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揚州之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揚州之行

揚州自隋唐始繁榮至今,凡千年矣,城郭幾經擴充還是容納不下近百萬人口,城外大量住宅紛亂的圍繞著碼頭建成,碼頭是揚州的血脈,是揚州繁榮的龍頭。棉帛、絲綢、糧食、鐵器、瓷器等物資每天川流不息的北上南下,帶給揚州繁榮興旺,也吸引著無數明人彙集於此。

李紳詩句: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既反映了揚州的繁華,也點出了原因,水運的昌盛是揚州繁盛數百年的因由,這就是大運河的功勞,它能讓一些千年的無名荒村逐漸成為繁盛的大城。

黃漢就是深深體會到運河的繁忙,在鎮江將貨物換成平底的漕運船進抵揚州近郊,船流擁堵,船行十分的緩慢,好不容易抵達港口,交了抄稅,黃漢帶人上岸尋了一家客棧,休息了半日,店家介紹的一個牙人就登門拜訪,此人名喚沈泰康,身形高廋,眼睛亂轉,一看極為油滑。

“揚州城,我是第一次來,我想知道揚州的幾大商家。你儘管道來。”黃漢不管此人油滑,反正已經見了底,沈泰康知道自己的軍將身份,不敢造次。

“大人,揚州大商首取幾大鹽商,盧家、胡家、王家、黃家、吳家、孟家,各個富可敵國,豪建莊院,養奴無數,揮金如土,”沈泰康說起揚州人物,口若懸河,馬上歪樓。

“咳咳,少要羅嗦,”黃漢打斷一下,“說說貨運各地的行商。”

“哦,鹽商裡就有大商家,我之所以說鹽商,就是因為大行商就在其中。。。。。。”沈泰康連喝了幾口茶才說明了。

原來,揚州鹽商吳家,孟家人脈不及前幾家,於是另闢蹊徑,組成船隊,利用雄厚資金貨販南北,在江南自己大肆辦店販賣糧食、瓷器、棉帛、絲綢等,在北方與當地豪族合股經營,倒也另外開闢出局面。相對來說,吳家更強一些。

“你能與孟家聯絡上嗎。”黃漢打斷沈泰康的喋喋不休。黃漢不與吳家聯絡是因為趙烈定下的調子,哪一行的頭家都是桀驁之輩,價格供貨方面苛刻不已,不如找尋次一家,反而比較容易接洽,這是趙烈交待的,黃漢無不遵從。

“當然,大人,只要您辦的是揚州城的事,我定會給您辦妥。”沈泰康拍著胸脯保證。吹得沒邊。“我識得孟家三掌櫃的張庭,不是一般熟識,我等。。。。。”眼看又是滔滔不絕之勢。

黃漢瘦長臉一抽搐,這個沈泰康也太過羅嗦,不耐的打斷沈泰康:“我欲今日與張庭敘談,你就與他說,北方有大客戶與孟家接洽。”

沈泰康點頭哈腰而去。

沈泰康也許吹噓的不少,不過,能搭上孟家的線倒是真的,一個時辰後,沈泰康回稟,約了張庭今晚在廣漢居飲宴。

此時,到宴飲不到一個時辰了。

廣漢居位於碼頭區,在黃漢看來規模不小,裝飾豪華,實際上在當地只是三流的酒莊,不過適合張庭這等人的身份,張庭與沈泰康家是遠親,不過,沈泰康太過油滑,與張庭辦過幾次事,手尾一般,張庭不是很滿意,此次,張庭本是不願來,沈泰康賭咒發誓,此次來人是北方軍將,來頭不小,既有貨物交接,還有大批貨品採買,張庭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走了這一遭。

當沈泰康引著黃漢進入二樓雅間時,張庭看到同沈泰康一同到來的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年青人,一時有點惱怒,不過久經歷練的張庭看到此人走路的姿態和身後四個帶刀護衛,心中一動,忙起身見禮。

“小可乃是孟家管事張庭,不知客官來此何事會辦。”張庭笑著拱手一揖,盡顯掌櫃的本色。

“好說,好說,本人也是我家老爺管事,來自山東。”黃漢笑著回禮。

張庭笑著不語,心道,信你才怪,有這般年輕的管事嘛。

沈泰康忙將兩人安置在酒桌旁,吩咐小二上菜,幾人熱絡的閒談,吃喝了一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黃漢直奔主題。

“張兄,我這裡急需一萬石糧食,五百匹棉布、炊具、熟鐵、棉花、針線,這裡是具體數目,花色,你這裡能否備全,並送往山東。”黃漢拿出具體賬目交於張庭。

張庭接過一看,心中暗驚,數目十分龐大,看數量粗估是最少數萬人的衣食,心道,此番沈青皮終於沒有哄騙與我,當真是一個大客戶。

“大人放心,所列物品我們孟家皆能備全,一定是不會耽誤大人的行程。”張庭笑容滿面的應答,他此時要做的就是留住這個大客戶。

“實不瞞張兄,我家大人乃是登州鎮靖海衛千戶,奉巡撫登萊武大人的命令安置數萬遼民,寒冬將臨,時間緊迫,萬不可耽擱。”黃漢仔細叮囑,趙大人的事可是不能耽擱。

“原來是千戶大人奉命安置災民,可敬可敬,大人放心,決不會有所拖延。”張庭笑容更甚,這就對啦,不然幾萬人的衣食住行採買太少見了,一般都是商家才是這般採買。

“另外,”黃漢眼看著沈泰康,欲言又止。

沈泰康識趣的起身出外,想是這位黃大人要同張庭談論如何上下其手,貪墨一些銀兩,此為常例,不足為奇,沈泰康經歷的多了,不足為奇,沈泰康麻利的下樓等待。

“張兄,我家大人是威海水師指揮趙海明大人的公子,我家大人有門路從倭國引進大批貨品,貨價比你們進價低的多。”黃漢提出要求,並遞上貨品賬目。“望我兩家可以長期的合作。”

“嗯?”張庭也以為黃漢要私下談談好處,誰知是這般因由,不由一愣,下意識的接過讀閱。大明海禁百餘年,凡能從倭國貿易漁利的要不是海商豪族,要不是背景深厚的勳貴,高官。

“嘶,”張庭深吸一口氣,太刀、摺扇、絲帛比自家從走私船的進價還少兩成有餘,他是根本沒想到海上奪船,他想到的是這位趙大人真是手段了得,在倭國也是人脈驚人。

“大人,這些物品不知現下有否。”張庭很是心動。

“都有,皆在停於鎮江的水師戰船上。”黃漢看看四周道。

“好,這些貨物我家全部吃下。敢問,今後,這貨品常有,還是。。。”張庭需要確立能否常有往來。

“嗯,常年都有。”黃漢給予了肯定答覆。

張庭悄聲的問道:“可有倭國銀銅。”這才是走私的大頭,大明銀銅緊缺,又以銀兩,銅錢為流通貨幣,所以銀荒,銅荒日烈。

黃漢略一沉吟,“這般物品要與我家大人面談。”

張庭滿口應了,這般大戶,家主肯定讓他見面細談,甚至將來擴大,家主定是要與對方親自商談。

兩人相談甚歡,酒宴盡歡而散。

當兩人微醺下樓拜別時,在沈泰康看來這是勝利完滿的會晤,把黃漢送到客棧,幸福的收下二十兩謝儀方才哼著小曲回家。

ps新人新書拜謝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