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赴任千戶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赴任千戶所

艦隊出發的第二天,趙烈與李先生乘坐海獅前往石島。大山子島離石島幾十裡而已,下午到達後,趙烈讓船沿海灣繞了一圈,讓李先生好好看看石島的地形,石島灣的北部較為平坦,一直延續到東南都是平地,適合建立軍營、宅院,西部沿岸平地後面隱隱是一座不高的山,西南是灣角,與東南的灣角相對,正是適合建立炮臺,封鎖進入石島灣的水道。石島灣只有西部臨海有一個小漁村。人煙稀少。

張環坐在村口的海岸邊看著這艘很大的海船在海灣裡兜來兜去,數艘小船在靠近村子的地方拿撐篙探來探去,這海灣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打上的魚也不值錢,所以人煙稀少,十七歲的張環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海船來到這裡,張環緊了緊破舊的衣服,站起身來看著一大兩小的船隻忙活,

“張環,來的是什麼人啊。”

張環回頭一看,只見藍三、於強小跑著來到身邊,兩人年紀與自己相仿,都是自小開始的玩伴,

“俺也不知道,來了好一會了,不知道忙活什麼。”

於是,三個精瘦的小子有滋有味的看著,在日漸蕭瑟的深秋裡,這也是一樂啊,村裡的男女老幼都出來看看熱鬧。

姜亮是石島墩的總旗,墩裡統共四名兵丁,按員額是十名兵丁,現在只餘四名中年大叔留守,姜亮年近三十,已是最年輕的了。此地倭奴不見多時,登萊全力支撐遼東,實在沒餘力經營別的地界,天啟初甚至一度廢止了靖海衛,不過,遼瀋後又重建靖海衛,此地海邊土地貧薄,產出不多,軍戶逃亡嚴重,一般大明衛城有五千到六千的軍戶,現下靖海衛也就兩千餘,還分了五個千戶所,真是人少、地多。

今日,海灣裡進來一個大海船,忙活了半天,姜亮帶了一個兵丁來到海邊,雖說不是倭寇肆虐的年代,可關係到自己小命,還是小心無大錯,姜亮決定探個究竟。

第一艘小船載了十幾名護衛上岸,第二艘趙烈,李先生等人上岸,姜亮看到上岸的是大明官兵,松了口氣,上前詢問,才知道新任千戶到來了。

趙烈、李先生、餘大寶等人離船登岸,剛一登岸,只見兩個穿著破破爛爛鴛鴦戰袍的兵丁跪拜見禮,

“千戶大人,小旗姜亮拜見。”

趙烈咧咧嘴,嘖,真是大明乞丐兵啊,還是我的部下,真是丟人啊。

“起來吧,你在哪裡當值啊。”

“大人,小人就在後邊不遠的墩臺。”姜亮用手指指身後不遠處的石島墩。

趙烈瞭望看看,只見一個四丈高的墩臺立於遠處灣角一個高崗上,沒有包磚,殘破不堪。

“姜亮,我問你,千戶所在那個位置。”

聽聲音年紀不大啊,姜亮抬頭偷瞄了一下千戶大人,雖是面目黝黑,身材高大,不過確實年輕,實在是太年輕了,姜亮心裡嘀咕著。口中卻急忙答道:“大人,千戶所在北面十餘里外的赤山。”

“嗯,姜亮,你還算是盡忠職守,好,回去當值吧。”

“遵命,大人。”姜亮領著老兵迴轉墩臺。

趙烈領著眾人在海岸轉了轉,只見石島沿岸亂石林立,真不虧石島之名。漁村的老小也在遠處觀看了半天,看了半天的風景。

一個時辰後,眾人回返海獅號,在船上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乘船離去,海獅號向西直奔靖海衛城。

靖海衛衛城週六裡,城高兩丈五尺,闊一丈五尺。衛城有四門,不過,早年抗倭時西門盡毀,沒有錢糧整修,堵塞了事。城內是十字街道,分通四門,衛指揮使衙門位於北門內北街上。

下午丑時初,趙烈、李先生與親衛從南城外碼頭登岸,南門兵丁看到五品武官及護衛沒敢留難,一行人順利進入衛城,南門幾個兵丁留給趙烈最深的印象是破爛的鴛鴦戰袍,以及在秋風中蕭瑟的瘦弱的身影。

衛城內店鋪不多,比較冷清,詢問後,眾人來到衛指揮使衙門外,只見官衙規模不小,不過形容破敗,大門紅色的漆面多處脫落,不過守門的四個家丁還算精壯,披掛齊整。一個親衛上前遞上拜帖,領頭的家丁看看拜帖,巡視了一下眾人,然後進入官衙通秉。

須臾,家丁回返,稱大人有請。

趙烈與李先生來到官廳,進入廳內,只見兩個五十來歲的軍將安坐於案後,當中一人身著三品武官的豹服,較為清瘦,正捻著稀疏的鬍鬚看著趙烈兩人,另一個身著四品武官虎服的較胖,脖子上肥肉山巒疊嶂。

趙烈按規矩跪拜與地,“新任靖海衛千戶趙烈拜見廖大人。”

正印指揮廖承用手虛扶,“趙千戶請起,”用手虛指胖佛陀,“這位是指揮同知吳海吳大人。”

趙烈又跪下見禮,吳海笑眯眯的拱手回禮。

趙烈上前把山東都司以及威海水師文書遞給廖承,廖承看看放在一邊,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任命文書,趙烈向前接過。

廖承笑呵呵的讓趙烈,李先生落座,寒暄是必不可少的。廖承也是這犯嘀咕,好好的威海大衙內不當,非得水改路,讓人詫異啊。廖承兩年前能當上靖海衛的正印指揮使就說明上層有人脈,雖說靖海衛幾乎是山東九個衛所裡最衰敗的位置,甚至不如有些衛所的千戶油水足,很多被調任靖海衛任同知,僉事的軍將,以各種稀奇古怪的藉口不來上任,不過,正印三品指揮使畢竟不同,油水不太足,當個階梯熬個資歷轉任,這可是個好地界,既不是讓人眼熱惦記的位置,也不是登州等交戰之地讓人火烤油煎。幾天前,登萊都司行文就到了,友人還帶了資訊,此人是威海水師指揮使趙海明的二子,此次旅順之戰斬殺十數個建奴,立有大功,升任千戶,家中在都司運作到靖海衛。

得到這些資訊後,廖承左右想不通,水師改衛所,還是如此殘破的一個衛所,所謀者何,如果有人說此人無所求,廖承得啐他一口,一個水師指揮做了這個決定無所求,你別把別人的腦袋想得如你般蠢笨,在廖承看來,就是趙海明的決定,至於趙烈嘛,他所立軍功都可能是趙海明的手腳,還殺傷十數個建奴,真當建奴是不動的靶子,我是衛指揮使,不是聽樂子的賤民。想不明白,廖承也不想了,只要不發生衝突就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番無營養的寒暄過後,李先生奉上承儀兩份,一份一百兩,一份五十兩,不少了,比登州,威海的承儀得翻個跟頭,兩位上官很是滿意,以為會來一個不曉事的衙內,這一看,趙烈也很上道嘛。

趙烈想宴請兩位上官,廖承一口拒絕了,言道一會還有要事,以後再說,吳海聽的一愣愣的,沒聽說一會有事啊。剛才,你還說讓我當值,你回去休息一下。不過,吳海是絕對不會發聲的,官場上沉默是金嘛。廖承是有些彆扭,要是普通千戶,對不起,今日這酒宴你必須請,還應該把指揮衙門的頭面人物都請去,這就是拜碼頭,以便混個臉熟,以後好辦事嘛。否則,你是否心中沒有上官,沒有同僚呢。不過,廖承對這位衙內捉摸不透,敬而遠之為上,日後再說。

趙烈邀了幾次,廖承堅辭,趙烈就沒有強求,告辭而去。廖承派了個叫霍谷山的指揮僉事陪同趙烈前往上任。

趙烈因為沒帶馬匹、馬車,決定還是走海陸,到石島後再到赤山鎮。

一日後,趙烈重返石島,等上岸後,在小漁村找到了唯一的牛車,還是沒有車廂的,好在路不長,李先生倒沒在意,只苦了李小姐和幾個丫鬟了。趙烈也可以差人到千戶所報信,讓千戶所派人來接,不過,一想來回的時間,還不如直接去了。

到千戶所的道路還是頗為寬闊的,肯定是當年建衛時,一併拓寬了的,不過,年久失修到處坑窪,太坑爹了,到最後,李先生等人,說什麼也不做牛車了,寧可步行。就這樣,眾人到達赤山鎮時,已是一個多時辰以後的事了。

千戶所所在城堡,周不過兩裡有餘,高兩丈,闊一丈,外有護城壕環繞,城有東西兩門,不過,城池破敗,唯一包磚的西城門樓包磚脫落,殘破不已。

進入城內,赤山鎮不大,房舍陳舊,來往的人一看就知大多是軍戶,衣衫襤褸是必須的,甚至有的沒穿鞋襪,只用破布裹腳。鎮內垃圾甚多,髒水遍地,氣味燻人。

北邊的官署門外無精打采的戳著四個兵丁,戰襖還算齊整,看著趙烈等人停在門前,餘大寶喊了一嗓子:“新任千戶趙大人到,快來迎接。”

領頭的總旗還算曉事,跪拜於地。一邊差人進去稟報。

須臾,裡面奔出兩個中年軍將,當先一國字臉的施禮:“下官祝英拜見霍大人、千戶大人。”另一個長臉的臉色蠟黃的施禮:“下官鄭益民拜見兩位大人。”

“祝大人鄭大人乃是副千戶,祝大人是代千戶。”同來的霍谷山一一介紹。

趙烈微笑還禮,“本官乃是新任千戶趙烈,望兩位大人多多幫襯。”嗯,這祝英也是個倒黴孩子,代理沒扶正啊。

祝英,鄭益民忙回禮:“大人客氣,下官敢不盡力。”寒暄完畢,眾人相續進入官署,官署內還算乾淨。

眾人先後落座,寒暄過後,李先生又與兩人見過,兩人也明白李先生是趙烈心腹,也是著意巴結,李先生久在官場遊走,駕輕就熟,雙方氣氛和諧,相談甚歡。

ps新人新書拜求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