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章 激烈爭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章 激烈爭執

“趙大人,你看什麼時候將錢糧運抵此處,一眾軍兵和百姓都是嗷嗷待哺,事關多少人的性命。”朱大典一臉的正氣凜然,擺明一個憂國憂民的好上官。

“大人,趙烈先將十萬兩銀子交於兩位大人處置。”趙烈拱手道,“至於剩餘的銀兩,咳咳,還是等到朝廷的旨意頒佈之後不遲。”

不見兔子不撒鷹,趙烈沒看到實職前絕對不會將所有的銀兩奉上。

“那就太遲了,各處軍兵的糧餉獎賞還有百姓的接濟,等不及了。”朱大典搖頭道。

“趙某不是信不過兩位大人,只是信不過內閣諸公,只怕到時兩手空空。”趙烈也是大搖其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大人乃是登萊人士,就看到如此眾多的百姓忍飢挨餓,你心中何忍。”高起潛忍不住譏諷了一句,你不是一向標榜自家是世居登萊,還講什麼不忍離開家鄉,沽名釣譽之徒。

“我趙家自大難突至就開始在靖海衛和石島佈施米粥、衣物,從天啟年間到今日始,我趙家在登萊活人無數,此登萊人盡皆知”

趙烈冷眼看著高起潛,心道,我等活人無數時,你在幹些什麼勾心鬥角的狗屁勾當,還在此處人五人六,

“倒是眾多百姓繳納賦稅供養官員軍兵,大難來時竟然保全他們身家性命的一個全無,平叛後朝廷竟然拿不出賑濟的米糧,呵呵,不知道朝廷諸公於心何忍。”

一句話讓高起潛的臉上一白,轉又漲紅,“你,”

“兩位大人休要爭執,”朱大典急忙攔阻。心中大罵高起潛,你特麼搞清楚,這是誰有求於誰,當真釀成民亂軍變,你我如何了局。

“趙大人,只要你將錢糧用於登萊善後。本官想來內閣諸公和天子定然不會置之不理,褒功的旨意定然儘快下達。”

“下官年少無知,對內閣諸公一無所知,要說認識的大明官員中最讓某欽佩的就是張可大總兵、尤世祿總兵,再有就是悲天憫人的朱大人了,因此,下官不敢祈望內閣諸公儘快下達旨意,錢糧嘛只能依次運抵。”趙烈表情很遺憾。

話也說的很清楚,他可是不認識內閣諸人。對他們的操守全無一點信心,最主要的是趙烈對於一直對他很是警惕的崇禎帝全無信心。

說好的一切都得是這位爺點頭,如果他反悔,事情就會很麻煩。

三人為此激烈的爭執,甚至趙烈和高起潛數次臉紅脖子粗的,全靠朱大典從中和稀泥,這才沒有衝突起來,最後趙烈只是同意先奉上十萬兩銀子和五萬兩銀子的米糧。其他一步不讓了。

“看看他那個樣子,到底是不是大明臣屬。為國盡忠為皇上分憂為何如此之難。”看著趙烈離開的身影,高起潛大罵道。

趙烈的功勳成為登萊總鎮綽綽有餘,就是入五軍都督府也是無須多讓,但是朝廷和皇上一再的壓制提防,任誰也得心灰意冷啊,朱大典腹誹道。

“高大人。如今登州全城在其把控下,我等還待如何。”

當然明面上,朱大典絕不會得罪高起潛這位簡在帝心的紅人,能監軍此番平叛,足見高起潛在萬歲爺心中的份量。

“此獠其心可誅。竟然同朝廷和天子討要官職,真是自尋死路。”高起潛陰毒的看著院中正在整隊離開的趙烈護衛們。

“高大人,趙家控制了登州鎮城和水城,這就是登萊的根本,我等雖說統領三萬大軍,但是遼鎮同其一觸即潰,其他總兵麾下更是不值一提,如果激怒了趙家,再來一場登萊之變,先不說我等下場,只說朝廷還有沒有第二個三萬大軍。”朱大典正色道。

他心中大罵,到底是在宮牆內婦孺之間轉悠的,當真胸襟狹小。

高起潛聞言一鄂,隨之默然,他當然曉得根本不可能,遼東和宣府薊鎮建奴貝勒的肆虐加上山陝河南的民亂不息,已經耗盡了大明的錢糧和精兵,此番從遼鎮抽調這些戰兵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再次抽調,誰來固守寧遠山海,難道讓建奴一路直驅京畿嗎。

“趙烈所部戰力強悍,遼鎮精兵也不是敵手,如果再次討伐,本官估摸沒有十萬大軍不要想了。”朱大典面沉似水道。

尼瑪,你就曉得生事,你給我找出十萬兵來,你怎麼做誰還管你。

“如今朝廷哪裡有十萬精兵。”高起潛苦笑道,他就在內廷行走,如今朝廷窘迫到何等程度,萬歲爺如何左支右拙,他是一清二楚。

“如此就得綏靖,畢竟趙烈在攻打建奴,難道我等將其逼到建奴那裡不成。”朱大典一語驚人,逼迫過甚,誰曉得趙烈能做出什麼來,有孔有德這個例子誰敢說不可能。

“這不可能,趙烈殺了多少建奴的軍兵,建奴能收容他。”高起潛大搖其頭。

“呵呵,祖大壽殺了多少建奴軍兵,他是如何,孔有德、耿仲明殺了多少建奴軍兵。”朱大典悠悠道。

真是沒見識,沒有活路了,這些都是小事。

“這個。”高起潛真是無法反駁,祖大壽投降是坐實了的,如今他的子侄都在建奴一方,至於孔有德、耿仲明確有不敵官軍就投向金國的意圖,趙烈甚至將他們同建奴勾結的書信都奉上,甚至有一封皇太極給孔有德的信函,從他們的角度看的出皇太極相當的求賢若渴,對以往一切既往不咎。

“高大人此時倒是應當給皇上上書,好好講講登萊詳情,此處經過孔賊的敗壞,如今戰兵全毀米糧皆無,如不大加整飭,恐不能阻擋建奴蹈海而來。”朱大典提點他道。

“不能夠吧,建奴根本沒有水師,如何渡海而來。”高起潛搖頭道,文人就是思量過多。

“建奴沒有可以向朝鮮強徵水師,只要能將步軍運載過來足以了,如今登萊水師的小船能阻擋他們嗎,也就是威海水師還有二十多艘大船了。”朱大典看看這個高起潛,也不曉得萬歲看中這個蠢貨什麼,讓他監軍。

“嘶,”高起潛倒吸口氣,真是如此,只有百餘艘破敗不堪的小船的登萊水師怎麼阻止建奴,天津水師的戰船泰半也陷在此處,只有威海水師還有二十艘福船,如果建奴曉得,能否來攻,這真是不好說啊。

“看來這登萊得儘快安定下來,否則建奴得到訊息。。。。”高起潛想到這個可能臉色蒼白,據他所知,建奴不是沒有向朝鮮借用水師,但是朝鮮拒絕了。

只是朝鮮今時不如往日,李氏明顯在騎牆中立,真是說不準他到底什麼時候倒向建奴。

朱大典有淚奔的衝動,你個榆木腦袋終於曉得這裡的厲害了,真是不易,現下趙烈在此也許建奴還不敢操切,但是如果大明朝廷同趙烈衝突起來,再來一次登萊之亂,建奴恐怕不會放棄這次機會。

“不行,我的回去即刻向皇上呈報,”高起潛言道此處,一拍大腿,“唉,便宜趙烈了。”

他從心裡不願為趙烈升職助力,但是看來沒法子,如果皇上不點頭,拖宕日久,登萊軍兵百姓沒有糧餉安撫大亂起來,趙烈再因此有什麼動作,他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嗯,本官也得向內閣遞摺子,將事情一一呈報,如果內閣不允許,本官只能辭官返鄉。”朱大典無奈嘆道。

此事成不成,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如果內閣不允,他自問沒有收拾登萊爛攤子的能力,還是交給陳應元吧,他辭官歸鄉避避為上。

因為如果朝廷不許,他懷疑趙烈不會屈服,這樣,官軍和趙烈部下就有即刻開戰的可能,戰火重燃,最後無論朝廷勝負,朝廷都會將安撫不利的帽子扣在他身上,畢竟局面糜爛如斯得有個替罪羊吧,他最合適了。

三日後,趙烈就將十萬兩銀子送抵巡撫官署,朱大典大喜,他急忙先向來援的軍兵下發了五萬兩的賞銀,雖說還是差的不少,但是畢竟安撫了一眾軍兵的心情。

再將五萬兩銀子發給登萊各個衛所,雖說只能是一個多月的糧餉,但是畢竟讓很多的衛所軍兵安定下來,有盼頭了啊,其實中國的百姓是最安於現狀的了,如果他們也有了反的念頭,那絕對是出了大問題。

五日後,價值五萬兩銀子的米糧運抵登萊,朱大典同時主持在登州、黃縣、平度等處佈施米粥,給流民一點活下去的指望,以待平息民間的星火。

做了這些事宜後,朱大典和高起潛總算是鬆口氣,登州緊迫的局面為之緩解。

當然,他們也沒忘了趙烈的軍兵仍然控制水城和鎮城,朱大典派出昌平總兵楊御藩押送一千餘名叛軍俘虜以及孔有德、耿仲明、王子登的首級以及李九成父子倆迴轉京師,向皇帝陛下獻俘是必須的。

同時他們也派快馬飛報京師,將登州的局面細細描述一番,向內閣和天子報捷,也是報憂,請內閣和天子定奪,其實就是訴苦,如果朝廷不儘快定奪,登州的日子沒法過了。(未完待續。)

ps:  拜求訂閱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