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巡視北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二章 巡視北華

李績號航行了二十餘天來到方茂港,李績號是在四艘巡海船的護航下來到方茂的,這一路最大的敵手幕府水師已經沉屍海底,這個小小的船隊已經是無敵的存在,安全無虞。

趙烈站在李績號的甲板上俯視整個的方茂港時,不禁感到滄海桑田風雲變,如今這裡再也沒有當年小漁村的印記,如果不是海灣依舊,真是給人不知身在何地的感觸。

四個巨大的炮臺威嚴的看護著海灣,海灣裡海船漁船穿梭,碼頭上很多人忙碌著,紛亂而喧囂,沿著緩坡到處是二三層的宅院,這裡讓趙烈彷彿到了石島的節奏,熟悉的很。

踏上軍港時,趙達先到岸上接洽,值守的水師軍將嚇了一跳,這是破虜軍的大帥登臨方茂好嘛,而且他是毫無準備,急忙派人通秉方茂的鎮守顧大人,而他則是急命鎮守方茂碼頭的五百備兵緊急出動,將軍港圍攏起來。

三百名護衛先行登岸,將四周控制起來,趙烈在餘大寶等人簇擁下登上故地。

當趙烈等人步出軍港水師大營時,顧五嶽帶著滕海等人急忙趕到。

“大人恕罪,恕罪,”顧五嶽滿頭是汗,如今正值盛夏,在跑動起來當然滿身是汗,“大人怎的不通曉一聲,我等也好迎候。”

“哈哈,故地重遊而已,就不要興師動眾了。趙烈一擺手,繼續前行。

眾人急忙將趙烈護佑在其中,向鎮守府步去。

看到一路上繁華的街市以及衣著體面的來往人群,自豪之情自心中生,這就是他趙烈創造的新世界,要曉得如果不是他,這裡將是倭人的天下,成為倭國的糧倉,同時也是倭人疏散流民的所在,地狹人稠的倭國沒有後世的北海道,人多地少的矛盾該是早就爆了。

如今此處是漢人的治下。街市商鋪到處是漢字,來往的人群是漢裝,說的是漢話,而那一世他來到小樽時。這裡是倭人倭言倭國治下,到處都是是似而非的片假名。

趙烈貪婪的看著大道兩側的景色,顯得很是高興。

看到趙烈心情如此好,作為東道兼屬下的顧五嶽一一點評了這裡的風土人情。

趙烈一指一群很明顯的阿努伊人穿戴的人問道,“這裡的阿努伊人現下可是習的漢話。”

“遵照大人的訓示。此地的阿努伊人同和人如果家中的孩子不識漢字不能講漢話,家裡的田畝都要被收回,甚至被圈禁在集中營,直到習得漢話,因此,這裡的阿努伊人倭人的子女習得漢話,只是他們的成人雖說能講幾句,但是大多識得不多,會寫的更是幾乎沒有。

顧五嶽一一解釋道,說來尷尬。雖說鎮守府幾番下令,但是這些阿努伊人和倭人的成人真是蠢笨,漢話對他們猶如天書,太過困難了些,能流利講出來的寥寥無幾。

“哈哈哈,很好了,我們只要從娃娃抓起,一代以後,恐怕他們漢話會說的很溜,他們的語言會說的磕磕絆絆。不急。”趙烈一擺手,哈哈一笑,這個後世多了去了,語言文化同化的威力會摧毀一切阻礙。

“此地的倭人我怎麼沒看到。”餘大寶瞪著牛眼使勁看看。他雖說像個高塔,可以看出很遠,但是他還是沒有看到倭人的蹤影。

“方茂很少,在華北也不多,主要在華南平原的新渾河一帶,道南的投降倭人大半都安置在那裡耕種。”顧五嶽笑道。這裡的倭人就是幾十個,稀有啊,餘大寶怎麼一眼看到。

“怪不得俺怎麼看也看不到,哈哈哈,原來都是在新渾河,俺還想有倭人的地方還是得多看顧一些,畢竟他們同大人可是有深仇的。”餘大寶打了個哈哈道。

“大寶這是長進了啊,到了一地先看有沒有危險。”顧五嶽大笑。

“咳咳,你也不看看俺餘大寶如今可是大人的親將,事事以大人為重,你曉得不。餘大寶臉一板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烈對他們胡侃打屁視若不見,都是老兄弟了,沒個正行。

“顧五嶽將你手裡瑣事先交給你的副手,你同本將前往華都一行,有緊要的事宜同你和萬基商議。”趙烈正容道。

“屬下遵命。”顧五嶽急忙拱手道。

趙烈一行在方茂等候了兩天,待顧五嶽交代好手裡的事宜,他們一同踏上了前往華都的道路。

如今是盛夏,莊稼已經長了大半,到處是玉米地和番薯苗,整個大地綠瑩瑩的,讓人看上去心曠神怡。

一路上顧五嶽將路上每一處是哪個縣治管轄,這個地方的莊稼是以玉米為主還是以番薯為主,還是以後來引入的稻米為主,顧五嶽都是如數家珍的一一介紹,顯是事無巨細都是在他心裡裝著,儼然大管家的模樣。

趙烈對此極為滿意,看來後繼有人了。

離著華都還有十里,萬基、白士第等帶著一眾官吏早已等候多時,這是北華大成後,大人第一次踏上北華的地界,雖說萬基對北華的進展很是滿意,但是一切要以大人的看法為準,因此萬基不敢大意早早迎候,如果不是趙烈不允,他早就沿著官道迎候趙烈去了。

萬基等人大禮參拜後,趙烈對一眾屬下一一安撫勉力,最後在眾人陪同下來到政務廳官署內。

晚上的接風宴自不必提,趙烈雖說礙於情面都是同敬酒的屬下碰了杯子,其實就是沾沾唇罷了,也就是三分酒意。

夜晚官署內的燭火久久不息。

“北華去歲稅賦總額是一百二十萬四千七百銀元,其中商稅是七十九萬一千七百餘銀元,田畝稅賦是四十一萬三千餘銀元,而北華官署水步軍支出是三十七萬九千銀元,剩餘八十二萬八千餘銀元,從去歲起,實際上北華不但有了盈餘,而且是大大的盈餘,”萬基洪亮的聲音迴響在大廳內,聲音裡透著自豪驕傲。

“只是這裡移民的支出就達五十八萬七千銀元,包括衣物、米糧、種子、工具、牛馬等等,不過如今近三十萬的登萊難民已經開墾出萬畝耕田,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剩餘的十餘萬難民也會在今年進入華北和華南,不過剩餘的田畝稍稍偏遠,明年才能安置完畢。”

說道此處,萬基的語調低了一點,但可是一個來回,北華還是沒擺脫石島和濟州的援助,這讓他也是有些無奈和沒底氣。

“好,不錯的成績,”趙烈撫掌笑道,“在這片可說一無所有的地界,六年來建立了我等明人的城鎮農莊,數十萬明人安居樂業,你等的勞作沒有白費,本將會為你等記下功。”

萬基、顧五嶽、白士第都是急忙的起身拜謝,心中也是激動不已,五年的辛苦換來大人的如此嘉獎值了。

“白士第,說說北華勸業銀行的事宜吧。”趙烈點了白士第的將,這也是趙烈極為關注的事宜。

“秉大人,至去年年底,北華勸業銀行已經在整個北華縣設立了分行,存金銀,金元,銀元,銅元,去歲的收益二十三萬餘銀元,百姓存銀眾多,放貸出去的銀錢更多,如今的收益可是年年遞增,甚至去年比前年翻倍增長,當然大部分的收益被萬大人拿去填補移民的大窟窿了,不過都是有記賬往來的,在四年後政務司會每年還款。”

白士第口齒伶俐的將事情一一交代。

萬基不滿的哼了一聲,對於白士第的倒打一耙很是不滿,對於白士第的吝嗇更是不滿,如果不是趙烈的將令,恐怕這個吝嗇的白士第不會拿出一個銅元來增援政務司。

當然他倒也不是真的對白士第有多大的怨念,只是同這個老摳借款真是太費神,每次在還款時限和年息上都要磨上好久,因此萬基也是小小的洩一下。

趙烈不管這個,這是好事,畢竟各有職責,沒有對錯,只有各自的堅持罷了。

“大人,介於北華的華西收復不久,那裡的倭人還時有動亂,因此馬全福總鎮如今率領主力就駐紮在華西和華南,因此關於北華水步軍的構成可否由屬下和五嶽一同講講。”萬基問道。

趙烈點點頭,示意他們接著說下去,趙烈此時心情真是很爽,眼看著北華這個大包袱馬上就要回哺石島了,誰不興奮。

“北華鎮如今有戰兵一個騎兵千總,三個戰兵千總,備軍八千,從登萊難民中挑選的備兵七千已經成軍,”說的此處萬基停了一下,“只是這七千兵還都沒有見過血,因此如果同建奴交陣恐怕。。。”

趙大人此行不會僅僅看看北華現狀這麼簡單,很大的可能是要整合北華的戰兵,準備大戰了,因此對北華軍的情形,萬基不敢隱瞞。

“嗯,不錯,如今北華軍濟州軍就是我登萊的底牌,朝廷和建奴對登萊我軍的人數一清二楚,如今戰兵四千,備軍近三萬人,其中備軍為了迷惑朝廷,雖說整備完畢,除了靖海衛的三千餘備軍外,都沒有披甲,因此北華濟州精銳一萬餘人就是一把暗中的利刃,到了它出鞘的時候,本將就是要他一劍封喉,你們曉得嗎。”

趙烈說出了自己的籌劃。

眾人驚喜的相互看看,以往趙大人從沒有說的這麼明確,如今一語道破,敵人不但有建奴,還有大明朝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