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四章 土法(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四章 土法(一)

這時候我打算先問問梅師傅的老伴是個什麼情況,‘梅師傅,您老伴到底是什麼病?現在應該是確診了吧?那是怎麼治療的呢?’

梅師傅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之前一到陰天下雨的,老伴渾身的關節就疼痛,也下不來床,而到了炕上燒起熱炕,就能稍微好一點。這就一直跟那些赤腳醫生都那麼說,結果他們也就按照風溼治療。雖然那些膏藥什麼的,可能用上就稍微能夠緩解,但卻從來沒去了根。這不是前幾年,閨女都嫁出去了,我這裡因為出去打工也掙了點錢,才帶著老伴去了省會看了看。結果人家一查,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一聽說是類風溼,我也就大致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治好。雖然風溼和類風溼看上去只差一個字,但差距可是大多了。風溼一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門類,並且治療一般都是調養止痛。

但類風溼性關節炎就不太一樣了,這個病的主要問題,其實是自身的免疫系統以及外部的病毒感染所導致的,雖然也可以用止痛和調養的方法來改善病況,可事實上卻無法從根本來解決這些問題。

我也大概的瞭解了梅師傅老伴的情況,也就說道,‘那這個事情還真的是不能怪那些赤腳醫生,畢竟這些東西,沒有相應的裝置和血樣,恐怕僅靠中醫理論也很難判斷,畢竟症狀都太像了。’

梅師傅也是點點頭表示,‘這個咱之前可不懂呢,只有到了大醫院裡,人家跟咱講清楚了,才能夠真正的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我也不說土法是不是真的不行,畢竟有一次,我也是真的體會到了,這個土方法還是挺有用的。’

梅師傅能夠主動的說,我還是很樂意聽一聽的,‘怎麼,梅師傅自己也是用過土方法麼?真的管用麼?’

梅師傅點點頭,‘我們鄰村,有一家治療吊斜風的,那個偏方,有人說管用,有人說不管用。但我認為,真正嚴重了,確實也就不管用了。但早期的時候,用這個偏方,非常的有用。’

對於梅師傅的說法,我有些不信,‘面癱不好治吧,用什麼偏方能夠直接治好麼?’

梅師傅笑了笑,‘你聽我跟你說啊,這是前幾年的一個冬天了,我坐在門口喝棒子面粥,喝著喝著我老伴突然對我說道,你嘴角怎麼回事,有點漏粥了,這麼埋汰。我當時還真的沒什麼感覺,但喝完了之後,我去照了照鏡子,發現嘴角確實是有點歪了,這讓我嚇了一跳。不過我老伴跟我說了這家人,我也就抓緊騎著電動車去了。去了以後,就是一貼膏藥,貼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去照了鏡子就沒事了。不過還是按照人家說的,又去貼了一貼,說是為了防止復發,這個就沒事了。這不是我到現在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麼。當然我之所以說也不一定真的特別管用,就是因為我們村裡還有一個人,他可能是比較嚴重了,都已經到了流口水的境地了。貼了三貼也沒用。這個有偏方的人家就說了,你這個去醫院做手術,這個我這裡是治不了了。所以這種東西吧,還是隨緣並且還得早發現早治療,不然也是白搭。’

梅師傅這麼一講,我也是仔細的盯著梅師傅看了看,發現也確實是看不出有什麼口歪眼斜的症狀,‘哦,那這麼說你這個還真的是挺有運氣的,發現的早,要不然現在也嚴重的口角歪斜了。這在你身上親自發生的,還真的是挺不可思議的。不過這些偏方,看來想猜也挺難的,畢竟這麼一弄,都是成品了,黑乎乎的一大灘,也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東西。’

梅師傅聽了這話,微微的搖搖頭,‘小白你這話說的,這是當然了,畢竟這些都是他們吃飯的手藝,如果傳出去了,這個吃飯的手藝就沒有了,怎麼能讓外人知道呢。你看雲南白藥,不也是國家保密配方麼,這種東西吧,只有保持相應的神秘感,才能有相應的作用吧。’

梅師傅這麼一說,我卻突然想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安慰劑效應,講的就是說這個藥其實並不是什麼特效藥,只是給人一種心理的暗示,讓人自動呼叫體內免疫和調整。這種效應的存在,可能也是某些中藥特別熱門的情況。

當然也並不是說這些花花草草的沒有任何作用,只是缺少一個科學的大資料進行測試和對照,總體來說是不夠科學的,而不是說沒有用的,比如青蒿素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按照中藥的祖方進行篩選而發現的。

但中醫藥現在就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過於駁雜,並且存量龐大。並且因為某些偏方的獨有性和保密性,其實那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往往不能夠得到足夠多的病例樣本來進行治療,最終也無法驗證這個偏方的作用是否真的對於這種病症有特殊的效果。

當然,也有很多打著中醫幌子進行詐騙的人,比如這幾年出現的張悟本,靠著一手綠豆,一手茄子,就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的人,蜂擁去找張老師求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說明了中醫的另一個弊端,那就是語焉不詳。無論是對於一個病人的病症判斷,還是對於這些中藥的藥理作用,大部分的中醫都不會進行一個詳細的指明,而是一種大致的說法。就連中醫藥的熬製,都是一種大概的說法。

我記得那時候中醫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這一包藥熬一鍋,三碗水煮一碗,早上喝掉。這種並沒有任何資料表述的制作方法,其實也讓人很難感受到科學,畢竟碗多麼大,每個人家不一樣,而熬煮多長的時間,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一種偽科學的存在。但在中醫藥裡面,卻似乎是已經成為了正常的情況。

並且最讓人感覺到奇怪的是,這些偽科學,有時候卻能夠發揮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而這些東西也確實是只有親眼所見,才能知道是不是具體有用的,就像是梅師傅的親身體驗一樣,我也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