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錦繡良園:富貴逼人小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8章 前塵事(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8章 前塵事(四)

姜老太爺活到了這把歲數,作為一家之主,總是有些自己的固執。他認為尋媳婦這件事,對於呂良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姜老太爺的閨女,回孃家探望姜老太爺之時,每每談論起自己的兒子呂良,總是一臉驕傲。

姜老太爺聽著女兒口中翻來覆去的那兩句話,心中總是歡喜的,聽多了便也覺得,呂良以後是有大出息的,能做官,能讓自己的閨女穿上府城裡的貴太太們才能穿的衣服。

可沒成想呂良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姜老太爺的女兒就已經去了。

姜老太爺也曾聽自己的女兒抱怨過,那些筆墨紙硯的價錢實在是太貴,給縣學裡學費又需多少,讓她愁得很。講到後來,就會向孃家借些錢,用來週轉。過年時借的錢,秋收後總能還上,這也倒算得上是有借有還。

如此藉藉還還,倒也一年一年的過了下去。可是呂良對於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卻是全然不知,或者知道一些,也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他只一心讀著自己的聖賢書。

姜老太爺知道,呂良若是還想繼續讀書,這個家怕是沒人想出這個錢的。但若是為呂良尋一門富裕的親家,以後呂良要是想繼續讀書就會容易許多。

清泉村裡的人家,有貧有富,姜家人的生活不過算得上是中下,一家人種著六七十畝地,收成全靠天。要娶村裡平常人家的姑娘那絕對是娶得上的,不過要是娶里長家的姑娘,那就千難萬難了。

不過如今田裡長家的情況有些特殊,姜老太爺覺得還是有那麼些希望的。姜老太爺滿心想著找一個能和田裡長搭上話的機會,將自己的那點心思和田裡長說說,這一想就是幾個月。

呂良仲夏之時來了姜家,轉眼已到秋收時節。田裡成片成片的糧食等著人搶收,姜家一家老老小小每日起早貪黑的在田裡做活。呂良見著姜家人早出晚歸,就想起了自己父母每到這一時節也是如此,很是傷心了一陣子。

但姜家人可不知道呂良心裡想些什麼,原本想著家裡有個人看家也是不錯。可大家累了一天回來,看見個哭喪著臉的人,怎會沒有脾氣?第二天天還沒亮,姜家人就將呂良拉到田裡幹活去了。姜家人都沒讀過書,說的話也直白,吃住在姜家,哪有不幹活的道理,平日裡一個碗也不洗沒人說你,如今忙不過來,當然要幹活。

姜老太爺在地裡手把手的教呂良怎麼幹活,不過半日,呂良手上就起了水泡,姜老太爺看著心裡著實是心疼,可讓呂良休息的話語卻是半句也不說。

姜老太爺自從病了這一場,不僅人瘦了許多,力氣也變小了,幹一會兒活就要歇息上一小會兒,這時正好可以在呂良身邊指導他。

秋收是大事,田祖父身為里長每日都在裡中的田地裡檢視,確保能準時向朝廷繳納糧稅。

這一日就來到了姜家人種的田地裡,姜老太爺眼尖,遠遠地就見著了此地保長正引著田裡長過來。姜老太爺趕忙叫了呂良過來,想讓他在田裡長面前露露臉。

呂良聽到姜老太爺叫他,慢慢的直起了腰,他這幾天可真的是累得夠嗆。收了大半天的糧食,呂良也沒時間打理自己,頭髮散亂,額頭上熱得泛著一層油光,兩頰上還粘著些泥土,嘴唇乾裂起皮,早沒了書生樣子。呂良慢慢的爬到田埂上,低著頭站到了姜老太爺身旁。

田裡長倒是還記得呂良,不過乍一見到這個樣子的呂良一時也沒認出來,便隨意的向呂良問了兩句關於收成的事,這一問一答之間就覺出了不同來。按理說種了一輩子地的人,總能估摸出今年這一畝地能產出多少來,可這呂良說的話倒是文縐縐的,可都沒說到點子上。

一旁的姜老太爺聽得都有些著急上火了,趕忙將呂良趕回到田裡幹活去,親自向田裡長回話。

這一番波折不過片刻功夫,田裡長還趕著檢視其他田地,再沒去看呂良一眼。而呂良則深彎著腰埋頭苦幹,心無旁騖。前幾日還滿是水泡的雙手,早在一次次機械的勞作中磨破結痂,最後形成一層薄薄的繭子與原先執筆苦練書法所形成的繭子混為一體。

眾人每日忙忙碌碌,終於將糧食搶收完,姜老太爺也終於能定下心來去替呂良商量婚事。

倒不是姜老太爺臉皮厚,覺得田裡長家一定看得上呂良,這也實在沒辦法的事,讀書、趕考、衣食住行那樣不要錢,就說這前兩樣,稍不注意就可能是個無底洞。姜家一家子就是勒緊了褲腰帶,也不一定供得起。

說到底,姜老太爺雖說還是這姜家的一家之主,可到底年歲大了,再過幾年幹不動活了可不是要靠兒子媳婦供養,到時候這家裡的錢更是做不了主了。

等到豐收的糧食都入了庫,轉眼就下了一場秋雨。姜老太爺就在這秋雨過後的一大早,一個人揹著竹筐上了山,這時正是山菌生長的時候,要是能採到個稀罕的,還能拿到縣城裡賣上個好價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姜老太爺仔仔細細地在山上搜尋了一上午,採了一筐子的山菌,在此期間連口水都沒喝上,只在上山的路上吃了個雜糧餅子。

採完山菌回到家又是一番挑挑揀揀,選滿了一籃子個大整齊的菌子才作罷。

又過了一日,姜老太爺才拿著裝滿菌子的籃子,去了田裡長家。原本應該是找個媳婦去的,只是姜老太爺的婆子去得早,他又嫌家裡其他媳婦嘴碎,只好親自出馬。

姜老太爺與田裡長兩人談的時間並不長,兩人都是真心實意的幫著小輩相看。只是到底是呂良高攀,姜老太爺從氣勢上就弱了。

不過這場婚事到底是談妥了,田裡長更是讓姜老太爺當場就簽下了入贅文書,並答應只要夫妻兩人為田家生下男丁,呂良要是想和離,就同意寫和離書。

並同意,不論結果怎樣,只要這場婚事成了,就會一直供呂良讀書,不過要是和離了那就只供著他讀到舉人為止。

只是考中舉人談何容易,田裡長答應這樣的條件,也是想有著這根蘿蔔在前面吊著呂良,能讓他安安心心過日子。

如此,三年之後,田裡長便請了媒婆去姜老太爺家提親。呂良對於這事早已知曉,當年談妥這樁親事的當天,姜老太爺就告知了呂良。呂良聽了之後並沒有反對,只是在往後的日子裡,在讀書上更加刻苦用功。

呂良雖說並沒有荒廢學業,可若是想繼續求學卻是沒辦法了。原本賣田地的錢雖說還沒有花完,可也已經所餘不多。不論是繼續讀書,還是娶媳婦都是不夠。因此,呂良也不矯情,媒婆來提了親,就歡歡喜喜的答應了。

媒婆提了親,合了八字,一路順順當當的便禮成了。呂良又帶著田大娘回了一趟呂良的家鄉,祭了祖先這禮才算是全了。

稍有不如意的,便是一年之後田大娘產下的不是一個小子,而是一個女娃,那人就是田沅。不過過了一年田大娘就又有了身孕,這一回倒是應眾人所盼生了一個小子。

要說田家盼著這對小夫妻能早日生下兒子,便不可能送呂良去外面讀書。不過田裡長還是特地提了禮帶他去拜訪了縣中教諭,也不算有毀諾之處。

日子本也就這樣平淡的過著,田家有了後自是開心,可偏偏田大娘生了兒子之後身上便有些不好,有幾次甚至險些就要去了,家裡原本的喜氣竟也慢慢的淡了。

也不知這呂良聽了鄉里哪個愚婦的話,說是人肉能解百病,便生生割了自己的一塊肉下來,要給自己的妻子吃。

此事一出,瞬間傳遍鄉間,就連府城也有了耳聞,就這樣呂良有了秀才功名,併入了官學。只是那塊肉田大娘到底是沒吃,還是田裡長去府城請了濟世堂的郎中來,開了藥,田大娘這身子才大好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