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被蘇軍俘虜最新章節列表 > 走出侗鄉古寨4.阿妹的心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走出侗鄉古寨4.阿妹的心事

走出侗鄉古寨(中篇小說)張寶同

文麗卻不以為然地說,“咱們雖然沒有彩電、冰箱,沒有摩托車和洗衣機,也沒有蓋新房,可是咱們不一樣過得很好?”雨花又拍了拍文麗的肩膀,說,“我的傻妹子呀,咱們這日子還能叫好?要是咱們有摩托車,能這樣地在大太陽下面走這長的路?”

經雨花這麼一說,文麗這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已經汗溼透了。可是,公路兩旁的樹都不大,遮不了多少蔭。看著太陽越升越高了,文麗只好一邊用手掌給自己扇扇風,一邊繼續邁著步子朝前走著。

一會,一個漢族小夥子騎著摩托車路過這裡,看到她倆狼狽的樣子,就說,“兩位阿妹,上車吧。”文麗猶豫了一下,就問,“要錢嗎?”漢族小夥笑了笑,說,“不要,我知道你們侗族人從來不坐要錢的車。”

雨花覺得這話不好聽,就說,“那也不見得。我們不是沒有錢。”

漢族小夥說,“你們有錢我也不要。”文麗有些疑惑,就問,“為啥?”漢族小夥說,“不為啥,就因為你倆長得漂亮。”雨花一聽,就說,“那就勞駕這位阿哥了。”然後,拉著文麗一起坐在了後座位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漢族小夥一直把她們送到了村後公路邊上的廊橋上。廊橋是完全木製結構的,約有五米寬,二十多米長,正好跨過一條十多米寬的小河。因為有門廓,小橋不但可以過河,還可以為村民們遮陽避雨,同時也是年輕人談情說愛和老年人聊天閒諞的地方。

廊橋的兩邊有條用竹杆做的長凳。因為天色還早,不急著回家,兩人就坐在長凳上開始閒聊起來。雨花今年十九歲,比文麗大兩歲,兩年前就跟本村的阿祥哥試婚同居,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孩子,所以,兩人還一直不能正式結婚。

兩人一談起婚戀方面的事,文麗就說,“阿花姐是村裡最漂亮的女人,阿祥哥又是村裡最壯實的男人。你們倆可是咱們村裡最好的一對。”可是,讓文麗怎麼也沒有想到,聽著這話,雨花一下子把眉頭皺得緊緊的,長嘆了口氣說,“好啥好,有時候,我真想跑到遠遠的,再也不想回來了。”

文麗吃了一驚,說,“阿花姐怎麼會有這種想法?難道是阿祥哥有什麼地方不好?”雨花想了想說,“也說不出有什麼好不好的,可我就是不怎麼喜歡他。”文麗說,“不喜歡可以散夥吧,反正你們還沒有孩子,也沒有結婚。”

雨花卻嘆了口氣說,“可是,還沒到三年呢,咋好說散就散呢。再說,就是散了,去找誰呢?我早把咱村裡的阿哥瞅了個遍了,沒有一個讓我動心耐看的。”文麗點了點頭,說,“是的,只是因為阿花姐太優秀了,害得整個村裡的阿哥沒有一個能配得上的。”

雨花接著反過來問文麗,“難道你真地只想在村子裡給自己找阿哥?”文麗眨了眨迷著的眼睛,說,“我也說不清,反正咱們鄉里就只有這幾個村的侗族人。不在本村找,就只能在臨村找。可是,我覺得臨村的人還不如咱們村的人機靈聰明。”

雨花用思索和嚮往的目光朝著遠方望著,語氣中肯地說,“阿姐我雖然上學不好,但這個社會我算是看清了,我們侗族太落後了,而且不思進取,所以,你看我們侗族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如人家漢人聰明活道。他們走南闖北,到處遊玩,見的世面大,懂的事情多。可是咱們侗族的阿哥阿姐成年累月呆在村子裡面不出去,有多少人一輩子都沒去桂林和陽朔。”說著,便不無傷感地說,“如果我要是再小上那麼兩三歲,象你這樣,我寧願找個漢族人,也不找咱們侗族人。漢族男人聰明能幹,愛女人,重活累活都不讓女人幹。哪象咱們侗族男人,一結過婚就呆在家裡看孩子做飯,還要靠咱們女人下地幹活養著。”

文麗似是而非地點了點頭,說,“是的,漢族男人是聰明能幹。可是,我聽阿媽和外婆她們說漢族男人喜新厭舊,把離婚當兒戲,說離就離,跟他們過在一起太不踏實了,說不定哪天就把你給甩了。”雨花笑了笑,說,“那有的事,他們是有離婚的,但也只是極少數人。不信,你到河對面的龍泉村看看,他們漢人有幾個是離婚的?”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其他幾位阿姐也都來到了橋上。她們不但滿臉是汗,而且衣服也已經溼透了,緊緊地沾在了身上。她們往長凳上一坐,就對著橋頭的風口掀開著衣裳,好讓河邊的涼風吹去身上的熱汗。

吉娜是姐妹中年齡最大的,有二十四五歲的光景,也是有三個孩子的阿媽,因為只在漢族人的學校裡讀過一兩年的書,所以文化水平比較差。在今天的提成獎勵中,她是少數幾位沒有完成任務的接待員,不但沒有拿到一分錢的提成獎勵,還受到了副鄉長沒點名的批評,滿肚子的火一直沒處出呢,見到文麗和雨花兩人早早就坐在這裡吹風納涼,親密交談,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就用帶刺的話說給大家聽,“文麗和雨花就是比咱們姐妹們聰明,不但提成獎勵拿得最高,就是走路也比咱們快。咱們累死累活地走了半天路,出了一身汗,可人家兩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走不見了,不但一滴汗沒出,還早早地就到了這裡。可見,人家就是比咱們聰明。”

另一個跟吉娜一樣受到批評的阿姐玉秀也在一旁附和著說,“人家當然和咱們不一樣了,人家可是一分錢沒花,讓人用摩托車送來的。咱們哪有這樣的福氣喲。”

文麗覺得話音不對,就用十分平和的口氣說,“平時姐妹們都親親熱熱,和和氣氣的,幹嘛要為這點提成和獎勵弄得心緒不好,傷了和氣?過去,我們沒有接待遊客,一分錢不掙,不也都過得好好的。現在大家不管怎麼說,提成和獎勵是多是少先不說,至少每月還有五百元錢的工資吧。就憑這,村裡有誰能跟咱們比?所以,我覺得咱們能拿到這多的工資就很不錯了,至於提成和獎勵,咱們誰也不要跟誰比,誰能拿多少是多少,都別計較。如果大家非要計較,那就把我的提成和獎勵分給你們。”

(請關注張寶同的簽約作品《詩意的情感》紀實著,精短散文、生活隨筆和中短篇小說,正在上傳《畫魂》(依惜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