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昏君?明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章 昏君?明君?

首領太監引著眾人向東拐過去,前世曾數次遊覽故宮的李信立即便明白,這是要將他們引向協和門。之後他們又過了數道門,直到一處黃瓦紅牆的大院落前才停下,紅漆大門上掛著豎匾,文華門三個字蒼勁有力,竟是到了文華殿。

門外亦是早有太監相候,見人到了,便尖著嗓子道:“萬歲一直等著呢,曹公速去面聖吧!”

“有勞高公!”

曹化淳拱手回道。

依李信一路走來所見,凡是太監見到曹化淳基本都是畢恭畢敬的行禮問候,似這般隨意態度的還是頭一個,不禁多看了他一眼。曹化淳好似全然感受不到那太監語氣之中的怠慢一般,拱手謝過,再次整理了一下衣衫,隨著引路的太監進去。

李信便也想跟著進去,豈料那太監卻一把將之攔住。

“爾為何人?可有旨意?”

一連提了兩個問題,李信則不卑不亢回道:“高陽李信,奉旨面聖!”

那太監一點都沒有意外,便似早知道其身份一般,“進去吧,規矩可都知道?衝撞了聖駕那是死罪!”

李信心道:此人怕是與曹化淳不睦,自己跟著吃了掛落,初次見面就語帶恐嚇。不過他卻忽略了一點,曹化淳之所以能重返京師完全是憑藉李信手中的兩張牌,藉由這個先天的原因,他李信與曹化淳二人都已經是綁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禍福與共。因此,李信在得到曹化淳助力的同時,連曹化淳的政敵也一併繼承了過來。

來到文華殿外,空氣頓時一片緊張,殿階之上的小太監似也認得曹化淳,連連衝他使眼色,待走的近了才低聲道:“曹公,來的不是時候,薊鎮總兵全軍盡沒的軍報剛剛被遞了進去。”說這話,眼神卻瞥向外邊,李信將這些小動作盡收眼底,看來是剛才為難自己那太監有意為之。

想起崇禎皇帝喜怒無常、刻薄寡恩的名聲,李信心裡也不由得打起了鼓,萬一這貨發起飆,追究自己斬殺劉澤清的罪責,那可就完蛋了,這外廷深宮,重重甲衛,便是插翅也休想逃出去,一顆心惴惴不安起來,但看曹化淳好似全不在意,便告誡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眼看著曹化淳踏進文華殿,過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殿內傳來尖利的嗓音。

“傳李信進殿!”

適才與曹化淳通風的太監則叮囑道:“萬歲正在氣頭上,一定要少說話……”

由於走的急,那太監說話的聲音又極小,是以之後又說了些什麼就全聽不清了。進入殿中但見曹化淳垂首而立,再看御座之上端坐的男子想必就是傳說中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崇禎皇帝吧。

僅僅是一瞬間的發呆出神,便忘記了臨來時那首領太監交代的三拜九叩大禮,竟傻愣愣的站在當場。眼見李信如此,曹化淳心中替他捏了一把汗,只求這廝快快醒悟過來行君臣之禮。

豈料御座上的男子爽朗一笑,問道:“你就是李信?”

也許是這一番問話太沒有皇帝的派頭,李信一時間忘記代入君臣角色,下意識拱手施禮道:“正是李信!”

曹化淳在一旁嚇得臉都白了,恨不得撕了李信的心都有了,就算不會三拜九叩的大禮,下個跪還不會嗎?他還真冤枉李信了,李信自打來到明朝,即便是見了孫承宗多爾袞這等當世名臣豪傑也未曾一跪,更何況一個亡國之君?說到根子上,是他沒有下跪的習慣和意識。

御座上的男子正是大明天子朱由檢,曹化淳對李信擺手勢使眼色的小動作自然逃不過朱由檢的眼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卿莫使眼色了,江湖漢子不懂朝堂規矩情有可原。”

朱由檢這句話一出口,曹化淳這才算松了一口氣,心道這李信恐怕還不自知,他已經在生死線上走了好幾遭。李信這時才反應過來,面君時應當下跪,連忙雙膝跪地,硬著頭皮將額頭磕在地上,做誠惶誠恐狀。

“草民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草民有罪……”

李信還不知道,他的形象已經在朱由檢心中定了格,標準的勇多謀少的匹夫形象。

“說說,可有退敵良策?”

朱由檢不過隨口一問,良策自當由他的閣臣督帥們謀劃,也沒指望李信能有什麼好主意。誰知李信卻頗為認真的思考了片刻。

“啟稟萬歲,韃子表面上佔據優勢,實際上卻是危機重重。第一,韃子引兵入寇後勤補給基本靠搶,但是由於高陽一戰的緣故,收穫甚少,也就是說他們此刻缺乏打持久戰的基礎,糧食!第二,韃子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兩黃旗的拜音圖等權貴,必然會抓住機會狠狠的牽制多爾袞。第三,奴酋之子豪格在我大明手中,這是一顆可以振奮軍心士氣,也可以打擊韃兵士氣與戰鬥意志的奇貨!”

“哦?接著說下去。”

朱由檢饒有興趣的聽著李信的分析。李信整理了一下思路,全沒注意到曹化淳的眼色,準備繼續說下去。這位大明天子於他的初步印象還算平易近人,是以好感增加,話也就多了起來。對於前世史書的記載也產生了懷疑,畢竟歷史都是由人記載的,一個人被記載的面目全非也未必是什麼難事。

“如此種種,一個拖字便可以解京師危急!”

曹化淳心裡不住嘆氣,後悔沒事先叮囑李信謹言慎行。朱由檢卻又問道:“朕若想從速破敵,又該當如何?”

“這……”

李信遲疑了,京師方圓百里之中已經無兵可調,本來高起潛所率領的關寧軍還堪為一戰,此時也已經全軍覆沒,他這支冒牌的山東軍嚇唬嚇唬人還可以,若想動真格的與韃子真刀真槍的幹卻是實力相差懸殊,難道曹化淳沒在軍報中說明嗎?李信目光撇向朱由檢,他這才注意到朱由檢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心道,莫不是言多有失?

剛剛還一副平易近人的朱由檢,突然間沉默了,殿中的空氣似乎也隨之凝固,他此時才體會到什麼是伴君如伴虎,更為要命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哪句話得罪了朱由檢。

沉默了半晌,朱由檢終於又開口了。

“城外大軍可堪一戰?”

這回輪到李信沉默,他回答能戰還是不能戰?若能戰,那便是送掉城外數萬百姓的性命。若不能戰,只怕天威難測啊。兩難之間,李信不禁起了埋怨。

打仗就怕瞎指揮,朱由檢老老實實做在紫禁城中為將帥們解決後顧之憂就好了,非要在前方戰事上插一手,難道你很會帶兵嗎?

“李信你來回答,到底可堪一戰否?”

朱由檢語調變得急促而尖利,李信此時才確認史書上的記載沒有錯,崇禎皇帝的的確確是喜怒無常,前一刻還笑意盈盈,這一刻卻已經是暴風雨的前夕了。

李信豁出來了,讓他犧牲掉上萬百姓的性命,那是萬萬行不通的,亢聲道:“萬歲可知,草民帶來的並非明軍,他們都是百姓喬裝而成,為的不過是能拖住韃子大軍,等待各路勤王兵馬直抵京師,到時重圍自然而然就解除了。”

一旁的曹化淳聽李信如此說徹底奔潰,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不論是大明的百姓,還是大明的官軍,只要皇上一句話,誰不效死便是大逆不道。李信說出這樣的話來,看頭都夠了。他再也忍不住,躬身跪倒:“萬歲息怒,李信不過是一介匹夫,說的都是些混話……”

豈料朱由檢將其打斷:“快起來,誰說朕要降罪於他了?若如此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朕豈不是成了是非不分的昏君?”

曹化淳心中暗罵高時明,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給說動皇帝,順便給他下了套,自己緊趕慢趕終究還是來晚了一步。口中卻連連稱:“萬歲聖明,萬歲聖明!”

李信心中無名火起,自己上趕著來北京勤王,見著朱由檢了不但連句熱乎話都沒有,反而還要被治罪,有沒有天理了?

卻聽朱由檢嘆了口氣,問道:“不知孫閣老如何了?爾從高陽來,可有訊息?”

皇帝沒有糾結在剛才的問題上,而是詢問其孫承宗來。李信原本要爆發的火氣彷彿被一盆冷水澆下熄滅,高陽陷落,孫承宗魯之藩等人下落不明一直不明,兩個多月來的努力幾乎已經宣告失敗,除了山東倖免於難以外,該敗的仗一場都沒躲過。

“回萬歲,草民其時正去山東搬兵,待鉅鹿救下盧尚書後,再想北上解救高陽時卻是遲了,高陽城如今已經被韃子燒成了白地,滿城百姓不是逃亡,便是被活活燒死……”

殿外太監突然進屋在朱由檢身側一陣耳語,朱由檢點頭道:“讓他進來!朕正打算派人去請!”

片刻功夫一名紫袍大臣步入文華殿匍跪於地,三拜九叩。

“臣楊嗣昌叩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趕緊免了楊嗣昌的禮,命隨侍的太監搬來凳子,賜了座,劈頭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