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獸

金州來了兩名年輕人,登門拜訪林如海。

新學來自於福建,原本是民間大賢所提,但不被正道接受,加上大賢的離世,如此應該消亡才是。

偏偏福建的新學不同,沒有如歷史的野學那般的下場,反而逐漸被許多人接受。

因為福建的新學,順應人心的需求。

明周兩朝的嚴政,三百餘年下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已到了不少人訴求寬鬆的地步,呈大勢所趨之態。

雖然如此,當新學真的在金州生根發芽,成為了金江鎮的官學,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對於新學在民間的蔓延,正道人士中有不滿者,有支持者,有視而不見者,有中立者。

總體上,因為道學的正統和地位,所以對新學沒有採取過多的制止,可新學真的登堂入室的時候,很多人就無法接受了。

陳也俊,衛若蘭,一位勳貴子弟,一位官宦子弟,受長輩所託,見一見金州傳播新學的奠基者。

“今流亡滿道,骴骼盈野。陰風慘鬼燐之青,嘯聚伏林莽之綠。且有闔門投繯者.有全村泥門逃者,有一日而溺河數百者,有食雁失、蠶失者,有食荊子、蒺梨者,有食土石者,有如鬼形而呻吟者,有僵僕於道而不能言者,……有集數千數百人於城隅周道而揭竿者。”

林如海看完書信,久久無言。

信中形容的不再是陝西,而是河南。

多少年了,老天爺彷彿在懲罰世人,年年災禍不止,似乎大有清洗人間的意味。

大周國土富庶,人口億兆,可任多大的體量,也經不起數十年如一日的天災。

“聽說國內有賢者,把天災歸咎於新學的出世?”

林如海收起信件,向兩位晚輩露出溫和的笑容,消除他們身上的緊張。

“的確。”

陳也俊肯定道。

“你們對此言怎麼看。”

林如海考教道。

陳也俊是朝廷工部侍郎家的兒子,衛若蘭是京城勳貴,史府的未來女婿。

衛若蘭為人警惕,陳也俊一身是膽。

以前賈府權大的時候,因為賈府放印子錢,利滾利導致無數人家破人亡,陳也俊都敢出頭指責,可見其風骨。

也因為得罪了賈府,陳也俊在京城待不下去,連科舉一道也無法參加,回去了松江華亭老家。

但是陳也俊不但沒有消沉,反而名聲鵲起。

“天無道,人心茫。”

林如海怔了怔,此後生鋒芒畢露,委實讓人驚歎。

國內的天災源源不斷,六七十年前已開始,正好也是新學出現的時候,有人如此聯絡兩者,確實能迷惑不少人。

根子上,人們太過渺小,面對天災的無能為力,讓人們只能從虛空中尋求道義。

陳也俊六個字就道出了根本,可見其對人心的瞭然。

看著眼前的陳也俊,林如海興起了愛才的念頭,此人要是自己的弟子就好了。

如果自家的姑娘……

林如海搖了搖頭,打消了這個想法。

此人能見人心,卻沒有因此流於俗套,反而保持清明,恪守內心,其品性委實厲害。

衛若蘭面色不變,臉上絲毫沒有因為同伴受到誇讚,自己被冷落,而產生嫉妒之心。

他反而希望如此,一切都讓陳也俊出頭。

林如海雖只初見其人,卻瞭然於心,知道對方的身份,不願意摻和其中。

史家老二對皇上有匡扶之功,史家老大對將軍有扶持之功。

作為史府的女婿,衛若蘭不願意表態,以免影響自己未來的利益,才是人之常情。

無論哪一邊倒下,也不影響史府。

四大家族。

如今倒是史府地位超然,不受時局之困。

賈府因為和平遼侯的關係,反而無法走近,並且要保持距離,不然朝廷容不得賈府,另外一家的王府,暗中支援平遼侯。

四大家族再也不是一條心,各有各的立場。

而所有的一切。

林如海內心闇然。

國內的流民軍死灰復燃,更有不可制之勢,半個中國都亂了,形勢已經失去了朝廷的掌控。

其蔓延之速度,令所有人都動容。

大周難道要亡了?

從來沒有過的念頭,湧上了不少人的心頭。

很多人茫然,很多人無法相信,也有很多人在試著挽救。

陳也俊知道指望不上衛若蘭,也不懼生死,直截了當的求問林如海,“金江鎮是否會造反?”

朝廷要抽調登來新軍,抽調遼西軍,抽調三大營平叛。

現在的流民軍打敗了數次官兵,國內官兵已膽寒,不敢試流民軍鋒芒。

朝廷能指望的,只有忠順王了。

但是忠順王不敢動,朝廷也不敢讓忠順王動。

金江軍水師強大,有渡海襲擊的能力,要是有個萬一,平遼侯膽大妄為趁勢作亂。

那兵力空虛的京畿,如何防得住平遼侯。

進退兩難。

林如海搖了搖頭。

有否決的意思,也有為偌大的朝廷,陷入無能為力之局,竟然使人來問他,因此升起的嘆息。

“公。”

陳也俊突然跪拜在地,大拜。

“林公世代承受國恩,此大廈將傾之時,望公深明大義,為後人做出表率。”

“快快請起。”

林如海連忙上前攙扶起陳也俊。

“公不答應,恕晚輩不起。”

陳也俊哭道。

為了國家安危,他願意長跪,行如此無力之舉。

觸動萬分,一旁的衛若蘭嘴角動了動,最後還是忍住,感到臉熱而低下頭。

“我答應你,必去勸平遼侯。”

林如海長嘆道。

……

唐清安收到了第四鎮的急報,還未等翻閱,就聽到文書告知,林支使求見。

“請林公進來。”

不久。

林如海見到將軍,臉色帶著喜色,未等唐清安開口,就提前恭喜將軍。

“喜從何來?”

唐清安笑道。

“喜從國內而來。”

“國內災情已亂,朝廷失去秩序,數萬精兵即將不日離開登來,屆時我金江軍可趁機一舉擊潰京畿,直入京城,天下唾手可得也。”

聽完林如海的話,唐清安不以為意。

這不是林如海的性子。

“林公,你我相交多年,何事不可直言?”

林如海臉上的喜色收起,整理了衣冠,長拜而下,一身的嚴肅。

見狀。

唐清安起身繞過桉臺,徑直上前扶起林如海。

被將軍攙起,林如海抬頭,一臉的忠厚謙和,猶如謙謙君子,溫潤似玉。

“請坐。”

唐清安拉著林如海在太師椅坐下,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坐在林如海身側,盡顯關心之色。

林如海不在掩飾,手掌撫須,身向將軍。

“我非將軍舊臣,如今卻長隨將軍左右,言聽計從,備受寵幸,以我薄才,而授我支使之位。”

話語一轉,林如海正色。

“以我文才地位,足可交四方之友,公務之餘卻從無私交者,無非報將軍之恩也。”

“林公如何妄自菲薄?”

唐清安安撫林如海,知道林如海必定有重要的事情勸自己,才如此之態。

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

林如海就是金州的無價之寶。

金江鎮不是獨善之地,草原遭災,國內遭災,奴兒干也遭災,遼東同樣遭災。

而金江鎮卻能反其道而行,今年又是豐收之年。

是的。

很多田畝遭災了,但是靠著無數的水利,加上對遼東,遼河套,奴兒干境內平原各地的開墾。

金江鎮的田畝數量已經達到了讓所有人興奮的地步,根據最新的丈量,今年的大豆,蔬菜,麻棉,蜀黍,水稻,玉米等田畝數量,加上桑田等,合計有望超過三千餘萬畝,每戶平均四十畝地。

還有官府的排程,加上海貿等等諸事的繁榮。

金江鎮有了對抗天災的底氣。

這份巨大的功勞,其中就有林如海的,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朝坐上客,它年階下囚。”

林如海感嘆一聲。

當年在揚州被皇上下旨抄家流放,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間之事誰人難料。

“將軍,有時候機遇也是危機啊。”

唐清安終於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也瞭解了為何他有此嘆。

天子之位,能讓人迷失理智。

林如海想要勸戒自己不要去攻打京畿,先不提林如海的本意到底是偏向誰,他勸說的物件換成一般人,大多都會惱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上這種事情很多,林如海擔心他的勸解,會觸怒平遼侯,再次淪為階下囚。

“林公有何高見?”

唐清安並沒有太過生氣。

到了今時今日,他已經是有進無退之地。

進則九五之尊,退則家破人亡。

別說東方,哪怕是當下的西方,王權之爭不會有憐憫,斬盡殺絕更是常態。

唐清安知道這進一步的艱難,加上他又不希望打破“瓷器”,因此沒有急躁。

林如海內心松了口氣。

“破京畿易,得天下難,將軍如果趁機起事,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援,非二十年之功難平。”

其實以林如海之見,只怕二十年也難平。

將軍如果背上弒君的名義,天下人所不齒,加上金州的新學,哪怕將軍打下一地,也會人心不服。

當然,以金江軍之威,加上國內的困局,將軍有六成之機。

但是林如海知道,一個橫屍遍地的山河,不是將軍所希望的,他更是不願意。

“將軍還需要養望。”

林如海建議道。

將軍一直走的很穩,林如海希望將軍繼續按步就班,等到了真正的天時,人心思定,天下方唾手可得。

“讓忠順王和流民軍互相廝殺,我們漁翁得利,最後順應民心解救萬民於水火,方是萬世之根矣。”

“善。”

唐清安撫掌而笑。

……

過了幾日。

整個金州的頭頭腦腦,齊聚大廳,共議大事。

左支使林如海,右支使顧道初,朱文判官,鄧章推官,烏良營田。

吏,戶,工,刑四科主官張達基,王昊,蔡文,鄧章。

海外司司長鄭國良,兵備司主官陳恆,巡道司主官戴國偉。

左司馬謝友成,右司馬陶傑,衙推烏順。

軍情司主官賈鑑。

眾人圍繞長桌而坐,正前方是一張大輿圖,上面標示了幾處藩鎮的示意圖。

年輕的薛蝌從奴兒干,以優的考核評語,調回了節度府,哪怕是打壓他的第二鎮也無話可說,稽查使王宣認可了他的能力。

三年一大考,能獲得優的稽核結果,王宣並沒有出手更改評語。

此次有他主次會議,是提拔重用的前兆。

金江鎮的富強,是眾多人才之功,對於人才,唐清安向來不問出身,只要有功績,必定給予重報。

此舉才是上位者的素養。

不論其他人如何思量,甚至有人認為是他對王子騰的回報等等,唐清安沒有理會。

“第一鎮主力留在歸化城,面對的是無糧的牧民,受糧食之困,劉節制調節東部蒙古出糧。”

“第二鎮因為入侵了載寧平原,和朝鮮軍發生了衝突,對方一觸即潰,雖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惡了漢城兩班,除了找武節制討要說法,也派了人來金州。”

“第三鎮因為三年的修生養息之策,如今到了收尾階段,已開始強化操練,收攏軍心,需要時日方能恢復戰力。”

娶了媳婦,生了孩子,老婆孩子熱炕頭,美好的生活,很多老兵捨不得離開。

又不是金江鎮存亡之刻,不少的老兵沒了動力。

薛蝌語氣變重。

“第四鎮的九千聯軍在日本國內大敗,形勢危急,九州發生了民變,第四鎮詢問是出兵日本國內,還是出兵九州?”

四大軍鎮的攤子鋪開,各自都在擴張,許多問題積累下來,到了今日爆發。

也不算是今日爆發,只是把最近的大難題,都匯聚起來,讓大老們商議最終的決策。

第一鎮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放不放權給劉承敏。

如果劉承敏說服東部蒙古成功,加上解救漠南蒙古之功,他在草原的威望將達到超前的高度。

眾人各自都私下向將軍表露過擔憂,最終的決定還是將軍。

唐清安一言不發。

劉承敏的問題,並不是新問題。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領軍在外的統帥,他的能力越高,戰功就越大,威望同樣將會變高,獲得下面人的服氣。

人心的難控,誰也無法保證。

但是唐清安並不是很擔心,除了相信兩人的兄弟之情,更對自己的威望同樣有信心。

金江鎮是他親手建立,加上對軍鎮的控制,鎮使和稽查使兩職,就是對節制使的制衡。

有風險,但可控。

唐清安當眾說道,由劉承敏放手施為,為金江鎮拿下一個穩固的蒙古。

勢弱的右翼蒙古必須扶持,不能任由左翼蒙古吞併,那才是埋下巨大的隱患,而金江鎮無糧千里運去右翼蒙古,只有靠劉承敏自己的手段。

眾人見狀,沒有人在出面反對。

“第二鎮關於朝鮮的問題,由唐晏乾做使者,帶領使團親往朝鮮,面見朝鮮國主。”

唐清安如此說道。

吃下來的地盤,他是不會讓出去的,否則對不起前線血勇奮戰的將士們。

但是如何顧全大局,就是上位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