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有茶有鹽在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卷1:炊煙裊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卷1:炊煙裊裊

天剛矇矇亮崔玉英睜開眼睛,緊接著就聽見公雞打鳴聲,當然打鳴的公雞是別人家的,自己家除了此刻蓋著的破衣爛被外,還有三間用木頭四面八方支撐著隨時都會傾塌的房子。

這大概就是傳說的危房了,如果那天在刮點稍微大些的風全家都會砸在屋裡一起去見閻王爺,

掀開有點黑有點破的被子,被子裡是蘆葦絨草摻著少的可憐的棉花絮在一起的,

下床穿好衣服和棉鞋,5歲的年齡,還沒木樁高的身體跟個豆芽菜一樣,

崔玉英縮著頭,哈著冒出的白水氣小跑到廚房,抱過小樹根放在灶臺下墊著腳尖刷鍋,涼水觸手的那一刻,涼進骨頭縫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

木水桶裡只有半桶水,看樣子就夠早上的早飯用了,

燒了倆葫蘆瓢的熱水,崔玉英摸黑跑去自己那間屋裡抓弄半天,用簸箕兜出點曬乾的芋頭幹片子。

用小手抓了兩把糙米放在一起洗洗下鍋,用散架的鍋蓋蓋上,

灶洞裡添進去兩個手臂粗的柴火燒著,想了想轉身又從灶洞邊上摳出幾個拳頭大的芋頭扔進去,用燒火棍刨點青輝埋著芋頭燒,

一切做好崔玉英起身,從鍋裡舀了點熱水出來洗臉漱口,

然後拎著空桶準備去水井處打水,

迎著寒風吹的臉疼,凍的手幾乎拿不住水木桶,地上一層白霜走路還有點滑,

崔玉英走的小心翼翼的深怕摔跤了,

這井並不是現時代的井,井口是圓形的而且還深,井裡的水都是地下河的水吃著甘甜,這樣的井只能是有錢人家才能吃的起,

村裡的井嚴格來講就是個塘溝,大概6個人那麼寬,最多挖至20尺就頂天了,差不多有三個大人那麼深,就這也夠半個全村老少吃水用度了,

一個村最多就三個這樣的井,不是不想多挖,挖井也是要有講究的,

既要有土表水又不能佔用鄉親們的田地,田地是農家人的命脈和根本,要是挖不出水來還荒廢了田地,非跟你拼命不可,

找來找去只能佔用給土地爺建小廟的地,

選擇低窪的荒地有很大機率能挖出來水,還能省不少人工挖井的功夫,又能感恩土地爺的憐憫,

要是挖出水了,這井的名字就叫“土地井”

農村是沒有寺廟的,家裡要是有了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會找個口口相傳的堂生看看,

堂生會讓你找個地理先生,在荒地的疙啦處選一塊地建個小廟,

小廟大概有七八歲孩子那麼高,裡面放上土地爺的泥塑身,在放上供桌香燭爐鼎,

鄉下人燒香拜求是沒有白天去求的,要麼是晚上辰時,要麼是早上寅時,也就是晚上的七到八點,早上的五點到六點,

崔玉英拎上半桶水晃晃蕩蕩的往家去,

因著水不滿,手裡的草也沒放桶裡,草帶回去還可以燒火用。

要是大人擔水桶肯定是必放,走了老遠的路如果不放,一路撒完白耽誤功夫,

到家進鍋屋放下水桶,崔玉英出了一點熱汗,趕忙拿下半個鍋蓋,用木勺子在鍋裡嘩啦幾下又接著蓋上鍋蓋悶煮。

出院子來到屋後豬食屋,抓了一把曬乾的芋頭葉子和老藤子用刀剁碎,霍著米糠提去餵豬,這是家裡的希望得伺候好了!

一切都忙好了,崔玉英站在耳房窗戶邊上朝著裡邊喊到,

阿爹,阿孃,飯好了。

已經起來了英子,屋裡她阿孃回應到,在給玉清和玉河穿衣服呢,

堂屋裡崔勝平拱肩縮背的走出來,看見崔玉英紅紅的鼻頭站在院子裡,粗燥的手摸著崔玉英的頭,爹沒用讓你受苦了,

自從三年前被傷了心肺以後,現在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每個月還要用藥吊著命,

村裡五歲的娃娃,那個不是在瘋跑瘋玩,就自家丫頭幫忙撐起了家裡的一切,娃她娘生玉河傷了身子,因為沒錢養,現在和自己差不了多少,

崔勝平不能想,越想心裡越酸堵的厲害,崔玉英喊完,轉身進鍋屋拿水瓢舀熱水出來給家裡人洗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娘三個也從屋裡走出來,崔玉英娘和她爹一樣蠟黃著臉,瘦骨嶙峋的,

兩個男孩子稍微要好點,不過這要歸功於崔玉英,每天想方設法的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