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30、第 30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第 30 章

李承乾第二天頂著熊貓眼起來, 有點慘。

太子妃見他如此憔悴, 關切地問他怎麼了。李承乾搖搖頭, 說沒事,還去看了看仍在熟睡的兒子。皇孫李象快要滿兩歲, 向來聰明可愛, 李承乾在床邊坐下看了一會才去早朝。

待早朝結束, 李承乾便與房遺直等人商量尋找孫思邈下落的事。

李二陛下登基之初, 孫思邈曾應邀來到長安。當時孫思邈已經七十多歲, 瞧著卻是鶴髮童顏,康健得很。

當時李二陛下邀孫思邈入太醫院任職, 孫思邈沒同意, 表示更願意雲遊四方為百姓治病。有段時間朝廷中許多醫學典籍需要整理編改,孫思邈又應邀而來,還帶來了一些他自己編整過的醫書。

對這位老神醫, 李承乾還是有點信心的。他並沒有和別人提及李元嬰那番話,只說想找孫思邈,房遺直等人也不多問, 都領命而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房遺直幾人都是家中嫡子, 能動用的人力和物力都不會少, 孫思邈名氣又大,出沒在什麼地方都是有跡可循的,真要去找不算太難。

自與李承乾說了李二陛下那番話,李元嬰便時不時帶著些小玩具去尋侄孫玩耍,順便問問李承乾有沒有找到神醫的蹤跡。

李承乾也在等。

這年頭訊息傳得太慢了, 便是房遺直跑出去的人在外頭找到了孫思邈,要把人或者訊息帶回來也得費些功夫。

沒老神醫的訊息,李元嬰只好去搗鼓自己的事。

去年他讓戴亭給他買個工坊,造紙的那種,因著冬天卻材料,工坊雖買下來了,卻一直沒造半張紙。

入春之後草木豐茂,造紙材料好採集,董小乙便稟報李元嬰說工坊可以開始造紙了,是否要按原來的工序正式開始產紙。

李元嬰一聽,來了興致,打發走董小乙便溜達去尋武才人。

現在李元嬰把武才人當圖書管理員,有想找的書都先去尋武才人問問。

武才人聽李元嬰問造紙之事,想了想,搖頭說:“這等是很少人有專門記述。”造紙之法大多是口口相傳,頂多只會提一句蔡倫造紙,誰會詳細地記載造紙之法。

見李元嬰實在好奇,武才人又給李元嬰提及一些她瞭解的東西:紙有麻紙,自漢代起便用大麻、苧麻、黃麻作材料,因著麻還得用來做衣服,麻紙造價也不便宜;後來又有用楮皮和藤來造紙的,叫皮紙和藤紙;聽說,現在江南一帶可以用竹子來造紙,叫竹紙,質量很好。

若想改進造紙之法,可以從原料下手,看看什麼原料又便宜又好用。

武才人說得頭頭是道,李元嬰聽得點頭不已,轉頭出宮去工坊那邊有樣學樣地對造紙師傅如此這般如此這般一說。

李元嬰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缺錢,當場又叫董小乙亮出一個金燦燦的金元寶,相當大方地說:“誰若能提出把本錢降下去的好辦法,這就是誰的了!”

接著他又強調,成本低了質量差點也沒關係,紙太軟了可以拿來擦屁屁,紙太粗糙了可以拿來包裝食物。

總之,前期成品怎麼樣不要緊,先摸索出適合的來!

要是單用一種不行,那就多種材料混著用!

短期內有沒有產出更不要緊,他只要最新最好且成本最低的造紙之法!

他要的不是紙,而是讓紙價降下去!

從前造紙匠人雖然也有工錢拿,卻從來沒見過這麼大一錠金元寶——事實上別處也沒有,是李元嬰在鼓動自己的侍衛去高昌後靈機一動叫人按著他畫的圖鑄出來,實心足重,像座小金山,看著就很誘人!

古往今來能抵擋金子誘/惑的人並不多,聽李元嬰金口玉言這麼一許諾,整個工坊的匠人們都激動起來,紛紛表示一定會竭盡全力去摸索新式造紙法。

李元嬰很喜歡這種氣氛,學著李二陛下平時說話的模樣勉勵了匠人們幾句才離去。

李元嬰忙活完改良造紙法的事,已經到二月中旬了。

入春後氣候越來越潮溼,李二陛下身上舊傷疼痛難忍,太醫建議李二陛下前往驪山湯泉療養幾日。

李二陛下這段時間忙著接待吐谷渾使臣,暫且擱置了太醫的提議。

這次吐谷渾使臣是來迎親的,李二陛下將一位宗室之女封為弘化公主,許給吐谷渾王諾曷缽,這幾日禮部和鴻臚寺都在為這事情忙碌。

昨日李二陛下親自出城門為弘化公主送嫁,並讓左驍衛將軍、淮陽王道明護送弘化公主前往吐谷渾。

吐谷渾與吐蕃比鄰,佔據大片草原,是個養馬的好地方,隋朝時便是中原的供馬之地,隋煬帝一直想把這地方給吞進大隋疆域裡,一度把它打得幾近滅國。

到隋末,舉國大亂,吐谷渾再度恢復元氣,吐谷渾人依然遊走在青海湖一帶馴養養馬。

李二陛下許婚給吐谷渾王諾曷缽,一為吐谷渾的馬,二為扶弱削強、分制吐蕃。

李元嬰對朝中之事瞭解不多,他只知道李二陛下很忙,忙得沒時間理會他們,當然趁機搞東搞西。

結果他忙得太歡,竟把小夥伴給冷落了。這天高陽一早氣勢洶洶地來堵他門,要他這一整天哪都不許去,只能陪她們去玩兒。

李元嬰對此從善如流,堂而皇之地把課翹了,帶著高陽她們出宮玩耍。

四個小蘿莉都對圖書館那邊的情況很感興趣,李元嬰便帶她們溜達去西市看看。

圖書館開業小半個月,每天在外面等候的人依然不少,不過比開業那天有秩序多了。

原本屬於國子監監生的紅色馬褂如今穿在一批寒門學子身上。他們原本都已經讀不起書了,現在有個地方可以免費給他們徜徉書海,他們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破壞這處寶地。

李元嬰亮出自己的身份,原本來維護秩序的志願者便熱切地引他們一行人入內。

裡頭的人都在安靜地找書看書,連性情最跳脫的高陽都不自覺地放輕了腳步。

對於這些每日早早過來等候圖書館開門的寒門子弟來說,任何一本書都是無價珍寶,他們如飢似渴地汲取著自己所需要的經義。

巧的是,魏姝正巧也在圖書館裡。

兩邊順利會師,四個小蘿莉變成了五個小蘿莉。

李元嬰帶著五個小蘿莉在各個區域轉悠了一圈,發現還是儒家典籍被翻取的次數最多,其他典籍瞧著很少被翻動,倒是他那本《韓子寓言》頗有歡迎,書頁都快被翻破了,也不知是不是看在他是圖書館的主人才有這種待遇。

書都要來了,沒人看有點浪費啊!李元嬰在心裡琢磨著怎麼把圖書館裡的其他書儘可能地利用起來,高陽卻逛膩了單調乏味、不能玩鬧的圖書館,拉著李元嬰的袖子想去別的地方玩。

李元嬰也是小孩子心性,高陽這麼一說便不再多想,帶著她們出了溜達去。

以前李元嬰沒封王,年紀小,不能自己出宮,更不可能帶著高陽她們出來玩耍,如今他總算可以愛去哪裡就去哪裡!

自由是有了,具體要去哪玩卻還沒想好,李元嬰索性問平時主意最多的高陽:“你說我們去哪裡玩好?”

高陽也沒怎麼出過宮,不過她常和年長的皇兄們一起打馬球,聽了不少宮外的事,回憶了一下便說道:“我聽說平康坊很好玩。”

她那幾個皇兄私底下都說平康坊是個好去處,偏偏每次她深問或者央他們帶她去的時候,皇兄們卻都諱莫如深,不肯和她多提。

人都是這樣的,別人越遮遮掩掩,你就越想知道!

高陽也一樣,她早就想去平康坊看看了。

李元嬰平日裡不愛玩馬球之類的,又是個眾所周知的混世小魔王,和年長的皇子沒有共同話題,很少和他們聊起這些。

聽高陽報了個地名,他便在腦海裡翻找出自己看過的長安輿圖瞅了瞅,很有把握地說:“我知道平康坊在哪裡,那邊臨近東市,從朱雀門前頭那條路一直走就到了。”

李元嬰是說走就走的性格,一定下目的地馬上爽快地帶著五個小蘿莉前往平康坊。

由於兕子她們還小,走不了太遠,他還讓人弄了輛馬車直接送他們到平康坊門前。

一下馬車,李元嬰就覺著這地方和西市挺不一樣。

西市那邊熱鬧得很有人味兒,走在街上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吆喝聲。這邊許是因為周圍大多是達官貴人的住處,街上要靜上許多,一路走過去可以發現好些個邸院,都是地方上的駐京辦事處,各地的官員有事要上奏便來這些地方稍作休整。

除此之外,許多京城官員的住在也在此處,比如李元嬰看到了褚遂良家的宅子。

李元嬰奇怪地問高陽:“這裡有什麼好玩的呢?”這裡是官那裡也是官,看著就很乏味!

高陽道:“皇兄他們說好玩的!”

李元嬰道:“那我們再走走看吧。”

李元嬰往前溜達了一段路,尋了個老僕問對方這邊好玩的地方在哪裡。那老僕稀奇地打量了李元嬰和他身後的高陽她們一眼,畢恭畢敬地道:“這邊好玩的去處只有一個,就是北裡。可是——”

高陽早走得不耐煩了,打斷了老僕的“可是”,問道:“那你快告訴我們北裡怎麼走!”

見高陽渾身透著盛氣凌人的氣息,老僕不敢再多言,直接給他們指了去北里的路。

李元嬰領著五個小蘿莉浩浩蕩蕩地往老僕所指的方向走去。

老僕看著他們走遠的背影,吶吶地把沒說完的話獨自補完:“可是,那地方不適合女娃兒去啊!就算是那小郎君,瞧著也太小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但是聽起來好像很好玩的樣子!

李二陛下:?????

二更完成!!!

勤奮如斯!!!

難道不值得誇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