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匡扶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2章 上下戮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2章 上下戮力

皇城養心殿內,黃立極恭立一旁,靜靜等著正在擺弄著精巧器具的天啟皇帝停手。如今馮銓也被罷職,內閣中除了顧秉謙外只剩他一個閣臣,由於首輔顧秉謙一直告病在家,所以他反倒成了內閣中唯一的獨相和掌權者。

雖是獨一無二的輔政大臣,但黃立極心中仍自感慨:見皇帝一面實在是太難了,簡直不亞於過五關斬六將。

按道理他作為內閣大臣,擁有隨時入宮覲見天子的權利,可自從魏忠賢掌權以來,阻隔了外廷和內宮的訊息,凡事皆得經由魏忠賢允許不可,外廷臣子想要見到皇帝簡直難如登天——就連他的這一次入宮見駕,也是藉著遼東邊事的理由才被魏忠賢所允許,就這樣還事先向司禮監稟明緣由,讓那些太監把相關奏疏復抄了一份去。

黃立極入殿之後並沒有表現的不耐煩,也沒有如那些諫諍直臣一般對皇上耽於玩樂不屑,並苦口婆心地勸慰,他只是靜靜候著,等著天啟停手的那一刻。

很快,天啟便停下手來,對著他笑道:“黃閣老有何要事稟報啊?”黃立極為了邊關大事覲見他已從司禮監隨堂太監口中得知,對於邊關大事他向來還是很關心的,所以並沒有讓黃立極等上太久。

黃立極踏前幾步,將手中的那份奏疏遞到天啟案前,道:“遼東巡撫袁崇煥欲重新修繕錦州、塔山、大凌河三城,特上折請餉,並請求朝廷派員協理。另外,袁崇煥在折中一併要求將總兵滿桂調往關內,以總兵趙率教移鎮錦州,希望朝廷應允。”

天啟聞言神色一震,伸手接過奏疏仔細看了起來。寧遠大捷中袁崇煥力挽狂瀾,擋住了後金軍的鐵騎,如今已由一介寧前道升為遼東巡撫。天啟對此人還是十分看重的,況且袁崇煥的提議涉及邊疆大事,他沒有理由不重視。

天啟閱罷奏章,對黃立極道:“此事廠臣可曾知曉?”

黃立極心中暗歎,臉上神情不改,道:“臣來此之前,已向廠公通報此事,廠公言道此事非同可,當奏天子以聞,所以臣不得已才打擾皇上興致,還望皇上勿要怪罪!”

天啟有些汗顏,擺手不止道:“不怪你,不怪你,是朕有些痴迷了,你來的正是及時。”旋即又問,“對於此事,閣老和廠臣認為該如何回應?”

黃立極道:“事關邊鎮安定,臣以為當如袁大人所請,命戶部稽核造價銀兩,工部派出能工巧匠督理,以求早日恢復三城,穩固邊疆。至於召回滿桂、趙率教移鎮之事,臣覺得還須徵求經略王之臣的意思為好。”

天啟沉吟片刻,道:“好,就如愛卿所言,此事就煩勞閣老處置。”

黃立極道:“臣遵旨,定謹慎處理,不負聖上所託。”

天啟滿意地了頭,放下手中奏摺,又拿起了案上的那件精巧器具把玩起來。他滿心等著黃立極謝禮告退,可等了片刻,卻發現眼前的他並無絲毫動作,不禁有些詫異,再次抬頭問道,“閣老還有事?”

黃立極此時卻換上了一臉嚴肅的表情,再進一步,正容道:“臣還有一事啟奏。”

“哦?”天啟見他一本正經,不免有些詫異,道,“愛卿還有何事要?”

黃立極道:“吏、兵、戶、工科給事十數人聯名上折,彈劾太常少卿倪文煥驕縱不法、收取賄賂、擾亂綱紀之罪,還請皇上過目。”罷,從懷中掏出一封奏疏遞到天啟眼前。

這封奏摺是由他親自命令科道給事聯名寫就,裡面將倪文煥賣官鬻爵收取好處、藉著醫卜之名大肆斂財的情況如實述明,奏章裡的內容十分具體細緻,甚至還出了可以站出來對質的各方人證。

這當然是黃立極的反擊之舉,自從前夜再見孫越陵後,他便意識到的事情已經發展到了十分緊要的關頭,該輪到他出手了。於是乎,他召集心腹言官十數人聯名寫就彈劾倪文煥的奏章,藉著這次面君之機直陳御前。倪文煥的這些罪過他早就了然於胸,再加上這麼多人的收集指證,足以將倪文煥下獄治罪。

之所以將矛頭對準倪文煥而不是崔呈秀,他也是有所考慮的——崔呈秀深得魏忠賢寵信,又是魏忠賢提議入閣為相之人,如果他在皇上面前針對崔呈秀的話,不免顯得他肚雞腸、有所圖謀。所以,猛攻倪文煥才是此刻最佳的選擇,而且在這封奏章之內隻字不提倪文煥為俞諮皋辯護之事,只是將他犯下的罪證一一詳述,以供天子抉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倪文煥是為俞諮皋辯護脫罪叫囂的最為積極的人,他這一招無異於圍魏救趙,只要將倪文煥驅出朝廷,朝中百官自然能夠感受到皇上肅清朝綱的決心,到時候他再暗中發力,降至冰的炒作風波必定再次死灰復燃,引起皇上的重視。

天啟拿著這封奏章看了半晌,微微蹙眉,對著他道:“倪文煥果有此般罪惡?”

黃立極道:“千真萬確,皇上若是不信盡可下旨讓有司調查,此人罪惡昭彰,實在不配在朝廷為官,還請皇上明鑑。”

天啟嘆了一口氣,道:“可據朕所知,倪文煥乃是廠臣保奏為官的,倘若輕下有司問罪的話,廠臣面子上可不好看……”

黃立極心中暗歎,天子畢竟還是深信魏忠賢,就連這事也要顧及他的臉面,於是跪伏於地,重重叩首道:“敢問皇上,是朝廷法紀重要還是臣子臉面重要?臣伏乞陛下早做決斷,萬不可因一時不忍可放縱了貪墨之臣,如此大明綱紀不存,百官對朝廷再無敬畏之心,則皇威盡損、遺禍無窮矣!”

見他把到如此的高度,天啟的眉頭越皺越緊,半晌後才緩緩道:“既如此,不如這樣吧,朕將此折轉批倪文煥自省自查,倘若他認為屬實的話,任其自行引退;倘若其認為不實的話,亦可上奏答辯,閣老你看可好?”

黃立極想了想,覺得這樣也行,這封奏章的證據確鑿、事事有證,不愁倪文煥抵賴,其極有可能畏罪告退,畢竟這樣也能免去朝廷責罰;如果倪文煥畏罪告退的話,又沒有傷魏忠賢的臉面,也省的他在皇上面前鼓譟,於是再次叩首道:“吾皇聖明,微臣豈敢弗同此議!”

天啟舒了一口氣,提起筆來在這封奏疏上一陣批註,交給他道:“如此,閣老且去辦理吧!”

黃立極謝恩,從天啟手中接過奏章,緩緩退了幾步,然後才轉身而去。

……

天啟皇帝親自批示的彈章轉到了倪文煥手中後,倪文煥驚懼不已,這封奏章內不僅將他犯下的諸多罪過一一闡明,且還是各科道言官聯名上奏,分量非同可。最為重要的是,這封奏章竟然繞過了司禮監,由皇上親自批示轉達,讓他自省悔過。

這些年來他雖然犯下了諸般罪過,且許多惡事都是明目彰顯的事情,但因由魏忠賢、崔呈秀庇佑之故,沒人敢對此橫加妄議。可如今他幹下的這些罪責卻被人詳實寫在折上,並有如此多人指證,還引起了皇上的重視,倪文煥只感到如墜冰窟,遍體生寒。

當今皇上親自添注批示,這明什麼?明此事已經引發了聖怒,拂逆了聖意,皇上已經對他十分不滿。倪文煥越想越是心驚,心中只剩一個想法:既然皇上讓他自查自省,那麼明事情還留有餘地,不會要了自己的性命。

一念及此,倪文煥顧不上和他人商議,連忙上折一封,自己近些年來疏於自律,犯下了不少罪過,對不起皇上和朝廷的栽培。如今身體多處病痛,請求回鄉養病。而他的這封告病回鄉的奏摺很快就被內閣批准,允許其告假歸鄉。

然後事態的發展不僅僅如此,就在倪文煥告病後的次日,內閣又發文通諭百官,以御史袁鯨僭越職權、干預朝事為由,將他貶官三級,將其由七品監察御史降至九品司務。

這事很快便在朝廷中傳散開來,頓時惹得百官議論紛紛——倪文煥、袁鯨二人是崔呈秀的心腹,亦是在這次重議風波中為俞諮皋呼喊最為積極之人,如今二人一個告病,一個貶職,這意味著朝廷的風向標已經開始轉向了,皇上不定已經準備拿俞諮皋開刀了。

於是朝中百官私議紛紛,許多精明之人忍不住又開始行動起來,再次將俞諮皋通番案拿出來事。慢慢的,一股潛流在朝廷中盤旋翻攪,本來已經降至冰的炒作話題竟然又開始沸騰起來,許多人還要求將已經罷黜的孫越陵、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再次召回朝廷任職。

訊息傳到風華社密宅後,孫越陵大喜過望,黃立極出馬果然不同凡響,對著眾人笑道:“閣老果然與我等一條心思,如今朝堂之上已被攪動,就待我等發力了。”環顧眾人,大聲道,“從即刻起傳告京師,就我孫越陵回來了,將坐鎮孫府之內,只等朝廷訊息。還有,此時是將楊漣血書公告天下的時候了,如此上下使勁、同心戮力,我就不信我們東林黨人不能重返朝廷!”

眾人應諾,興奮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