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172、第 172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2、第 172 章

駱賓王正坐在武媚和狄仁傑幾人對面。

駱賓王今年十四五歲, 年紀與李元嬰相仿, 不過面龐顯得沉穩許多, 眉眼有些孤僻。他之所以會被武媚幾人注意到,不是因為他賣弄文采, 自爆自己七歲能詩, 而是有相識的追著他奚落, 念他寫的“鵝鵝鵝”, 嘲諷他說“不是七歲就能寫詩嗎, 怎麼這般落魄”。

駱賓王父親當年在青州那邊當個小官,他跟著父親赴任, 後來他父親病逝在任地, 他舉目無親,自己流落在兗州一帶,生活過得很是拮据。偏他年少時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自己又不懂低調做人,討厭他的人不少。

這不,他剛到書院門口還沒入內, 就有人圍上來奚落了他一頓。好在這些人本意雖是想讓他難堪, 卻意外地幫了他大忙, 讓他進入了武媚幾人的視線之中。

駱賓王打聽過李元嬰來到滕州後所做的種種,雖然李元嬰看起來是個喜奢豪、好大喜功的,卻沒有做過橫徵暴斂之事。相反,滕州許多百姓的生活都在陸陸續續變好,甚至還有人自發到相鄰州縣拉親友過來做活, 據說報酬頗高!

駱賓王也是過來碰碰運氣,據說像他這個年紀、能識文斷字的,可以在書院裡謀個差使。若是能得幾位學士看中,他還可以跟著弘文館學士求學,那可是許多人求都求不來的!

坐在武媚幾人面前,駱賓王有點侷促。

武媚看出駱賓王的緊張,和狄仁傑幾人輪流問了他幾個問題,覺得挺不錯,不再多為難,只叫他針對書院的發展寫篇文章來看看,不用特意追求文采,只要言之有物即可。

“面試”之後,武媚幾人把空間留給駱賓王,讓他獨留靜室寫文章。到了外頭,狄仁傑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個駱賓王挺不錯。”

盧照鄰道:“《詠鵝》讀來朗朗上口,我看可以列入教授詩目。”

李元嬰這傢伙一向只出主意,不管實施,前些天又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說要讓他們挑些簡單好讀的詩出來給接受基礎教育的孩子當教材。

李元嬰特別提出,詩一定要簡單好懂,不能太艱澀,不能一味追求辭藻華麗,必須是讀來順口的、能想象出畫面的。比如古詩十九首裡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等等,他很贊同南朝昭明太子蕭統的審美,認為詩歌教材可以從蕭統編纂的《文選》裡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由於當時在場的都是可靠的小夥伴,他還大逆不道地舉了個反例,說李二陛下的詩堅決不能選,寫得著實不怎麼樣,反正他看不太懂,不能把大唐的未來棟樑帶歪了!

一想到書院裡可能天天開詩會寫那種只追求文采的應酬詩,李元嬰就渾身難受,直接給他們定下基本方針!

幾人正商量著駱賓王可以安排在哪裡,李元嬰就和高陽過來了。

自從到了封地,李元嬰渾身都透著股歡快勁,哪怕每天忙著忙那也沒覺得累,瞧著永遠都精神奕奕。

高陽也一樣。盧照鄰偷偷看了眼高陽,見她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心情也跟著明媚起來。

其他人沒注意到盧照鄰落到高陽身上的目光,狄仁傑卻注意到了。這麼多人在場,狄仁傑沒當場說什麼,只問李元嬰為什麼過來。

李元嬰興致勃勃地道:“‘鵝鵝鵝’呢?”

武媚道:“我們決定要把他留下來了,他正在裡面寫文章,我想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想法。”駱賓王是她親自去外面接進來的,算是替駱賓王解了圍,也給足了駱賓王面子。

李元嬰聽武媚這麼說,對駱賓王更好奇了,畢竟能得到武媚她們一致認同的人不多。他溜達到靜室外往裡一看,只見個臉龐清俊的少年坐在那奮筆疾書,落筆沒有半分遲疑,瞧著顯然胸有成竹。

雖還沒看到駱賓王的文章,李元嬰也已經很滿意。他壓根沒有不打擾人寫文章的自覺,推門走進去做人家對面看著人家寫。

駱賓王本來正寫得入神,聽到動靜抬頭一看,只見一個年紀和自己相仿的少年好奇地看著他寫了半截的文章。這少年長得唇紅齒白,一雙眼睛烏亮烏亮的,叫人生不出半分惡感。

駱賓王愣了愣,執筆的手停了下來。

李元嬰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在妨礙人家寫文章,還理所當然地催促駱賓王:“你怎麼不寫了?接著寫,寫得不錯,我還想往下看呢。”

駱賓王這才注意到李元嬰的衣著。

雖然大唐有不少藩王,但在滕州境內能穿成李元嬰這樣的卻只有滕王一個。

駱賓王忙要起身行禮,卻被李元嬰拉住了:“滕州不講究這些的,又不是在長安。”他興致勃勃地讓駱賓王繼續創作,“你這個想法不錯,接著寫,寫得好了,我們拿出來一起討論可不可行。”

駱賓王手上還拿著筆,卻不知該怎麼往下寫了。他不是愛賣弄的人,若是武媚要他寫篇文章自吹自擂推薦自己,他肯定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但是武媚讓他寫關於書院發展的想法,他倒是可以寫出點自己的見解來。

現在好了,李元嬰就這麼湊在他跟前看著他寫,他哪裡下得了筆!

李元嬰見駱賓王不動,還對他諄諄教誨:“你這樣不行啊,有人看著就寫不出來,太不應該了!要是有人給你來個七步成詩,寫不出來就摘你腦袋,你豈不是要丟了小命?而且我跟你說,科舉的時候也會有考官走來走去,要是你不能做到不受外界干擾,到時臨場發揮不好,豈不是白瞎了那麼多年的寒窗苦讀?”

駱賓王還是頭一次遇上李元嬰這麼自來熟的。

李元嬰明明是天潢貴胄,生來比許多人幸運,兄長是皇帝,侄子是太子,從小到大見到的都是朝中頗有名望的大臣,身上卻沒有半點盛氣凌人的銳利,聽他吧啦吧啦地說個不停,不知不覺就有種奇妙的親近感油然而生。

駱賓王道:“多謝殿下指點。”他還真不再受李元嬰影響,接著把他剛才的想法往下寫。

李元嬰見駱賓王這麼配合地捧場,非常滿足,果真湊在一邊看駱賓王往下寫。

到駱賓王文章寫完,李元嬰第一時間拿走,連著讀了一遍,覺得駱賓王是個挺有想法的人,文采也很不錯。他誇道:“寫得挺好。”

這時其他人也進來了,在李元嬰的招呼下分坐兩旁,輪流看駱賓王寫的文章。一般來說她們只需要一個人負責遴選人才即可,不需要搞聯合面試,但今天是駱賓王遭人起鬨才有這場臨時加試。

駱賓王這篇文章寫得確實可以。

李元嬰親自來了,所有人都默契地等李元嬰來做決定。

李元嬰道:“接下來我有許多大事要幹,身邊缺個幫我寫文章的人,你文章寫得好,不如由你來負責吧。”

駱賓王雖然年紀小,但李元嬰自己年紀也不大,不覺得把這件事交給駱賓王有什麼不妥。真要換成老氣橫秋的老學究,寫出來的文章肯定不符合他的要求!

李元嬰一向很替身邊的人著想,還補充道:“平時若是沒什麼要緊事,你可以跟王學士他們學點別的。”

駱賓王自然歡喜地應下。

他原本以為自己只能隨便混個差使,沒想到李元嬰居然給他這麼重要的位置!有什麼比苦熬多年突然熬出頭更讓人欣喜的?

自從他父親去世後,他的日子就越過越糟糕,連許多昔日同窗都能對他大肆嘲笑。他最窮的時候,甚至曾混跡於坊間賭徒之中,雖不至於自己下場賭紅眼,卻也會給他們拿拿主意蹭點好處養活自己。那些事,連他自己回想起來都覺得有些不齒!

李元嬰不覺得不齒,他興致勃勃地問起駱賓王過去的事。聽駱賓王說自己挺有賭運,他頓時來了興致,要駱賓王玩博戲,一樣樣地比過去,要和駱賓王拼拼看誰運氣更好。

李元嬰自己想玩不打緊,還要叫武媚她們也加入進來,博戲用到的各種賭具還沒送來,原本靜謐又雅緻的靜室已經變得熱鬧非凡,都在討論不同博戲的有趣玩法。

王義方聽人說李元嬰去了書院,沒怎麼放在心上,他雖然是長史,卻也不會寸步不離地盯著李元嬰。畢竟比起李元嬰過去的混世魔王惡名來,李元嬰到滕州後的表現算是極好的了,除了整天想搞出點大動靜來之外沒有別的毛病。

結果李元嬰一去不返,還有人回來通風報信,說李元嬰叫人去蒐集坊間賭具!

王義方覺得不對頭,去書院那邊一問,知曉了李元嬰去了用來搞面試的靜室那邊。他徑直找了過去,還沒走近,已經聽到裡頭傳來陣陣喧譁,跟坊間賭坊無異。再一細聽,李元嬰得意洋洋的聲音清晰可辨:“都說了買大!跟著我買大就對了啊,你們怎麼不信我!我運氣可比小駱好多了!”

王義方怒火騰地燒了起來,走近一看,只見靜室的裡頭哪還有平時的整潔,地上、案上都橫七豎八地擺著各種賭具,李元嬰帶著他的小夥伴在搖骰子,玩得非常投入。

書院乃是讀書之地,李元嬰卻帶頭在這裡賭博!

王義方一臉怒容地推門而入。

屋裡一下子靜了下來。

李元嬰見王義方怒氣洶洶,當機立斷地把手裡的骰盅一扔,一副乖巧得不得了的模樣。他起身迎王義方坐下,問道:“王長史您怎麼來了?”

王義方的目光從盧照鄰身上掃過,眼裡有著難掩的失望。

盧照鄰羞愧地低下頭。

博戲雖也有雅處,但是書院這種地方確實不合適像市井閒漢一樣叫喝賭博,剛才他們都被李元嬰帶出了興頭,根本沒想過勸阻。

王義方耐著性子對李元嬰講了一通道理,大意是這些賭具不適合在書院出現,都說上行下效,連掌握著書院話語權的人都在書院裡賭博,怎麼能讓底下的學生學好!

李元嬰聽了覺得有理,不過他不想王義方對初來乍到的駱賓王留下壞印象,當場開始胡扯:“都說玩物喪志、好賭誤人,所以我叫人把坊間能招來的賭具都找回來試著玩了玩,看看是不是真那麼吸引人。沒想到一玩起來還真那麼讓人欲罷不能!”起了話頭,李元嬰開始侃侃而談,“這些博戲有的容易讓人沉迷,應該禁絕;但是也有些能活躍頭腦,用處不小,我覺得可以在學生之間推廣一下,讓他們閒暇之餘也能放鬆放鬆。”

他還拿起其中一些賭具給王義方掰扯說這東西考驗計算能力,多玩玩能夠提高學生的算術水平。

武媚幾人都覺得李元嬰真是太能瞎掰了。

王義方聽著李元嬰滔滔不絕地給博戲歸類,心裡的怒氣都散了,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無奈。他說道:“殿下心裡有數就好。”

李元嬰小雞啄米般直點頭:“有數的有數的。”他見王義方不生氣了,又給王義方介紹駱賓王,跟王義方誇口說駱賓王七歲就能寫詩!李元嬰和王義方說起盧照鄰的主意,“《詠鵝》簡單好記,描寫的畫面又活潑靈動,我們都覺得很適合用來給孩童啟蒙。”

王義方也覺得這詩寫得清新怡人,若當真是七歲時寫的,誇一句天才確實不為過!他頷首贊同道:“可以。”

駱賓王已經知道李元嬰所說的啟蒙是針對滕州所有幼童的,聽李元嬰要把《詠鵝》編進教材,他又是激動又是慚愧。激動自然是因為自己的詩得到了認可,慚愧卻是因為好幾年過去了,他拿得出手的依然只有七歲時寫的《詠鵝》!

駱賓王握緊拳。

他一定要寫出更好的詩文,不辜負新朋友們對他的期許。

這邊駱賓王成功加入到李元嬰的小夥伴團隊裡,長安城卻迎回了一位遠歸的僧人。這位僧人遊經西域諸國,瞭解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帶回許多關於西域的訊息。當然,這不是他出遊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取得西域經書翻譯成大唐文字,以求更好地理解佛理、弘揚佛法!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的話我說著說著自己都覺得很有道理!

更新!

昨晚做了一晚的旅遊攻略,結果到三四點才睡,第二天就沒精神了,所以更新晚了_(:3∠)_甜甜春第一次自己出遠門就出去半個月,會不會步子太大扯到蛋!(x)

注:回來的是誰!大家應該都能猜到!歷史上他應該早回來幾個月,不過!甜甜春忘了寫!那就晚幾個月回來!沒關係!反正老魏都被小王爺的蝴蝶翅膀扇活了,御弟晚回來幾個月有什麼要緊的!

可能打廣告打太多了,我寫到青州兩個字就想起隔壁王小雱,寫到七步詩就想起隔壁曹小衝,洗腦效果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