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靈玉田緣:調教忠犬夫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陳良又恢復冷淡的樣子,徑直抬腳往連記外面走去。

景恬因為心情好,也沒有計較,路過店鋪廳堂的時候,還和剛剛幫忙通報的夥計打了招呼,笑呵呵的告了別。

今天景恬的收穫很大,除了拿到了兩張合約之外,她還從連記瞭解到了一些這個世界的情況。

她現在所處的朝代叫做聖唐,皇室也是姓李,和她之前所在的華國歷史上的唐朝有些相似,但卻是兩個完全平行的世界。

出了連記,景恬快步追上陳良,喊道:"喂!別急著走啊!還有事兒呢!"

什麼事兒,當然是花錢啦!由於資金有限,景恬快速盤算了一下,打算先買一些大米、雞蛋還有布料。

找到了鄉里口碑比較好的糧店,一升大米5文錢,一斗則是45文,景恬果斷的買了兩鬥,花了90文,省著點大概能吃半個月左右。

糧店外面有一個在路邊賣雞蛋的大娘,一斤土雞蛋10文錢,比她剛剛問的兩家都便宜一點兒,於是景恬就選擇了這家。

前面看到的兩家賣雞蛋的也都是拿籃子擺得地攤兒,也沒有秤,一文錢一個雞蛋。

這位大娘估計跟糧店關係比較好,可以借用糧店的一個小秤,所以就論斤賣。

這個時代的雞蛋都是土雞蛋,個頭比較小,一斤大約十一二個雞蛋。

自家帶上陳良五口人,大姑家八口,一共十三張嘴。大家夥吃得都不好,又成天做著活計,景恬打算讓每人每天吃一個雞蛋。

這位大娘的籃子裡,還剩五斤多一點兒的雞蛋,就讓景恬同學要了籃子做搭頭全部包圓兒了。

講了下價,去了零頭,花掉60文。這樣一來,這10文錢只剩下60文了。

這也太不禁花了吧!

等到了布店,景恬索性一咬牙一跺腳,全都買了棉布,一共0尺,還愣是跟小夥計又要了一小包碎布頭作為搭頭。

從布店裡出來,景恬又身無分文了。不過她和陳良背後的筐子裡,被滿了糧食、雞蛋和布料,讓她很有成就感。

不過這種成就感在路過鎮口包子店的時候,在景恬一陣陣肚子的咕嚕聲中煙消雲散了。

忘記給自己留兩文錢買包子了,餓啊!

不過,景恬的心情很快又飛揚起來。

不是因為談成了生意用成就感填飽了自己,而是因為陳良拿出自己的那袋鮮核桃,讓景恬安撫了一下自己已經鬧開鍋的五臟廟。

肚子不餓之後,景恬覺得今天圓滿了!

這會兒已經快到正午,路上並沒有什麼人,走在回村的路上,景恬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激情。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景恬突然大聲地唱了起來。

她的聲音不像然姐兒那樣清亮柔美,音色獨具質感,渾厚而有衝擊力,聲音細膩中還有一點成熟的味道,像是環繞立體聲,非常好聽。

至少,陳良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歌聲,也從沒見識過這樣的曲調。有一點像吶喊,還有一點豪氣。

開了兩句嗓子,景恬感覺不錯。

這具身體的嗓音條件要比自己前世強多了,好聽的聲音大大愉悅了景恬,讓她自我陶醉著忍不住想要唱下去。

"她坐在我對面,

低頭說珍重再見,

雖時隔多年,

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歡笑的時光,

那些誓言與夢想,

在分手的街邊,

她緊抱住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走在前面縱情歌唱的景恬不知道,身後的陳良也在默默地跟著她唱。

陳良覺得,這首歌像是寫給自己的。

短時間內發生了那麼多事,平靜生活的崩塌,一次又一次的面對死亡和追殺,讓他漸漸的性子愈發的冷淡沉寂了下來。

可是這首歌,像是一個火種,讓他的胸腔點燃了小小的一團火焰。

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開始輕聲的跟著哼唱起了副歌高潮的部分。

他突然對於未來有了一些期待,想要更加努力,不止是救出母親,不止是報仇。

他還想去看看詩和遠方的田野,去尋找歌中提到的那片海。

快到村口的時候,已經過了正午時分。

午時到未時,正是一天中地面溫度最高的時間,正當頭頂的太陽毫不吝嗇地釋放著自己的熱情,把腳下的土地烤得溫乎乎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季節地裡的活兒並不多,所以即便是景家村裡最勤勞的農民,此時也在家中午歇。

景恬遠遠地看到村口的大槐樹下,大姑家的表哥大安子正衝著自己揮手。

看著大表哥從遠處小跑過來的身影,景恬的心裡突然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期待。

多少年了,她頭一次出門了有人一直惦記著,還在這樣炎炎的夏日當午,等在回家的路上。一時間,她矯情地有點想哭。

景恬還是燦爛的笑起來,跳著衝大安子揮了揮手,喊了一聲:"大表哥!"

李安是大姑家的大兒子,年紀比景恬大一歲,個子卻差不多高。

這一點讓李安很是鬱悶,可他還是很照顧景恬,像對自己的親妹妹一樣寵著。

景恬對李安以後發育到一米八以上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大姑和大姑父的身高都不低,男孩子長個兒相對女孩兒要晚些,一般要到十五到二十二三歲的時候,才後起直上。

李安上前接了景恬身上的筐子,筐子不重,只有些布料。

也許前世那快三十年的生活習慣,讓她把自立刻在了骨子了吧。

況且平等的尊重原本就不只是無所作為就享有平等的權益,更包括了量力而為的付出。

從大安子口裡,景恬得知她的三小只因為擔心她都等在大姑家。

原本景恬就打算先直接過去的,這樣一來剛好不用再回她們自己的小草屋喊人了。

自從她們的孃親離世之後,一直是大姑照顧她們姐弟幾個。

畢竟是嫁出去的女人,這樣接濟自己弟弟家的孩子,村裡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風言風語。

就連她的娘家人,也就是景恬的親奶奶和大伯一家,也常常罵大姑越了本分,詛咒她早晚被李家休棄了。

大姑本是個善良柔順的人,連自己的娘家人都常欺負了去,她妥協過很多事情,也吃過很多虧,可是在接濟景恬姐弟幾個方面,卻是少有的倔強與堅持。

這一點,讓景恬這個"外來人"都分外感動,不由自主地把大姑一家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所以,景恬賺了錢,買了的吃食用品都算上了大姑家的份,想要第一時間把東西拿到大姑家。

一方面她們的茅草屋裡沒有廚灶,要和大姑一家一起吃飯,更重要的是,這一家是她唯一認可的親人,有那麼可敬的長輩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