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家團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家團聚

撫遠沒有激戰,朝廷大軍來襲,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何做,聞香教徒化整為零,消散在鄉野。

如此,靖海衛指揮使常汝寧臨陣敗退,未探查敵情,至敵匿蹤,讓張可大訓斥一番,讓其他指揮使好一番嘲笑,顏面大失。

按說他也夠倒黴的,趙烈數百破數千,他也就認為自家千餘軍兵也能戰而勝之,不成想,兩地的聞香教徒合流又成了六七千人的大股,在鄰近撫遠的地段伏擊了靖海衛軍兵。

常汝寧所部接陣盞茶功夫,屬下兵丁被彌勒降臨、刀槍不入的魔音弄的大潰,死傷近二百人。

常汝寧懊悔的直抓頭皮,貪功冒進啊,太高估麾下的戰力了,只好厚顏求援,當張可大率兵趕到,他就悲劇了,成了登萊的笑柄,屬下數百破數千,他這個上司千餘人被亂民大破,情何以堪啊。

張可大即刻命令隊伍也化整為零,進入鄉村進剿,近月的光景,擊斃俘獲聞香教亂民四千餘人。

當然殺良冒功是肯定的,其中聞香教大香頭李成、許湯被殺,不過,所謂的大護法李盛明匿蹤不見,當真是條老狐狸,見勢不妙早就溜了。

至此,崇禎二年初,登萊聞香教叛亂被彈壓,教眾或是被殺或是星散,留在萊陽、撫遠的是爛攤子一片,沒有三五年緩不過這口氣來。這也是今年大明常態,自萬曆末年來大明就是內憂外患不絕,風雨飄搖之中。

登萊軍除了留下了威海衛軍兵留守當地防止復燃外,其他兵丁整裝回返。

在萊陽彙集後,張可大對於趙烈大加讚賞,言明必報知朝廷為其請功。

常汝寧看到這個局面是徹底熄了對付趙烈的心思,只要張可大在登萊一天,趙烈他就是動不得的,畢竟張可大可是兼著登萊都司都指揮使,雖說他不具體過問衛所事宜,不過如果趙烈向其求助。他可是有權過問,常汝寧當下可是不敢再讓張可大注意到他。

回到衛所已是二月中,亞歷山德拉幾日來放下瑣事就是陪伴趙烈身邊,以慰相思之苦。趙烈也是深感歉疚,每日裡儘量多陪伴亞歷山德拉騎馬遊玩,順便提高他的騎術。

二月末時,趙烈安排五千遼民開赴衛城,由趙達、汪全統領。趙達掌總,汪全負責內衛,他對於常汝寧實在是不放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一切十分的順利,常汝寧此番是再無任何動作,遼民開始搭建營地,整修城牆,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或是暗箭,讓趙烈也是暗自納悶,這常汝寧也太過安靜了吧。難道另有陰謀,讓趙烈畫魂了好些日子。

回到石島後,濟州的幾封加急信函早已等候多時,

一個是皮島總兵毛文龍派人求援。

自去年以來,東江、登萊、遼西事權統一歸於薊遼總督袁承煥,而毛文龍向來桀驁,袁承煥的諭令他也是陰奉陽違,袁承煥於是斷絕東江後援,嚴令登萊不可有一粒糧食流入東江,結果就是東江外援斷絕。糧價騰昇。

毛文龍向朝鮮敲詐了兩萬餘石糧食,不過相對於幾十萬的東江軍民也就是杯水車薪,因為缺衣少食近兩千人死於飢寒,今春數萬人面臨著斷糧死亡的威脅。這不,剛剛開海,毛文龍就向濟州求援,當真是急如星火。

他是不能向袁承煥低頭,只要低下頭,以後就沒有東江半**的地位。袁承煥定會透過摻沙子步步加緊控制東江,迫使毛文龍降服,這是毛文龍絕不可忍受的,於是兩個大人物的對決千萬的屁民成為犧牲品。

趙烈對此只是無奈,東江聽命遼西加入大戰,肯定是死傷慘重,毛文龍當然不傻,而銳氣十足但是戰略眼光有限的袁蠻子勁頭上來皇帝老子也不在他的心上,雙方無關正義,只是大明官場爭鬥的常態,只不過個頭極大就是了。

只是他們對待大明百姓的態度讓趙烈心寒,一個國家的基石就是百姓,而兩位大明二品大員卻將百姓視如豬狗,大明完了。

趙烈給濟州的命令是要糧食人來換,趙烈目前對於人口的需求當然是無窮的。

二是濟州島上第二騎兵千總兵員和馬匹已經準備完畢,開始操練,從北華島抽調的第一騎兵千總的人員將會很快回返。

這讓趙烈松了口氣,冷兵器時代沒有騎兵就像是後世陸戰沒有裝甲兵團一樣,心中沒底,即使這些騎兵人員操練時日短,戰力不強那也是騎兵,也能完成掩護步兵方陣兩側弱點的目的。

三是,最新一批的十艘五百噸級的唐級戰艦下水了,水師兵丁已經上船操練,估計兩三個月內成軍。

趙烈的批示是,放緩唐級的建造,加大百餘噸的小蓋倫和八百噸蓋倫戰艦的建造,刻不容緩。

四是江戶幕府任用尼德蘭人開始建造蓋倫戰艦,據澳門人探查,已經有數艘小型蓋倫下水,日後還有大型蓋倫下水。

這點讓趙烈極為警覺,畢竟這是兩個海陸強國的合作,必將對破虜軍構成巨大的威脅。

五是介於北華島開拓的擴大,破虜軍兵力欠缺,黃漢建議將濟州島的朝鮮人武裝起來組成輔兵開赴北華島,投入對阿努伊人的戰鬥,減少自己的傷亡。

不過馬濤很是顧慮,怕朝鮮人戰力不足不可信賴,反壞了大人的好事,黃漢則認為阿努伊人騎兵不多,兵器不良,正可讓朝鮮人練手,反正即使傷亡慘重流的也不是明人的鮮血。這點讓趙烈極為贊同。

趙烈回覆是,組建三千人的朝鮮步軍,千總百總都從破虜軍抽調,告之朝鮮軍兵,如果殺死五個阿努伊人就可退役,並可在北華島分配給他們五十畝田畝,五年免稅。

趙烈的想法是好的,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朝鮮兵丁們在北華揭起了腥風血雨,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對於北華島,趙烈的意思是穩紮穩打,爭取在兩年內將華北平原開拓出來,遼民在此安居樂業。破虜軍也能放下這個龐大的包袱。至於全島開拓,那就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只能按部就班的進行。

最後趙烈下令組建三個千總的步隊,即刻執行。按說破虜軍水步軍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十抽一的地步,好在遼民青壯極多,也是勉力支撐了過來,此次趙烈是介於大明北方的腥風血雨未雨綢繆,不能到了眼前再慨嘆兵力不足。

同時。趙烈告誡黃漢九月底前結束全部的整訓,等待石島召喚,大戰將臨。

當四月中旬來臨時,趙海明、趙秦氏、趙鋒、趙宏、趙娥駕臨石島,籌備六月十八日的趙烈婚禮。

趙秦氏雖說對於亞歷山德拉是西夷人頗有微詞,不過也是深知弗朗機人對於趙烈的重要性,勉為其難的恩准了,兩年來她為了照顧趙海明的起居以及自家田莊的經營沒有來過石島,與趙烈、趙猛可是兩年未見了。

趙鋒今年也是十七歲了,長得也是高大粗壯。上番惹了禍事後可是小心謹慎不少。

趙娥如今十五了,也是一個大姑娘了,雖說長得不白淨,不過很是清秀,見到大哥、二哥還是十分黏人,很是親熱。對於亞歷山德拉還是充滿好奇,總是對於亞歷山德拉的金髮和藍色的眼睛羨慕不已。

趙宏今年與趙烈同歲,身量很高,不過有點消瘦,一直在幫助趙秦氏管理鄉下田莊。

此番見面可是母子三人人兩年來的第一次見面。趙秦氏看到兒子們長大了,完全脫去了青稚的面相。

透過趙海明她也是知道兩個兒子在石島、濟州島、北華島開創了大場面,甚至說是奠基開國也不為過,此時她發現兩個兒子都是氣勢威嚴。周圍侍從、幕僚環繞。

她和兩個兒子相聚一個時辰,已經有三夥人前來請示,她是既欣慰又有微微的哀傷,二兒子就要成家立業,離開她了,由另一個女人負責了。

只是對於趙猛的婚事她也是急的不行。趙猛強調石島如今是趙家的根本,這兩年尤為關鍵,婚事過兩年不晚,這個理由足夠強大,趙秦氏只好先放下。

對於亞歷山德拉,趙秦氏還是很喜歡的,沒有太多的心機,笑臉常開,對於身邊的人極為和善,深受周圍家僕的尊敬。

當然她這個西夷的身份除外,此番趙秦氏給亞歷山德拉準備了全套的嫁妝,畢竟亞歷山德拉的父母雙親已經不再了,趙秦氏做主為其在登州採買一切,首飾、衣物、妝容、床鋪等等。

都是女人,這方面的東西說上三天也說不完,趙秦氏、趙娥、亞歷山德拉、瑪塔就此搭伴在後宅嘀咕起沒完,對於此番婚禮做著種種安排。

趙海明在石島遊歷一番後,這日李明峪抽身來到石島,拜會自家的老東主,自有一番熱鬧。

“趙大人,公子數年來在石島等地開創出大場面,殊為不易,可算是歷經激戰,趙大人後繼有人了。”李明峪恭維道。

“唉,不瞞李先生,當我得知趙烈在鐵山擊敗建奴時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趙海明後怕的搖了搖頭,“本將的兄弟就是戰沒於遼東,深知建奴之兇猛,這孩子也就是深知此點根本沒告之與我,天幸得勝歸來。”

“大人,公子當年所言大多出現了,我大明龜縮於遼西數城,山西陝西民亂不斷,甚至有向河南、湖北擴散之勢,東南西夷海盜猖獗,我大明可謂風雨飄搖啊。”李明峪慨嘆道。

“是啊,這兩年來登萊水師舟船只有折損沒有填補,水師餉銀每年只是分發大半,日子也是難熬啊,可見朝廷之困頓。”趙海明長嘆道,作為一鎮指揮他也是暗自擔憂,明明登萊因對面建奴兇猛而形勢趨緊,卻不修兵甲舟船,說明朝廷財賦枯竭,無能為力了。

此時可看出趙烈當時的遠見,此刻趙家可算是立於不敗之地,可謂坐看風雲變幻,底氣就是趙烈開闢的濟州、北華之領地,後顧無憂了。(未完待續。)

ps: 拜謝小豬東南飛、盜紫俠客的月票支援,拜謝各位打賞訂閱推薦的朋友們,就不一一列舉了,祝各位好運。

還是呼籲一下正版訂閱吧,無關收入,這本書的收入對我無足輕重,但是是對夜半努力認真寫書的鼓勵和支援,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