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水門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八四章 生命與死亡(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八四章 生命與死亡(一)

死亡,是一種什麼感覺,沒有人能夠有一個獨特的體驗,對於這種事情,人們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死亡僅僅是靈魂的昇華,肉體的死亡。但現在並沒有一個證據能夠證明這個靈魂的存在,這也許僅僅是一種臆想罷了。

而也有人說,人在死亡之前,能夠看到這一生的經過,一生的過往,一生的對錯。但因為沒有人死了以後又重新活過來,所以這也僅僅是一種美好的嚮往和美好的故事罷了。

死後的世界,無論是佛教,基督教,還是我們這邊的道教,都有一種相應的描述,大部分的描述都是說,生前要多做善事,死後才能夠的到救贖,下輩子才能夠擁有好東西好事情。

但我認為,及時行樂才是正確的方式。當然這種及時行樂的感覺,是建立在足夠善良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你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麼這種快樂永遠不會持久,永遠不算是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的,所謂的上樑不正下樑歪,既然你的基礎是由痛苦建造的,那麼你所謂的快樂其實核心也就是痛苦,那麼早晚當你體會不到快樂的時候,最終獲得的就只有痛苦。

而及時行樂的概念,就好像是我說的小目標一樣,你連自己第二天要做什麼都不能夠預知到,怎麼能夠確定這個下輩子是什麼樣子的呢。就算是真的有下輩子,並且你下輩子能夠獲得一切,那麼這輩子的苦也不是白吃的。其實也就等於是苦樂各一半罷了。而下輩子的時候你就只享受樂趣了,那麼最終再下一輩子不還是要吃苦一輩子。這種五五分成的情況下,為什麼不在確定的一輩子裡面享受完,非要放到這種虛妄的下輩子裡面去享受呢。

所以說人活著的時候,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是所有的人都反對了,自然也不能打消自己的夢想,一旦自己放棄了,那這個夢想就真的只能在夢裡見了。尤其是青春的時間,人擁有最多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只要做的事情不後悔,自然會結出良好的果實。

短暫的青春當中,好好的快樂,好好的享受自己的一切,才是最值得的青春。

然而,有的時候真的是有所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存在的,在我們國家裡面,學生總是有一種保護存在,但這種保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之前我是不清楚的,但現在我在心裡打一個問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我國執行了也有快三十年的時間了,中間修訂過兩次。未成年人有很多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可卻不能改變的問題就是這個校園暴力。

當然也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學生太多了,所以總會有那麼一些特殊的學生,願意以別人的痛苦為樂趣。當然我們也不能說這些人就是絕對的錯誤,因為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大部分還是出於自身家庭的原因。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孩子做出的過度的行為而就說這個孩子是不行的。

這也許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存在的意義,不能因為大人的問題就葬送掉一個孩子的一生。

但校園暴力的存在,卻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校園暴力這種事情非常難以監控,又非常難以制止,並且後勁很大。有時候一次性告訴老師或者是家長的情況下,並不能夠阻止之後的校園暴力。畢竟在學校裡面,這個是非常封閉的情況,卻也有很多無監控區域。

這些地方,就是校園暴力的高發期。其實最多的年齡,應該是中學時期,因為這個中學正處於青春期的年紀,體內的激素水平改變以及環境的劇烈改變,可能會讓學生的個性發生改變,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了有些學生在受到暴力行為的時候,會因為某些情況而越發的自閉,越發的想不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因為網路的普及,其實對於死亡這種事情的非常規解釋變得越來越多,前陣子甚至有專門蠱惑年輕人去自殺的****存在。一些成年人利用青春期的叛逆和情緒轉變,來蠱惑人們做遊戲,以達到自己牟利的目的。

但也不得不說,青春期這樣的時間段,是最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的年紀,而校園暴力這樣的事情,也是因為這樣時期,產生的一種非正常狀態罷了。就像我之前寫到的一樣,其實你不能因為施暴者使用了暴力,就說這個孩子是不行的。這個孩子的暴力行徑是從自己周圍環境汲取到的。如果這個家庭環境能夠改變的話,校園暴力才會消失。而因為校園暴力消逝的生命,也才能夠完全的避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的想法其實是有些純粹的,一個人就連死都不害怕了,還害怕活著麼。但有時候心理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讓這個心理傷口越發擴大,最終周圍人發現不了的情況下。死亡可能是無法避免的,因為這算是一走了之的最終方式。

人們在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會選擇逃避,就好像是遇到危險的時候下意識會選擇躲避而不是選擇迎接問題。

也許能夠看到問題全貌的時候還可以想辦法解決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還可以向其他人求助。但看不到問題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了,最終只有靠著自我調節的情況下,來解決這一切的問題。而調節失敗的話,可能就會導致一些其他的情況。

有的時候鑽牛角尖就是這個意思,但心理問題就是這樣的情況,看不見摸不到,只能透過一些行為來進行專業的判斷。但我們國家裡面,一個是缺少相應的醫生和輔導員,另一個就是家庭裡面很少有具備心理問題前期判斷能力的家長。並且有的家庭對於孩子的引導其實從一開始就做的不夠了。

過去古話說的好,所謂三歲看老,其實大概就是因為人們已經總結出了這種經驗,三歲的時候是人格成形期,但這個時間一般普通的家庭很難有時間來對孩子進行一個合理的引導合理的教育,往往就是言傳身教。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會有些長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