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建築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九八章 兩年目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九八章 兩年目標

“荃灣開發計劃”是香江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的一個大型土地開發計劃。

這個專案在後世並不知名,甚至香江本地人都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是這根本就是一個失敗的計劃,或者說這是個並沒有完成的專案。

李華勇之所以知道這事,那也得益於他前世看過一本香江人寫的專業書籍。寫書的那位老兄也算是香江財經界和地產界的業內資深人士了,他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擔任過李四叔的行政秘書。

這位老兄寫過兩本書,一本叫“地產霸權”,由於這本書揭示了香江地產界的很多內幕和八卦,內容更吸引人,因此這本書名氣更大,知道或者看過這本書的人可能也更多。

另外一本書叫“香江地產百年沉浮”,和前面那本書相比,這本書倒是更像一本專業著作,對香江開埠以來地產業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規律進行了總結歸納,分析了很多成功或者失敗的例子。

而李華勇就是在這本書中,知道這個多年以前的“荃灣開發計劃”。

當然由於年代太過久遠,那本書對這個計劃說得也不是很詳細,很多地方語焉不詳,李華勇對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知道得也不多。

比如在那本書中就沒有提到林家,對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規模也著墨不多,只提到這個計劃是霍老大一手主持開發,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失敗。

不過雖然有很多地方沒有說得很清,但是那本書對這個計劃為什麼失敗的原因倒是剖析得很清楚;擺在明面上的原因,是這個計劃的開發週期過長,因為開發週期過長,導致開發成本劇增,成本增加到連霍老大也無法承受的地步,最終導致整個開發計劃失敗。

而蘊藏在背後的原因;那是因為霍老大和當時的港英政府有矛盾,雙方的“樑子”從五十年代“字碼幫”幫助大陸時候就已經結下。

當時的港英政府並不願意讓霍老大來主持這個開發計劃,因此給這個計劃設定了很多障礙,尤其在法律法規和審批環節給霍老大下了很多絆子,導致這個計劃根本無法順利開展,在無可奈何之下,霍老大只能忍痛壯士斷腕,被迫把手中的土地低價出售給他人,從而宣佈整個計劃失敗。

以前李華勇對這個計劃印象並不深,不過剛才聽林應龍這樣說,再聯想到更之前霍老大和林嘯天二人那有點奇怪的反應,這就讓他一下就豁然開朗,解開了心中的很多謎團。

李華勇心中一直有個迷惑,應該說霍老大很早就聲名鵲起,算是香江有數的富豪,可到了後來為什麼卻顯得聲勢不振,似乎被其他頂級豪門拉開了差距呢?現在想來,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專案了,因為只有這種級別的專案,才能讓霍老大這個級別的人元氣大傷。

要知道香江經濟一個特點,在香江的幾個所謂“支柱產業”中,地產業肯定是最特殊和地位最特別的一個,凡是想成為香江最頂尖富豪,那麼無論他之前是幹什麼的,他最終都會涉足這個行業。

從宏觀角度來說,這種經濟當然帶有一直病態,然而這卻是香江經濟的實情。

霍老大當然也涉足這個行業,甚至他在業內的地位還相當高,備受業內人士推崇,畢竟像“樓花”這個名詞,那可就是霍老大首創。

因此想讓他這種人吃癟,想擊倒他這種人,那也只能是房地產專案。

既然霍老大這種級別的人都會吃癟,那麼比他差一個檔次的林家,在一個地產專案中大傷元氣自然也就很正常。

“壓力很大呀。”

“嗯?你說什麼?”

李華勇說“壓力很大”的時候,正好是林應龍問他“你怎麼知道”的時候。對於自己如何知道“荃灣開發計劃”,李華勇當然是沒法跟林應龍解釋,因此他這個時候只好用上“轉移話題”這一招。

“我是說現在手中借了這麼大一筆錢,我現在突然感到壓力好大。”

“啊?!你真是這樣想的?那好,你能這樣想就好......”

李華勇心裡暗笑,到現在這個時候,他當然清楚林應龍今天跟自己講這件事的目的。自己這個未來老丈人今天之所以突然跟自己講起他們林家的事,還是拖著林凱和自己一起聽,這第一層意思呢,這裡面當然有“不把你當外人”的意思。

而第二層意思,李華勇認為更重要的一層意思,林應龍其實是想對自己進行一番告誡,告誡自己要謹慎使用好那剛拆借到手的個多億資金。

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說,自己即將回大陸運作的那個專案,和林應龍準備跟自己說的那個專案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兩個專案的規模可能不是一個級別,然而兩個專案面臨的最大風險其實都是一樣。

這個最大風險自然就是:長週期。

應該說“長週期”不僅是地產業的一個弱點,甚至可以說是任何實體經濟的一個軟肋。到哦後世以後,咱們國家的實體經濟為什麼那麼苦逼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這裡。

就拿這個陶瓷廠專案來說,必須承認這的確是個好專案,尤其現在資金問題解決以後,可以說無論從專案基礎,資金情況,市場前景,或者政府支援力度以及可以預見專案所在地環境,這些條件都已經具備,甚至很多條件都達到良好以上。

然而這些並不代表這個專案就沒有風險。

而所有風險幾乎都是來自於時間,來自於“長週期”。

建設這個專案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等這個專案建成後,在剛開始生產產品的初期,在產品還沒有開啟銷路之前,可以預見會有一段時間無法盈利。

那麼這兩段時間,就是這個專案的最大風險來源了。要知道現在手中這筆建設資金可是借來的,除了本金之外,每月還要支付利息,一旦這個時間過長,那麼盈利的日子也必將延後,如果這段時間拖得太長,讓利息吃掉大部分利潤的話,這個專案最後甚至無法盈利,一個好專案最後也變成壞專案。

這裡面的道理李華勇當然是看得到的,他也知道林應龍現在鄭重其事拉住自己,其實也想在這方面給自己一些告誡。

所以他現在不給他機會,提前把“壓力很大”的話說了出來。

林應龍看著李華勇有點無語,他感覺面前這個年青人真是有點不太懂事,也不怎麼會說話,自己明明已經準備了很多話準備對他進行一番“循循教誨”,卻硬生生被他逼了回來。

然而沒有辦法,既然都已經被李華勇轉移話題了,那就只能按轉移後的話題繼續交流下去吧。

“那好,小李,你既然看問題看得很清楚,那麼我來問你,這個陶瓷廠專案,你覺得需要花多長時間把它建好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面對林應龍這個問題,李華勇稍微沉吟一會,然後他信心十足的伸出兩個手指:

“後期的事先不去管它,但一期建設的話,我覺得花年時間就夠,就算從今天開始算起,最多兩年半時間,我希望這個陶瓷廠可以正常投產。”

“嘶......”

聽李華勇這樣說,林應龍明顯有點出乎意料,他甚至倒吸一口涼氣:“小李呀,你這個,你這個目標,會不會太樂觀了一點?”

李華勇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按如今這年代的建設水平。這樣的速度當然是快了一點。然而李華勇必須定下這樣一個目標。

李華勇之所以定這個目標,除了現在資金充足,讓李華勇有底氣這樣說之外,更重要是現在已經是1986年年底,而兩年之後,那就已經到了1989年了。

作為一家以生產高檔瓷磚為目標,準備走高檔路線的陶瓷廠,如果到時為了能夠出口的話,李華勇認為沒有其他辦法,那就必須在那個日子到來之前把這種產品生產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