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七章 中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七章 中秋

時間不知不覺,就已經來到了中秋節,其實中秋節就代表了這一年基本上過了一大半的時間了,並且還是從農曆開始算。要算公曆的話,其實這一年基本上已經到了四分之三的時間,這一大半的時間即將過去了。

當然,相對於上半年來說,下半年的時間假期會比較多,節日也算是比較多的時間。但對於我們來說,其實除了過年期間,這些假日其實也就是看看罷了,我們這個都是按照排班來的,不會去在意這些節日。

但梅師傅作為一個不排班的人,我們還是讓梅師傅回家過節了。

不過在中秋節之前的幾天,我們還是跟梅師傅聊了很多,‘今年過節,家裡的人都會回來過節麼?’

梅師傅稍微搖搖頭,‘二閨女應該不會回來,這不是過年的時候,在城裡的買賣還得做,畢竟這時候做生意,可能會更好一些,畢竟過節了,回來的人會比較多。不過大姑娘在家操持一桌,也算是團聚了。到過年再聚其實也挺好的。’

‘那回去不弄幾塊月餅吃。’老孫好像是帶著笑意,‘梅師傅你愛吃甜麼?’

梅師傅一聽這話便笑了,‘咱們這歲數,喝點酒行,吃甜食算了吧。不過家裡有孩子,還是得買點給孩子吃的。’

聽到給孩子吃,我還是有些鄭重的說道,‘給孩子買點,就買好一點的,現在這便宜的月餅,有些不太好吃,餡料也不太安全。’

梅師傅點點頭,‘我打算去城裡轉一圈看看,畢竟二閨女那不能團聚,咱也得過去看看,誰讓咱沒那麼多事情做呢。在城裡買點好的給帶回去,同時也給買些東西帶過去。’

梅師傅的生活還是細緻,即使是看上去挺複雜的事情,梅師傅也是安排的井井有條。

當然要說梅師傅有沒有缺點,也肯定是有的,有時候這個事情的主次是有點分不清楚,有時候就會讓我們這裡的事情有些麻煩。

當然梅師傅的脾氣,也並沒有那麼大,所以即使是犯了錯誤,誰說兩句也就沒什麼大事。並且梅師傅的勤勞,讓人什麼也說不出來。

這個中秋節,其實不論是我們還是梅師傅,應該來說都算是過的不錯,畢竟能夠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聊聊天,就算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而平時,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讓自己忙碌起來。而到了節日,這個理由則變成了想盡辦法團聚。

雖然我在中秋節的這幾天,並沒有回家團聚,不過在單位也有在單位的好處,因為這邊並沒有城市當中的那麼多光,所以到了夜晚之後,抬頭仰望天空,就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美感。

而像是過去賞月的這樣的活動,其實也算是比較有時間可以看一看。雖然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八月十五的晚上,看看天上的月亮,也是一種很美妙的事情。

這幾天運氣也算是非常不錯的,天氣非常晴朗,能夠看到一輪明亮的月。這時候我會拿出我開車的眼鏡,坐在前出廈的臺階上,就這麼靜靜的看著月亮,感受著外面涼爽的空氣,看著閃爍的星斗,找一找熟悉的星座。

不知道過去的人們在中秋節晚上賞月的時候,需要做些什麼,但想必這個節日應該是分外熱鬧的,一家老小把該忙的事情全部弄完,回到家中,並不講究什麼酒菜,看著自家的孩子,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其他的,都講述一下自己做的事情,這種情況下,還是非常愜意的。

伴隨著明亮的月光,其實也大致要為了下半年的生計而開始考慮很多。畢竟到了冬季之前,其實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考慮。

古代的冬季,和現在的冬季並不一樣,尤其是北方這邊的氣溫,過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隨著天氣漸冷,木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樵夫也是一種工作。

而取暖這件事,自然而然的,就要有一個大致的計劃,普通的農戶家裡,也要留夠足夠的柴火。而大戶人家裡面,這些東西更是需要準備充足。而且準備完成的前提之下,還要注意相應的防火措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中秋節,大致就是這些工作的一個彙總,以及下半年工作的情況的展望。如果有些做得不夠的地方,也許家裡的長輩還會過來說一說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以自己過來人的經驗來講講需要做的事情。

所以中秋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這種日子裡面,團聚是第一位,剩下的東西說白了就是交流。

一家人之間的交流,在節日當中得到了放大,這既是一種交流,也是一種傳承。我們一般都很重視文化的傳承,而這樣傳統節日的延續,其實更多的就是文化傳承的一種表現罷了。

像是我們一直傳承的飲食文化,以及伴生的餐桌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底蘊。尊重傳統,才能讓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尋找更好的方法,過上更好的生活。

傳承的目的,其實大致就在於此了,如果人類社會,每一個新出生的人,都要從零開始適應這個社會,那麼這個社會的進步,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人類漸漸地發明了語言,又漸漸地發明了文字。

語言讓我們能夠更方便的交流,而文字則能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過去的一切,這讓社會的進步才會慢慢的加快。因為我們人類正在藉助前人的經驗,向著自己所想的東西,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不過這種傳承,有的是有益的,而有的就是一些糟粕。所以人們都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傳承的最好方式。

文化透過文字或者言傳身教的形式流傳下來,有很多的東西之所以能夠一直流傳至今,也是因為其適應現在的環境,否則不用等人們去批判,這些東西就會直接消散於塵世之間了。無論是文化方面,還是其他的問題,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首先你得讓大部分接受了,才能得到傳承和發揚,任何人接受不了,那麼這些東西你就是強推,恐怕也很難讓人去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