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首的憤怒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2章 兵臨城下(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2章 兵臨城下(中)

從德國統帥部參謀長的命令也可以分析出,國防軍與希特勒的間隙是有的,那些國防軍的元帥和將軍,在執行元首命令的時候也是有所保留的,希特勒與德國國防軍之間就像永不停歇的戰爭,希特勒也是感覺到了這種情況,才急著要建立一支完全忠於自己,聽命自己,如臂使指的軍隊黨衛軍。

德國的軍事安排在大體上還是按照歷史的安排,如期地進行著,整個波蘭戰役就出現了李默的德軍第十五機械化軍這個變數,哪麼戰爭局勢會和歷史驚人的相似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歷史上的波蘭戰役最重要的一戰就是華沙戰役。

華沙是波蘭的首都,西鄰維斯瓦河,在政治經濟軍事意義上十分重要。對於德軍來說,迅速攻克華沙可以對波軍士氣以及抵抗意志予以沉重打擊,有利於戰役的速戰速決。

1939年9月8日,德軍第七輕裝甲師先頭部隊已經抵達華沙城下。按照常理,此時華沙波蘭守軍倉促應戰,缺乏準備,並且已經有東撤跡象。正常來說,上策是放任波軍撤出華沙城再行圍殲,但希特勒命令機械化軍先包圍華沙,然後向東推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希特勒這個命令送到賴歇瑙上將手中,差點被嚇死,用一個軍去包圍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那是自己作死的節奏。何況第七輕裝甲師已經發動攻擊了,沒有辦法的賴歇瑙上將只能向統帥部發報說明情況。同時還附上李默的原話:不作死,便不會死。

而此時的波蘭首都已經是一片混亂了,無數的人群在出逃,包括總統在內,總統一跑,士兵也跟著跑,這下就是全城逃跑,如此情況下波蘭首都拿什麼去防禦已經是回天無力了,可以說第十五機械化軍可以輕鬆拿下人心惶惶的華沙。

但是希特勒還是不同意賴歇瑙上將的進攻請求,並親自發電報命令隆美爾立即回到接受試探進攻。退回環形防禦陣地。這可是越級指揮。反正希特勒老是喜歡這麼幹,這也是希特勒不斷與陸軍積累矛盾的地方。這一次破天荒地給賴歇瑙三江發電說明原因,因為法國開始在馬其諾防線上象徵性地試探攻擊了,為了穩住法軍。希特勒必須要戰術保留波蘭的首都。等殲滅絕大部分波蘭的有生力量後。才回頭來攻打華沙。

1939年9月9日,即德軍抵達華沙城下的第二天,希特勒發出第三號命令。要求進攻波蘭的陸空部隊做好調往西線的準備。原來這一天,西線的法國第4集團軍向德軍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而希特勒非常擔心這是對方大規模進攻的前奏。為了防止兩線作戰,做為德國來說,需要保存實力,尤其是需要儲存裝甲部隊和空軍等快速兵團的實力,以便一旦形勢緊迫時可以迅速西調。不過,在未明確法軍意圖前,德軍是不應該調往西線的,只能處於一種待命狀態。

同時,對於德軍來說,也需要為部隊西調後仍能有實力依靠剩餘部隊打敗波軍做好準備,這就需要其在調動之前抓緊時間,儘可能多的包圍和殲滅波軍,以減輕日後東線戰場上波軍對峙的壓力。如果放任波軍華沙守軍向東撤離將使德軍難以保證在西調前追上並殲滅這支12萬人的部隊,況且法軍9日的行動明顯是針對8日德軍夜抵華沙一事。正是出於這一初衷,德軍才將準備東撤的波軍又堵回了華沙,並放棄了迅速攻克華沙的勝利,轉而向東以求殲滅更多波軍及其新建兵團,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

果然幾天後,1939年9月12日,根據英法最高層的指示,法軍的進攻行動停止。1939年9月13日,德軍兵臨布列斯特要塞。這次德軍一反前次在華沙的圍而不克而是集中兵力經過4天攻堅,力克該城,隨後形成了將波軍在布格河以西部隊全部合圍。

在攻克要塞過程中,為了防止法軍再次發起進攻和因華沙波軍的牽制導致進攻要塞兵力的不足,德軍於1939年9月15日請求蘇聯出兵。這個請求正中斯大林同志的下懷,2天后即1939年9月17日,蘇聯白俄羅斯方面軍下轄第341011集團軍以及騎兵機械化叢集和第23獨立步兵軍與烏克蘭方面軍下轄第5612集團軍分別在科瓦廖夫和鐵木辛哥指揮下開進波蘭東部。這個行動,立刻將布列斯特以東30餘萬波軍牽制並吸引過去,使得德軍也迅速攻克了該要塞。

當然,德軍請求蘇聯出兵的另一個原因也同華沙之戰有關。由於華沙波軍的牽制,使德軍難以攻克布列斯特。而且從這一戰鬥中德軍也敏銳的洞察到進攻波蘭東部的困難:波蘭東部此時波軍尚有30餘萬人,而且波蘭東部南北距離比波蘭西部長得多,繼續向東推進勢必大大拉長戰線,而德軍總兵力不足,不僅難以迅速殲滅波軍殘部,而且因距離西線越來越遠又會造成無法及時大量的部隊西調。顯然,請蘇聯出兵相助為上策。

當9月17日波蘭東部戰鬥結束後,雙方議定了一條分界線,而德軍也隨即向華沙發起總攻並很快攻陷該城。這充分說明德軍將華沙波軍留在戰役後期解決並不是真正處於兵力不足或者波軍實力較強大,而是為了更多殲滅波軍有生力量和便於西調。正是因此獲得的10多天時間裡,使得德軍殲滅了華沙以東布格河以西波軍主力,取得了對波軍的巨大優勢。這樣即便西線有事主力部隊西調,剩餘的軍隊也能從容應對殘存波軍,基本解除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否則,德軍可能無法殲滅波軍主力,也不能防止法軍一旦大規模進攻後被波法兩軍夾擊的嚴重後果了。

從歷史上的華沙戰役分析,德軍的部署也是完全正確的,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出現李默這個攪屎棍,在基本解除德國兩面作戰的情況下,用兩天的時間就連續突破波軍的幾道防線,兵臨華沙城下,當然這有李默想藉著波蘭戰役檢驗部隊的因素在裡面,另外的一個因素就是李默的私心了,因為李默還需要戰功來身居高位,同時這個戰略也是希特勒安排的,李默只不過是執行而已。

未完待續。。

: 鳴謝:

宅的很徹底 投了 1 票

小神 投了 2 票