了,你家住哪兒啊?你家那邊有什麼好吃好玩的,給我介紹介紹。若是介紹得好,我就給你賞錢!你有了錢,什麼不能解決啊!”

那書生雖萬念俱灰,卻不敢明著不理會李元嬰這個連許敬宗都得討好的貴人。

要知道他家裡還有體弱多病的母親要奉養——若不是這樣,他早不活了!

書生強打起精神,與李元嬰說起自己家周圍的山山水水,又說論好吃的,應該是甜瓜最好吃,現在去問問應該也有人家裡的甜瓜熟了,可以嚐個鮮。

李元嬰聽著直點頭,叫書生帶路,他要帶小夥伴們吃甜瓜去。

隨行衙役雖覺得這吳志遠哭得沒頭沒腦,卻也沒放在心上,讀書人不都這麼奇怪的嗎?

聽李元嬰終於問人有什麼好吃好玩的,衙役們可算松了口氣。這兩天李元嬰幾人一直幹正事,他們自然也不好歇著,太累人了。

雖然一路上鄉人對他們的態度有了天大的改變,但那都是李元嬰砸錢換來的,回頭他們自己下來辦差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還不如少幹點活!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跟著書生往他家的方向走去,李元嬰見書生不哭了,又和前兩天一樣跟鄉人閒話家常一樣拉著書生問東問西。

一問之下,李元嬰知道這書生叫吳志遠,曾在縣學讀過書,是家裡的希望,上頭有個兄長,底下還有個妹妹,有個體弱多病的老母親,只是更多的李元嬰就問不出來了。書生所在的村子離剛才那片山林不遠,李元嬰拿出自己擬定的路線圖一看,發現圖上沒這個地方,便又問書生他們村叫什麼。

書生道:“大夥都姓吳,就叫吳家村。”

吳家村位於終南山北麓,遠遠可以看見不遠處山林蔥鬱的山峰。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吳家村依山傍水的,生活都還算過得去。要不然,這位吳書生也不可能有機會讀書,還考進了縣學。

李元嬰還沒到過終南山,太上皇當年命人在終南山修太和宮,還曾帶人過來避暑行獵,但太上皇沒多久就退位了,再過幾年,這太和宮也就廢了行宮的用處,裁撤了留守人員,李元嬰沒機會見識終南山的風采。他見那吳志遠還是滿面喪氣,又問吳志遠:“你們這邊能去太和宮嗎?我沒去過,想去看看。”

吳志遠雖還是滿心悲苦,但到底是讀過書、見過世面的,知道這種身份尊貴的皇親貴胄得好生哄著,聞言只能回道:“有點遠,不過有路能去。”

李元嬰道:“那成,吃過飯你帶我去!”

李元嬰跟著吳志遠進了村,提議兵分兩路,自己帶著小夥伴去搞人口調查,隨行的人幫他去買些好甜瓜回來。畢竟,他們可是有公務在身的,正事要緊!

李元嬰出手大方,抬手就是可以買幾車甜瓜的錢,眾衙役都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把全村最甜的甜瓜找出來,保準讓貴人們們吃個盡興!李元嬰笑嘻嘻地對他們說:“要是真甜,我還有賞!”

衙役們精神百倍地找甜瓜去了。

衙役都打發出去後,李元嬰便和吳志遠去了他們家,說要先歇歇腳。進了屋,李元嬰才開門見山地問吳志遠:“說吧,你們家可是有什麼冤屈?”

李元嬰沒當過青天大老爺,可也看出吳志遠哭得古怪、說的話更古怪,好端端的,怎麼正路就走不得了?一聽就不對勁!

狄仁傑與武媚又對視了一眼,覺得李元嬰反應挺快,還曉得避開衙役來問。

看到這個沒有出現在路線圖上的村子,他們也品出味兒來了:許敬宗早叮囑過底下的人好好“招待”他們,連他們要去哪裡都是許敬宗提前幫他們選好的,到了地方自也都風平浪靜、處處祥和,哪怕他們挑得再仔細,也不可能挑出什麼錯處來!

他們本也不是來挑錯的,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便是路上發現有遺漏的村落,許敬宗也可以說是村子太小或者剛派人去過,所以底下的人沒給他們列出來。畢竟,他們也就過來三兩個月,難道真能走遍所有鄉里?當然是挑揀些適合走的給他們走!

不管狄仁傑還是武媚可都是心氣高的人,從許敬宗的安排裡看出這人對他們的輕視,兩個人心裡都不太爽,便都沒阻止李元嬰與吳志遠的問答。

吳志遠此時也明白李元嬰是故意支開衙役的,頓時又哭了起來。兒子的哭聲把吳母驚動了,吳母拄著杖從房裡出來,見到李元嬰一行人衣著不凡,顯然昨天貨郎口裡所說的“貴人”。

吳母見兒子當真把貴人帶回家中了,當場撲通一聲跪到地上,不由分說給李元嬰磕了兩個響頭。

吳志遠見他娘磕頭,也跟著他娘跪下。

李元嬰一看這架勢,明白自己是猜對了,忙上前扶起吳志遠母子,讓他們坐下細細說來,別讓別人看了去。吳志遠便把事情給李元嬰說了,那是去年的事了,去年他喜歡上一個女孩,那女孩卻是殷家莊子上的佃戶,而且是沒落籍的佃戶,按照大唐律令,她家算是逃戶,不能和當地人婚配,他家裡人還想把她送到殷家那兒當侍女,到時更慘,畢竟良賤更不能通婚。

吳志遠在縣學裡聽說朝廷下詔讓沒落籍的人,慫恿人家小娘子勸家裡人尋機去入籍。不想一家人才剛關起門來商量完,訊息就被人傳了出去,第二天小娘子家裡人去地裡幹活時不知怎地摔死了,家裡的頂樑柱才下葬沒幾天,她們家夜裡又遭了賊,沒丟什麼東西,就是小娘子閨房被人闖了,一時間莊子上到處都傳起了風言風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過幾天,小娘子就被她新守寡的娘罵得投井自盡。

她們家本就沒個兒子,老的小的都去了,當娘的也沒活多久,很快也隨著丈夫和女兒去了。

吳志遠給出完主意就回縣學讀書,過了許久才知道這些訊息,簡直晴天霹靂。聽人說這一家三口是因為想入籍死的,死前還受了侮辱,吳志遠悔不當初,再聽人說小娘子因著死得不體面,連墳都沒立,只草蓆一卷扔亂葬崗去了,他發瘋一樣去亂葬崗找著被野獸啃剩骨頭的屍骨,悄悄把人下葬了,回縣學後仍是魂不守舍。

當時正巧碰上縣令巡視縣學,吳志遠腦子一熱,便把小娘子一家三口的死跟許敬宗說了,想許敬宗給伸個冤。許敬宗當時態度很溫和,沒過幾天,他卻被縣學的夫子找了個由頭逐出縣學。等他滿心悲痛地回了家,又驚聞的父兄應縣衙徵調去造橋時被水沖走了。

大夥都說是意外,誰都沒想到水突然漲得那麼厲害,轉眼間就把人給沖走了!縣衙那邊也是按這個來結案的,至於小娘子一家,本就是無籍逃戶,死了也不會記錄在縣衙那邊,哪個當縣令的想在考課時給自己添上個命案?所以,死了就是死了,沒人會在意。

意外年年都有,怎麼這麼巧都發生在他身邊?吳志遠一下子明白了,不僅小娘子一家三口是因他而死,連父兄也是被他拖累的。許是因為他在縣學讀書太過招眼,不好下手,才留他一條命。

沒了父兄,沒了戀人,什麼都沒了,吳志遠每日都備受煎熬,人越發消瘦,若不是還有母親要奉養,他說不準早就活不下去了。

李元嬰沒想到還有這等人命關天的慘事。

那殷家莊子也不在他的行動路線上,不過提到鄠縣殷家他就想起來了,他不是才看過二十四功臣圖嗎?那二十四功臣之中就有一個姓殷的,勳國公殷開山。殷開山沒有親兒子,繼嗣的是他侄子殷元,雖沒聽說這殷元特別出眾,但只憑李二陛下數功臣還能數到他頭上,便知曉殷家還是有點聖眷的。

吳志遠所說的殷家莊子,難道與勳國公家有關?

想到許敬宗對自己的殷勤,李元嬰覺得哪怕勳國公家不開口,許敬宗怕也會主動把事情“處理”得乾乾淨淨妥妥帖帖。思及此,李元嬰說道:“你手裡可有證據?”

吳志遠語塞。

李元嬰明白了,看來是沒有。他說道:“你們母子二人與我去太和宮走一趟,我叫人在那裡候著,分別後接你們去我莊子上暫住。你說的事我會讓人去查,若是你說的是真的,肯定會給你一個交代;但要是查出沒那回事,你就好好過你的日子,奉養好你母親,別再想這些了。”

人在傷心時可能會把事情歸咎於無關的人,李元嬰覺得還是要查過才曉得。

聽李元嬰這麼說,還要保他們母子平安,吳志遠眼底又燃起了希望,猶豫著說了句:“我還有個妹妹……”

李元嬰道:“那就一道帶上。”

吳志遠便把他妹妹也叫了出來,年紀約莫十三四歲,出落得十分水靈,就是有點怕生,出來後攥著吳母衣角怯生生地按著母親和兄長的指示向李元嬰問好。

李元嬰點點頭,沒再說什麼保證的話,只與狄仁傑他們商量了幾句,一個唿哨叫來隨著他來鄠縣的白頭鳥,討來紙筆寫了幾點吩咐叫它捎去給董小乙。

忙活完了,他沒在吳志遠家多留,帶著狄仁傑他們尋裡正要手實核實人口。

裡正剛才已經得了衙役通知,很配合地取來手實帶李元嬰逐家逐戶地核查,還試探著問李元嬰是怎麼和吳志遠遇上的。

李元嬰便把吳志遠遇到毒蛇的事告訴裡正,還反過來問裡正吳志遠怎地不讀書了,是不是家裡有什麼困難?這鄉里鄉村的,出個讀書人多不容易,不能因為家裡窮耽誤了!

裡正見李元嬰什麼都不知道,便說吳志遠剛喪了母,讀書人的規矩是得守孝三年的,暫時不能再讀,還保證往後一定勸他繼續讀。

李元嬰瞧著對吳志遠讀不讀書不甚感興趣,沒再接茬,而是和裡正提起吳志遠妹妹:“他妹妹長得真好看。”

裡正一激靈。早前他看李元嬰帶著三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過來的,心裡就覺得這位小王爺豔福不淺,現在聽李元嬰這麼說他自然而然地想到李元嬰可能看上吳家小娘子了!

這吳志遠莫不是要翻身?

裡正尋了個機會抽身,叫了個信得過的侄子耳語幾句,吩咐侄子趕緊跑一趟縣裡,把李元嬰來吳家村、且和吳志遠一家有接觸的訊息告訴許縣令。真要讓吳志遠翻身,許敬宗有沒有事還另說,他們這些負責動手的人肯定第一個遭殃!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外面的世界真險惡!

更新!

今天更了足足四千二!勤奮如斯!

殷開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朝巨巨吳承恩覺著這身份挺牛逼,決定把唐僧寫成他外孫!於是,玄奘就多了對便宜爹媽和便宜外公。據說大聖在前期的傳奇故事裡也有兄弟姐妹好幾個,吳承恩巨巨覺得能力分散在幾個人頭上不夠牛逼,就把他們糅合成一個人,時髦值就出來了!吳承恩巨巨真聰明,知道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