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建築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一八章 整合資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一八章 整合資源

李華勇找到陸於泉,當然是為了中銀大廈專案後遺症的事。他把昨天見到老雷的情況說了一下後,最後對老陸說道:

“老陸啊,大陸這情況你也清楚,無論是以前的九龍建設也好,還是現在的陸記營造也好,想在這邊發展的話,那你們就一定要搞好和華夏建總這種單位的關係,因此這件事的首尾還是要處理好。”

李華勇說到這就不再說了,他相信以陸於泉的老練,很容易明白自己話裡的意思。記得還在“九龍建設”剛被收購的時候,陸氏兄弟就在記者會上雄心勃勃的宣佈,新組建的“陸記營造”要進軍大陸市場。然而外埠的建築公司真有那麼容易在中國市場討生活嗎?答案一目瞭然:絕對沒那麼容易!

事實上在真實歷史中,外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倒是在國內遍地開花,北上廣等地幾乎雲集全世界所有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但如果只說施工的話,除了改革開放早期能見到日本施工企業的身影,另外有少量香江建築公司在國內討生活之外,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建築公司基本都無法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國內有專門針對建築市場的保護政策嗎?當然沒有。據李華勇瞭解,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倒是有非常多的相關保護政策,比如香江,比如美國,這其中尤其是美國,建築行業的保護政策集中體現在資格審查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准入制度”,美國建築市場的“准入制度”為全世界最嚴。

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建築行業當然也有自己的“准入制度”,但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寬鬆的了。

這方面的政策之所以寬鬆,這當然不是制定政策的那幫人偷懶,要知道發改委那幫人多聰明啊,他們是知道這方面的政策寬鬆一點或者嚴格一點其實無所謂,反正再寬鬆的政策,外國建築企業肯定也不會是國內施工單位的對手。

之所以敢這樣說,這是因為建築產業和其他一些產業相比,尤其是一些新興產業,它的技術含量相對並不算高,屬於大家常說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樣講大家應該是清楚了,大凡只要是“比人”的產業,咱們國家可是從來就沒怕過。

一旦談論到類似的問題,很多人單純認為這僅僅是因為中國的人工費便宜,這其中包括很多所謂的“磚家叫獸”,說起“廉價勞動力”或者“人口紅利”這一套個個頭頭是道。

但李華勇一直認為,這種提法應該是有失偏頗的。李華勇認為與其說什麼“廉價勞動力”或者“人口紅利”,那還不如用“價效比”這個詞來解釋更準確一些。

中國建築和中國很多其他製造業一樣,而中國製造的力量,保證了中國企業一旦進入某個行業,往往能夠將一個行業的大多數機會吃幹抹淨。

這種事情在真實歷史中可是發生了很多次啊!

相當多的製造業,除非中國人還沒有技術,只要中國企業一旦獲得相關技術,把這個行業變成一個比拼產能的事了。那麼在這種競爭中,中國基本就沒有輸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麼這其中的核心是什麼呢?李華勇認為就是“價效比”。中國生產的東西也許不是最好的,中國生產的東西當然也不可能所有都是最便宜的,但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你會發現中國人生產的東西可能“價效比”最高,這才是後世中國製造能稱雄世界的真正原因。

就以李華勇最熟悉的建築業為例,李華勇當然不能說中國建築工人的技術最好,並且到了後世以後,比中國窮的國家多得是,因此也不能說中國工人就是“廉價勞動力”。然而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你會發現在工地上只有使用中國工人,這才是“價效比”最高的選擇。而這個,其實才是中國建築能橫掃全世界的真正原因。

前世因為工作的緣故,李華勇經常有機會和外國同行交流。前世有一次他去南美某國家投標,正巧碰到幾個經常在國際建築市場打交道的老熟人,於是幾個人就聊開了。

李華勇記得那時美國某智庫正炮製出一篇“*****”的文章,洋洋灑灑上百頁,大家的話題就從那裡開始。李華勇對外國同行說道:

“大家說這個美國智庫的研究院是不是有點弱智?這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炒這種冷飯,大家都是見多識廣的人,你們說說看,你們相信我們國家會去侵略別人嗎?”

幾位同行大笑,其中一位來自歐洲的同行笑著對李華勇說道:“這篇文章關於軍事方面的說法那當然是胡說八道,反正我是不相信你們國家會侵略別人,而且我認為這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看法應該和我一樣,不認為你們國家會對其他國家進行軍事侵略。但你們不進行軍事侵略,不代表你們中國人就沒有侵略性啊,因此*****其實還是成立的。”

“嗯?”

另一位本地同行跟李華勇解釋:“李工你還沒覺悟嗎?你們國家的侵略性,其實就來源於你們這種人啊。比如說這次競標吧,我相信這麼多人當中,你是最不受歡迎的一個。因為只要一看到你,所有人都會感受到深深的威脅。”

聽到這話李華勇心裡美滋滋很受用,嘴裡卻假惺惺:“哪裡哪裡,你們都是行業翹楚,哪家不是經驗豐富,技術實力雄厚?我們這次來嘛,那純粹就是來見世面的,向大家多學習。”

“是的,我們的計算積累是比你們多一點,但是當我看到你以後,我其實已經想放棄這次投標了,我知道你們也掌握了這個技術,但是你們的成本控制能力......”一位美國同行這樣冷冷對李華勇說道。

“我們倒是能夠把成本控制得和你們差不多,但是我們的技術就......”一位本地同行這樣唉聲嘆氣。

“我們倒是技術也有,成本也可以想辦法控制,但是我們國家現在的工人...唉,和你們國家的工人相比,我們國家現在的年青人就沒多少願意吃苦的.......”一位日本同行這樣愁眉苦臉。

“要說以前吧,在國際建築市場玩潛規則我只服日本人,但是現在....李工,你們這次來投標,上下關節應該全部都打通了吧?”一位棒子同行這樣酸溜溜。

“哈哈哈哈!”

聽了這些話後李華勇開懷大笑,那時他不想再裝了,因為他覺得這些外國同行個個都說得好有道理的樣子。

“中銀大廈現在的情況還好吧?”

聽李華勇說完後,陸於泉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老陸在大陸已經待了有一段時間,他當然清楚作為一家香江建築公司想在大陸立足的話難度有多大。由於兩地人工費方面的巨大差距,因此在“人”方面根本就不能考慮,這方面沒有一點競爭力。

因此陸記營造想要在大陸立足甚至發展,唯一行得通的就是走九龍建設之前的路子,往機械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畢竟機械費方面兩地的差距不大,因此這也算是香江建築公司的一個優勢。

然而專業化公司一個弱點,就是很難獲得專案的總承包權。換句俗一點的話說,這類公司想在大陸混,通常都需要有人“帶他玩”。

因此對於老陸家的陸記營造來說,“華夏建總”那就是一條粗大腿呀,比李華勇還需要的粗大腿。

“聽說還行。”

李華勇又把從雷建軍那裡聽來大老劉的情況給老陸說了一下。聽說中銀大廈專案沒出什麼亂子,老陸稍微松一口氣。

“那行,華建九局不是讓咱們明天去開會嗎,等開完會後,這事我來安排。”

老陸說的“這事”,那當然就是如何修復和雷建軍或者和華建九局關係的事。至於陸於泉準備怎麼做,李華勇就沒有細問了。他相信以陸於泉這種人,這種事應該有辦法處理得妥妥帖帖。

“那行,泉叔,我今天過來主要就是和你提這事的,我現在要去福田工地一趟,沒什麼事我先走了,咱們明天見。”

“福田?是華建九局的那個總部辦公樓嗎,你今天要去那?事情很急嗎?”

“這個......”

今天去福田那是李華勇昨天晚上就想好的,不過他見老陸好像還有什麼事情想跟自己說:

“急倒是不急,怎麼,泉叔還是其他什麼事嗎?”

“不急的話就先到我那坐坐,我還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哦?啥事?”

“還能啥事,你年前不是給我安排了工作嗎,我跟你說說爛仔藍和刀疤翔他們的事。”

“哦。”

李華勇心說還真想到一塊了。他昨天想了半夜,其實都在想如何整合資源的事呀,自己手上兩大攤子,或者說兩套人馬,一套是以石偉軍李水生等內地工人為主,還有一套自然就是爛仔藍和刀疤翔這些香江人。但這兩套人馬目前還互不統屬。李華勇想到既然今年整個行業應該都不會很景氣,那就乾脆趁這個機會整合一下自己手中的資源。

用套路一點的話說,李華勇這是準備“苦練內功”,迎接建築行業美好的未來。

李華勇本來是想先從石偉軍他們開始,但老陸既然這樣說,那就先聽聽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