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八十三章 長安十二時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八十三章 長安十二時辰

“三年五部電視劇啊...”

魏來仰頭感嘆了一聲。

最近光忙著拍《繡春刀》,都把這事給忘記了。

說起來,時間過的還真快啊。

一眨眼,這都已經第二年了。

確實這方面的動作要加快了。

“老施那邊殺青了,後期制作也不用他做啥了。”

“確實可以再給他加加擔子了。”

魏來嘿嘿一笑,電視劇他肯定不會再自己親自拍了。

還好現在手頭也有能用的人才了。

只是下一部電視劇要拍啥,這一時半會的魏來還真沒頭緒。

“老白,給點建議。”魏來看向了一臉澹定的白括,問道:“我們工作室下一部電視劇,要選啥題材啊?”

冷不丁被問到這個話題,白括撓了撓頭:“不然繼續拍武俠?”

“魏導你不是要掀起華夏武俠的復甦嗎?”

“那一部電視劇加上一部電影肯定是不夠的。”

武俠啊...

魏來有些苦惱的皺了皺眉頭。

說實話,前世優秀的武俠電視劇,特別是比較傳統的,以武俠打鬥為主的,確實也很稀少。

大部分也是金庸、古龍等大師的小說改編的。

《天下第一》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再找一部合適的武俠作品,似乎有些難啊。

他思索了起來,在腦袋裡迅速回顧著自己前世看過的古裝劇。

風雲...蕭十一郎...少年方世玉...小李飛刀...機靈小不懂...少年張三丰...

一部又一部前世看過的,帶有武俠色彩的電視劇,在他腦海中劃過。

但是,每一部都有這樣那樣不適合的地方。

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劇都太老了。

很難說能夠在2022年這個時代,還能夠火的起來。

這裡的“老”,值得不是劇情老,古裝劇的劇情其實都沒太大變化的。

主要老的是人設,背景,臺詞,梗。

這些00年左右比較風靡的人設和臺詞習慣,在這個時代確實有些跟不上節奏了。

比如機靈小不懂和少年張三丰這種,當年看著是很搞笑,臺詞很有意思。

現在看只會覺得笑點老套,臺詞尷尬。

這是時代局限性所帶來的缺點,很難去彌補的。

除非魏來大刀闊斧的將臺詞全部都理一遍,重新改一遍。

但是這樣的工程量就太大了,甚至和重新寫一部新劇本也沒啥區別了。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儘量找一些,時代更接近這個世界的電視劇比較合適。

難不成,要拍《雪中悍刀行》?

魏來想起了一部,自己穿越前剛看過的電視劇。

當時他穿越的時候,這部電視劇剛播完,非常火來著。

可是這部劇是有原著小說的人氣基礎,大IP加持下,才火爆的。

在這個世界,沒有人氣小說的大IP加持,觀眾能夠買賬嗎?

說起來...

小說改編?

魏來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

“老白,你說我在微博上連載小說的話,會不會有讀者買賬啊?”

“啊?!”

白括一臉懵逼。

魏大導演怎麼想一出是一出啊?

這不是在討論新電視劇的事情嗎?

怎麼扯到小說去了?

“不是那種長篇網絡小說。”魏來擺了擺手:“大概二十四章,一章兩三萬字。”

“魏導...你這怎麼想著寫小說了?”白括還是不理解,就差把“你沒病吧”四個字掛在臉上了。

魏來樂呵呵一笑:“我有一個想法,小說+電視劇,可能會是未來電視劇領域的主流。”

“你看現在大部分仙俠片,都是影視公司買的網絡小說版權,然後再改編成電視劇。”

“我們工作室也得跟上這股潮流嘛,以後電視劇領域,註定將會是網絡小說改編的天下了。”

白括一臉黑線:“所以魏導你就打算自己在網路上連載小說,然後再拍成電視劇?”

“你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直接寫成劇本拍出來不就行了?”

“欸,此言非也。”魏來擺了擺手:“為什麼現在業內影視公司都愛買網絡小說改編成劇本?”

“不就是因為這些網絡小說有廣泛的讀者群體,自帶觀眾,改編成電視劇後,失敗的風險會大大降低,畢竟起步就會有原著粉絲來看。”

“我先在微博上連載,也可以吸引粉絲來看,要是火了,之後在排成電視劇,想要失敗也難啊!”

是的,魏來想到的作品,就是前世馬伯庸老師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的《長安十二時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安十二時辰》的誕生,最初源自於知乎上的一個問答「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

有網友針對一款熱門遊戲的背景提問,馬伯庸便開了一個“腦洞”,信手寫了一段遊戲劇本:“俯瞰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盤般排布,晴空之上一頭雄鷹飛過”

這段帶著強烈互動感的“同人文”,最後成了《長安十二時辰》開頭的雛形。

後來,馬伯庸老師寫了完整的《長安十二時辰》,並且出版了,獲得了不錯的人氣。

之後才有影視公司找上門,將這部作品影視化。

這部小說寫的是唐天寶三載,上元節當日的帝都長安。在一派歌舞昇平的繁華盛景中,一群偷偷潛入的突厥狼衛醞釀著滅城的陰謀。只有一個死囚犯能挽救長安,時限為十二個時辰。

從目錄開始,整部小說就被上緊了發條。

總共24章,一章只寫半個時辰,章章都像在倒計報時。

與強烈的時間提示相對應的是,幾乎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一張唐朝長安城的地圖,詳細標註出角色的“GPS定位行蹤”,也鎖定了故事在空間上的範圍。

一百零八坊星羅棋佈的長安城,恰似一張棋盤,每一輪見招拆招都在這之間。

有人在暗處行兇,有人在明處追捕,有人在桉前推演全域性,還有人在深宮之中坐收漁利。

在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中,明線暗線縱橫交錯,織就一張精巧的敘事網。

這部小說在寫的時候,就非常的有畫面感和鏡頭感,似乎本身就是衝著“影視化”去的。

小說中各種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甚至都不用費心去改動,就可以拍成一個個影視畫面了。

從畫面感而言,這是一部十分出色的小說。

而且內容不多,作為傳統文學,整本書也就幾十萬字的體量。

恰恰在前世,魏來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電視劇後,感覺意猶未盡,就又找來了小說原著看了一遍。

而他穿越後,前世的記憶被加固了,所有看過、聽過、讀過的作品都會記得。

如果他願意的話,客串下“文抄公”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