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四章 可持續發展(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五四章 可持續發展(一)

整個自然環境當中,所有的生命都是靠著一種很奇特的方式存在著的,每種生命看似毫無關系,甚至相互捕食的情況下,一旦某一種物種消失了,那麼很有可能另一種動物很快也會消失掉。

而我們國家在早早的時間,就已經定下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來延續我們國家的發展,並且一直也在持續發展當中。但這當中付出的努力,實在是有些巨大了。

就比如北京附近的沙漠治理,其實就用了很大的功夫。本身沙漠的治理有很多的方式,像其他的國家,讓沙漠任意發展,畢竟那些國家並沒有那麼多的人,需要那麼多的糧食土地來為自己的國民填飽肚子。而我們國家這邊,其實糧食的缺口還是蠻大的,只是因為最近我們國家發展的足夠好,加之經濟發展也確實是不錯。這樣進口了大量的糧食,才保證了國內的糧食充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一個國家人口的基數這麼大,自己不能保證足量的糧食供給,其實在國際地位上面是很受影響的。

並且口糧問題一旦受制於人的時候,整個國內的環境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國家為了保證足夠的耕地數量,選擇了一個更為穩妥投資更大但卻效果更好的方式來治理沙漠。

首先治理沙漠的方式實際上有很多,在土地沙漠化之前,最早的時候是因為所有的植被和水源消失的原因才讓土地荒廢,最終變成沙漠。

但沙漠的擴充套件和移動,卻是另一個方式,因為沙子這種東西屬於非常鬆散的一種結構,在足夠的風力之下,整個沙丘都有可能因為風的影響而快速移動。

而為了遏制這種移動,其實直接用一些圍網圍住這個沙漠,就可以直接的遏制住整個沙丘的移動。但不得不說的問題是,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遏制沙漠的移動,卻並不能阻止沙漠的生成,可以說這是一種最為原始的方式。

而沙漠之所以成為沙漠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地表植被的消失。當然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產生的後果吧。首先是因為本身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不佳,加上不當放牧之類的人類活動,讓這些植被本身就脆弱的生存系統,變得更加難以生存。只要植被消失之後,水土流失會更加嚴重,自然也就更加難以儲存這個植被的生長。久而久之,在風化作用下,土壤變成了沙漠。

而重新在沙漠裡面種植草皮,也能夠保證整個沙漠的生物多樣性,又能夠恢復沙漠原本的情況。用草皮加圍網固定,能夠讓沙漠更加穩固。同時在正常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草皮的生長的情況下,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方式。

但草本植物的缺點也存在,那就是大多數的草本植物都是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是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繁殖和繁衍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改善土地的速度也是比較慢的。加上大部分的沙漠植株本身都是比較小的,雖然能夠遏制整體沙丘的移動,但對於揚沙這種事情,似乎還是有些無能為力。

所以我們國家選擇了投入最高,最費時間最費精力的方式,那就是在沙漠裡面直接種樹。種植一些大樹。

雖然種樹需要的人工更多,投入更大,管理也更加困難。可一旦真的種植成活之後,這種木本植物的生命力要比草本強一些,並且因為植株高大,也能夠阻擋一定的風和揚沙,再加上只要基礎建設跟上的話,其實樹也算是比較好養活的。

而一旦種活了這些樹,這個樹帶來的生態效應就要比草皮來的大得多,並且改善土壤的速度也要比這個草皮來的快的多。

因為木本植物的植株比較大,每年的落葉就重新成為養分落在土地裡面,慢慢的就能讓這個土地變成有營養的土地,加上慢慢澆灌的水源,整個樹木慢慢就像一個源頭一樣,影響周圍的土地,漸漸把沙漠變成綠洲。

這只是我們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手段之一,而還有很多舉措,其實也已經走在了世界之前。比如我們現在的公共交通,基本山已經能夠實現新能源全覆蓋,即使不是完全的新能源,混合動力已經成為了我國汽車的發展趨勢。

而且還有更加可怕的一點是,我們國家對於新能源的發展,可以說是全力以赴,雖然現在我們的新能源正處於起步階段,可有時候就是這樣,發展看似容易,但突破往往需要那麼一個契機才有可能成功。

現在的科學領域,已經涉獵的足夠廣泛了,而我們即使是要填補這個圈子,就需要很大的精力,而要在這個科學領域當中作為一個頂尖的人士,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轉而突破這個已有的限制,就非常的困難。

突破不是隨意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重新加一個新的東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上海有東方明珠,可在東方明珠塔上面我要加一個東西,也不是說隨意就能加上的。

就算是加一張貼紙,你也需要從樓下坐電梯到樓頂,之後爬到那個塔尖上,夠到東方明珠的尖,才能夠貼上貼紙。這中間的安全保護,體力付出,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

而做學問也是一樣,即使是之前的基礎打得再牢,可真正邁出未知的那一步還是那麼的困難。

而我們國家本身就在科學方面起步較晚,即使是真的起步了,這個發展的速度也比國外快了。但我們一直是在追逐的那一方,雖然能夠看到對方的後背,可真要超越,還是困難。

相比於這些高精尖的發展,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的更多的,反而是從基礎改造來的。從最早的小鋼鐵廠消失,到小的熱電廠消失,再到一些高排汙企業的消失,都是因為我們國家要走這種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小的鋼鐵廠,鍊鋼高爐,也並不是不能生產鋼鐵。可首先說我們國家的鋼鐵產能確實是足夠用了,另外對於鋼鐵的需求也從數量轉變為了質量。像是一些不可再生的東西,我們國家的發展思路就是要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