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重生九零:犀利港姐恃靚行兇最新章節列表 > 065,香港的地產發家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5,香港的地產發家史

“說了不賣就不賣,你們這些黑心肝的地產商,收我們的舊樓拿去蓋大樓。”

“蓋好了大樓就賣高價,逼得我們這些老百姓連房子都住不起!”

“我就是死也不會讓你們如願!”

高婆婆一邊打一邊罵,罵道最後氣都喘不順。

一隻手拿著掃帚,另外一隻手不停地順著自己的胸口。

馬丹丹見狀,趕緊使眼色讓兩個人先離開。

萬一把高婆婆氣出個好歹,誰都負擔不起這個責任。

李寧浩被打出門外,剛想辯駁幾句,就感覺到身上被吐了一口口水。

他有輕微的潔癖,那口水就好像一根刺在他身上。

他趕緊從兜裡拿出紙巾擦,就聽到高婆婆對自己說:

“無良地產商,我呸!”

“趕緊從我家裡滾出去,再敢來,我就潑你熱水!”

從沒被人這樣辱罵過的李寧浩氣極。

他堂堂一個香港大學建築系的大學生,又是啟航地產的建築設計師。

被人排擠來收樓,已經是鬱悶至極。

還被這種惡婆婆拿掃帚打。

自尊心極強的他,此時深深懷疑這個社會到底有沒有公平可言?

他生著悶氣走下樓,就連自己女朋友於文茵在後面一直喊自己都沒聽到。

而另外一邊的宵夜檔。

趙子彤正和幾個男人,喝著小酒,聊著天兒。

想瞭解一個城市,就永遠避不開這個城市的飲食文化。

而在很多打工族心中,夜裡的食物格外好吃。

細究宵夜在城市裡的由來,可從在香港營生半世的長輩那兒聽來的笑談窺見一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捉襟見肘的工薪一族,人人不得不多勞多得,身兼數職。

早起遲睡,早餐與宵夜行業應運而生,成為城市一景。

香港的夏夜,一定得是穿著拖鞋站在宵夜檔口,

看那些穿著背心和圍裙的師傅起灶熱油。

醃製過的薄薄的牛肉片滋啦過油。

師傅一手執鐵勺攪炒,一手抓起芽菜河粉入鍋。

開猛火迅速顛勺,掛上豉油的河粉油亮爽利,出鍋時的鑊氣觸人情腸。

站在趙子彤面前的這個師傅,

大臂有好看的線條,翻炒牛河的動作利索乾脆。

香港街頭翻滾著的牛河還有那熱汗淋漓的男臂,於食於色皆是風景。

但是趙子彤卻無心欣賞這股風景。

“乾杯!李大哥,你多喝點!”

兩瓶珠江啤酒,一碟幹炒牛河下肚。

她已經從黃毛大哥那裡獲得了不少有用的訊息。

黃毛大哥叫李國強,今年38歲。

黃毛大哥和幾個兄弟雖然打扮得象黑社會收高利貸的。

但其實他不是本地香港人。而是在七十年代從大陸偷渡過來的裝修工人。

說是裝修工人,其實在他們老家就是就是泥瓦工。

在那幾年自然災害的年代裡差點被餓死,一家人才逃到香港。

香港是一個很特殊的城市。

不僅是地理位置特殊,歷史原因也很特殊。

從1841年香港“賣地”至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的100年間,

香港作為遠東地區的貿易轉口港和商埠,主要產業是轉口貿易。

以及圍繞轉口貿易發展起來的航運業、倉儲碼頭和船塢業,和金融業等。

所以後面很多富豪發家都是靠船運。

比如船王、賭王之類……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土地、房屋需求的增加,推動了土地開發和房屋建設的展開。

但是由於當時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房地產業仍處於萌芽階段。

創辦於1898年的英資置地公司,是當時最重要的地產公司,

在香港最繁華的商業核心區中環,持有一系列優質的物業組合。

當時,地產業的主要經營方式是置業收租,地產發展並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流。

總之,置業收租給大業主和置業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總結起來就是:

不管在內地還是香港,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

有土地的就是大佬……

以前是田地出租給佃戶,

後面是土地出租給公司和打工仔。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香港經歷了3年零八個月的日本法西斯統治。

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港英政府才能重返香港。

之後展開了大規模重建工作,經濟才得以迅速復甦,人口重新開始大量增長。

人口的增長,使大批香港居民和內地新移民被迫搭建棚屋、木屋和“紙皮屋”,形成了許多人口稠密的木屋區。

而當時趙子彤住的籠屋就是其中的一種。

這一現象,使“房荒”成為當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

1947年2月,香港政府為阻止日趨猛烈的加租迫遷風潮並鼓勵業主修復樓宇,並制定了新的管理條例,大大促進了戰後舊樓宇的維修重建。

大量華商也開始轉向房地產行業,包括了著名的霍氏家族和李氏家族。

華商逐漸開始挑戰英商的優勢地位,把握黃金商機,成立大量新地產公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時代的香港,誕生了很多新晉的房地產富豪、金融業富豪、貿易業富豪。

而此時的大陸,剛剛經歷完四年內戰,成立了中國人民共和國。

隨後是“大大的躍進”和“那幾年自然災害”。

全國人民掙扎在溫飽線上,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建房子了。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然後又是轟轟烈烈的文化……

雖然這段歷史不堪回首,但是刻意迴避不代表沒有發生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正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大妹子,不瞞你說,我一見你就有眼緣,來來來,陪老哥多喝兩杯!”

濃郁的四川話把趙子彤拉回現實。

李國強是四川綿陽人。

他一口一個大妹子喊著。

趙子彤也不扭捏,拿起酒杯,就一飲而盡。

“好!”幾個農民工一起給她鼓掌。

“大哥,小妹有一事不明白。這個叫高峰的男人欠你們錢,就應該去找高峰啊,你們欺負一個孤寡老太太做什麼?”

雖說父債子償,但真的是不合理。

就跟古代的株連九族一樣讓人火大。

“小妹,我見是你,我才告訴你。”

李國強湊了過來,悄悄在她耳邊說道:

“是高峰的老婆何文珊讓我們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