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閒唐最新章節列表 > 36、第 3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第 36 章

李元嬰被李二陛下氣得晚膳多吃了很多, 飯後有點撐, 對泡湯泉也沒了興趣, 索性帶著兕子她們在驪山行宮瞎轉悠消食。

等把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李元嬰又有了新想法:既然他要開什麼都教的大書院, 那學醫的東西自然也是要教的。

要教人學醫, 得有好醫書!

若是孫思邈能把他會的全寫出來讓人照著學, 將來豈不是能有很多個神醫?

李元嬰讓高陽她們先回去玩耍, 自己直奔太醫那邊找孫思邈去。

孫思邈經常雲遊四方, 這次不留下他,下回想再找人可不容易!

孫思邈名氣很大, 知曉是他之後太醫們晚上也不急著睡覺, 都聚在一起向孫思邈討教問題。

聽人說李元嬰跑來了,太醫們都愣了一下,紛紛起身告退, 都想避著李元嬰這混世小魔王。

李元嬰可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他一屁股坐到孫思邈身邊,興沖沖地與孫思邈說起自己的大書院。

李元嬰一旦想說服別人,道理那是一套一套地往外搬, 一口氣就能扯出一大段:“如今醫書良莠不齊, 大夫也少, 許多遊方郎中都是騙錢的。騙錢事小,最要緊的是人命,別說亂用藥治死人,便是小病被他們耽誤久了也會出事兒。我琢磨著到時候書院裡也教想學的人學醫,到時候教出很多大夫, 百姓就不愁看病了!”

孫思邈覺著李元嬰想法挺好,要實現卻太難了。他說道:“這書院你準備什麼時候開?”

李元嬰道:“等我去封地的時候開!”

他知道這看起來還要很久,又把自己搞了個圖書館的事情告訴孫思邈,說可以先把書放到圖書館。

李元嬰積極地遊說:“雖說我也從太醫那邊抄錄了不少書送到圖書館去,可這些書太過零散,懂醫的人不需要看,不懂醫的人看了還是不懂。您這麼厲害,有沒有辦法編一套可以用來教人治病的書?您要是編出來了,我只需要找幾個會教學生的人教下去就可以啦!若是您編出來了,我可以叫李淳風幫忙印很多很多,讓所有人都有機會看到!”

李元嬰一通連說帶勸,還真把孫思邈說動了。

即便李元嬰張口閉口就說“百姓”“天下人”,口氣大得很,卻真正戳到了孫思邈心坎上。李元嬰所說的庸醫誤人,正巧也是孫思邈一大心病。

李元嬰所說的有條理、有系統性的醫書,孫思邈這些年來一直陸陸續續地寫著,並且已經將它定名為《千金方》,意為人命重如千金。

從某種方面來說,他的想法與李元嬰是一致的,只是從未對別人提起而已。

孫思邈思量片刻,溫聲答應:“既是如此,這次我便在長安多留些時日。”

若是李元嬰當真言行一致,他寫好《千金方》後將它交予李元嬰也無妨,畢竟他寫《千金方》就是想讓更多人不被庸醫耽誤、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李元嬰一聽孫思邈答應,立刻高興起來。他想到李二陛下那些氣人的話,又挪到孫思邈身邊提出另一個請求:“那你能不能教我看病!就是那種看看別人臉色就知道對方生了什麼病的!扁鵲就這樣,看一眼就知道蔡桓公病到什麼程度了,多厲害!”

孫思邈搖頭道:“醫者確實有‘望聞問切’四法,可也沒多少人能單憑‘望’就看出是什麼病。”

李元嬰失望地說:“您也不可以嗎?”

孫思邈道:“自是不行的。”他細細端詳李元嬰幾眼,給李元嬰介紹基本的判斷之法,“殿下面色紅潤,雙目有神,唇舌之色皆鮮明亮澤,這些都表示殿下身體康健。反過來說,面色枯槁、雙目無神,膚色、唇色暗沉,舌苔有異,這些都是有恙在身的徵兆。可要判斷具體是什麼病還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比如從患病者的日常起居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出病因、從患病者的脈象看看各處臟腑是否有問題。”

李元嬰認真聽了,覺得不難,又讓孫思邈教他診脈。

孫思邈道:“診脈之法醫書之中多有記載,但脈象之間差別極為細微,須得靜心識辨,否則差之毫釐便謬之千裡。”

孫思邈這話隱含的意思很簡單,像李元嬰這麼貪玩的人不可能靜下心來學這個,還是算了吧。

李元嬰可不會把自己代入到“難靜心、不細心”那類人裡去,他聽孫思邈這麼說更覺診脈之法玄妙至極,立刻興高采烈地說:“我要學!”

孫思邈拒絕不了這麼積極的小孩,只能給他挑了本診脈口訣讓他背去。

李元嬰對背書不太感興趣,但對學會診脈很感興趣,很是認真地收下那捲醫書。等他學會了,一摸他皇兄的脈,什麼都知道了!

懷揣著“等我學會了就去嚇死皇兄”的想法,回去之後李元嬰也不急著睡覺,先把孫思邈給的那捲醫書通讀一遍。

和其他人相比,李元嬰背起書來有個極大的優勢:只要他通篇讀完了,隨時都能在萬界圖書館裡調閱出來重讀。而且在萬界圖書館裡他根本不必睡覺,身體隨時都能得到充分的滋養,保證離開時各項身體機能都處於最佳狀態。

這使得李元嬰能比別人擁有多一倍的學習時間以及超乎尋常的學習效率。

當然,以前這對李元嬰沒什麼用處,畢竟他一般很少想學點什麼。他什麼都不缺,每天只要開開心心玩就可以了,萬界圖書館裡又沒人陪他玩!

這次李元嬰卯足勁要學會診脈之法,萬界圖書館的用處就顯現出來了:他只花了一夜就把孫思邈給他的醫書學得透透的,甚至還在系統的幫助下知道書上所說的五臟六腑到底是怎麼回事。

系統直接給李元嬰一個模擬模型,他可以先瞭解人體的臟腑構成、骨骼構成,再瞭解血液執行和肌肉運動規則。

雖說仿真度太高看著有點嚇人,但李元嬰天生膽子大,甚至還好奇地伸手戳了戳模型胸腔那顆規律搏動著的鮮紅心臟,覺得很有趣。

系統:“……”

幫助李元嬰瞭解完基礎結構,系統又讓模型模擬出各種常見疾病的脈象供李元嬰實踐練習。

為了不超綱,系統把模擬範圍規定在李元嬰剛讀完的那捲醫書的內容之中,不摻雜那些後世才陸續發現的疾病。

在系統看來這種學習進度應該是正常的,畢竟後來大家都這麼學,應該不會有問題才對。

李元嬰也不覺得有問題,既然系統連那麼大的九成宮都能模擬出來,模擬個人又算什麼。

李元嬰把感興趣的脈象都玩了一遍,覺得這樣學診脈太方便了!他興致勃勃地和系統提出要求:“不如把人臉換成皇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系統一板一眼地回覆:“自定義模型需要花費100積分。”

李元嬰奇道:“你不是說我有很多積分嗎?”

系統沉默半晌,答道:“是的。”畢竟不是哪個宿主都像李元嬰這樣對圖書館各項功能一點興趣都沒有,賺的積分堆積如山,偏就不怎麼用!

李元嬰愉快地花費100積分把模擬患者換上李二陛下的臉,並對系統說:“我要看看喜脈是什麼樣的。”

系統:“………………”

系統默不作聲地把模型身體各項機能切換到孕期狀態。

李元嬰一本正經地給這位孕期狀態的“皇兄”把完脈,終於感覺大仇得報,高高興興地睡覺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元嬰用了早膳又跑去找孫思邈,告訴孫思邈自己已經把那捲醫書全看完了。

孫思邈暗暗吃驚。

孫思邈稍一考校,發現李元嬰竟沒有說假話,果真把整卷醫書倒背如流!不僅倒背如流,他還能有模有樣地擺出診脈的架勢給人把脈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孫思邈讓李元嬰上手試了試,發現李元嬰居然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把書上的內容學進了心裡去,把探知的脈象說得頭頭是道!

若不是昨天李元嬰還天真地說“想學一看就知道什麼病的本領”,孫思邈怕是要懷疑他從前已經學過。

李二陛下來驪山一趟,隨行伺候的人不少,生病的、受傷的都有,每日幾乎都有人過來求醫問藥。孫思邈有心試試李元嬰,便讓李元嬰先替他們診脈,再自己親自診脈比對。

結果很明顯:但凡那捲醫書上有提到的脈象,李元嬰都能診得清清楚楚;書上沒提的,李元嬰不太能判斷出來,只能依稀說出是身上哪個部位可能出毛病。

光是這樣,已經足夠讓孫思邈震驚。多少人學醫半生都不一定能達到這種程度!

若非李元嬰出身李唐皇家,孫思邈定然會把李元嬰收為關門弟子,把一身醫術全部教授給他。

可李元嬰生在皇室,豈會願意當地位低微的醫者?

孫思邈在心中嘆息一聲,對李元嬰說:“我再幫你尋幾卷書,這幾天你且先看著。過幾天我會將平生所見的脈象整理出來給你留一份,往後供你參考。”

李元嬰得到孫思邈的肯定,高興得不得了,抱著孫思邈挑給他的幾卷醫書回去看。

等兕子她們來找他玩,李元嬰立刻和她們吹噓起自己學會了把脈的事,只花一晚,他就學會啦!孫思邈知道不,那可是人人信服的老神醫,連老神醫都說他學會了,那肯定是真學會了!

兕子和衡山都一臉震驚地說:“么叔厲害!”

城陽也點頭應和。

李治和高陽卻一臉不信,他們可從來沒聽說李元嬰學過診脈,難道老神醫真那麼神,一天就能教會李元嬰?根本不可能!

吹別的牛可能還沒法當場戳破,吹把脈要拆穿卻簡單得很。

高陽當場把衣袖往上一撩,露出一截白皙細嫩的手腕,一臉不信地朝李元嬰挑挑小眉毛,說道:“那你這就給我把把脈,讓我瞧瞧你是不是真學會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原來皇兄有喜是這樣的!

李二陛下:?????

更新!!!

大家還有……沒澆灌完的營養液嗎?今天!甜甜春有二更!勤快!(雖然還沒開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