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家後山是宋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被封秦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被封秦王

待內侍總管王富貴用他那蒼老而又尖利的聲音,一字一頓地把趙官家剛擬了不過一個時辰的聖旨宣讀完畢後,早已經出列站在金鑾殿近前的石守信他們六人,見到自己的官職被撤掉降級了以後,臉頰之上卻俱都沒有不悅之色。-∑-∑-∑-∑,△.▽.co≡m

恰恰相反的是,他們六人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封上一個萬戶侯,抑或是千戶侯,已經感覺到他們沒有白來世上走一遭了。當即,俱都面朝端坐於龍椅之上的趙官家鞠躬拱手感恩戴德了一番,在趙官家擺手示意他們免禮後,這才俱都心有餘悸地退回到了各自所戰的佇列裡。

待從石守信他們六人手中收回兵權後,心情一片大好的趙官家抬起虎眼,掃視了一遍站成左右兩列的眾文武大臣們後,便又做清嗓子狀,輕咳了兩聲,繼續道:“這嘉獎方才六位將軍的事情,既然大家沒有任何的異議,那就按照朕所擬的聖旨上來辦了。這第一件事是解決了。那麼,第二件事,朕要冊封朕的四子德芳為王,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朕今個兒把諸位愛卿都叫來,就是想聽一聽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回官家的話,四殿下既然已經年方十六,也已經算是成人了。既然,官家在建立我大宋之初,就定下了凡是皇子中有年滿十六歲者,皆封為王。而今,四殿下剛好年滿十六周歲,正所謂‘君無戲言’,老臣以為應當封四殿下為王。”待趙官家話音一落,站在右側官員佇列句首的宰相趙普便雙手持笏,義正言辭地深表贊同道。

見到自己頗為倚重的宰相趙普第一個站出來支援他的四子德芳封王,這讓趙官家大感欣慰,覺得趙普不愧是自己所信賴的少數幾個鞏股肱之臣。雖然趙官家心裡面高興不已,卻要在表面上故作一副平淡無奇的樣子示人。

“皇兄,臣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不,不知當講不當講。”站在左側一排官吏隊伍最前頭的晉王趙光義,原本是打算靜觀其變的,讓他有些想不到的是,向來老成持重的趙普卻沉不住氣表了態,他自然也不敢怠慢,當即便也站出列來,雙手持笏,面朝自己的皇兄趙官家微微地低下了頭,故作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置可否地道。

在一些個軍國大事上,身為宰相的趙普和作為晉王的趙光義,向來所持的政見截然相反。不過,讓趙官家萬萬沒有想不到的是,在冊封他的四子趙德芳為王這件對他們趙家來是好事一樁的事情上,他他的這個手足情深的皇弟竟然持反對的態度,這的的確確讓他有些想不到。

只是在片刻的功夫,城府極深的趙官家,只是略一思忖,想到自己的這個同胞兄弟在關於冊封魏王趙德昭還是四皇子趙德芳為太子這件事情上,是站在冊封魏王趙德昭這一邊的。於是,他的臉頰之上浮現出了幾絲不悅之色,只不過是在不易被人察覺間一閃而過,並沒有被金鑾殿下的眾大臣們瞧見。

“晉王,你有話便就是,若是你的話有些冒犯的話,朕赦免你無罪。”只是在稍縱即逝之間面色恢復如常的趙官家,面帶笑容地看了站在他面前低頭持笏的晉王趙光義一眼後,罷了擺手,和顏悅色地道。

既然,解除了後顧之慮,晉王趙光義自然是沒有任何的思想包袱了。於是,他繼續低頭持笏,開口道:“回皇兄的話,臣弟以為德芳長年在宮裡長大,參政議政經驗幾乎為零,應當繼續加以培養才是。在封王參政這件事情上,且不可操之過急,應當玄虛漸進才行。眼下,有魏王協助皇兄處理一些朝政已經足夠了,若是在安排沒有一兒經驗的四殿下參與進來的話,恐怕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臣弟所言,句句發自肺腑,還請皇兄明鑑。”晉王趙光義

故作一副心底虔誠的態度,向坐在龍椅上臉頰上的笑意幾近僵住了的趙官家出了他的心中所想的看法。

這姜還是老的辣,深藏不漏的晉王趙光義在委婉地表達自己不贊成這麼急切地把趙德芳冊封為王的同時,還不失時機地褒獎了一番魏王趙德昭,先這一番先抑後揚的話,他定然是想要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這一番話不僅是給堂堂地坐在龍椅上的趙官家聽的,同時也是給站在他周遭的同僚們聽的,以此來表達他自始至終是站在魏王這一邊的。

“晉王所言也不無道理。可是,朕乃一國之君,君無戲言,既然,朕在建國之初,過凡是朕的皇子在年滿十六周歲後,都將封王。而今,朕的四子德芳剛滿十六周歲,若是不封王的話,朕豈不是話不算話了麼。”端坐於龍椅之上的趙官家,在用餘光掃視了一遍下面站立的眾臣子們,臉頰之上掛滿了憂愁的神色,有些為難地愁腸百結地道。

既然,這事情讓趙官家犯了愁,作為臣子的自然是要為官家分擔憂愁才是。這不,只待趙官家話音一落,站在金鑾殿下分列左右的眾臣子們便就接二連三地紛紛出列表明自己在這件事情的態度。

只是一刻的時辰,便就有十幾個大臣從佇列中站出來發表自己的觀和看法,總結下來,支援封趙德芳為王的大臣和反對封趙德芳為王的大臣的數量不分伯仲。

雖然,他們個個都口口聲聲地是自己的心中所想是自己的肺腑之言,可是,心裡跟明鏡似的的趙官家,這背後的指使者定然是宰相趙普和晉王趙光義了。

可無論如何,他今個兒是一定要冊封自己的四子趙德芳為王的。可眼下,看到整個朝堂之上幾乎都練成一鍋粥,眾大臣們的意見根本就達成不了一致,這的確讓枯坐在龍椅上的趙官家大傷腦筋。

不過話又回來,趙官家是大宋的一國之君,在封自己的四子趙德芳為王這件事情上,只要自己下一道聖旨便是,根本就不用聽取他們這些個吵得不可開交的臣子們的意見。

可是,趙官家之所以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在他看來,要讓趙德芳封為王得到朝廷大臣們的支援,這樣才不至於日後王氏封了。朝廷的大臣們卻都把初入政壇的趙德芳冷落在一邊。

還有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趙官家他也是想透過這件事情,看一看在這朝堂之上的眾臣子們中間,到底是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有誰是來支援四子的。將來,若是真要把皇位傳給四子趙德芳,那些人是要委以重任,又有那些人是要罷免官職的。今個兒,經此一事,趙官家心裡大概也有數了。那麼,他的這個目的也就完完全全地達到了。

“諸位愛卿,你們都先聽朕話。”見到行程了正反兩派大臣們針鋒相對地爭執的面紅耳赤,讓龍椅上的趙官家有些住不住了,他“騰”地一下從龍椅上站起射來後,展開雙手往下壓了壓,不怒自威地脫口而出了這一句話後。

待趙官家的話音一落,登時,整個大殿之內又一次地安靜了下來。若是有一根頭髮掉在地上,都能夠清晰入耳。

“諸位愛卿,你們這樣爭執下去,不知幾時恐怕也出不了答案。方才,宰相和晉王都的頗有道理,那麼,朕意已定,今日先冊封四殿下為王,不過,先不許以官職,暫不參與朝政,待四殿下琴家苦練,慢慢地熟悉了朝政之後,朕才賜他為官。朕的這個主意,不知諸位愛卿是否還有異議呢?”站起身來的趙官家,下了金鑾殿的臺階,揹負雙手,走到左右兩排官吏隊伍中間寬闊的過道上,一邊擲地有聲地這話,一邊用他那銳利的餘光左顧右盼了一番。

站在原地噤若寒蟬的眾文武大臣們,在見到了趙官家從金鑾殿上走了下來,又聽到他那話時不容置喙的口氣,都已經嚇得是心裡惶恐不安,臉頰之上是面露懼色。待趙官家話音一落後好大會兒,再沒有人膽敢站出來持反對意見。

在趙官家看來,這大殿之內,若是宰相趙普和晉王趙光義他們二人沒有任何異議的話,那麼,其他的臣子自然也會有任何的異議。於是,他便再主動地徵詢了一番他們二人的意見。

都是政治老手的宰相趙普和晉王趙光義二人善於察言觀色,見到趙官家那一副不容置疑的架勢,若是他們再固執己見的話,恐怕會讓趙官家龍顏大怒的。自然是不敢附拂了聖意,俱都隨聲附和著頭稱是。

其實,這個結果對於他們二人來,都已經算是達到了彼此的目的。

先拿宰相趙普來,在確立太子之位上,他一直都是希望趙官家遵循歷朝歷代傳統的“嫡長子制度”,即冊封現如今的皇后娘娘的獨子趙德芳為太子。而今,能夠先封他個王,日後再慢慢地參與朝政,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正所謂:這味道鮮味的老雞湯,定然是火慢燉才行。若是太過於急於求成的話,恐怕這效果會適得其反。

再來晉王趙光義,原本的目的就是要先扶持被他視為“傀儡”的魏王趙德昭,待趙官家遜位後,等到時機成熟,他便可隨便找一個理由,堂而皇之地把傀儡皇帝趙德芳從皇位上趕下了,而後,他自己就可取而代之了。

不過,這個向來跟他對不上眼的李皇后和她所生的四皇子,一直都被他視為眼中釘手中刺。而今,若是趙德芳被封為王又參與朝政的話,加上宰相趙普的暗中支援,這太子之位恐怕真的就要落到“嫡長子”的趙德芳手中了。

眼下,雖然趙官家封了趙德芳為王,可暫時不讓他參與朝政,切斷他跟朝中支援他的那一派大臣們過多接觸的機會,能夠往後拖多久就儘量拖多久,這在他想來,恐怕是眼下唯一一個能夠阻止趙德芳奪取太子之位的方法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朕就昭告天下,冊封四皇子趙德芳為王。”重新坐回到龍椅上的趙官家,朗聲道。

待他的話音一落,便用那一雙虎目掃視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眾文武大臣們後,目光在眾大臣們中間摸索著像是在尋找什麼。只是片刻的功夫,放眼望去,終於在右側那一列官吏隊伍的看盡殿門的末尾發現了四殿下趙德芳。

“我兒德芳,快些出列聽旨。”趙官家見到自己的四子穿著一身常服站定在右側官吏隊伍尾巴上,讓他感到是又好氣又好笑,不過,他的臉頰之上還是閃過了幾絲喜悅之色,伸出一隻手來,指了指了殿門口的位置,朗聲宣告道。

只待趙官家的話音一落,眾文武大臣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雙雙眼睛便驚異的神色投向了大殿的門口處,只見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郎,穿著一身明黃色的常服,跟個沒事兒似的抬頭看著紫宸殿屋的畫梁雕棟。那些個不認得四皇子趙德芳是何許人也的大臣們,在見到趙德芳這樣的一副裝扮後,俱都一臉的驚訝神色,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孩兒德芳,聽候父皇的旨意。”被趙官家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後,剛才還這看看那瞧瞧的趙德芳,忙收回了目光,站列而出,面朝坐在龍椅之上一臉慈祥的趙官家,低頭彎腰,拱手作揖地應了一聲道。

“皇兒德芳聽旨,朕冊封你為秦王,自今日起,把東宮改為秦王符。沒有朕的允許,秦王德芳不可參與朝政,平日裡應多加勤學苦練,多讀聖賢書,多練上陣殺敵之法,一個月之後,朕要親自考評。考評合格後,才可參與朝政,領兵打仗。秦王德芳,你可聽明白了沒有。”端坐於龍椅之上的趙官家,表情肅穆,一臉威嚴地向趙德芳宣告道。

“兒臣領旨,兒臣明白,謝父皇隆恩。”站在原地待命的趙德芳,在聽到自己被封為了秦王後,趕緊低頭行禮,拱手作揖,激動不已地謝恩道。

緊隨其後的,便是整個朝堂之上的眾文武大臣們,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紛紛唱喏道:“官家聖明,官家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