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207、第 207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7、第 207 章

李二陛下寫好信讓人送去滕州, 就聽人說李象來求見。對這個皇孫, 李二陛下還是很喜愛的, 聰明可愛的孩子誰不喜歡。他讓人把李象放進來,沒一會就看到一顆小腦袋小心地往裡探, 鬼頭鬼腦的模樣讓李二陛下想起了李元嬰。

李二陛下免不了斥道:“進來就進來, 探頭探腦做什麼?”

李象被李二陛下一訓斥, 心裡暗暗嘀咕:么么害我!說什麼搞事情要先查探查探皇祖父心情好不好, 害他還沒開口就捱罵!

嘀咕歸嘀咕, 李象也不害怕,屁顛屁顛地跑李二陛下身邊坐下。

李二陛下一發問, 他立刻把自己的宏偉計劃洋洋灑灑地給李二陛下講了, 宗室子弟之中年紀適合的都不能放鬆,全送到弘文館來讀書。大家既然是來讀書的,就不能拘著身份高低, 全都一視同仁,誰都不許搞特殊,日後不管想要任文職還是武職, 都得和其他人一起過考核。堂堂李氏兒孫, 從小有最好的讀書場地、有最好的授學夫子, 若是連尋常人家的孩子都比不過,那就別嫌棄食邑少,乖乖混吃等死去。

李二陛下耐心地聽李象說完,接過了李象巴巴地地上前的計劃書,看了眼李象, 說道:“要是你比不過你的兄弟們,你該怎麼辦?”

李象一點都不煩惱:“比不過就加把勁追上他們啊。要是實在追不上,我承認他們比我厲害就是,有厲害的兄弟幫襯著多好!”他兩眼放光,對兄弟們期待很高,“要是他們都很厲害我可就舒坦了,把事情全扔給他們幹,愛去哪玩去哪玩。”

李二陛下:“……”

橫看豎看,都覺得這小子很欠揍,看來還是要少讓他和李元嬰通訊才行。用腳趾頭想李二陛下都知道,這種“叫大家到東宮一起玩”的主意肯定是李元嬰給出的。

李二陛下說道:“你且回去,我看看你的計劃寫得如何。”

李象有這句話就夠了,沒說不行說明有門!活潑可愛李小象又屁顛屁顛跑了。

李二陛下沒直接罵回去,自然是同意了李象的想法,弘文館那麼大,圈一塊來讓皇子公主、宗室子弟們讀書也還行,小一輩多湊在一起玩玩不是壞事。至於他們能不能學到什麼真本領,那得看他們自己想不想學了。

李二陛下還沒看完李象遞上來的計劃,又有人把太子的摺子遞了上來。這父子倆一前一後地給他找事,李二陛下一琢磨,覺得八成又是李元嬰在搗鬼。他擱下李象的計劃,叫人把太子的摺子拿過來。

李承乾這摺子寫得很誠摯,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過失,認為自己少了些歷練,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好好提升。接著他又開始寫自己當上太子後的心路歷程,表示自己以前確實有些消極怠工,沒有積極思考該怎麼當個好太子,現在他已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既然這麼多兄弟回京了,有人在父皇跟前盡孝,他這個太子大可以趁著機會出去走走,走到百姓中去,瞭解百姓的所思所求,爭取成為一個能讓百姓愛戴、百官支援的儲君。

李二陛下把這摺子看完了,臉皮抽了抽。一看李承乾的目的地,他自然知道這又是李元嬰在慫恿,去年李元嬰就曾試圖讓李承乾去滕州玩,這會兒他覺得李承乾受委屈了,立刻又舊話重提。太子沒當好,是出去玩一趟能解決的嗎?

李二陛下完全沒法認同李元嬰的腦迴路,連帶對李承乾也有了幾分不滿。他確實沒想過動太子,召回幾個兒子只是想看看還有多少人想對太子下手,一則磨練磨練太子,二則趁著自己還在提前把隱患拔除。

沒想到李承乾自己竟也毫不擔心,還想著去找李元嬰。李元嬰到底給他們父子倆灌了什麼迷/藥?李二陛下一陣惱火,索性給李承乾批了個“可”字,看看李承乾去滕州一趟又能有什麼用處!

李承乾父子倆都得到了想要的批覆,全然沒了原本風雨欲來的沉重,各自為接下來的安排做準備去。朝中原本有些凝滯的氣氛被李承乾和李象天馬行空的決定打破了,眾人開始私底下討論起來:這父子倆這麼做是有什麼用意?

李象把宗室子弟全部召到東宮弘文館讀書,連三歲小孩都沒放過,說什麼把自己的園子貢獻出來當“幼兒園”,到底是想做什麼?是真的想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戲碼,還是想趁機把諸王子弟都捏在手裡?這也太狠了吧,現在兩國相互牽制都不興抓別人子女當質子了!李象這個皇家嫡長孫在許多人心裡被貼了個“人小心狠”的標籤。

當然,更多人認為這是太子的主意,覺得太子看起來寬厚仁慈,心腸其實也挺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接下來傳出訊息說李承乾要去巡視滕州,眾人都懵了:這節骨眼往外跑,太子莫不是傻了?

李承乾不覺得自己傻了,他不僅要去滕州,他還要挑選長安願意去滕州搞建設的人一起出發,去滕州換一批歷練了幾年的人才回來差遣。這也是李元嬰在信裡和他說的,官員三年或五年一任,他那邊有很多任期已滿的人可以讓他挑回去用,但是人當然不能白給,他得帶批新人才來換。

這樣以一換一,其實還是滕州吃虧!李元嬰可不會白白吃虧的人,他在信裡洋洋灑灑地表述自己有多捨不得、有多虧本,又詳細地介紹每一個人的本事和政績,要李承乾不能虧待這些國之棟樑。

李承乾覺得他么叔連給自己邀功都這麼可愛。東宮不缺人才,但是這種在底下歷練過,擱到哪兒都能獨當一面、管治一方的人才卻是哪裡都需要的。

這樣的人才以一換一的話算起來確實是李元嬰吃虧,李承乾挑起人來也格外認真,選了足足一個月才終於敲定東巡名單,帶著人浩浩蕩蕩地離開長安。

李承乾的一番動作自然沒瞞過其他人的眼睛,有的人知道這些人是要拿去滕州“交換”的,都覺得李承乾和李元嬰兩個人膽子都大,一個敢把自己的人塞到東宮,一個還真敢把人照單全收。就算他們不怕對方坑自己,難道不怕李二陛下猜疑?

李二陛下自也知道李承乾挑人去“換人”,還是李承乾直接告訴他的。李元嬰確實卷走了一大批人才,現在李承乾要去把人換回來,李二陛下也不反對。

至於將來東宮會不會全是李元嬰的人、李承乾會不會和李元嬰勾連在一起造/反,李二陛下暫時沒這種擔心,就李元嬰那狗脾氣,造/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他絕對不會幹。

狗脾氣的李元嬰得知大侄子要過來玩,馬上忘記被李二陛下臭罵一頓的氣憤,勉勉強強把李二陛下重新劃入好皇兄行列。他召集手底下的人開了個動員大會,表示任期滿了的人可以跟李承乾回京,他也沒隱瞞京中的局勢,把這時候站太子的風險給眾人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個人家裡都有老有小,有妻有女,他們跟著來滕州或許是因為想歷練歷練或許是因為同窗之誼,李元嬰不能因為他們信任自己過來滕州搞建設,就強迫他們帶著身家性命跟著自己站隊。對於走仕途的人來說,站錯隊無疑會帶來滅頂之災!

李元嬰開完動員會,許多人都已經做出選擇。

唐觀和唐璿他們就準備跟著太子回京,在太子最需要用人的時候堅定不移地支援太子。

武媚和狄仁傑他們還是決定繼續留在滕州,武媚是因為身份關係,覺得還是在滕州能發揮她的最大用處;狄仁傑則是不想回京面對家人的催婚,他認為自己還小,還可以再奮鬥幾年再思考成家的事!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和李元嬰說了自己的決定。

不管是決定回京還是決定留下,李元嬰都一一拉他們促膝長談,讓他們接下來繼續好好幹,不管在哪兒都要全心全力為大唐發光發熱。

忙活了好一陣子,李元嬰才終於清閒下來。已經是五月中,天氣很不錯,李元嬰拉著魏姝去遊湖玩耍,乘著畫舫在徐徐午風裡偷閒。

船駛到湖心,李元嬰捧著茶嘆氣,對魏姝說:“我這麼做不知會不會害了他們。”他們本來不用這麼早做選擇的,都是因為他決定全力支持太子才會在這時候面臨抉擇。

魏姝道:“覆巢之下無完卵。”既然李元嬰已經早早站到太子一邊,他們這些一開始就跟著李元嬰的人除了支援太子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即便他們想選擇別人,別人也不一定會相信他們。

李元嬰一向不會煩惱太久,和魏姝聊了會就不再糾結,興致勃勃地叫人拿把琵琶過來,他要給魏姝唱小曲。

沒一會,魏姝就被他鬧得想堵住他的嘴巴。

李元嬰一點都不害臊,什麼讓人面紅耳赤的詞兒都敢往外唱,唱到魏姝要打他了,他才笑嘻嘻地扔開琵琶撲上去親親抱抱哄媳婦。

伺候的人默契地退得遠遠的,都相視偷笑。

小王爺還是該快快活活的才好。

李元嬰逍遙半天,回到王府就聽戴亭來報說太子的車駕明日應該能到滕州境內了。李元嬰當晚睡了個好覺,第二天一早親自騎馬去迎接他大侄子,順便看看沿途的莊稼長得如何。

李承乾入了滕州境內便不再乘車,改為騎馬前行,也好好地看了一路風光。

官道兩旁依稀能看見不少民居,路上時常有馬車牛車經過,看到他們這浩浩蕩蕩的一行人都主動閃避。好在官道足夠寬敞,即便兩支車隊遇上了也不顯狹窄,一路上都暢通無阻。

兩邊很快遇上了。

李元嬰一看見李承乾,馬上一夾馬腹上前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通,說道:“去年聽說你受傷了,我可擔心了!”

李承乾下馬走了兩步、轉了個圈給李元嬰看,表示自己沒事了。他也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同樣下馬來的李元嬰,笑道:“么叔長高了。”

李元嬰一臉自得:“那是自然,我年年都長高的。”他拉著李承乾的手說了好一會話,才想起還有這麼多人一起過來,意猶未盡地招呼李承乾上馬回城。

眾人過來前就知道李元嬰和李承乾叔侄倆感情好,親眼看到他們頂著烈日執手敘話還是覺得他們好得有點過分了。生在皇室,也能有這樣的叔侄情誼嗎?這次來滕州的人很多其實並不是很想投奔李元嬰,都衝著太子的面子才過來,見到太子和李元嬰這樣親厚總算放下心來。

都是要外放歷練的,到哪兒不是歷練?來滕州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滕州,大唐著名的人才培養基地。

更新!

昨天因為旅行的事,四個人都沒去過,我就想找個定製,定製方案出來後大家都說價格又貴路線又坑,決定改報團去,然後我媽又說報團就不去了qaq一直糾結到晚上,也沒糾結出結果來,腦子一片空白,想不出要寫啥,害死了我們的六千全勤qaq

今天還是和我媽一起退出了這次旅行,下次有機會再自己去玩,我還是不適合搞協調,適合自己浪,畢竟一遇到需要溝通的事就歇菜(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