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二章 室內外水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二章 室內外水路

而隨著水利的發展,即使是靠海的鹽鹼地多,雖然不適宜發展農業,可居民的飲用水也透過修築各種水路設施來改變這個情況。尤其是各種水渠的修築,這種影響是非常大的。

畢竟這種操作雖然是耗資巨大,可結果卻是一種從無到有的程度,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畢竟之前如果不修這樣的水渠的話,可能這整個城市到鄉村,都沒有一個穩定的飲用水源,更別提澆灌用水了。隨著水渠外加這個大中小型水庫的修建,其實每個城市都能夠獲取足夠的水源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其實就是一種進步,並且是一種影響長遠的進步,如果沒有這些水利設施的話,可能連喝的水都不能保證,自然生活條件也是降低了很多。而水利設施的興修,對於百姓的生活提升是一種影響深遠而持久的。並且這種發展是在源頭水源不斷的情況下,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情況。

而管道供水,其實是現代水利的一種快速發展的表現,相對於明渠的供水,管道供水雖然可能存在著施工難度大,供水量小的問題。可優勢也是明顯的,那就是水質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而且水量供應穩定。城市當中的供水都是由管道供水提供的。

而我們這裡也是充分的享受了便利之後,之後院子內部的水管子,就要靠我們自己解決了。不過我們還是找了一個非常不錯的老師帶著我們一起來幹這個活,管子和管子的鋪設連結,都是由老師負責。而我們則是挖溝開槽這些粗活來幹。

為了不耽誤人家老師別的活,我們挖溝的工作就要早早的做起來了。第一件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要找到這個透過穿管機透過來的管道的頭。

這裡要挖一個夠大夠深的溝才能夠為之後安裝水錶和配套的變徑做足夠的準備和足夠的空間。

而之後的溝渠,還是按照之前的標準,做到半米以上。雖然不算是太困難的問題,不過這個東西還是需要一個技巧的。畢竟我們不是挖過一次的溝了,在這個房後的溝,至少開挖了三四次了。頭一次是原本的水井管子,而之後又埋了一趟電纜作為地線。這些工程都是從剛剛從老辦公區搬到新辦公區的時候做的。這樣這個線材的維護可能會更加簡單一點。

當時是那麼想的,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線路在用了兩年之後,突然間出現了問題,之前還沒有發現,只是一直幾個月以來的電費有些超標,卻一直也找不到問題。有一次給綠化樹澆水的時候,地面突然發生了爆炸,之後才知道可能是地埋的線纜出現了問題。

等斷電以後把電纜從地下刨出來之後,就看到電纜上面似乎是被什麼東西把絕緣層啃壞了。這之後我們用電到換線,又用了很久的時間。而線也改造成了明線。

而這一次開挖,熟練度要比之前就高得多了,而且也不像之前開挖的時候需要擔心碰到下面的什麼東西,只要力量夠大就行了。

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地層下面雖然還有一層的凍土,但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這個土層算是比較鬆弛了。

不過還是有一段溝渠需要重新開挖,畢竟這個伙房早就說打算分開,這個水管自然是要重新安裝一下,而我們的倉庫那邊,進行了少許的改造,這個裝修之前已經弄完了,雖然沒有接水,可其他的東西已經是一應俱全了。而我們也是在沒有領導招待的時候,就會在原有的廚房吃飯,只有有人的時候,有些材料放在廚房,我們才會去新廚房。

這次自來水接通之後,下水道也要做一個準備,只能在屋後面挖一個下水道出來了,這樣的情況自然是還需要一個儲水的化肥池,否則這些刷鍋刷碗之類的汙水四處橫流,也是非常影響觀感的。並且也是影響衛生的,其實這也是現代城市建設之後,才產生的一個問題。

最早下水道這種東西應該是從西方出現的,大概是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因為樓房的出現,加之城市當中過於密集的人口產生的大量的汙水,透過明渠排放實在是有些不夠達標且不夠衛生的情況出現。並且還容易滋生病菌。所以才發明了不露天的下水道,用於安全衛生的排放汙水。

這樣也確實是能夠提升整個城市當中居民的生活質量,並且減少病菌的滋生,減少大規模傳染病的發生。這也都是透過血的教訓得來的經驗。

所以我們既然要弄,就要把所有的設施弄得一應俱全,最起碼也要讓我們自己過得舒服。

這個院子裡的水路改造,用了大約半個月的時間才算弄完。畢竟有了供水之後,這個取暖又成了另一個問題。畢竟如果屋子裡面有供水而沒有供暖的話,可能這個水管子就是接通了,也會被凍壞了。

但暫時這個取暖還是有解決不了的情況出現,所以張所長也就想了一個暫時的辦法,那就是到了冬季將所有的水管全部排空的方式,來使用這個自來水,這樣在地面之上已經沒有了可以凍結的地方了,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而我們原本放置壓力罐的那個井也就變成了一個排水的設施,閥門的設定和安排已經弄得完好。

而當我們從新廚房裡面擰開水管就能有清亮的自來水流出來的時候,那種心裡面的成就感和舒適感就別提多麼滿足了。雖然這裡面我們做的並不多,可經過了這麼多年喝井水的感覺,這種提升跨度有些大。

而原本的井,也並沒有廢棄,因為澆地的時候偶爾還要使用這個井,畢竟院子裡面的綠化樹還是比較多的。所以這些事情不能含糊。

真要是趕上一個旱季,雖然不會存在斷水的情況了,可這個種植的作物也是受不了的。就算是院子裡面僅僅是綠化樹種,也不能夠缺了水分。

種植方面,其實老孫也算是一個種植的行家,而另一個行家就是梅師傅。當然兩人的理念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畢竟從開始接觸這個活的時候,可能兩個人的家庭環境就不一樣,所以對於這個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