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六章 暫時結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二六章 暫時結業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其中的波折,也算是在這三個月當中的點綴。氣溫已經降得很低,而時間基本上已經過去,終於就要來到了最後的考試,期末考試。

像這樣的學習班期末考試的意義其實也只是通告我們,學期結束了,快要放假了。不過考試的意義雖然沒有那麼重要,卻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與我想象的有所區別,這次的考試還是跟原來的考試有些區別的,還是要考很多操作的,實際操作的考試很嚴格,不是隨便糊弄就能糊弄過去的。

經過了一天的考試,畢業就這麼來臨了,然而相對於真正在學校當中的畢業來說,我們這邊的畢業季就略顯平淡。考完試後,就是各奔東西,每個人都著急回家了,因為馬上就要來到過年的時間了。

並且這也並不算是真正的畢業,後期還有很久的在崗學習,才能夠領取畢業證,獲得畢業的資格。

並且因為只有三個月的相聚,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重的離別感言,而且以後遇到的機會也很多,畢竟都是一個系統之內的同事。

不過,學校就是這樣,人多的時候這個環境是那麼的熱鬧,那麼的充滿人氣。周圍都是熱情洋溢的笑臉,相互追逐的鬧騰。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真正的青春氣息,然而一到放假,這整個學校當中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變得蕭條起來。

這些建築物似乎也在一瞬間就變得老舊,而校園當中的那些綠植也顯得失去了營養,失去了應有的力量。

學校期間最值得記憶的還是一次大雨和一次大雪,剛剛來到學校的時候,就下了一場瓢潑大雨,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屬於山地的雨勢,是多麼的巨大。即使是一陣驟雨,那在有坡道的公路上形成的那種帶著波紋的水流,即使是雨停了,用腳踩進去,還是有一種很強的衝擊力的。而這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在山區野營的時候絕對不能選擇河道或者低窪的位置。

而那一場雪,確實是本年度的第一場雪。在周邊的冬青上,落下了一些白色,而地面之上卻還不能存貯積雪的時候,這場雪不但淨化了空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冬天的氣息,感受到了即將結束的培訓期。

這麼多的感受,其實也源於我稍微在學校當中多呆了一晚的原因,主要也是正好要順道回老家一趟,也就是可以在等等了,反正學校裡面也是允許可以多住一天的。

在宿舍的陽臺上看著安靜的校區,心裡面突然沉靜了下來。這周邊的環境並不能像在家的時候,站到樓上就能看到很遠。

然而就是在這樣封閉的情況下,我卻突然思考了一下我的現狀,我的未來。心裡面卻突然間覺得,自己是不是要選擇改變一下自己呢?是不是因為自己所處的環境就與現在一樣,周圍並沒有什麼人,而這個環境卻看不到全貌。這樣的情況下,自身不動的話,根本也看不到更多的景色,就如同學校後面的那個景觀,不爬到後山,肯定是看不到這麼美的景色。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不是一個晚上就能想到的。第二天早上,就直接回老家了,這一瞬間的思考,也就直接拋之腦後了。

回到老家之後,家鄉的景色依舊還是那樣熟悉。山村的生活節奏總是那樣穩定,而有著自己的節奏。

其實這邊的生活並不如平原那邊輕鬆,畢竟僅僅說種地的話,丘陵地區的土地想要養活整個村子的人,需要走的路就要多得多。而這些山區農民的辛苦,我是後期才真真的瞭解到了。

但就這次回家,主要還是回味家鄉的景色和家鄉的味道。原來回老家的時候,都是一大家人一起過來,然後每一家親戚都轉一個遍,有可能人都認不全,就又要向自己家走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次來就有比較輕鬆的選擇了,畢竟來的只有我的父母,選擇也就是自由的多,時間也是比較充裕,能夠趁著假期好好的轉一轉。

不過也只是並沒有走那麼多的地方,但因為工作,也不能逗留太久,一天的時間,只在一處地方呆了幾天,之後又踏上了歸途。

不過跟前幾次來的時候,還是有了區別,畢竟這次看習慣了周圍的山地,走習慣了周圍的山路,也有時間自己去各個地方轉一下,看看四處的風景。

不得不說,山溝中的即使是沒有什麼特殊的建築,也能夠形成自成一派的景色,那些用石頭堆砌起來的房子,那些用石頭擺放起來的田邊護坡,那些河溝當中養殖的各色魚類,以及河面上漂浮著的幾隻雜毛鴨子。都構成了那種所謂的田園風光。

像陶淵明所寫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這個地方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不是周圍屬於一個村落,而並不是鄉野孤宅,那應該就能完美的還原古詩裡的景色了。

不過在這裡最讓人震撼的並不僅僅是大自然造就的完美景色,還有那些大國建築,在這裡我也是確確實實的見到了。那高聳入雲的撐柱,抬起頭來都有一種眩暈感直擊頭顱。

這條高速公路,在修建之前,南北通道都是由一條危險的盤山公路支撐的,而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讓南北連線變得更加方便,大宗貨物不僅僅依靠鐵路來運輸了。

而這樣的基礎建設,在需要的地方,我國的建設能力和建設速度,那都是整個世界都要仰視的。即使是我能接觸到的小地方,這樣的大國重器都隨處可見,讓人不得不感嘆我們國家的基礎建設能力,已經到達了世界頂尖。

以小見大,才是最明顯的表現,這些基建工程,是來自於關注民生的體現,是民生需求的最終表現。是市場經濟和調控結合的最優表現。這些東西才是我們切切實實能夠感受到的東西。

當然也許對於我的年齡,這些感觸也並不是那麼的深,但對於父輩的人來說,他們才是能夠體會我國發展最快的階段。當然就我的年齡其實也體會很深。

感觸歸感觸,生活是生活,正當我打算迴歸工作的時候,張所長卻直接跟我說到,‘過完年早去,年前就不用你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