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九十九章 訛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九十九章 訛詐!

三衛軍首批換裝崇禎十四式遂發線膛槍的有八千人,程銘九挑選的都是當初參加過遼西大戰的老營軍卒,這些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對這種新式武器的掌握和運用,也較那些新兵要熟練的快。

於是,漢江兩岸的朝鮮國百姓們,整日裡就看著明朝的軍隊在江灘的開闊地,練排槍,練放炮,有時候甚至排槍,大炮齊放。最初還有人以為是天兵天將下凡,捉鬼捉妖,弄的人心惶惶。後來時間一長,人們發現除了驚天動地的聲響以外,對他們並無其他影響,於是又都放下心來。

又過了幾日,就連擠在江灘上看熱鬧的百姓都逐漸少了。

半個月後,進入九月份的朝鮮國漫山遍野都是黃綠的樹葉,秋天的到來意味著糧食即將有了收成,而東夷蠻族也將南下打草谷。

同時,有細心的朝鮮國百姓突然發現,一直在漢江邊放排槍,放炮的明軍不見了,幾乎一夜之間,原本連綿數里的軍營竟消失不見了。有人試圖在明軍營址上尋些丟棄的物什,打算貼補家用,但卻個個空手而回。

那一片江灘乾淨的就好像從未有過駐軍一般,而那綿延數里的帆布軍營,似乎也只有在做夢的時候存在過。

姚啟聖履任平安道黜陟使已經半月有餘,下面的朝鮮官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約束。這些人要麼傾力巴結,要麼便是從父輩世襲下來的碌碌無為之輩。能夠協助他理清政務的人幾乎沒有,但他深知自己今時今日的地位來之不易,絕不能任由政務像野草一樣自由生長。

其實,所謂的地方政務,只有兩點,一是治民,二是治官。

但在朝鮮國與大明又有不同,鎮虜侯全盤接管朝鮮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遏制滿清東虜的發展,那麼不論何種治政,都應當以此為基準。

所以,只要抓住了民心,地方官再想要掣肘,就讓他們嚐嚐什麼是後悔莫及。

姚啟聖的應對策略很簡單,眼看著進入秋收的農忙季節,他以黜陟使的名義頒佈政令,免除了平安道百姓當年的所有徭役。這第一道政令,使得地方百姓們歡呼雀躍。

不過,有些人卻未見起一般的高興。其時,朝鮮國的徭役並非是官衙的工程有多麼急迫,而是很多地方士紳打著官府的名義,使用官家徭役,去做自家的工。

而這在平安道本地已經習以為常,時下正是收成的季節,姚啟聖一道政令頒佈以後,半數的士紳甚至是地方官都失去了免費的勞動力,而他們的用工缺額,要麼只能花大價錢從各鄉僱傭,要麼只能拖到農忙過後,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從根子上就得罪了當地的士紳,而姚啟聖卻不怕,因為就在他履任的同時,三衛軍派駐平安道的治安隊也一同進駐了平安道首府。如果誰敢公然起來鬧事,那麼正好可以堂而皇之的將他們以作亂的罪名逮捕下獄治罪。

果然就有不長眼的人,趁著姚啟聖趕赴濱海視察的當口,於首府興兵作亂,他們哪裡是三衛軍的對手。駐紮在首府的人馬雖然名義上是治安隊,但那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實際上他們都是輔兵營中的精銳敢戰之事。

那些士紳們武裝起來的家奴怎麼可能是輔兵精銳的對手?

當姚啟聖聽說了有人作亂以後,不但沒有憂慮,反而還喜上眉梢。

“正犯愁不知該以什麼理由將這些討厭的本地士紳署理一遍,這現成的藉口就送上門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姚啟聖並沒有立刻下令進剿,反而大有深意的對與之同來的治安隊指揮使交代了幾句。

“把好城門,先讓他們在城裡折騰幾天,把該折騰的人都折騰出來,等到時機成熟,咱們就來個甕中捉鱉!”

治安隊指揮使心領神會,整整三天時間,他沒想城裡派出一兵一卒,甚至還對作亂士紳某些要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某士紳賄賂以求帶些家奴友人進城等,指揮使均一一同意。

然而,是什麼也就得意了三日,第四天一早,治安隊突然開上城中街道,封鎖了各處路口,然後按圖索驥,將作亂的所有首腦統統逮了起來。當日午時,姚啟聖進入平安道首府。

這一戰,他大獲全勝,但卻沒料到,由此而後,將引發一系列就連姚啟聖本人都難以置信的事件。

就在平亂之後的第五天,姚啟聖忽然接到了滿清方面送來的公文,要求他釋放被捉的商人,以及發還財產,因為他們都是在為滿清工作,否則就會兵戎相見!

“這是**裸的訛詐!”

姚啟聖憤怒的罵著滿清東虜手臂伸的太長,但一轉眼他竟又笑了。當即行文回信,只要滿清方面出示人員路引和物資清單,他就可以憑此放人退貨!

姚啟聖如此大膽的回信,就連治安隊的指揮使都有些擔心。

“大使,這麼回信是否不妥?萬一滿清方面真的出示了清單,難不成咱們要白拱手讓出去著許多物資?”

在治安隊指揮使看來,出人可以,大不了就是放出去幾個浪費糧食的廢物,但物資貨物可都來之不易,豈可說送出去就送出去呢?

姚啟聖神秘一笑,“放心,山人自有妙計!”

治安隊指揮使一頭霧水,滿腹的狐疑,卻又只能相信姚啟聖的辦法,誰讓姚啟聖的官比他大呢!

姚啟聖看出來治安隊指揮使的擔心,便寬慰他道:“放心,給咱們寫信的不過是滿清東虜的一個知府,你想想,一個知府憑什麼和咱兵戎相見?他的朝廷會不會治一個輕啟戰端的罪名?你只管看戲就好了,出了問題自有姚某人一力承擔!”

姚啟聖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治安隊指揮使將信將疑。果然,次日晚間,滿清東虜一側便有回信,其間羅列的大批清單,但卻在人員名單上多有錯漏,驢唇不對馬嘴。

治安隊指揮使埋怨著姚啟聖亂說話,現在人家獅子大開口漫天胡說,現在又改如何回覆人家?

姚啟聖笑道:“這還不簡單,你且來看看,比如這絲麻一項,可曾說明了是產地何處的?還有粟米,也沒有明言是否舂過的……”林林總總挑了一堆問題,很快又寫成了一封書信,命人連夜送往滿清東虜一側。

也許是姚啟聖的書信聲情並茂,誠懇之至,對方不但沒有惱怒,反而不厭其煩的說明了絲麻產地,以及粟米是否舂過的這等具體事宜。

治安隊指揮使是個死腦筋,看到滿清很快就有了回信,仍舊是心有惴惴。

“看看,人家是鐵了心的要東西,看看你給是不給!”

這回可把姚啟聖惹惱了,“怎麼?你就那麼怕滿清韃子?要不要姚某行文程軍門,將你調回輔兵營去?”

這位指揮使知道姚啟聖此前是輔兵營裡的一個管伙食的小兵,現在成了他的部下,自然心裡頭泛酸,所以每每在言語上多有表露。姚啟聖一直以大局為重,不與之計較,但今日實在忍無可忍,便攤開了排,直接指斥。

聽說姚啟聖打算行文程銘九要將他調回輔兵營,治安隊指揮使當時就有些心虛。

“不必,不必!怕他韃子何來,他要敢來,俺就帶著麾下軍卒打的他們叫娘!”

姚啟聖笑了:“這才像話,不要總是先墮了自家的威風。”然後他又話鋒一轉,“放心,這個仗短時間內打不起來,就算打起來了,也用不著你的治安隊上陣!”

原本那治安隊指揮使已經放下了心松了一口氣,可聽到姚啟聖如此說又緊張了起來,難道終究還是要惹惱了滿清東虜嗎?說實話,他是真怕啊,別看他平日裡叫的歡,但畢竟參加三衛軍輔兵的時間不超過一年,他又是應天府人士,從未參與過當年的遼西大戰,對滿清東虜和絕大多數的明朝百姓一樣,都是在內心中充滿了忌憚與恐懼。

他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姚啟聖這是在玩火。

對!姚啟聖的確就是在玩火,但這個火玩的好了,也不枉程軍門對他重用一場。

姚啟聖並沒有真的發還物資,也沒有按照名單放人。這些名單清單,都是朝鮮國內的不法士紳逃到滿清後替他們編出來的,姚啟聖豈肯輕易上套。

於是再次些了一封親筆手書,直言名單與清單和他掌握的實際情況多有出入,請對方賀氏以後,再重新擬定一份清單與名單,以利於他行事。

其實到了這個份上,就算傻子都應該能看得出來,姚啟聖是再與一江之隔對面的韃子知府虛應推諉。

要麼對方心存幻想,繼續修改清單和名單,要麼就真格開戰,痛痛快快殺過江來。姚啟聖算準了對方不會開戰,一個地方知府怎麼可能做得了滿清小朝廷的主呢?也就是一些被嚇破了膽的無腦地方官才會相信他們的訛詐。

姚啟聖心中冷笑,自己這是看得起你們,才陪這你們玩著文字遊戲,等過得幾日,新軍抵達平安道,就是我大明提兵過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