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末蒼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章 千年恩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章 千年恩怨

"" ="('')" ="()">

兵甲的事情落實之後,雙方又談了恢復海貿的事宜,既然幕府已經戰敗,大明商人恢復海貿是必須的,但是關於尼德蘭人的倭國幕府的臂助之一,幕府真是不想放棄,他們還是想為尼德蘭人爭取到倭國海貿的機會。請大家搜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趙大人,尼德蘭人每年從我國購入金銀棉帛,帶來大筒具足等物件,對倭國也是頗為緊要的,趙大人能否恩准尼德蘭人到我國海貿。”

酒井忠世恭敬的鞠躬請求道。

“這個尼德蘭人是我大明的死敵,以往十年不斷襲擾我大明的南部海疆,造成我大明百餘艘戰艦數千人的死亡,你說我都能放過他們嗎。”

趙烈臉上還是面帶著笑容的,但是酒井忠世卻是在卻是在他眼裡看到了一縷寒光。

得,同趙烈打了幾回交道的酒井忠世曉得看到這個明軍總大將這個表情那這事就沒戲了。

尼德蘭人的事情就此為止,接下來雙方商談了第一批一萬倭國女子的啟運地點和時間,至此這個還算和諧的會商結束了。

酒井忠世、土井利勝此行算是完成了他們的使命,雖說是花了大筆的錢糧,但是幕府常備不再是裸奔了不是嗎。

當然這筆多出來的款項,還得前去籌措,十五萬銀小判不是個小數目,但是還是有大名和商人願意出這筆錢,一個是向大將軍表示孝敬,一個是也想從大將軍手中奪取一些機會。

因為大將軍幕府管轄有二十餘個大小金銀礦山,多地震的日本金銀礦山真是不少,德川幕府建立後當然不會把這些財源留在大名手中,難道讓他們彙集財力倒幕不成。

德川幕府將大部分的金銀礦山都開闢成幕府的直領,雖說最大的左渡島礦山被明人奪去,但是留下的金銀礦山還是極為的可觀。

如果是急用金銀,可加派人手破壞性開採,雖說極大的縮短了礦山的年限,總得來看是極為不合理的,但是此時誰還顧得上這個。破壞性開採是必須的了。

因此大名們和商人也是不怕借給幕府金銀,只是這裡肯定會有些交易的存在。

短短十天後,十五萬銀小判的款項被送到了鐮倉,如今趙烈的大本營。

至此,破虜軍遠征倭國大勝結束,此行斬殺倭**兵三萬餘人,俘獲一萬餘人。將相模國、武藏國、上野國、下野國、常陸國、甲斐國、以及東北的奧羽、北方的越前國、越後國、信濃國、美濃國的部分地方幾乎化為白地。

給倭國造成了極大的財產和人員的損失。

破虜軍圍困倭國大將軍的鎮城江戶數月,迫使倭國大將軍德川家光賠款千萬銀小判。並屈辱的奉上了降順表求和。

同時三十年的賠款也讓倭國幾十年翻不過身來,也能讓破虜軍的實力膨脹起來,趙烈也能騰出手來好好處置大明紛亂的事物,為將來虛弱的中原輸血。

可以說此戰完成了趙烈預定的全部目的,破虜軍在破虜軍水師大小近二百艘戰船運載下,返回濟州,從這裡,破虜軍主力要分拆。

如今破虜軍樹大招風,趙烈有理由相信朝廷和建奴如今的耳目在緊緊盯著破虜軍。因此不將所有的實力暴露出去,是必須的。

破虜軍是勝利歸航了,但是留給倭國的是遍地哀鴻一地雞毛。

這種痛苦持續千年,從這裡以後只要提到破虜軍,就是獸軍的代名詞,他們在相模武藏、上野、下野等地燒殺搶掠的罪行流傳千古。

當然他們也將恐懼深深植入倭人心中,代表的就是橫濱、血坡、血寺之殺。動輒一個不留的殘殺或是迫使倭人自相殘殺,破虜軍將殺字永遠的放置在倭人心裡。

同時也是變相的留下了破虜軍無敵的威名,這個無敵的牌位一放也是千年。

雖說破虜軍沒有在倭國留下****的罪行,但是搶掠了近二十萬倭國女子,造成的民族傷痛也是刻骨銘心的,畢竟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是對其尊嚴的最大挑釁和侮辱。

這所有的痛苦夾雜在一起。讓倭國同西邊的那個華夏的關係始終無法和睦。

雖說礙於破虜軍以及後來帝國的威名,倭國人不敢明面說什麼,但是背地裡的各種惡毒的咒罵到處都是,甚至專門出現了辱罵破虜軍的詞句。

不過這都是在暗地裡嘛,到了數百年後,世界進入共和時代,成為一個大的地球村。此時延續數百年的已經是君主立憲政體的帝國依然強盛,倭國也已經是君主立憲制政體,兩國的關係還是極為的惡劣。

倭人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在世界上所有的國際組織抱怨,明人曾所做的燒殺搶掠、勒索錢糧、掠奪婦女等罪行。

如果說只是這些行為的話他們的抱怨有些勉強,畢竟古代史上近代史上燒殺搶掠的國家民族多了去了。

就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將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屠殺殆盡,十成中去了九成,剩餘的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同印第安女人的混血居多。

而英格蘭人和法國人在北美幾乎滅絕了印第安人,在澳洲滅絕土著人,在非洲也是如此,因此這種種族滅絕的大屠殺真是屢見不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麼為什麼倭人如此憤恨呢,這個解釋不清啊。

倭人之所以如此憤恨是因為這幾點,

第一,明人攻伐倭人時,倭人已經擁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國家民族形態,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甚至有了自己的較為優美的詩歌典籍,當然你可以說他們的文字是山寨漢人的,倭人也有自家的天子和國家統治機構,也就是幕府。

這樣倭人也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民族意識,對外來者的攻擊燒殺極為的痛恨,這裡從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無數唾罵明人獸兵和明人總大將趙烈的詩詞籍裡就可以看的出來。

這樣的記載就能永遠的流傳下去,也將仇恨厭惡和恐懼流傳了下來,簡直是時代根深蒂固的保留成民族的記憶。

當然相似的就是朝鮮人對倭人入侵的記載和流傳下來的仇恨和厭惡,直到千百年後,兩國之間也是厭惡居多。

相反的就是印第安人和其他地區的土著人由於沒有形成自家的文字語言或是組織形態,只能口口相傳這種憤怒和憎恨,但是並沒有有力的文字證據流傳下來,甚至最後他們要使用敵人的語言記錄,簡直是最大的悲哀。

第二,當時結束倭國的戰國時代沒多久,倭國形成了特殊的武士制度,也保有較強的戰力,例證就是文祿慶長之戰,倭國大軍同朝鮮和明朝在朝鮮相持數年不落下風,因此整個國內都是自視極高,民族主義初成的時候,突然被明人打入塵埃,這種落差讓人痛側心扉。

第三,就是以後的數百年間,漢人利用賠款壓制倭國,又分化倭人的統治,將左渡島、一岐島等各處掠奪過去,同時將九州同日本分隔開來,成為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國家,九州天主,將日本從北西南三面圍困起來,同亞洲大陸隔離開來。

同時不斷插手倭國的內政,扶植各地大名讓日本出於分裂和內鬥中不可自拔,直到幾百年後,倭國才重歸一統,但是失去的太多良機,倭國較漢人落後太多,就是漢人的跟班朝鮮的生活也是不如。

這種失去國土,陷入內戰的哀痛影響了整個倭國以及數百年間無數的倭人。

第四,漢人從來沒有象西方人那樣正式對殖民行為道歉。

因為漢人認為他們沒有有計劃的滅絕倭人,也沒有在倭國境內殖民,他們的行徑同西方人有意識有目的滅絕印第安人決然不同。

再者在這次倭人所謂的寬永大劫難之前百餘年,是倭人不斷襲擾大明的海疆,姦淫擄掠無惡不作,殺傷數十萬明人,接著文祿慶長之戰,是倭人主動侵略朝鮮,其罪囚豐臣秀吉更是喊出了佔據朝鮮窺伺大明的狂妄口號,大明被迫派軍反擊,死傷數萬人耗費了數百萬兩銀子後才擊敗倭人,這間接造成了明王朝的財政崩潰,無力對抗北部和東北部的北虜和建奴,也無力賑濟災民,民亂處處,間接造成了千萬明人的死亡,這筆血債如何算。

如果不是武神趙烈扭轉乾坤力挽狂瀾,漢人就要步入萬劫不復之險境。

而趙烈的反擊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是對倭人燒殺搶掠的復仇罷了,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好註釋,如果道歉,豈不是對武神趙烈和數萬遠征軍的褻瀆,這絕不可能。

用武神趙烈流傳千古的話講,彼之仇寇、我之英雄,如此而已。

因此中朝和倭國糾纏千年,恩怨無休止,倭國甚至在血寺之戰所在地建立了大屠殺紀念館,一個是紀念被逼著相互殘殺喪生的萬餘倭人,再者也是收錄了明人燒殺搶掠的一些所謂證據。

三家如此糾纏不休,世界上其他國家為了本國的利益,都是採取了中立,當然由於帝國的強盛,站在帝國一邊說話的國家當然比倭國多的多,但是倭國也有一直同帝國爭奪世界領導權的米國的支援,因此在國際上這三家也是爭吵不斷,互相拆臺。

可見寬永之徵對後世的深刻影響,可以說影響了東亞數百年。(未完待續。)

ps:  拜求訂閱,謝謝

hp:..bkhlnex.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