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清朝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章 勝利取決於中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七十章 勝利取決於中國

在二戰期間,他先後參加了的黎波里的意土戰爭和巴爾幹戰爭,並在這兩次戰爭中顯露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在他看來中國人有什麼?一群狂熱而瘋狂的軍官,除此之外,他們一無是處。不錯。中國人地確在亞洲打贏了所有該贏的戰爭,但那又能說明什麼?英國人忙於在歐洲和蘇聯人爭奪權益,這才讓中國人揀了個大便宜而已。而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德國人,都不配指揮土耳其的軍隊,土耳其的軍隊應該由土耳其的軍官來親自指揮才行。

“你還在這裡做什麼?”李仙洲見凱末爾依然站在那裡,禁不住皺了皺眉頭,接到命令立刻行動這是龍軍鐵一般的紀律。

“將軍閣下,我有一點想法。”凱末爾大著膽子說道:“是不是往外圍陣地增派7到8個連,這樣做起碼可以延緩英法聯軍的攻勢,也為我們爭取到時間。”

李仙洲耐著性子聽他說完,然後冷冷地說道:“怎麼樣安排是我的事,你要做的只是無條件地去完成,加入戰役失敗了,這個責任將由我來承擔。但是在此之前出現任何違抗軍令的事情,我都會毫不猶豫的親手處決他。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現在請轉身,回到你的崗位上去!”

心有不甘的凱末爾看了李仙洲幾眼,終於無可奈何的走了出去。

“這個人有野心,他並不願意聽從你的指揮。”等凱末爾轉身離開之後,一直站在邊上,耐心看完一切的帝國高階特工鄭介民說道。

自從伊拉克大戰結束後,擁有豐富特工經驗的鄭介民就被從伊朗直接調到了奧斯曼帝國,協助當地情報工作地展開。

李仙洲點了點頭:“看來皇上是對的,這個人早晚是要除去的,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穿著一身奧斯曼帝國軍官服裝的鄭介民說道:“此人一直反對土耳其與英法為敵,認為這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並且他反對和譴責我們控制指揮土耳其的軍隊,他曾經當著無數人的面公開說‘我們土耳其人應該管理我們自己的事物,把這些中國人請來是我們民族的恥辱’,可見,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危險了。”

“再等一等。”李仙洲冷冷的說道:“等這裡的戰爭一結束,就收拾掉他!”

1916年10月2日,英法聯軍的登陸作戰開始了。

當幾萬名英法士兵在阿勒布林努登陸後,卻驚訝的發現他們沒有遭遇到任何阻擋,這讓英國軍官們興奮不已,“歐洲病夫”奧斯曼帝國果然畏懼於英法強大的軍事實力,竟然一槍不發的落荒而逃了。

但很快他們的興奮就被擔憂而取代,當英法聯軍向前推進了大約十公里之後,突然發現前面出現了大批黑壓壓的軍隊和錯落有致的戰壕。

在強大的聯軍面前,土耳其人居然還敢抵抗?很快從驚訝中清醒過來的英軍指揮官,立刻命令部下向對面的敵人發起了攻擊。

在李仙洲一手安排的防禦陣線上,他將19師所有的重機槍全部集中了起來,配以26門迫擊炮,虎視眈眈的注視著衝上來的英法聯軍。

此時守衛在第一線的就是奧斯曼帝國19師的師長凱末爾,他雖然嚴重不滿中國人的安排,不過出於對土耳其的熱愛,他還是在克盡職守的完成著他的任務。

當英法聯軍距離陣地還有100米的時候,凱末爾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剎那間,土耳其陣地上的輕重火力一齊開火了,被集中起來使用的幾十挺重機槍爆發出了可怕的嘶吼,密集的火網讓英法聯軍隊士兵成片成片倒在了陣地前面。

傲慢的英國人憤怒了,軍官們咆哮著組織起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反而讓自身的傷亡越來越大。無計可施的英國軍官苦思冥想了很久,終於決定派出一支7000人的部隊饒過正面防線,從側翼攻擊土耳其人的陣地。

英國人的想法很好,這也是凱末爾最為擔心的。但是當英法聯軍從側翼繞行,準備包圍9師的時候,突然在他們的兩翼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奧斯曼帝國的第18師突然出現在了聯軍的周圍一帶。漫山遍野的強盛、叫聲,讓聯軍的士兵失魂落魄,紛紛扔下槍支往回跑。

這時,凱末爾的第9師也接到了反擊的命令,土耳其的士兵們紛紛跳出了戰壕,對英法聯軍的部隊發起了衝鋒,僅僅兩個小時,聯軍才佔領的陣地又重新回到了土耳其人的手中。

站在陣地上的凱末爾長長松了一口氣,到此他不得不承認中國軍官卓越的指揮能力,但同時他的心裡也有了一絲隱隱的擔憂。

“傑爾古特先生,您對中國軍官是什麼樣的看法?”凱末爾問他的參謀長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傑爾古特思考了一下後說道:“他們實在太了不起了,看起來無能的佈陣,卻一舉粉碎了英法聯軍的進攻,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凱末爾贊成的點了點頭:“所以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讓中國人呆在我們的土地上,這實在是太可怕的事情,傑爾古特先生,也許土耳其的命運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上。土耳其的崛起也將由我們來完成,好好把握歷史賦予我們的機會吧,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一起奮鬥!”

聯軍在遭到失敗後,在第二天發動了更加瘋狂的進攻,但是在奧斯曼帝國集中起來的火力殺傷下死傷慘重。英法聯軍的主要兵力和輔助兵力在兩天的戰鬥中就損失了驚人的1.8萬人,而只奪取了縱深不過1.5公里的登陸場,為了擴大登陸場,英國統帥部決定實施第二批登陸兵登陸。英國從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島增調了約12.7萬人。10月中旬,軍隊增至12個師。

聯軍於10月16日夜間以一萬人的兵力在蘇夫拉灣實施登陸後,英法聯軍轉入進攻。到10月17日,奧斯曼帝國的14個師阻止了英法聯軍的進攻。戰鬥中,英法聯軍損失約45萬人。

爭奪達達尼爾海峽的鬥爭持續了近一個月,參加戰役的有英軍48萬人、法軍8萬人、奧斯曼帝國的軍隊70萬人。在戰鬥過程中,英國傷亡和失蹤11.97萬人,法國2.65萬人,土耳其18.6萬人。英法聯合艦隊損失戰列艦6艘,土耳其損失1艘。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失利看起來似乎是由於英法統帥部的錯誤造成的,他們不按約定與葡萄牙陸海軍實施協同動作,而企圖獨自奪取兩海峽和土耳其首都,但實際上英國海軍大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戰役最初,英國的設想是僅用艦隊兵力奪取達達尼爾海峽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當。英法聯軍統帥部低估了奧斯曼帝國的防御能力,也沒有想到中國在背後的支援會起這麼大的作用,而且忽視了戰役準備的隱蔽性和第一批登陸兵登陸的突然性。而當第二批登陸兵登陸時候又顯得過於遲緩,使奧斯曼帝國在此之前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禦。中德土三方指揮部巧妙使用陸軍、海岸炮兵和抗登陸水雷障礙,以及帝國大西洋支線艦隊在海上交通線上的有效作戰,都造成了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失敗,讓英國海軍大臣不得不在民眾的口水中辭去了職務。

本來海軍大臣麥肯納是拒絕辭職的,但他無意間洩漏出的一份電報卻激怒了英國的民眾。戰爭才爆發的時候,當英法聯軍主要以海軍戰艦攻擊之時,麥肯納認為傷亡不大,表明戰場上缺乏勇敢精神,不願冒必要的風險去爭取突破。為此他打電報給卡登:“我們不想在你的判斷之外催促你,但是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你行動的某一階段,你必須強迫執行決議,我們希望知道你是否認為那一點已經達到了。”

這份電報間接造成了英法聯軍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強攻,也造成了英法聯軍十餘萬人慘重而且巨大的傷亡,電報一出英國民間輿論譁然。

但麥肯納不認為這次失敗是他造成的,他甚至不願意為此而承擔任何責任,在他看來前線的將領才應該負主要的責任。議會裡同情麥肯納的還是大有人在的,只有黑格將軍卻總是對達達尼爾海峽戰役英法聯軍的慘敗而耿耿於懷,從他內心的想法,前海軍大臣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達達尼爾海峽的勝利,是老邁昏庸的奧斯曼帝國難得一見的勝利,也讓這個即將崩潰的國家獲得了芶延殘喘的機會。但是在戰爭中獲利最大的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德國人,而是凱末爾,他的功績被無限放大,被奧斯曼帝國的民眾稱為“伊斯坦布爾的救星”。官銜也一躍升為了准將,還獲得“帕夏”的榮譽稱號。

而真正讓奧斯曼帝國在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中國軍官李仙洲中將,還有費內巴切上將被完全忽視了,土耳其人象是一下子完全忘記了他們為這個國家所做出多麼巨大的貢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