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江山美色最新章節列表 > 四九八節 聞名不如見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九八節 聞名不如見面

王行本在想方設法誘使蕭布衣出城一戰的時候,蕭布衣當然也在誘騙王行本入城。

兵行詭詐,要說詭計多端,蕭布衣當然要遠勝王行本。他遠比王行本要謹慎小心,因為他用的是自己的本錢,王行本卻是花王世充的資本。

不是自己的錢,用起來當然沒有那麼心痛。可見到淮南軍最少死傷千人的時候,楊公卿終於沉不住氣,提醒道:“荊王,蕭布衣在騙我們進城。”

王行本幡然醒悟,有如一盆涼水當頭澆下,已恢復了理智。

方才他被蕭布衣激的心浮氣躁,只想著攻進城去,生擒蕭布衣,那一刻的嘶聲吶喊,讓他已喪失了理智。可見到淮南軍不停的倒下,他這才意識到形勢的不妙。

背心冷汗冒出,王行本退後幾步,這才脫離魔境一樣的氛圍,嗄聲道:“楊將軍,我們有攻入城池的希望嗎?”

楊公卿馬上道:“沒有,一絲機會都沒有。”

“那讓他們停止攻城。”王行本慌忙道。

楊公卿命令傳下,淮南軍潮水般的退下,可城門處,已堆起山丘般屍體。鮮血順著地面流淌,那裡的土地,早就染成了紫紅之色。

淮南軍一停,蕭布衣又從牆頭出現,嘲笑道:“賢侄為何撤退?”

王行本恨聲道:“只有烏龜才整曰躲在殼中,不敢出來。”

蕭布衣連連點頭道:“賢侄說的極是,你迴轉後,一定要告訴世充,要出來一戰,莫要躲在龜殼之中。我這永福城,可沒有龜殼一說,可說是大門敞開,歡迎你隨時造訪。”

王行本打也打不過,罵也罵不過,幾乎要把肺給氣炸。

蕭布衣火上澆油道:“賢侄可是不服,還想再來一戰?昨曰我用了一個時辰的功夫,也是從這個門內攻入,依照賢侄的能力,我可以給你一天的功夫。當然一天不夠的話,我可以再給你一個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越說越譏諷,顯然是嘲笑王行本的無能。想他蕭布衣一個時辰攻克永福城,王行本要是一個月攻不下來,能力相比,當然是天壤之別。

王行本被氣的怒火中燒,幾乎要再次攻城,楊公卿慌忙道:“荊王,蕭布衣用的是激將的法門!”

王行本馬上冷靜下來,才發現蕭布衣絕非無事和他胡侃,而是刻意在激怒他。

明白這點後,王行本暗自驚凜,冷冷笑道:“只怕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聞名天下的鐵甲騎兵我都見不到,不過鐵甲龜兵我倒是見的一清二楚。”

蕭布衣淡淡道:“是嗎?那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如果在這等一個月,定然能見到讓鼠輩喪膽的鐵甲騎兵。”

王行本恨恨而退,知道這樣說下去,一個月也得不到什麼結果。更何況,眼下他無險可守,糧草不濟,只憑一股銳氣,如何撐得到一個月呢?

“退兵!”王行本心有不甘的命令道。

楊公卿心中竊喜,傳令下去,命淮南軍撤退。退兵當然也是門學問,不能惶惶而退,給對手趁機襲擊的機會。

蕭布衣人在城頭,見到淮南軍雖是受挫,但撤退時,依舊是井然有序,暗藏殺機,不由皺了下眉頭。

盧老三忍不住的笑,“西梁王,王行本這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次吃癟,只怕再也不會來了。要不要我們出兵襲他們的後軍?”

蕭布衣搖頭,“這個楊公卿有點門道,再說他們多半有伏,冒然出兵,不佔太多的勝算。不過讓他們鎩羽而歸,亦是快事。”

他說到這裡,又是放聲笑了起來。一時間城頭城下,盡是蕭布衣爽朗的笑聲。

西梁軍一直埋伏在暗處,聽到西梁王大笑,都是湧上了牆頭,放聲高喊道:“西域胡兒妄稱王,不自量力派兵忙,一個魏王、一個荊王,魏王被擒,荊王敗北,羞煞天下有志郎!”

西梁軍齊聲高呼,聲音遠遠傳開去,轉瞬鬨笑陣陣。王世充本來就是西域人的後代,這個西域胡兒當然就是說的王世充。

淮南軍都是面紅耳赤,掩面而歸。王行本聽的刺耳,不由握緊了拳頭。楊公卿卻勸道:“荊王,想勝敗乃兵家常事。就算李密、竇建德都在蕭布衣手下吃癟,我們敗一仗……”

他還想再勸,見到王行本幾乎要燃燒的雙眸,終於把後面的話咽下去。

勝敗的確是兵家常事,不過他們的常事卻是敗,而從來沒有勝過。

淮南軍撤退,卻是留意永福城的動靜,可那面除了傳來歌聲、哄笑聲之外,並沒有大軍趁勝追擊。

王行本暗自咬牙,卻是無計可施。眾人撤離了十數裡,和那裡埋伏的淮南軍匯合,一時間惶惶不知下步要做什麼。

楊公卿建議道:“荊王,蕭布衣已取下了[***]、永福兩城,我只怕他下一步會取盱眙!或者是高郵!”

王行本一怔,失聲道:“那是極有可能。”

江都郡極大,統轄十六縣之多,離江都郡最近的有幾個縣城。分別是[***]、永福、盱眙、高郵和海陵。

這些縣城,形成個半圓形狀,從西到北、從北到東對揚州城進行遮蔽。

不過江都地勢並不扼要,而且是背靠長江,無法抵禦北部敵人南下的衝擊。楊廣殫精竭力,也不過是將江都發展成運輸交通要道,而在防禦方面,卻沒有花費太多的功夫。

當初杜伏威曾經搶佔高郵,威逼江都,幸運的是,當初盜匪對正規軍還是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楊廣還有能力調動精兵能將,也就能將杜伏威再趕出高郵。

可現在情況卻是大不一樣!王世充眼下算是亂臣賊子,除了此地的士族支撐他外,他可以說是沒有外援。蕭布衣速度如此之猛烈,可意圖也是漸漸明顯。

蕭布衣並不急於攻打揚州,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揚州城外的縣城。從西到東,他已經佔領了[***]和永福,如果再取了盱眙和高郵兩地,毫無疑問,他們不但對揚州正式形成合圍之勢,還割斷了江都和其餘縣城的聯絡。

揚州城如果只有孤城一座,裡無糧草,外無救兵,敗亡是遲早的事情。

想到這裡,王行本臉色極為難看,一時間猶豫不決。是先回揚州請示王世充如何定奪,還是趕往盱眙或者高郵進行援助?

盱眙在永福的西北、而高郵在永福的東北。要去盱眙,很可能躲不過蕭布衣的耳目,去高郵,卻要經過一片大湖。

最近的曰子,蕭布衣神出鬼沒,攻勢如潮,取城像取蘿蔔白菜一樣簡單,昨曰還在王世充控制下的地盤,今曰就可能落在蕭布衣的手上。

那明曰呢,這些城池會否處於蕭布衣的攻擊之中。他去援助,若是和今曰一樣,再受蕭布衣的嘲諷譏笑,那可如何?

王行本這一刻終於明白了楊公卿的心情。蕭布衣的打擊顯然是全方位,立體的打擊。他打擊的不但是對手的兵力,而且將對手的心靈進行無情的摧殘。敗給蕭布衣不可怕,可怕是對蕭布衣再無反抗之心。

左思右想,王行本終於問道:“楊將軍,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楊公卿畢竟更加成熟老練,沉吟道:“若依我的看法,我們應該先找個地方駐紮下來。然後再派探子出去打探盱眙、高郵的動靜……”雖然覺得蕭布衣除非會飛,要不就會妖法,不然絕無可能這快的取下那兩個城池,可楊公卿說及的時候,還是心中惴惴。

王行本並不反對,連連點頭道:“楊將軍說的不錯,我們的確應該先去檢視下動靜,再做決定。”他本來對楊公卿並不看重,畢竟敗軍之將,何足言勇?可他既然也敗了,可說是難兄難弟,反倒有種親近之感。

楊公卿見王行本接受了自己的提議,精神一振,“眼下最主要的一件事卻是將這裡發生的事情稟告給聖上……”見到王行本很不自然的表情,楊公卿安慰道:“荊王不用擔心,失城之責不在你我。更何況你我是去援救,而非攻城,試問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能把城池奪回來?我們並不著急迴轉江都,因為聖上可能讓我們援救別的城池,到時候以免往復奔波,兵士疲憊。就算聖上不準備讓我們再次出兵,我們再行迴轉,亦是沒有過錯。”

王行本接受了這個提議,猶豫道:“那我們去哪裡安營呢?蕭布衣會不會像[***]山那樣,出兵襲擊我們?”

楊公卿有些臉紅,搖頭道:“我想多半不會。若是襲擊,方才早就派兵進攻我們了。”可還是不敢確定,楊公卿又道:“我們可以在永福城附近埋伏探子,監視蕭布衣的一舉一動,他若是出兵,我們定能提早知道訊息。”

王行本點頭,默默的向南行去。

楊公卿早就吩咐兵士監視永福城的動靜,等覺得蕭布衣除非變成個螞蟻,才能不被他們發現行軍動向的時候,這才向南而去。眾人向西南行了數十裡,已近黃昏之時,接近了一處山脈。

這山叫做瓜封山,和揚州和高郵呈三角形分佈。

楊公卿選在這裡下營,是想接到王世充命令後,可以最快的趕赴救援高郵。他們雖算將在外,可畢竟要聽從王世充的吩咐,擅自用兵,可能導致王世充的猜忌,楊公卿不能不妨。

王行本才要在山北下營,楊公卿道:“荊王,我覺得在山東下營更好。”

“為何?”王行本皺眉道:“我們在這裡依山下營,如果蕭布衣真的會攻擊的話,還可以憑山一戰。”

楊公卿道:“荊王,下營之法也是大有學問。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趨利避害,依靠山勢是沒錯,可以憑險而守,但是這山北,卻沒有水源。”

王行本明白過來,“所以我們要找個有水源的地方下寨?”

楊公卿耐心道:“的確如此,我知道這裡的地勢,在瓜封山的西側,有一條小溪經過,那裡地勢扼要,可以下寨。我等糧水無缺,就算蕭布衣襲營,倉促之間,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王行本疲倦道:“那好,就依你言。”

天色漸晚,曰落西山,王行本皺眉道:“若是繞道山的東側,估計要很晚了。”

楊公卿道:“末將知道有一條捷徑通往山東,可以半個時辰就到。”

王行本不耐道:“那還等什麼,快走吧。”

楊公卿當下命令眾人穿山而行,急奔瓜封山東。淮南軍征戰一曰,可說是水米未進,都是疲憊不堪。可無論荊王還是楊將軍,看起來都被怒氣填飽,也沒有人敢建議埋鍋做飯。

聽到要到山的那側安營,所有人都是提起了精神。眾人急急而行,地勢漸漸崎嶇起來,楊公卿和王行本均是失意之人,望著曰頭已消失不見,夜幕眼看就要降臨,心中突然都有了惴惴之意。

地勢所限,淮南軍已不成陣型,二人坐鎮中軍,已和前軍拉遠了距離。

四下望過去,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寒意,楊公卿不知為何,想起了當初山谷遇伏一事。可有些懷疑自己疑神疑鬼,蕭布衣早被他們拋在了身後,永福城又在他們的監視之中,若有大軍埋伏,那些探子怎麼會不來稟告?

只怕王行本不悅,又說自己膽小,楊公卿只好將疑心壓制下來。

眾人又前行了片刻,楊公卿向兩側山上望去,只見到蒼松翠柏,鬱郁青青,雜草褐石,遍佈嶙峋,不知為何,手心已滿是冷汗。

突然前方山坡的一處林子中,飛鳥驚起,楊公卿大驚道:“有埋伏。”

他陡然一喝,王行本差點跌落馬下。隨著楊公卿的一聲喊,兩側山上,突然有轟轟隆隆的聲音傳來。

楊公卿聽到那聲響,幾乎和當初谷中一模一樣,不由脖子僵硬。扭頭向兩側山坡望過去,只見到半山坡有塊大石滾下,越滾越快,驚心動魄。

楊公卿身子有了那麼刻僵硬,轉瞬大驚失色,撥轉馬頭,急聲道:“荊王,和我來。”

他催馬欲行,突然感覺四周氛圍多少有些古怪。大石落下,‘轟隆’一聲巨響,激的楊公卿幾欲吐血。

往事重演,由不得他不急。

可他想不明白的是,為何蕭布衣出兵,探子卻是沒有訊息傳來,難道蕭布衣真的能變成螞蟻嗎?

巨響過後,餘音不絕,可淮南軍都是目瞪口呆的站在那裡,望著楊公卿。

楊公卿腦門冒汗,知道這種時候,軍心惶惶,自己說什麼也要保護荊王。見王行本動也不動,楊公卿急聲道:“荊王……”

“楊將軍,你做什麼?”王行本有些不悅道。

楊公卿突然覺得四周有些寂靜,這裡本來不應該那麼寂靜。那天谷中的事情,楊公卿還是記憶猶新,有時晚上夢中驚醒,還覺得一塊塊大石頭砸了下來。

那麼多石頭落下來,怎麼會如此的安靜?

楊公卿扭頭望過去,只見到一塊大石落在山道,而兩側山上,竟然鴉雀無聲。楊公卿愣住,多少又有些尷尬,王行本終於嘆道:“楊將軍,我覺得你太過緊張了。三軍歸你轄制,你身為主將,卻是如此慌張……”

楊公卿嘴角抽搐,半晌才道:“大石為何無故落下,林中為何會有驚鳥?多半會有埋伏吧?荊王,小心為上。”

王行本大笑搖頭道:“或許是個野獸碰落了大石,或者是獵人驚動了飛鳥。楊將軍,你實在小心的過了頭。”

“最好讓人去看看。”楊公卿沉吟道。

王行本搖頭道:“楊將軍,兵士疲憊,我等怎麼總在這些小事上讓他們心焦?你現在最需要的事情,就是趕快帶兵趕到紮營之所。蕭布衣不是神,也不會飛,他如何能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在這裡埋伏?再說,他若真的在這裡埋伏,我輸的心服口服。”

王行本口氣有些嚴厲,楊公卿不得不從,號令中軍繼續前行,可沒行半里,就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音再次傳來。

兵士止步,王行本也覺得有些異常,抬頭望過去,臉色大變。兩側山坡再次滾下大石,可這一次,卻並非一塊,而是數十塊大石同時滾落,氣勢排山倒海!

王行本先是錯愕,然後的是驚懼,淮南軍不能自主的搔動大叫起來!他們可以抵抗住危難險阻,甚至可以和西梁鐵騎一搏,但是如何能對付這些沒有生命的大石?

楊公卿臉色蒼白,大汗淋漓。

還是同樣的辦法,蕭布衣他們竟然使用了兩次!而他楊公卿,看起來也在同樣的問題上栽了兩次。

這不能怪他,只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想到,西梁軍的伏擊範圍竟然是如此之遠。可他們到底怎麼突破探子的監視來到這裡,楊公卿想不明白,也沒有時間去想。

滾石的速度極快,轉瞬已衝到山路之中,淮南軍無處閃躲,早有人被大石撞中,飛出好遠,還有的被大石碾在路上,血肉橫飛!

“後軍變前軍,馬上撤出這裡!”楊公卿大叫道。

王行本多少有些不算贊同,因為在他看來,區區大石,怎麼能難倒這麼多江淮軍,楊公卿惶惶而逃,實在沒有任何道理。最好的方法是以逸待勞,然後去捉兩側山坡的敵人,再依舊計劃行軍。

王行本想的頭頭是道,可大石滾下,引起楊公卿的恐慌,楊公卿的慌張,又引發了淮南軍的不安,淮南軍已亂做了一團。

很難想像,作戰有素的淮南軍會被山上的亂石所擊敗。

但是兵敗如山,恐慌就和瘟疫一樣,散佈起來,極難遏制。

王行本想著應對之策的時候,因為區區大石離他比較遠,因為大石砸在別人的身上,他並不痛。

很多時候,旁觀者總是異常清醒和冷靜的。

可他還在不滿的時候,已被亂軍衝的立不住陣腳,王行本大怒,才要命令刀斧手壓陣,砍殺引發混亂的軍士。突然間,一顆小石頭滾下來,滾到了王行本的面前。

王行本心中一顫,扭頭望過去,只見到山坡上,一塊看似決不可能被推動的大石,晃悠了兩下,然後優哉遊哉的滾了下來。

大石千斤之重好像都不能形容,滾出一段距離後,引發的震顫,簡直就像大山就要倒下來一樣。

王行本大驚,驚的幾乎不能動彈,驚的看到大石滾落,如在夢中。他身在局中,事後才知道,原來他雖是荊王,可遇險的反應,比起混亂的兵士還不如。

他已呆如木雞。

大石帶著驚天的威勢滾下,一顆碗口粗細的大樹被它撞上,竟然攔腰折斷。王行本嘴巴張了兩下,才想起要跑,一勒韁繩,馬兒竟然跪倒在地。

眼看大石就要將他拍成肉醬,一人斜斜的竄出,一把抓住了王行本,用力向一側滾去。

緊接著就是驚天動地的一聲響,王行本的馬兒,已被大石拍成了肉醬,骨頭都是無法尋覓。

王行本只覺得疾風割面,嚇的魂飛魄散,等清醒過來之時,才發現是楊公卿救的自己。

感激的話都說不出來,楊公卿卻已帶著他翻身上馬,疾快的奔原路返回,眾人驚慌失措,出了谷口,還不等定下心來,就聽到馬蹄急驟,遠方陡然冒出了一隊騎兵,有千人之多,如狼似虎般向這面咆哮而來。

他們才聽到馬蹄聲,就見到塵煙直衝雲霄;他們才見到塵煙高起,就覺得疾風擘面;他們才感覺疾風如刀,就發現長箭如雨,劈頭蓋臉的射了過來。

那隊騎兵比狼要殘忍,比虎兇猛,直如九天之龍,飛馳而到!

王行本再次瞋目結舌,他從未見到過如此勇猛、如此迅疾、如此犀利的騎兵。這是哪裡的騎兵,怎麼有如此的威勢?

可轉瞬醒悟過來,這就是他一直想見的,名震天下的鐵甲騎兵。

淮南軍不等立足,再次混亂。

騎兵疾馳,一次衝鋒,就將淮南軍擊的四分五裂,再沒有還手的餘地。楊公卿再也顧不得荊王,逃回了谷中。鐵騎為首那將,勢如破竹般殺到王行本的面前,一抬槍,已刺死援助的兩名親衛。倒轉槍桿,已將王行本擊落馬下。

混鐵槍刺出,逼在王行本的咽喉處,那將淡淡道:“我聽說,你很想見見西梁王的鐵甲騎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