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220、第 220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0、第 220 章

李元嬰得知使團平安歸來當然很高興, 再一看狄仁傑整理出來的佔婆稻種試種產量就更高興了, 直至從城陽口裡得知高陽有孕, 李元嬰才變得酸溜溜起來,晚上回來一直盯著魏姝的肚子看。

魏姝也知道了高陽有孕的訊息, 看李元嬰那模樣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她以為李元嬰晚上會做點什麼, 結果李元嬰晚上只是摸著她的肚子嘆氣:“捨不得, 捨不得。”

李元嬰和孫思邈學過醫, 知道生孩子很辛苦, 他姝妹妹還不到十八,他怎麼捨得姝妹妹受那麼多苦。李元嬰抱著魏姝小聲嘀咕:“我們先玩別人的孩子, 以後我們再生自己的。”

李元嬰自己都還是小孩子脾氣, 哪裡有當爹的樣。魏姝哄小孩似的轉頭親了親他,和他一起進入夢鄉。

李元嬰很快和城陽一起把佔婆稻種的產量報了上去,提議可以在各地試種這種新稻種, 適合的話再推廣開去。到時一畝地可以產兩畝地的糧,一戶人要不了多久肯定能變成兩戶人!

糧食可是人的命根子,房玄齡看了李元嬰展示的資料, 心情十分激動, 竟在朝會上暈了過去。李元嬰聽過喜極而泣的, 沒聽過高興到暈倒了,趕忙上去給房玄齡急救一通,等著太醫給他扎幾針。

朝會鬧成這樣,只能從大朝會轉成小朝會了。房玄齡醒來後精神很好,一點都沒有剛才昏倒的虛弱樣, 別人攔著他勸他回去歇著他都不肯去,健步如飛地去參加李二陛下召開的宰執小會議。

現在房玄齡看向李元嬰的目光很是慈眉善目,覺得李元嬰哪都好哪都棒。雖說去年李元嬰已經獻過稻種,但那到底只是空口白話,不像今年這樣用資料說話,直觀!

這一年大唐風調雨順,各地皆安。到年底,各國使者陸陸續續到達,鴻臚寺越發忙碌起來。

李元嬰厚著臉皮和李二陛下討了一萬人,全交給薛仁貴他們去訓練,他自己時不時也去抽調一撥人出來帶他們接見外邦使者,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魏姝也沒閒著,在長安組織書畫協會,不時邀請一批名門閨秀出來鑑賞字畫,和風細雨地改變著長安女眷們的想法。

閻氏向來和魏姝交好,時常和魏姝一起主持聚會,關係越發親近。等李泰反應過來時,才發現李元嬰在偷別人家小孩,魏姝則在挖別人家女眷,夫妻同心,兩個都很不要臉。

都這樣了,李泰能怎麼辦,只能每天積極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免得闔府上下只有自己一個人閒著。

同樣的變化發生在不少人府上。

李治特意和王氏談了一夜,和王氏說出自己考慮的結果:他無意和自己的同胞兄弟相爭。太子對他們一向很好,他並不想為了皇位和自己的兄長鬥得你死我活。要是真走到那一步,就算李元嬰不罵他,他也沒臉再和李元嬰往來。

自從李元嬰回長安,太子的地位肉眼可見地穩固起來,許多朝臣提起太子來誇得越來越多。至於侯君集控制東宮的事,顯然不全是太子的錯,是太子太過親善仁厚,錯信當年追隨李二陛下的功臣。

李二陛下壽辰過去後,就有人開始暗示李二陛下該找機會讓藩王回封地了。

李二陛下對此沒表態,只說藩王們都在籌備萬國博覽會,一切等萬國博覽會結束之後再說。

新的一年到來,轉眼到了貞觀二十三年。貞觀這個年號已經用了二十三年,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塑造了大唐有別於隋朝、有別於過去任何王朝的全新風貌。

這一年開春各國受邀而來的使者在長安和洛陽沿途駐紮,和當地富戶或權貴合作建造具有本國風情的展館。

一座座特別的建築在萬國博覽會場地之中陸續建成,明明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卻感覺極為融洽。李元嬰和李承乾騎著馬兒巡視期間,感覺一個遼闊又美麗的世界展現在自己眼前。

李元嬰檢視了一圈,晚上有些睡不著,他和系統商量著繪製了一個目前已知各國的圖紙,讓戴亭找材料把圖紙做成磁鐵拼圖拿去和李二陛下分享。

這年頭私下畫輿圖不能畫得太精良,畫得太精良別人會懷疑你在為謀反做準備,所以李元嬰只畫出了大致輪廓。

李元嬰興致勃勃地和李二陛下獻寶,把一個個已知的國家拼湊上去。

茫茫大洋、遼闊陸地之上,可能還藏有許多他們不知道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的國家,這些要等他們做出更好的海船、訓練出更好的海師之後才能去探索。

但是,他們還年輕,大唐也還年輕,只要大唐一直強盛下去,整個世界都會向大唐張開懷抱。

李二陛下看著李元嬰搗鼓出來的輿圖,聽著李元嬰大發豪言,感覺再沒有比李元嬰更會說大話的人了。偏偏李元嬰說起大話來還挺能蠱惑人心,他聽著都有些心動了,是啊,大唐還年輕,大唐的未來有無數可能,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大唐強盛起來,並且一直強盛下去。

李二陛下留李元嬰喝了兩杯。已經是五月了,天氣有些炎熱,李二陛下卻不覺得悶,許是因為喝了點酒的緣故,入夜後他早早便歇下了。

年過五十之後,李二陛下夜裡越發淺眠,這一夜他卻睡很沉。到夜闌深靜,四處靜悄悄,李二陛下不知不覺入了夢。

夢裡也光線昏暗,李二陛下往前走了一段路,忽地看到有人坐在那裡彈琵琶,彈的不是別的曲子,是他喜愛的《破陣樂》。他不愛隋時的靡靡之音,愛帶有刀戈之氣的軍中之樂,只是琵琶彈起來總是多幾分綿柔,少幾分氣勢。

李二陛下想說話,卻發不出聲音,只能坐到一側聽完一曲。到《破陣樂》終了,那人才轉過身來面向他,不是別人,正是太上皇李淵。

太上皇定定看著李二陛下一會,才說:“你的白髮看著比我還多了。”

人死萬事消,生前有再多矛盾,死後都該揭過了。李二陛下說道:“人總是會老的。”

太上皇靜默片刻,才擱下琵琶誇了一句:“你這個皇帝當得不錯。”他看著李二陛下,柔和的目光終於不再是一個皇帝看著另一個皇帝,而是一個父親看著一個兒子,“你這個哥哥當得也不錯。”

說完這兩句,太上皇人不見了,琵琶也不在了,夢裡一片寂靜。

李二陛下睜開眼睛,外頭天還黑漆漆,但他得準備準備開大朝會去了。

又是望日,到了李元嬰最不想起床的日子。

平時到鴻臚寺上衙他哪怕晚到一些或者索性以去慈恩寺看看佛經翻譯進展為由直接翹班,基本都不會有人去打小報告。但是大朝會就不一樣了,大朝會他要是不準時到場可是要被御史們噴得狗血淋頭的!

昨天晚上李元嬰就沒睡好,早上起來和魏姝說他做了個夢,夢見太上皇說他送去的琵琶不好,還有股子脂粉香,問他是不是從哪個女人手裡要來的。

得知他已經娶了妻,又問他生了孩子沒有,這可戳到李元嬰痛處了,李元嬰和太上皇大說特說一番,直說自己很想要但又捨不得。

太上皇很不靠譜,居然說既然捨不得王妃生,何不多納幾個女人讓她們生去。

李元嬰又和太上皇掰扯起來,說這樣是不對的,他有王妃就夠了。

太上皇一臉恨鐵不成鋼,對他說:“你這樣怎麼生十八個兒子啊!”

李元嬰一激靈,醒來了。他憂心忡忡地和魏姝說:“怎麼辦?父皇給我託夢說,我們會生十八個兒子。可把我嚇死了,他沒說女兒啊,要是我們要生十八個兒子才有女兒那可怎麼辦?我舍不得你生那麼多,但我又想要女兒!”

魏姝說道:“……只是夢而已,你肯定是因為聽到城陽有孕了,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十八個實在太多了,滿打滿算也得生個三十年,那她一輩子什麼都不用做,一直生孩子算了。真要那樣,她真的寧願李元嬰多納幾個女人讓她們生去!

李元嬰想想也對,穿戴整齊出門上朝去。大朝會對他來說自然又是補眠用的,李元嬰哈欠連天地睡了一覺,睡醒後已經被李二陛下拎去議事堂說話。

李元嬰見李二陛下面色不對,湊上去關心地問:“皇兄你是不是昨晚沒睡好?就說了讓你白天別操心那麼多,操心太多晚上很難睡召的!”

李二陛下道:“昨晚我夢見父皇了。”

李元嬰一驚,臉色頓時變了。

李二陛下見李元嬰一臉如喪考妣的表情,不由問:“怎麼了?”

李元嬰說道:“完了完了,我也夢見了!”他把自己做的夢和李二陛下說了一遍,越發覺得這夢真實得可怕,“您還記得麼,當初我和高陽她們去平康坊,看中過一把琵琶,當時我就讓人送去供奉給父皇了。父皇說的不會是那一把吧?這下完了,我和姝妹妹難道真的要生十八個兒子?父皇真是的,兒子多少個都說了,怎麼不說我又沒有女兒啊?”

李二陛下樂了,給李元嬰出主意:“你不是天天跑去拐青雀的女兒嗎?我看你也不用自己生了,把幼玉拐到你府上不就得了?”

李元嬰堅決不同意,侄孫女是侄孫女,女兒是女兒,哪裡能一樣。他晚上入睡時唸唸有詞,唸叨著讓太上皇再到他夢裡來一遍,告訴他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和姝妹妹生出女兒來。

可惜一直到萬國博覽會拉開序幕這一天,李元嬰都沒成功讓太上皇再入夢過。

好在李元嬰是那種一熱鬧起來就什麼都忘了的個性,連入夏之後的炎熱天氣都阻擋不了他的熱情,拉著魏姝在各個展館之間轉悠,賞玩著各國使者以及商隊帶來的特色貨物。

行走在萬國博覽會之中隨處可見不同膚色、不同瞳色的人,甚至連發色都有些斑斕。

李元嬰歡快地在中間溜達著,不時和感興趣的人搭訕、買點看起來很特別的小玩意。

連李元嬰都玩得這麼歡,本國的、別國的百姓更是大開眼界,這世上有些地方他們可能一輩子都到不了,可現在他們可以走進展館瞭解他們的特色民居、瞭解他們的風土人情,甚至還可以買一兩樣小物件回去和家裡的小娃子講講世上有這麼一個國家。

這樣的博覽會,他們可能要逛上幾個月才能逛個盡興!

萬國博覽會也確實在百姓們的強烈要求之下延時再延時,直接從夏天開到了秋天,各地趕來的遊人每日絡繹不絕。

李元嬰每天以自己要巡視展會為藉口溜達來溜達去,把各國帶來的美食都嘗了個遍,每天吃得肚兒滾圓。

柳寶林也被李元嬰找機會接回長安,每日由豐泰樓的掌廚們陪同著去展會上品嚐異國美食,看看能不能開發些新菜式。只有時刻不忘吸收新東西,才能永遠不落後於人!

萬國博覽會圓滿落幕這天,李二陛下開了宵禁,大宴群臣及諸國使者。這一次參會的大小國家之中,早已依附大唐的佔了大半,初次往來的地方也不在少數,各國使者次第為李二陛下獻上禮物,還有不少使者提出希望能派人長駐長安學習大唐文化。

李二陛下龍心大悅,撫掌大笑,一一應允下來。

宮宴散去後,李二陛下帶著李元嬰和李承乾他們登上朱雀門,眺望長安夜色。

這一夜長安城燈火通明,光亮一直延伸到遠處的萬國博覽會眾展館那邊。坊市間人流如織,熱鬧非凡,許多人彷彿激動地睡不著覺,帶著親朋好友在街上賞玩美麗的長安夜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元嬰不知什麼時候把李泰女兒偷來了,抱著人家女兒登高而望,給侄孫和侄孫女們指出底下都是什麼地方。末了他還帶著一串小蘿蔔頭去鼓動隨行的閻立本:“畫下來,小閻你得把這熱鬧的夜景畫下來!”一串小蘿蔔頭跟著李元嬰吆喝:“畫下來畫下來!”

李二陛下見閻立本被一群大孩子小孩子給圍堵了,笑著吩咐閻立本讓他遂了李元嬰的意。

李元嬰得了李二陛下準話,馬上對閻立本指指點點,先說要閻立本畫多大的,又說要讓閻立本取什麼角度,具體怎麼畫他都想好了,就是覺得這麼大一幅畫太累人,他才不要自己動手!

閻立本被李元嬰纏得沒脾氣,只能認真記下李元嬰的一大串要求。

於是便有了後世頗受歡迎的《長安夜遊圖》。這幅畫耗時大半年才畫成,把長安的諸多細節畫得清清楚楚,對當時的市井風情、建築特色、服飾特點等等展現得淋漓盡致。哪怕過去幾千年,後人也能依照這幅畫復原出繁榮而美麗的長安城。

到後世這幅畫還成為了各科的重要考點,比如語文會讓你默寫從這幅畫延伸出來的眾多古詩詞,政治會讓你分析這個時期的長安對全球發展有什麼影響,歷史會讓你數出當時有多少個國家參與萬國博覽會……

當然,這些都離貞觀二十三年太遠了。

身在貞觀二十三年的人們只覺得這一年的熱鬧比過去任何一年都多,這一年大唐之外的世界第一次真實而清晰地展現在他們眼前,他們既為生在繁榮強盛的大唐而自豪,又對廣闊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

這一顆種子種在了所有大唐人心中,並在隨後的數百年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泱泱大唐,萬國來朝。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

完結啦,可能有點突然,但就是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完結節點。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歷史上的李二陛下去世了。

這個世界的李二陛下會活著,他們的故事會一直繼續下去,我在整理剩下的內容時其實還寫了關於江南、關於嶺南、關於蜀中的事,但是,正文這樣寫下去的話,大家看著沒勁,我自己寫著也沒勁,因為文裡已經很圓滿了,李元嬰和李二陛下兄弟倆雖然一直相互試探、相互猜疑,但他們也已經一步步放下猜忌敞開心扉。都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哪怕整篇文都是日常風,一直這麼寫下去也很容易疲倦,所以我決定還是在這裡結束正文。

番外會有的,大家有特別想看的也可以提。

謝謝大家五個月的陪伴,大家有多餘的營養液可以最後給小王爺澆灌一波哦(づ ̄ 3 ̄)づ

下篇文會開《嬉鬧三國》,《盤秦》在明年上半年的計劃裡,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先收藏。

啊,小王爺果然成為處男到結局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