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有茶有鹽在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卷1:試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卷1:試吃

這個我曉得的阿孃,我大姐可有回來過?

莫提她了,大喜的日子,

崔老太眼裡有點悲傷,總覺得她孃家兄弟窮的叮噹響,會去刮她,

這麼些年,她那個兄弟上過她的門,橫豎她現在也認親了,有孃家可以走動,

我也就看淡無所謂了,

那阿爹心裡肯定很難受?

阿爹可是最疼大姐的,

你阿爹說隨她去,養育了一場也算是感謝蓉子了,

當初我生了兩個都沒留住,偏在後山撿到你大姐,

這是冥冥之中,佛祖讓她來給我壓子的呢,一年沒到就有了你大哥,後來就是你,還有你弟弟,

你大姐到了要出嫁的年齡,有人要和我們換親,

你阿爹都沒同意,他認為他大閨女是有福之人,

咱鄉下嫁閨女有幾個有陪嫁的?

咱村裡你大姐算一個,你大哥出事以後,

蓉子跟這邊算是斷了紐帶,這些我都不怪她,

可是她不該跟鄰里說,我為了壓子才養她,你哥如今這樣還不是報應上了,終歸沒逃掉,

現如今家裡的兄弟姊妹這不都混打瓦了嗎?不走了就牽連不上她,

這不是往我和你阿爹心上插刀子嗎?崔老太滾滾熱淚順著眼眶就下來了,家裡好吃,好喝的都緊著她先來,到頭來落的如此下場,

阿孃莫哭,你還有我們呢,

你看大哥和弟弟如今不都孝順的很嘛,

崔勝蘭眼睛溼溼的安慰她娘,

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阿孃跟你說這個做什麼,

崔老太擦了擦眼淚,把東西都歸攏到一起,防止閨女走的時候拉下東西,

阿孃這東西先放你這裡,眼下裝身上不安全,走的時候在裝著,

也行的,崔勝蘭想了想挑出個銀戒指帶手上,歡喜的不行,

以後有你開心的日子,只要你和明子肯吃苦努力,

穿金戴銀你自己就買的起,

阿孃這話怎麼講?

你侄女給你們打算了一個好營生,晚上你阿爹回來,讓老頭子給你好好說道說道,

你說的是真的嗎阿孃?可不是咋的,昨晚他們爺幾個商量的,

崔勝蘭今天回來,驚喜一個接一個都沒停過,娘倆在屋裡說了半下午的話,

崔老太給閨女喝的水,都是糖開水,

糖是奢侈品,能有糖水喝,

崔勝蘭彷彿回到了小時候,

出屋的時候看見天空不知道啥時候飄起了小雪花,

崔老太和女兒來到兒子家,

看孫女正在錘魚呢,

哪來的魚呀?從前頭小河溝裡釣的呢小姑,

她呀淘氣著呢,領著大寶,玉清玉河把塘溝冰凍砸開釣的,

一個女孩子不知道咋這麼野,張氏對著閨女翻白眼,

崔勝蘭笑起來,

阿孃,我咋覺得英子這聰明勁隨阿爺呢?

你別講還真是有點,我有時還想她爹,她娘都憨厚,

咋她就是猴頭些,

阿奶我這叫隔輩遺傳!崔玉英嬌笑回答,

就你會講刁話,張氏也笑起來了,

還要多虧英子去年砸冰凍,拎回來一條八九斤的魚,我們吃了兩三天,崔老太有些感慨的回想著,冬天難捱的很,有吃的才能扛過去,

屋裡炭盆也制起來了,旺旺的燒著,

幾個小豆丁坐在邊上,頭一點一點的,

崔勝蘭早就接過搗魚的盆在錘搗,

崔玉英給弟弟找了一點事,

地上的小瓦盆裡有一點紅麻籽油,稻草紮成的刷把,沾上油刷在裁減好的紙上,用炭盆火烤幹,

張氏和崔老太在準備晚上要吃的菜,

牛肉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要做,自上次吃的小熱鍋子,全家人現在還惦記呢,蘿蔔,豆芽,白菜墊底,

晚上沒有外人,自然要做一頓白米飯,

這段時間,張氏都是白米對糙米做飯,沒舍得頓頓白米飯,

崔老頭父子三人回來,進鍋屋拍拍了身上的幹雪,

樹看的咋樣了阿爹?

崔玉英看見他爹回來趕緊問,

看的還不錯,等不下雪了我在砍幾顆回來,保證不缺你的,崔勝利接話回答,

謝謝小叔,家裡的床真是不能睡了,床寸子的泥巴不平整,晚上睡覺容易做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農村的炕跟電視裡的農家人炕都是不一樣的,

床也不是木頭的,都是用土胚壘起來的,砌成長方形中間在搭砌一道承重,

封好床面留個洞口就行,好方便裡面燒熱,上面在放竹棍攀著就算是床了,條件好的在四周圍著木頭,

像純木架子床,只有家庭條件好的人家才睡,不燒炕也能墊的起兩床棉被,感覺不到冷,

小叔這烤乾的紙可以糊窗戶了,

崔玉英遞給他小叔幾張紙,又從炭盆邊端著漿糊,

崔勝平和弟弟一起去糊,鍋屋窗戶上袋子扯掉後亮堂了好多,

崔勝利拿著漿糊,把窗戶邊刷了厚厚一層,

把紙蒙上,

英子這窗戶紙真不錯!

糊上屋裡這麼亮堂還不透風呢,王明有些驚奇不已,

姑父你們回去的時候,也帶幾張回去糊窗戶,

好,姑父不跟你客氣,外面小雪也變成了鵝毛大雪片子,

小姑別搗了差不多了,崔玉英起身看看盆裡的魚漿子,夠今晚和明天還吃不掉,

崔老頭又制了一個火盆去堂屋,這是翁婿要談事情了,鍋屋有孩子不方便說話,

崔勝蘭看了一眼她阿孃,

想去聽,就去吧在這裡也不安心,

還是嫂子和阿孃瞭解我,崔勝蘭翹著手指拍拍衣服去了堂屋,

崔玉英拿著調料罐子往魚漿裡放鹽,擠出來的薑汁,切碎的野蔥,又去了雞圈裡掏弄出一大布包的東西拎過來,找出其中一個布包裡是黑色小果子,從裡抓了一點出來,讓玉清坐著搗成粉末,

崔玉英自己正在賣力的摔打魚漿,

等玉清搗好送給他姐,

又被吩咐衝點粉水到魚盆裡,

玉清和大寶好奇的圍著崔玉英,伸著腦袋看,

崔玉英端碗清水擠了一個丸子,看清水裡飄起來,大功告成,

阿孃把中午剩下的骨頭湯燒開我要用,

張氏啥都沒說就燒火了,裡鍋飯和菜都溜上了,就差小鍋子沒做,菜都配齊了燒起來快,

湯燒開後,崔玉英墊著腳尖用勺子擠丸子出來,

雪白的丸子爭先恐後的下鍋裡,

約麼一人一碗就差不多了,晚上還有別的吃食呢,

一會的功夫就聞見香味了,

揭開鍋蓋幾個蘿蔔頭口水都要下來了,

別急都有,我來分一分,崔玉英拿了木勺子攪拌熱氣,

先給三個小的盛了一碗,

又盛了四碗配著辣碟,讓她阿孃送堂屋去,

剩下的兩大碗一小碗,就是她和她阿孃,奶奶的了,

大寶燙的直吹氣,你慢點吃別燙著了,崔老太看見心疼的不行,

鍋裡還有幾個,崔玉英盛了一碗給夫子留著,剩下的都盛給大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