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守

對馬南島嚴原金石城天守閣,今年不到二十五歲的宗義成主持評定,身高近一米七的宗義成最後進入評定室,本來就是高大的他站著環視伏地的各個家臣,更是彰顯威嚴。

柳川調興暗自撇了撇嘴,從小玩到大的他從不懼怕宗義成,宗義成不過就是有個好爹罷了,他柳川家數代以來為宗家筆頭家老,為對馬藩立下汗馬功勞,不過還是屬臣。

向來志向高遠的柳川調興當真不服,當今之世不是風雲激盪的戰國時代,不過下克上取而代之還是可行的。

不錯,柳川調興的目標就是松前藩的松前公廣,同是邊疆荒涼之地,也同是家臣,松前公廣硬是從安東氏手中搶到了蝦夷地道南的控制權,幕府因此承認其為松前藩,下克上成功。柳川調興就是想奪取對馬藩,彰顯家名,流傳後代。

柳川調興作為家臣能夠與宗義成抗衡的最大依仗不是自家數百的軍勢,而是宗家為了勾連朝鮮和幕府,私下串改幕府文書的行為,此乃是大罪,他和宗義成心知肚明。

雖說這事不是宗義成做主的,不過,宗義成的父親宗義智和自家祖父柳川調信共同商議了這個辦法,給朝鮮和幕府下臺階接洽的機會,一改慶長文祿之役後兩國斷交的局面,兩國透過對馬藩交結。

不過,也留下了私自串改文書的罪責,如今兩家是都怕對方告發引起滔天大禍。

宗義成冷眼看看拜服於地瘦小的柳川調興,本家石高只有兩萬有餘,當然這只是知行地,不算與朝鮮通商的收益,不過宗家封賞了柳川家兩千石封地,還准許柳川家保有通商朝鮮的歲遣船兩艘,這都是每年可以數次出入朝鮮的商船,獲利頗豐。

可是柳川調興還是不知足,真是貪得無厭,真是不知睿智的柳川調信如何有如此貪婪愚蠢的孫子。即使父親做主將自己的妹妹嫁給柳川調興也改變不了他的野心。

“起來吧。”宗義成安坐後發話。

一眾家臣應諾起身端坐。

“昨日接到徵夷大將軍諭令。命我等儘快探查明了濟州明人虛實。同時命我對馬整軍備戰。”宗義成環視眾人說道。

“我令山本多加出動三十艘關船小早探查濟州島明人水師虛實。儘快來報。”宗義成命令道。

“遵命,屬下必儘早探明虛實。”船奉行山本多加伏地答道。

“宗義明,我命你召集足輕整訓,以待幕府命令。”宗義成轉向他的堂兄。

身為一門眾足輕大將的宗義明伏地領命。

“柳川調興。我命你組成三百軍勢歸宗義明統領整訓。”宗義成玩味的看向柳川調興。

“遵命。”柳川調興含恨伏地領命,柳川家只有四百足輕,按說兩千石石高養兩百軍勢都是困難,這都是動用通商所得組建的。

宗義成嘴一動就動用柳川家大半軍勢,真是讓柳川調興肝疼。不過,這是徵夷大將軍的命令,宗義成藉此行事,柳川調興無可奈何,這就是主家大義,柳川只有忍了。

“今川明一,組成兩百軍勢交由宗義明整訓。”宗義成命令道。

身為金石城城代的今川領命。

“早川潤一,藉助釜山商館透過朝鮮人探查明人底細。”宗義成吩咐道。

“遵命。”城下町奉行早川潤一伏地應答。

“大人,今年濟州收穫了兩季的番薯,都是大豐收。畝產可達三石半,濟州官署動用銀兩收購了五十餘萬石的番薯,三萬四千石的玉米,濟州和西歸、大靜、城山等地的糧倉都堆滿了。”白士第頗為得意的向趙烈稟報。

濟州官署,這是趙烈關於濟州島政事的評定會,作為民政的實際主持者白士第還是極為得意的,據朝鮮人講,濟州從未如此豐收。

“大人,我等濟州島民從未收穫如此多的糧食,大人義釋我等官奴。為我等賤民分地分田,撥下種子騾馬,才有此豐收局面,濟州各地民眾各個稱頌明人老爺。”作為如今的朝鮮事務司的主官李玄恭敬說道。

作為盡力靠攏明人。靈活曉事的朝鮮人,萬基當然會豎立這樣的榜樣,濟州成立朝鮮事務司後,白士第任司長,李玄和宋哲就成為副司長,也就是實際經手人。

今日他們是第一次加入明人老爺的評定會。當然心情激盪,這是被認可的節奏啊,終於加入上層明人老爺的圈子了。

“李玄,是否誇大其詞了。”趙烈笑著說道。

“大人,絕無誇大,想我濟州島民大多是官奴私奴,如今都是平民,又分得田地,即使是佃戶明人老爺也定下了最高四成的佃租,今年豐收,家家都有活錢,大多貼補家用,有的做些新衣,有的改建新房,真是濟州從未有過的盛況啊。”李玄激動辯白,極為的激動。

李玄冤枉啊,昔日自己或許浮誇,不過,如今自己是謹記不可重犯,如今濟州島島民都是如此稱頌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人,李玄所言倒也沒有大的疏漏,今年豐收,家家有餘糧,餘錢,很多拿出來購買物品,建造新房,如今來此的船隊帶來的水泥,鐵料大增,此外布匹,首飾等雜貨也是大增,運來此地發賣的羅長山可是笑的合不攏嘴。”萬基笑道。

“是啊,大人,我濟州萬民很多家為明人老爺建立了牌位,日日上香祈福。”宋哲小心翼翼的說道。

“哦,都是為誰立的牌位。”趙烈頗感興趣。

“大人,嗯,”宋哲略一猶豫,“有的立的是白大人,有的是馬大人,還有的立的是大明皇帝,有的就是供奉明人老爺。”

趙烈大笑頷首,“如此甚好,今日都是一國之民,濟州民眾所為濟州官署不會干涉。”

趙烈當然高興萬民歸心,老百姓許多不知家國,只知道誰能為自己帶來好日子就跟誰走,如今明人在濟州可是萬民歸心。

趙烈同黃漢一對眼,是時候了。

“諸位,介於濟州離倭國近在咫尺,倭國向來劫掠成性,因此,我命濟州建立後備兵役制。濟州今日起,十八歲到三十五歲的成丁每年冬閒時期整訓三個月,由破虜軍派出兵丁整訓,三個月期間每月發放餉銀一兩。日後後備兵丁就是濟州的守備部隊,協助破虜軍守備濟州,如有外敵入侵,即刻組隊參戰,參戰時按每月一兩銀計算軍餉,如有傷亡,按破虜軍撫卹處理,可入忠烈祠,配享香火祭祀。”趙烈朗聲說道。“即日起,由濟州官署牽頭,破虜軍和朝鮮事務司施行。”

眾人轟然應諾。

趙烈早已等著這一天,臨近的倭國嗜血成性,濟州乃是連線大明和北華島的根基,破虜軍又進擊蝦夷地,倭國必不能容,雙方早晚一戰。

介於自家財政有限,不可能無限的擴大軍隊,又分為濟州,北華島兩處,所以在濟州和北華建立後備兵役制就成為必然。

一是為破虜軍預備兵員,畢竟經過整訓被生瓜蛋子強多了,二是整訓後作為守城部隊足夠了。藉此豐收島民歸心之時建立,也是為了在北華島推行建立基礎。

“白士第、李玄、宋哲,記住,建立這個後備兵,就是為了保住他們的家業,誰也不希望倭人、李朝打來拿走他們的田畝私產,重返奴婢之境地吧。要在這點上做足文章。”趙烈叮囑道。

白士第、李玄、宋哲躬身領命。

“如果有不願服兵役的沒收其田畝,本將用船將其送回朝鮮。”趙烈當然是鐵腕推行,不從者不殺,不過你可以不當此地之民。

“遵命。”幾人終於體會到趙烈的決心。

第二天,後備兵役制在全島推開,為了順利完成趙烈安排的任務,破虜軍出動了濟州一個千總部,西歸五個百總和城山的五個百總,朝鮮事務司更是幾十個文員全員出動,配合破虜軍深入村屯宣講整訓。

濟州所有的底層百姓沒有對抗的,每年農閒三個月的整訓真不是個事,當奴婢時經年的當牛做馬,比這苦累危險,何況明人老爺還給銀錢,甚至有的人家還為得來外快沾沾自喜。

不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地主就不同了,他們本身或是子侄也得服役,這就是他們很難接受的了,何況,破虜軍的到來,他們沒有大的收穫,只是因為豐收多收了佃租而已,卻斷絕了同本國權貴血親的聯絡,當然不滿。

“將此信交於來人,告訴他儘快離島回返全州。”樸永泰在他的書房裡叮囑管家。

半月前以前交往過的全州牧崔浩派人從海路扮作漁民進入大靜,找到他的門上,讓其幫助李朝打探明人軍力,主將何人、艦隊情形,樸永泰一時躊躇,沒有答應。

不過,近幾日後備軍役法施行,讓他將子侄同賤民編入一起整訓,這是全無臉面之事,樸永泰再不能忍,終於將明軍島上五六千正兵,二三十艘西夷戰艦的事情寫於信中稟報全州。

“老爺,這可是掉腦袋的事。這。。。”管家跪地勸道。

“不必多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老爺實不甘屈從明賊。”樸永泰一咬牙。

管家只好出門去往後院柴房去找那兩個在那裡躲避多日的探子。

昏暗的夜色裡自以為很小心的管家沒有發現一雙眼睛遠遠的盯著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