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九章 乾熱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九章 乾熱風

漸漸又來到了一年的麥收季,然而與前幾年的多雨不同,今年這個麥收季總感覺是非常的乾燥,並且還讓人有一種非常炎熱的感覺。

往年的時候,雖然這個季節又是炎熱的,可到了夜間總會有一些降雨,能夠涼爽一些,即使是打雷多一點,也不會太影響休息。

這幾天到了晚上也確實是不算特別悶熱,可這個溫度的感覺也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感覺。一出門總會感覺這個身上好像是有一種烤肉的味道,並且這個燒烤還非常的均勻,並不是像那種單面的煎烤。

最近的氣溫從天氣預報上來說就能夠看到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當然體感卻並沒有那麼炎熱,因為有一陣陣的風吹過來,雖然是一種熱乎的風,就好像天氣自帶吹風機一般。可總歸不是感覺不舒服。

而這一天正好在家看到了天氣預報,我才掌握了這麼一個新的名詞,那就是幹熱風。幹熱風顧名思義,就是氣溫非常高,空氣溼度低,卻又有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也許短時間在戶外,還並不會有太多的感覺,可真的時間久了以後,就能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中暑。

不過相對於真正夏季的後期那種悶熱無雨的天氣來說,這個幹熱風的天氣還算好一點,因為只要做好足夠的水分補充,這個就不會出現過高的體溫,導致中暑現象的出現。因為幹熱風必須要有的一點就是風,有風的天氣才能叫做幹熱風,這樣人只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就能夠出汗,新陳代謝也會比較快。但容易讓人疲勞也是確實存在的情況。當然我們這裡幹活的話,可能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天氣出來做活,即使是不得不幹的活,也需要選擇一個清晨或者是傍晚的時間再來做。

畢竟我們這裡的活,不是那種必須馬上要做完的事情,而這個時間,最忙的其實是農戶。因為幹熱風出現之後,不僅僅是人體能夠感受到這個高溫,農作物也是能夠感知到這樣的高溫天氣。

這樣的情況下,其實農作物的新陳代謝也會加快,無論是地面,還是說農作物植株本身,水分蒸發的都是非常快的。這墒情會急速變差,作物本身蒸發迅速的情況下,土壤裡面也無法補充相應的水分,就會產生枯萎的情況。

而這個時間雖然是快收麥子的時間了,卻也是最重要的灌漿期,如果灌漿期麥子因為熱幹風死亡之後,灌漿變差的麥子就會減產很多。

而這期間澆水的話,其實也要掌握好量,否則也會引起減產的問題。總之來說,種地這件事,並不是一件隨意弄就能弄好的事情。

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每一種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措施來規避風險和損失,而這種勞動其實對於人體也是一種很難熬的事情。如果不管就是減產或者絕產,但如果要進行管理的話,一般來說這些活都是非常耗體力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本來在瞭解之前,我以為這樣乾熱的天,對於麥子的生長還是有好處的,畢竟春天的時候,老孫還是挺期待溫度上升的,因為這個麥子沒有相應的溫度,生長還是非常慢,並且不太容易高產的。

但今天老孫來了以後,我恭喜了一下老孫,他卻有些無奈的說道,‘小白啊,這個天氣可不是能讓麥子成熟的天氣,這個溫度要是持續的太久的話,這麥子可能就死了,到時候麥子灌漿不足,收成肯定就少了。希望到後天之前就能降溫下來,要不然就得想辦法早晚的澆點水了。’

對於老孫這個說法,我才瞭解到,原來不是說一直乾熱就是好事情,畢竟無論是人還是植物,水都是生命之源,高溫導致的水分流失,對於植物也是致命的。

當然主要還是影響農作物比較大,畢竟農作物這樣的植株比較小,自身蘊含的水分也是比較少,並且與自然環境生長的野草不同,現在的糧食作物都是那種經過雜交而產生的變異植物,所以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也是正常的。

而隨著當年的水利設施興修之後,其實對於我們這整個華北平原來說,種植農作物的難度確實是要比這個過去少多了。並且隨著機械設備的越發增多,農機的設計也是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於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是越來越低了。

但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來說,有時候這個農業科技還是有些無能為力的意思。畢竟植物也是一種生命,但植物既不能夠說話,也不能夠出聲。當植株表現出衰敗的時候,基本上挽回也就成了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了。

而從前幾年開始的和村並居措施,其實就是一種根本上改革土地利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好壞,到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了。不過按照預想的方式來說,其實這種和村並居的事情,應該說是一個好政策。

因為農業科技雖然發展了,但並不是每一個百姓都能夠很好的接受這樣的知識,而擁有相應知識的人才也並沒有那麼多的情況下,把土地大規模的集中在一起,保證耕地質量的前提之下,才能夠讓土地能夠更快更好的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人應該消失了,而農民將轉變為一個職業。

當然,這樣的好政策應該有相應的好監管來讓政策好好地實施。但現在有些地方的合村並建,大量的良好耕地因為一些違規的操作變成了建築用地。而我們國家現在的農業用地其實已經到達了一個紅線,如果繼續縮減耕地的數量,那麼每個人的口糧將會進入一個會被外國控制的階段。

而正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瞭解這些事情,所以土地的隨意利用,隨意更改使用方式,才變成了一種常態化。

畢竟現在人們對於利益的追求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化,而這個耕地種植農作物提供的短時間收益肯定要比房地產之類的少得多。畢竟高科技農業要想真的發展,是一個高成本持續性的投資,相比於一次性投資見收益的行業,自然是看起來要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