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蘇軍俘虜最新章節列表 > 走出侗鄉古寨1.古寨的姐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走出侗鄉古寨1.古寨的姐妹

走出侗鄉古寨(中篇小說)張寶同

這是夏季炎熱的一天,因為剛下過一場暴雨,氣溫很快就降了下來,一陣陣涼風透過村邊濃密的樹林從村後山間和河邊吹來,不但讓人感到一種清爽的涼意,而且還能讓人聞到一股草青的溼氣。

文麗跟平常一樣,早早就出了家門,來到了村口的涼棚下坐了下來。涼棚是用竹子和木板搭起的,約七八米寬,二十四五米長,非常地簡陋,甚至還有些破舊。涼棚是村裡出資修建的,不但能讓遊客們避風歇腳,也可供村民們聚會閒聊。涼棚裡有些小攤,擺著一些當地產的羅漢果、芒果和李子,還有一些常見的食品飲料。涼棚前有一片停車的空地,一條朝外的公路就直通著桂林和陽朔之間的國道。

雖然侗鄉古寨離桂陽公路並不遠,最多也只有七八公裡的路程,但當地的侗族人從不與外族通婚,也不與外族交往,多少年來一直保持著他們延襲了數千年的母系社會的生活形態。但是,自從開始實施新農村建設規劃後,政府一方面要求他們繼續保持侗族村民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和環境,一方面要求他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他們不但開始與外族人交往,而且還把天南海北的遊客帶到家裡參觀

文麗就是政府在村子裡挑選出來的接待員,每月有五百元錢的工資。這些錢對文麗和所有的侗族村民來說,可謂是一筆很大很大的數額,因為文麗家一共有五口人,去年種田、養豬和賣水果的錢全部加起來才只有七八千元。所以,文麗對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有著一種強烈的滿足感。她每天總是來得最早,懷著滿腔的熱情坐在這裡,等待著迎接第一車到來的遊客。

她穿著黑色鑲有花邊的對襟上衣,襯肚兜,下身穿著黑色鑲有花邊的百褶細裙。細裙很短,使得膝蓋以上細白的腿部都裸露在外。腳上則穿繡花船形踏跟勾鞋。最耀眼則是她的頭上挽著的盤髻,盤髻是用紅布包扎著,插著幾支銀花長簪。而且她的耳朵上戴著銀耳環,手腕上戴著銀手鐲,腰部還系著一支寬大的銀製皮帶。這種銀製的皮帶不但能幫她避災消病,而且還是她已經長大成人的一種標誌。

侗鄉古寨是個新開發的旅遊點,進村參觀是不收門票的。這對導遊來說基本上無利可圖,所以,他們壓根就不想把遊客往這邊帶,因為他們隨便把遊客帶到什麼地方,都能從門票收入中抽取一筆可觀的提成。他們之所以要來這裡,是因為政府和旅遊局對他們有考核和要求,如果每月不來這裡籤幾次到,就會對他們進行罰款。所以,桂林的導遊只會在時間比較寬餘,而且整個行程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才會在路經的途中抽出時間在這裡停留上個把鐘頭。而遊客在桂林或是陽朔看過一些景點再來到這裡,一般最早也要到十點以後,所以,文麗雖然來得很早,卻只能呆在涼棚下的竹凳上一邊繡花,一邊等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一會,姐妹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涼棚下。她們都是村裡挑選出的最年輕漂亮的女人,穿著同樣的服裝,做著同樣的打扮,甚至連胖瘦個頭都是一樣的,因為侗族人中幾乎沒有胖人。所以,她們看起來就跟一家的姐妹一樣。她們自覺地按先後到來的順序坐在長竹凳上,從衣包裡掏出白布和繡花針線,一邊繡著花,一邊等著遊客的到來。

雨花坐在了文麗的身旁,看文麗繡的花有些散亂粗糙,就指著文麗的繡花布,教著對她說,“繡花是道細活,針線要細密均勻,這樣看起來就比較整齊飽滿,可你繡的東西,有的地方太密,有的地方太稀,所以,看起來就比較散亂。”說著,便拿起文麗的繡花布,給文麗做示範。

雨花是文麗關係最近的阿姐,比文麗才大兩歲,雖然才上過兩三年學,卻顯得比文麗成熟得多懂事得多,不但人長得好,而且種田、唱歌和繡花都是村裡數得著的。

雨花的手藝就是好,飛針走線,細細密密,讓文麗看得羨慕不已。可是,看過雨花的示範,文麗反覺得不會繡花了,拿著繡花布和繡花針,就覺得手指頭跟腳指頭似地,又笨又拙,繡出的花紋更是歪歪扭扭,不堪入目。急得雨花氣惱地訓道,“那麼水靈聰明的阿妹,硬是讓讀書給讀呆了。”

聽著阿姐的責怪,文麗感到挺喪氣,覺得自己辛辛苦苦上了小學又上初中,學了那麼多的知識,一離開了學校就覺得沒啥用了。實際上文化知識在他們村裡也確實沒啥太大的用途,只要能識些漢字,認個錢,算個帳也就足夠了,和她一起的姐妹們差不多都是這樣,根本沒有必要象她這樣上太多的學。

一想到上了這多的學竟不如會繡一手的好花,文麗就感到有些沮喪和悲哀。生為侗家人,她深知繡花是女人的基本功。屁股大、嗓門大、腳板大、嘴巴大和手要巧(小)被稱為“四大一小”,是侗家阿哥挑選阿妹的基本標準。而她從小到大幾乎一直是在學校裡讀書,對針錢繡花這類活計接觸甚少,而且興趣也不大。所以,現在再學起來,就顯得比較遲鈍和笨拙。但是,文麗自從上學起就是個不管什麼事都要走在別人前頭的好學生,所以,在繡花方面她也不能落在姐妹們的後面。

沒過多久,一輛旅遊大巴從公路那邊開了過來,停在了涼棚前面的空地上。接著,一大群遊客從車上下來,開始進到涼棚裡購物,或站在鑲刻著“侗鄉古寨”的門牌下照像。

一個穿花格襯衣的導遊來到接待處,朝著接待員們問道,“誰接待我們?”文麗從竹排長凳上站了起來,說,“是我。”導遊歪著腦袋朝著文麗細細地打量了一下,說,“小阿妹,我咋看你不象是侗族人?”文麗抬眼瞅著導遊,蔑然一笑,反問道,“你說我不象侗族人,象是哪族人?”導遊說,“我看你象是我們漢族人。”文麗呶著鼻子,問,“為啥我就象你們漢族人?”導遊說,“侗族阿妹要四大一小,可是,我咋看你沒有一點四大一小的特徵。”文麗說,“那是我們侗族女人優美的特徵,可我不優不美的,所以,沒這些特徵。”導遊搖了搖頭,說,“其實用我們漢族的眼光來看,你才是最漂亮最美麗的女孩。”旁邊的一些遊客們也跟著響應著說,“是的,你才是最漂亮的侗族阿妹。”文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可惜我不是你們漢族人。”

(請關注張寶同的簽約作品《詩意的情感》紀實著,精短散文、生活隨筆和中短篇小說,正在上傳《畫魂》(九.婚愛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