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九零:犀利港姐恃靚行兇最新章節列表 > 121,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1,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趙文強在東南亞當苦力,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回去香港。

而在於文茵卻很想逃離香港,去東南亞旅遊放鬆一下。

泰國也好,巴厘島也不錯,總比待在香港這個令人窒息的城市強。

於文茵遭遇了社會無情的毒打,職場殘酷的霸凌,男友媽媽的歧視,已經是心力交瘁。

但是,現在自己還不敢休假,因為身上還揹著債務呢。

母親剛買了房子,連裝修都不夠錢,她還想儘快把包包贖回來呢。

這畢竟是李寧浩送給自己的第一個名牌包,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有心事,疲憊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好朋友。

今天她做東,邀請於文茵和馬丹丹來家裡吃晚餐,其實趙子彤和馬丹丹很少來於文茵家裡吃飯,因為誰也不喜歡周清秋這樣的聖母皇太后。

但是難得母親今天不在,她去參加開發商為業主舉辦的酬謝酒會。

於文茵的房間裡擺著一個大大歐式建築模型,用玻璃罩子罩著,就跟後世樂高那些街景模型一樣。

趙子彤喜歡玩樂高,特別是街景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迪士尼城堡系列,可能是因為每個女人都喜歡美麗的房子吧。

趙子彤對這個歐式的建築模型就特別喜歡,待在於文茵的房間裡看了又看。

“你喜歡這個?”

於文茵有些奇怪,這個模型在她家都放了好幾年了,趙子彤也來過自己家裡不少的次數,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盯著這個模型看了那麼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喜歡啊,這個模型是你自己做的嗎?有什麼特殊的意思?”

趙子彤覺得於文茵真的很聰明,很厲害,不愧是香港大學建築系的高材生。

學霸嘛,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大神的存在。

“這個是匯豐銀行第三代大廈,生於1935年10月,卒於1981年7月。”

提到這個,拿著保溫杯的於文茵臉上都是憂傷。

趙子彤沒想到,這個竟然是這個建築的墳墓?於文茵還給它取了這樣的墓誌銘?

“笑話彤,你不知道嗎?文曲茵可是香港古建築保護協會的會員,而且她在去年還加入了香港環境保護協會。”馬丹丹在一旁補充道。

香港環境保護協會 (Hong Kong Ee Asso) 英文簡稱 “HKEPA”。

是於1990年在香港註冊,是一個政府法定獨立、非牟利環保團體,也是香港最早成立的環境保護團體之一。

建築師、古建築保護者、環保衛士?

這三者的身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還真是……一言難盡。

趙子彤在心裡暗暗畫了一個紅色的圈圈。

不過此時趙子彤比較感興趣的是這個古建築的身份和歷史,第三代匯豐銀行大廈?

那這麼說,現在中環那裡的已經是第四代了,可是說句實話,於文茵家裡的這個模型,可比中環那裡那棟匯豐銀行大廈好看多了。

“匯豐銀行第三代大廈並於1935年啟用,設計屬芝加哥學派,並採用裝飾藝術風格,設有高速升降機,大堂以歐洲大理石裝潢,圓穹天花上馬賽克拼圖,描述的是東西方工業與貿易往來的繁榮景象。”

“第三代大廈樓高70米,共13層,而大廈的九樓是匯豐銀行總司理的寓所,當時匯豐銀行第三代大廈是遠東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也是香港第一座裝有空調的建築物。”

哇……

1935年,就有空調了???

香港的繁榮真是趙子彤的想象,不要說1935年了,就是現在1991年了,大陸能用得起空調的大樓,還是非常少的。

於文茵講起這個,就好像父母在跟其他家長介紹自己孩子取的榮譽一樣自豪。

看來,於文茵是真的很喜歡古建築啊。

“80年代初,國際上已經初步形成了近現代建築保護的意識。如此優秀的建築物,要拆除不僅是建築史上的一大損失,也是香港建圈的一大恥辱!”

於文茵憤憤不平:“可是港英政府完全不顧我們香港人的建築記憶,肆無忌憚地把這些美好的建築物都拆除了!”

見趙子彤感興趣 ,於文茵從抽屜裡拿出了一本大大的相簿,裡面都是香港30——40年代的古建築。

“這是香港?看著怎麼那麼像老上海?”趙子彤看著相簿上一張張古老的歐式建築的圖片有些吃驚。

“是的,香港曾經和上海一樣,擁有大量的優秀的近現代歷史建築。但是從7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為了賣地賺錢,團滅了這些優秀的建築。”

於文茵的臉上都是惋惜和悲憤:

“這是這些優秀建築的悲哀,也是香港人民的悲哀。”

“香港海事處總部大樓建於1906年,這個優秀的建築拆卸前就已經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然而港英政府還是於1981年決定拆除此建築。”

於文茵指著其中一張頗具歐式風情的古建築黑白照片說道。

“香港的第三代郵政總局建於1911年,1976年拆除的時候曾經遭到保護我們古建築協會的強烈反對。然而港英政府置若罔聞。我們普通的香港民眾基本上很難動搖政府的政策。”

說到這裡,於文茵長嘆了一口氣:

“還有這個尖沙咀火車站,也在1978年被拆除了”

“當時為了阻止車站被拆毀。香港古蹟學會曾於1978年2月籌集了15000個簽名,直接向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二世請願,希望王室干預。”

“最後,王室竟然做出了讓拆毀工程於48小時內開始的決定!”

於文茵是惋惜,也是憤怒!

趙子彤雖然不是很能理解於文茵的情緒,但是她也明白一個道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香港人視若珍寶的城市記憶,英國人完全不在乎。

只要妨礙英國人掙錢的東西,通通一律拆除。

英國人真的不懂歷史建築的重要性麼?

顯然不是的,英國1882年就已經有了《古蹟保護法》開始保護古建築。到二戰後更是大規模的將歷史建築列入保護名單。

在港英政府大規模的拆除以後,如今香港近現代歷史建築在數量和質量,已經遠遠無法和天津,青島,武漢,廈門,濟南,廣州這些城市相提並論了。

更不要說上海了。

而現在竟然還有一些香港的年輕人揮舞英國國旗,緬懷港英時代。

真是讓人可笑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